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股份(华谊兄弟*情况)

2022-07-15 23:57:41 证券 xialuotejs

远东股份



本文目录一览:



7月7日远东股份(600869)涨10.09%,收盘报5.89元,换手率3.16%,成交量70.12万手,成交额4.01亿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7月7日主力资金净流入9330.04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4769.27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4560.77万元。融资融券方面近5日融资净流出70.39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0.25万,融券余额减少。

重仓远东股份的公募基金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7.3。

根据2022Q1季报公募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公募基金共4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公募基金为上投摩根远见两年持有混合。上投摩根远见两年持有混合目前规模为56.89亿元,*净值1.0264(7月6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38%,近一年下跌1.54%。该公募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杜猛。杜猛在任的基金产品包括:上投摩根新兴动力混合A,管理时间为2011年7月13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631.37%;上投摩根中国优势混合A,管理时间为2019年3月29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153.81%;上投摩根沃享远见一年持有期混合A,管理时间为2022年1月25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7.74%。

上投摩根远见两年持有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




华谊兄弟*情况

受社会全面复工复产、防疫政策调整优化以及热门影片上映等多重利好叠,6月以来,影视行业呈现显著的回暖之势,国内影院营业率恢复超八成,6月整体票房达到19亿元,而根据公开数据,今年暑期还将上映约25部题材丰富的新片,片单充足,将为影视行业的持续复苏提供支撑。

“冬去春来”固然可喜,但疫情对影视行业带来的深刻影响却难以忽视。

业绩下跌首当其冲,以2022Q1为例,国内10家主要电影上市公司中就有6家亏损,9家延续下滑趋势。在“活下去”的目标下,影视公司一方面着力“降本增效”,项目收缩明显,砍掉中小项目,聚焦头部项目的情况比比皆是。另一方面,影视公司也在积极探索直播、电商、出海、元宇宙等赛道上的新增长可能。但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启动,在自身造血能力需要时间恢复的情况下,轻资产的影视公司不得不依赖于股权质押。

然而受大环境影响,影视传媒股业绩低迷、股价持续下挫,使得部分股权质押率较高的大股东压力倍增,又不得不通过转让股份、减持等多种方式获取资金来解股权质押之困。但相较于其他影视公司,有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营电影公司之称的华谊兄弟难免更受关注。

一、黎明前的黑暗,影视公司奋力与时间赛跑

正如上文所述,受经营属性和商业模式影响,影视公司的高质押率几乎是普遍现象,疫情则加剧了影视行业的经营困境。就目前来看,华谊兄弟实控人质押风险在可控范围内,但其资金压力也显而易见。近两年,华谊兄弟的创始人王忠军、王忠磊一直通过多种方式积极筹措资金,以化解质押风险,包括减持股份所得资金也主要用于偿还股票质押融资,降低质押风险,更好地保障控制权稳定性。

事实上,关于公司股权质押问题上的质疑,早在2018年王忠军就曾发布“致公司全体股东公开信”,直言股权质押是当前市场上常见的筹资形态,不代表王忠军、王忠磊不看好公司未来,也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查询公司历年公告也可发现,华谊兄弟的股权质押有周期性可循,既不属于抛售股票,更不等同“套现”。

结合此前华谊兄弟实控人因个人投资事项受累,但迅速高效达成和解并撤销被执行人的事件。有业内人士透露,在当前的行业背景下实属不易,一方面体现了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同时也说明相关方对其个人诚信和偿还能力还是信任和认可的。

“我们最核心的影视业务还在恢复期,从产量和品质都在逐步找回属于华谊的感觉。”2022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王中磊曾表示。公司2021年的业绩为此提供了一定依据,期内华谊兄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上年上升76.50%,亏损大幅收窄。

但从重启到加速的过程需要时间,华谊兄弟必须拼尽全力与时间赛跑,这绝不是个例,而是国内众多影视公司眼下最真实的写照。

二、轻装上阵重拾“内容为王”初心,元宇宙布局打开想象空间

从公司近年披露的战略方向和项目推进来看,未来华谊兄弟的业务重心将围绕在商业模式升级和布局元宇宙两方面。

2019年,重归管理一线的王忠军提出“影视+实景”的新商业模式,一方面强调集中全部资源聚焦内容主业,重建优势。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轻资产模式,优化资产配置和债务结构以瘦身自救,成果亦相当显著。

从内容端看,2020-2021年间,华谊兄弟就出品了《八佰》《金刚川》《温暖的抱抱》《侍神令》《你好,李焕英》《阳光劫匪》《穿过寒冬拥抱你》等众多兼具口碑和票房的优质电影。全资子公司华谊兄弟国际参投的国际电影项目《胜利号》在Netflix上线,《谢里》也在北美上映、Apple TV+上线。

2022年公司影视储备项目更加丰富。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好莱坞科幻灾难大片《月球陨落(Moonfall)》已于3月上映,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2》、陆川导演的《749局》、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2》均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郭帆监制、孔大山导演的《宇宙探索编辑部》荣获平遥电影节三项大奖,陈正道、许肇任导演的《爱很美味》已于5月开机。此外,田羽生导演的《英年早婚》、管虎导演的新片以及《网中人》《平行任务》《去你的时间尽头》《余生皆婚礼》《少年火箭》等多个题材丰富的项目正在筹备开机中。

另外,网络大电影《龙岭迷窟》已于6月在腾讯、爱奇艺、优酷视频上映,获得较高播放量与评价;《江湖三十年》已于5月正式开机,其他多部网络大电影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剧集《我们的西南联大》《宣判》已完成制作,《消失的孩子》(原名:《海葵》)《警鹰》《燕山派与百花门》《回响》等剧集也已杀青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在影视板块修复阶段,充沛的优质内容供给将加快公司回归健康增长通道。

此外,在实景娱乐领域,2021年公司出售了“较重”的天津实景娱乐,进一步强化轻资产属性,去年公司出售实景娱乐板块的相关股权收益达到4.11亿元,补充流动性的同时降低了自身经营压力。后续公司将继续以轻资产的IP输出方式参与实景娱乐布局,发挥流量和品牌优势,不断优化业务结构。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是公司在元宇宙赛道加大布局力度。今年5月,华谊兄弟宣布与数字化集成服务商华胜天成达成战略合作,合作为期5年。华谊兄弟将借助数百部经过验证的成熟影视IP和可持续的优质内容生产能力,与华胜天成联合开发可应用于 AR/VR设备终端的IP内容创造和数字衍生品,打造经典IP数字世界联动、经典IP二次创作、在数字世界中提供与现实世界可对应的资产、功能,如地产、电商、社交娱乐等。双方也将共同探索打造数字人等新IP形象,赋能其他数字孪生项目,为各类客户提供新的宣传、营销、商业交易、资产配置等场景服务。

华谊兄弟对自身的定位清晰,其就是要既满足现实世界消费者的观影需要,也要满足数字世界的数字资产需要。华谊兄弟不仅仅将推动旗下影视IP进入数字化开发链条,借助战略合作,数字技术和云计算也将前置融入公司的影视制作流程,协助提升制作效率,并为后续数字化开发延展打好前站。“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探索所蕴含的创新高度和经济效益都十分值得期待,一旦在商业一线实现落地,有望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内的主流发展模型。

小结

重新将“内容为王”的朴素道理奉为圭臬,华谊兄弟已经攥住了重回主航道的线索,而依托内容基础和优势公司亦有望率先拿到元宇宙的“入场券”,为未来成长创造更多想象空间。

近年来,公司一系列积极调整全力自救的举措业内有目共睹,感叹唏嘘之余,相信更多的人期待着曾为中国人带来无数经典内容的华谊兄弟能够跑赢时间。




远东股份股吧

消息蒋锡培酝酿了一个大动作。

2月21日晚间,远东股份(600869.SH)发布公告称,其拟在江苏南通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高端海工海缆装备产业基地,预计总投资约30亿元。

海上风电迅猛发展,海底电缆市场需求也将大幅增长。蒋锡培推动远东股份大举挺进海洋,抢食海工海缆蛋糕。

在市场看来,远东股份在进行一场***。截至2021年9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79.32%。虽然公司账面上有31.60亿元资金,但其短期债务达57.76亿元,偿债能力明显不足。

经历2020年巨亏后,2021年,远东股份经营似乎大幅改善。公司预计全年盈利4.60亿元至5.51亿元。不过,去年四季度,在扣除处置资产等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出现亏损。公司盈利能力是否可以持续,值得怀疑。

二级市场上,去年,远东股份的股价一度翻倍上涨,但今年以来出现调整。

远东股份能否靠本次巨额投资大幅提升盈利能力,可能存在变数。

偿债能力不足仍斥30亿投建

远东股份的大规模投资,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根据公告,2月18日,远东股份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高端海工海缆装备产业基地项目的议案。公司拟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高端海工海缆装备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

对于本次投资,远东股份表示,积极响应国家海洋战略及“双碳”,公司抢抓海上风电机遇,发挥优势,进一步做强智能缆网产业,助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及沿海省份海上风电发展。

公告显示,上述高端海工海缆装备产业基地项目整体建设周期约24个月。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约20亿元,计划建设年产各类光电复合海底电缆及陆用电缆2000公里。二期计划建设各类海底光缆6000公里,各类电缆附件2.7万套及工程服务。

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全球加速向清洁能源领域转型。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就近消纳能力强、发电能力小时数高等特点,此外,海上风电不占用土地、适合大规模开发,因此,海上风电将成为发力的重点领域之一。

业内人士介绍,未来,海上风电还具有较强的降本空间。目前,国内外海上风机企业均在致力于开发大兆瓦机组,这将产生巨大的降本效应。随着市场以及技术的逐步积累,将使得海上风电迎来新一轮高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预计到2025年,国内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18GW,“十四五”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4.5%。

综上所述,远东股份大举发力海底电缆业务,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有点晚。

不过,高达30亿元的投资,可能是远东股份难以承受之重。

截至2021年9月底,远东股份资产负债率达79.32%。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31.60亿元,而短期债务57.76亿元,货币资金不能覆盖短期债务,存在较为明显的偿债压力。

在本身财务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远东股份如何筹集高达30亿元资金进行上述项目建设?

公告称,资金来源包括但不限于政府产业基金、银行贷款、自有资金等。这意味着,远东股份需要靠政府产业基金及银行贷款来实施上述项目建设。

公司提示风险称,本次投资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金额较大,公司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上述投资建设项目会对公司现金流造成一定压力,若资金筹措的进度或规模不达预期,则可能影响上述项目的顺利实施等风险。

四季度扣非亏损

举债投建海工海缆项目,远东股份势必承受巨大压力。因为,公司自身造血能力并不强。

2010年,蒋锡培将远东电缆注入上市公司,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电线电缆设计、制造、销售等。但是,变更主业后,公司经营业绩盈利能力并未大幅提升,且经营业绩不太稳定。

经营业绩数据显示,2010年、2011年,远东股份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为3.02亿元、3.30亿元,2012年却亏损1.42亿元。2013年至2016年,其净利润分别为3.03亿元、1.83亿元、4.22亿元、2.87亿元,2017年,净利润进一步下滑至0.51亿元,2018年、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1.52亿元、0.45亿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方面,2010年为0.73亿元,2011年增长至3.15亿元,2012年、2013年分别为2.03亿元、1.18亿元,2014年至2016年为1.30亿元、2.68亿元、2.70亿元,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0.22亿元、0.69亿元、0.06亿元。相较于2014年至2016年,这三年的扣非净利润下滑明显。

2020年,远东股份的经营业绩最为糟糕。当年,远东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98.04亿元,同比增长15.44%,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6.91亿元、-17.85亿元。

一年巨亏超过16亿元,主要因资产减值。公司解释称,受以往并购标的企业影响,公司对远东电池有限公司、水木源华电气有限公司、上海艾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资产进一步减值,其中公司已对远东电池有限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4.20亿元。

2021年,远东股份经营实现重大突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36亿元,同比增长6.48%,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23亿元、3.81亿元,同比增长142.38%、175.10%。

公司预计,2021年全年,实现净利润约4.60亿元至5.51亿元、扣非净利润约为2.82亿元到3.38亿元,相较2020年,公司已经大幅扭亏为盈。而且,这一业绩,也是远东股份2010年以来*的成绩。

不过,

针对2021年整体经营业绩,远东股份解释称,公司持续聚焦战略客户、重要客户战略合作,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供应链伙伴体系建设,加大研发投入,精益生产,降本增效,公司营业收入及盈利能力稳步增长。

2021年,公司智能缆网、智能电池、智慧机场三大业务经营状况良好,相关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大幅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四季度,远东股份处置上海艾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股权,影响公司净利润约1.46亿元。由此可见,2021年,远东股份虽然实现了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大幅逆转,但四季度扣非净利润亏损,表明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存在变数。

随着行业公司大举布局海上风电,远东股份豪掷30亿投建海底电缆业务。这一动作,如果顺利达到预期,将有助力公司经营进一步改善,否则,将加剧公司财务压力,需要警惕风险。




远东股份公司简介

1月20日晚间,远东股份(600869.SH)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盈公告,公司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亿元至5.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对于业绩预盈的主要原因,远东股份表示,2021年公司持续聚焦战略客户、重要客户战略合作,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供应链伙伴体系建设,加大研发投入,精益生产,降本增效,公司营业收入及盈利能力稳步增长;公司智能缆网、智能电池、智慧机场三大业务经营状况良好,相关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大幅减少;四季度公司处置上海艾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股权,影响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1.46亿元。

远东股份董秘邵亮向《证券日报》

据了解,远东股份主要从事智能缆网、智能电池、智慧机场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线电缆产品、锂电池、锂电铜箔和承接机场建设工程。

近年来,电线电缆行业整体增速较慢,已经进入存量博弈阶段,竞争激烈。相比发达市场,我国电线电缆市场较为分散,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不高,CR10仅为12%。

远东股份深耕线缆行业30余年,积累大量的客户和声誉,凭借“品牌+客户”的优势稳固龙头地位。

据公告显示,远东股份智能缆网板块2021年再创佳绩,全年累计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为138.91亿元,同比增长214.23%,其中2021年12月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为17.34亿元,同比增长294.01%,环比增长58.16%。

对此,太平洋证券分析师周涛表示,作为聚焦电缆行业30年的行业龙头,公司在风电、光伏、核电、特高压、充电桩等清洁能源领域技术优势显著,为各领域头部品牌;同时,对比欧美、日本发达国家CR10高于70%,我国电缆行业集中度仍有大幅提升空间,随着取消*价中标、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出台,电缆行业处在从极度分散到集中的政策红利时代,公司有望显著收益。

除了电缆业务不断巩固龙头地位以外,远东股份的新能源业务也迎来业绩爆发期。

数据显示,公司智能电池板块2021年全年累计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为20.76亿元,同比增长1572%,其中锂电池为16.51亿元,同比增长1229%,锂电铜箔为4.2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远东股份锂电铜箔供货宁德时代等客户,扩产迅速且良品率高,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58亿元,同比增长115.91%,已启动建设宜宾5万吨锂电铜箔项目。4.0um超薄铜箔已研发成功,该业务的持续放量将带来业绩的大幅增长。

“2021年公司锂电池业务继续发力轻出行、电动工具、小家电、高端数码等细分市场,并在储能等领域取得突破,一年多的蛰伏终是有所收获,2021年锂电池业务业绩已经大幅减亏,随着订单的不断释放,未来有望为上市公司释放正面贡献。”邵亮还表示,此外锂电铜箔现有1.5万吨产能供货宁德时代等客户,宜宾5万吨锂电铜箔项目也已启动。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需求不断增长,带动下游锂电铜箔市场异常火爆。

GGII预计,2021年全球锂电池铜箔出货量将达到37万吨,同比增长率为64.4%。未来五年,受全球锂电池市场增长带动,全球锂电池铜箔市场有望延续前期的高增长态势,到2025年锂电池铜箔出货量达97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33.9%。

“2021年动力电池出货同比大幅增长带动锂电铜箔需求量攀升,锂电铜箔企业普遍满产满销,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也进入上涨通道。不少企业都在扩产,但新增产能释放缓慢,锂电铜箔供应存在不小的缺口。”有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向《证券日报》

周涛还强调,远东股份是电缆行业龙头企业,将受益行业集中度提升,电池业务轻装上阵,电动工具及储能市场开拓顺利,订单饱满有效支撑业绩增长,看好公司价值回归之路。

“随着三大板块进一步发展,公司将继续保持良好态势。”邵亮也强调。

(编辑 崔漫 乔川川)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远东股份》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远东股份、华谊兄弟*情况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