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st绿庭股吧」千山药机》,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智通财经APP讯,*ST绿庭(600695.SH)发布风险提示公告,自2021年9月初至11月11日,公司A股股票价格累计涨幅已达154.97%,且最近30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92.07%,A股股票价格短期涨幅已经非常大。根据wind的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11月11日收盘,公司A股滚动市盈率为-85.35倍,市净率为9.54倍,而同行业滚动市盈率中位值为10.01倍,市净率中位值为1.41倍,公司A股滚动市盈率为负且市净率远高于同行业水平。
此外,受当地疫情及项目定位等因素影响,公司投资的美国地产项目销售仍然进展缓慢。公司于2021年7月6日披露了《关于子公司对外投资的进展公告》,考虑到项目经营情况,公司将子公司对美国9th&O房产项目债权投资款1,404.7万美元展期至2022年6月30日。虽然公司已于2019年度和2020年度累计计提减值准备5204.74万元人民币,但如果项目销售持续难以改观,公司2021年度存在进一步计提减值准备的可能。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
中国经济周刊-金台资本组记者 李永华
等待许久的靴子终于落地。7月14日晚间,千山药机(300216.SZ)公告终止上市。
虽然按照退市规则,千山药机还有一次申请复核的机会,但市场上大概已经没有谁还在期待奇迹发生。
“关灯吃面”的是深陷其中的近5万股民,曾经的300亿元市值灰飞烟灭,而在千山药机创始人、实控人刘祥华眼里,这些股民都是du徒。2019年5月17日,在千山药机2018年度股东大会上,刘祥华曾对参会的股东说:“你本来就是来***的,而我们的股票正好符合你。”
不少机构也深陷其中。比如,2016年10月31日,湖南信托(现名湖南省财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并推出了“湖南信托千山药机流动资金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资金用于向千山药机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信托规模1.98亿元。财信信托2019年年报显示,其与千山药机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涉及1.98 亿元本金及相应利(罚)息,处于强制执行阶段。
千山药机曾经是与东富龙、楚天科技并驾齐驱的我国三大制药装备企业之一,2014年、2015年更因基因测序、智能穿戴、高血压监测等概念而名噪一时,备受投资者追捧,公司股价2015年曾高达76.29元/股,总市值近300亿元。
曾经的大牛股何以至此?
一年一个新概念:快速跨界多元化之祸
“刘祥华是一个非常有激情的人,也非常有感染力。”这是众多接触过刘祥华的人的共同的印象。
湖南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曾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谈及,他有一次与刘祥华共同出差,听他侃侃而谈,的确能感受到他是一个非常有抱负的人,而且市场的敏感度也非常好,能够抓住机会,但可能后期的管理跟不上。
千山药机一位原高管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我最初进公司,就是被刘老板的激情打动了。”但是,他很快就发现千山药机的步子迈得太快。
千山药机成立于2002年,主营大输液生产自动线及其配套设备的生产与销售,是国内主要注射剂生产设备供应商。2011年5月,千山药机上市,其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分别自2010年的2.1亿元、0.45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5.91亿、1.34亿元。
“资本+政策”,上市后的千山药机遇到了难得的好机会。
我国从2011年开始大力推进的新版GMP认证,要求所有生产企业均应在2015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版药品GMP认证,否则就会失去生产资格。各药企不得不投入巨资改造生产线,直接催生了庞大的制药装备需求,也推动了东富龙、楚天科技、千山药机的业绩飙升。例如,东富龙的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8.2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5.56亿元。
但2015年一过,行业随之下滑,制药装备板块收入超10亿元的新华医疗继2016年度扣非利润亏损4771万元后,2017年度扣非利润继续亏损1.36亿元。2017年,东富龙营业收入同比上升28.48%,但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57.71%;迦南科技营收增长47.75%,净利润下降27.49%。
对此,刘祥华很清醒,他的对策是转型。千山药机开始激进的跨界多元化布局,在每年的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刘祥华都会向参会的股东、投资者描述一番前程远大的发展景象。
从制药装备出发,千山药机先延伸到医药用耗材,后又进入食用包装产品领域,刘祥华曾解释,这都是基于公司在制药装备领域的积累,只需要稍作延伸,就可以扩大产品范围。他甚至一度希望进入小麦水稻打捆机的行列,去麦田、稻田里滚身泥。
这些还不是千山药机的股票遭到市场爆炒的全部,撬动二级市场持续走高的主因是公司闪电布局基因测序市场。
2014年4月,停牌3个月之久的千山药机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收购湖南宏灏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宏灏基因”)79.73%的股权。同年8月,由刘祥华领投,以定增方式募资12.58亿元用于基因测序及相关市场推广。2015年1月,千山药机再度出手,拟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6000万元收购上海申友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51%以上的股权。
宏灏基因创始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宏灏,主攻药物基因组学应用技术和基因芯片研制技术,拥有全球*高血压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芯片及糖尿病检测芯片。2014年底,宏灏基因生产厂房搬迁至长沙。
此后,千山药机在长沙拿地数百亩,准备在新产业上大干一场。2015年,千山药机一位来长沙参加股东大会的外地股东曾算账:全国仅三甲医院就近1000家,按高血压基因检测芯片980元/人份、三甲医院每年进行2万例基因检测计算,仅三甲医院每年带来的市场空间就约200亿元,“这种巨大的投资诱惑力令人难以抗拒”。
靠着转型基因检测,千山药机成为市场红人。2015年6月2日,其股价已达76.29元/股,从宣布进军基因检测后短短一半年时间,股价涨了近13倍。
然而,好景不长。2017年,千山药机因债务危机与财务造假而轰然倒下,至今未能爬起来。
上述千山药机原高管认为,刘祥华是个有梦想肯干事的人,但是一下子进入太多新领域,而且都是在市场培育期,需要大量投入。
连续造假,实控人说:“你就是来***的”
资金紧张的刘祥华,多方自救,主要方式之一就是质押所持有的千山药机股票。
有市场人士分析,对上市公司大股东来说,高质押要避免被平仓的风险,就必然要求维护市值。千山药机2019年年报显示,刘祥华所持股份***质押。
铤而走险的千山药机开始了造假之旅,维持高增长高业绩白马股的形象。
据证监会披露,2015年,千山药机虚构销售回款、虚减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虚增销售收入,当年虚增的利润占当年年报披露利润总额的95.76%。
2016年,千山药机公布的净利润超2亿元,同比增长 244.33%。实际上,后来被查实,千山药机这一年虚增利润3.57亿元。
监管部门查实,2017年,千山药机实控人刘祥华及其胞弟刘华山通过关联方,实际违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余额10.12亿元。
此后,千山药机年报被连续出具非标意见,其董秘一度公开表示无法保证财报真实准确。
自救与他救,还有希望吗?
出事以后,千山药机并未放弃自救。
2018年下半年,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频频爆雷,各地政府均积极为之纾困,湖南也对多家本地上市公司进行驰援。
千山药机上述原高管称,当时,湖南另一家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拿到了一大笔纾困资金,因此,千山药机也抱有希望,争取地方政府的援助,但最终落空。
2018年10月,千山药机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签订意向协议,后者为千山药机化解债务危机,协助千山药机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实现转型升级发展,但最后仍是一纸空文。
即便深陷危机,千山药机的基因检测业务今年仍获得了大单。2020年1月3日,千山药机发布公告称,其已通过招标流程,确定为衡阳市人民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供应商,将为衡阳市34.24万高血压患者提供高血压基因检测试剂,总计1.5亿元。
7月8日,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千山药机称,公司被暂停上市后,面临着退市的风险。从危机以来,公司一直在筹划与实施债务重组事项,力争改变面临的艰难局面。但未能按原计划的时间走完债务重组审批流程和签署重组协议,以致影响了公司整体重组方案的实施进度。
千山药机2020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当期收入3066万元,同比下降46.89%;净利润亏损1.7亿元。
责编 | 吕江涛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今日走势:绿庭投资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14次。
异动原因揭秘:参股券商个股异动。
公司主营从事不动产领域的投资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
后市分析:该股今日触及涨停,后市或有继续冲高动能。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本报记者 许洁
“这是一只想把自己搞退市的股票。”4月28日,《证券日报》记者接到一位投资者对*ST绿庭的投诉。2天前,*ST绿庭刚刚发布了2021年年报,同日发布的还有上交所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令投资者不解的是,公司2021年营收超9000万元,且扭亏为盈,为何会面临退市窘境?
关于不良资产业务是否扣除的争议
资料显示,*ST绿庭的主营业务为从事不动产领域的投资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以困境地产为底层资产的不良资产业务为公司2021年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其通过参与公开市场拍卖或协议转让等方式从银行、AMC等为主的市场上收购不良资产,对不良资产进行阶段性经营管理,结合其特点、债务人情况、抵质押物情况等主客观因素,灵活采用不同处置方式,获取增值收益。
*ST绿庭2021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75万元,相比上年同期增加281.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61.7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
但营收增长和扭亏为盈背后,却是退市“利剑”高悬。
*ST绿庭在公告中称,根据上交所于2021年11月发布的关于营业收入扣除等规则的要求,本期公司开展不良资产业务等取得的收入应予以扣除,该部分业务所产生的利润计入非经常性损益,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为61.11万元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20.62万元。
2021年11月19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2号—财务类退市指标:营业收入扣除》《科创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业务指南第9号—财务类退市指标:营业收入扣除》,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在适用该指标时,退市新规明确营业收入扣除项为“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
上述投资者的观点是,不良资产业务其实不该扣除。
对此,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杨兆全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首先,退市新规明确打击突击开展的类金融等业务做大营收,因为该类业务一般投入少,进入和退出成本低,难以形成稳定的业务模式。”
“其次,对于不良资产处置能否形成稳定的业务模式本身是一项复杂的核算和评估过程;从2021年的营业收入构成来看,不良资产业务对*ST绿庭总体收入来说是有利的,但是否能认定为主营业务、是否具有稳定的业务模式不能简单地从开展年份、营业收入等项单独判断,而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进行尽职调查后得出综合结论。”杨兆全表示。
被指未向投资者及时提示风险
在上述投资者看来,对于“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扣除的有关规定,*ST绿庭并没有及时、清晰向投资者提示风险。
(来源上证E互动)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就在退市新规发布后,2021年11月26日,*ST绿庭还在上证E互动中表示,不良资产业务是公司的主营业务。该投资者就此认为这是公司故意误导的表现之一。
而在二级市场上,自2021年9月初至2021年11月11日,*ST绿庭股票价格累计涨幅达150%左右。直到2022年1月28日,*ST绿庭才发布了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上述投资者表示:“去年11月份,交易所新规发布以后,对公司2021年业绩具有重大影响,公司应当在新规发布后及时披露对当年业绩的影响,但其没有这么做。我们在选择投资时,是看中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增速和相信了其业务的良性发展,但是却被公司错误引导,目前公司股票已经停牌,正等待上交所最后决定。”
杨兆全对记者表示:“当前,*ST绿庭仅是收到上交所拟终止其股票上市的告知书,后续*ST绿庭有申请听证的权利,以及上交所还将出具最终是否退市的决定。”
“在这期间,*ST绿庭对其与退市相关的信息披露要透明,从事先的退市风险提示,到退市的具体安排,应当让投资者心中有数,以便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投资者应当密切关注*ST绿庭发布的各项公告和信息,理性作出投资决策;即便公司最终真的被退市,在退市整理期内投资者也能自由交易,稳定退出。”杨兆全表示:“若*ST绿庭后续不及时发布退市信息,或经调查后发现公司存在财务造假或信息披露不实、不全面、不及时等情形的,投资者有权向上市公司主张民事赔偿。”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