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曾经风光无限的果链大玩家现在还在为不确定性苦苦挣扎。
8月24日,立讯精密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81.47亿元,同比增长32.08%;归母净利润30.89亿元,同比增长21.73%;扣非归母净利润25.22亿元,同比增长7.87%。
从年初至今,立讯精密股价今年以来已经累计跌去近40%,市值蒸发超过1600亿元。想当初,这位国内苹果供应商老大也曾享受过从2018年底至2020年7月短短一年半股价疯涨600%的*待遇。对比之下,同为苹果供应商的歌尔股份年内上涨11%,蓝思科技年内下跌16%。
作为苹果产业链上的一份子,立讯精密的股价波已经与苹果业务息息相关。国内外的缺芯困扰、被踢出苹果供应商名单的传闻让市场忧心不已,而遭美国调查的377事件、股东三番两次减持等也无一不再扰动投资者的敏感神经。
01
AirPods出货不及预期
成立于2004年的立讯精密是一家提供电子制造服务与零部件企业。早年间的立讯一直默默无闻,直至2011年,公司收购了主要生产iPad连接线的昆山联滔60%的股权,一跃成为了苹果的供应商。而后,立讯又逐渐拿下了Apple Watch和Airpods的主要订单。2020年,公司分别通过收购铠胜和纬创的子公司进入金属中框业务和iPhone组装业务,成为大陆首家iphone的代工厂商。
搭上苹果业务顺风车的立讯,过去几年业绩一直不错。2016年至2020年,营业收入从137.63亿元上涨至925.01亿元,同比增速也是惊人地高,2016年为36.73%,2019年便涨至74.38%。归母净利润方面,则从11.57亿元涨至72.25亿元,四年涨了5倍多,同比增速也从2016年的7.23%一路飙涨至2019年的73.13%。
正是2016年,立讯拿下了Airpods的订单,开始了营收的起飞,如今已经成为Airpods全球市场份额*的供应商。可以说,Airpods的订单撑起了立讯的高业绩增长。不过,2020年,立讯的营收增速与归母净利润增速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究其原因则是AirPod的高增速预期已经见顶。
据Canalys数据,2019年全球TWS耳机出货量超1.5亿台,增速高达95%。而在2020年,全球TWS耳机出货量的增速则陡然下降至32%。Canalys预计2021年TWS耳机的出货量在3.5亿台,增速降至28%。并且在未来的3年内,这一增速仍然会呈现下降的趋势。
基于对AirPods出货量的悲观预期,叠加今年1月份美国国际贸易协会对特定电连接器和保持架组件及其产品发起的377调查、大股东减持风波,2020年四季度,立讯精密开始遭到公募基金的大幅减持,减持金额超过140亿元。这也就造成了公司股价去年下半年一直在箱体震荡,迈入今年后一路下跌的行情。
AirPods出货量下滑的影响还在持续。今年上半年,立讯精密的营收增速为32.08%,与2019年和2020年70%以上的营收增速相比,明显下滑。同样大幅下滑的还有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增速,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分别高达81.82%和69.01%,今年上半年仅为21.73%。
对此,公司在半年报中称,今年全球芯片供应短缺、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持续上升,众多外部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对行业形成了一定冲击,对公司部分业务的落地时间也带来不同程度的递延。
02
苹果依赖症
从收入构成上来看,近两年,立讯精密的收入构成中消费性电子业务占比一直高达80%以上。其中,苹果是*的客户。依托于苹果的业务,立讯在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在受到由于依赖苹果而带来的一系列制约。
一方面是业务上的单一造成的卡脖子影响。立讯精密业绩增长,苹果Airpods订单居功至伟,可一旦AirPods出货量增速下降,立讯的业绩也将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上半年,全球掀起的缺芯潮对Airpods的出货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与此同时,小米、三星、华为等手机厂商生产的TWS耳机也在蚕食苹果Airpods的市场份额。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2019年,苹果的AirPods销售量占无线耳机市场销售量的近一半,而到2020年AirPods的市场份额跌至35%,小米的市场份额占比10%位列第二。
另一方面,因为苹果拥有更高的议价权,供应商在苹果面前一直较为弱势。上半年立讯来自第一大客户苹果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高达98.76亿元,占总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比例也高达52.7%。这对公司的现金流来说也会造成一定压力。上半年公司账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21.88亿元,同比增速则从去年的-24.03%下降至31.24%。
此外,因为苹果对供应商的要求较高,现有供应商被苹果踢出产业链也是一大风险因素。今年3月,原苹果光学产品供应商欧菲光就发布公告称,与某境外特定客户终止采购关系,而该境外客户就是苹果。同为苹果在中国大陆供应商的立讯精密也不得不直面这样的风险。2021年,立讯原有部分代工AirPods的市场份额就被有着“小立讯”之称的歌尔股份抢走了。
与苹果深度绑定的立讯并非不知道这种依赖的副作用,奈何与其它手机厂商相比,苹果的利润实在太高,手机零部件供应商很难拒绝这种诱惑。定位高端机的苹果,在盈利空间上比小米、华为等国产手机具有更大的优势,也因此能够给上游供应商们带来更多的营收与更高的毛利率。
因此,立讯还是选择傍着苹果这棵大树,并且绑定得更加深入。2020年,收购纬创拿下iPhone12 mini的订单,今年又被传出拿下iPhone13的订单,立讯希望借此摆脱AirPods增速下滑带来的影响,并切入苹果手机这个更大的市场蛋糕。
03
尾声
依托苹果这棵参天大树,产业链上的供应商们赚得盆满钵满。因代工AirPods实现业绩腾飞,又因AirPods出货量增速放缓业绩下滑,高利润的苹果业务对于立讯精密来说重要又上瘾。
随着下半年手机销售旺季的到来,开始切入苹果手机业务的立讯或许可以有新的期待。但苹果手机代工业务依然是富士康的天下,立讯能分得几杯羹仍未可知。海外疫情肆虐,工厂被迫转移回国内导致人力成本上升,通货膨胀原材料价格大涨等外部因素也在考验着这家大陆苹果代工老大,留给立讯精密的机会与困难都很多。
梦网集团(002123,SZ)6月12日披露了2018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以下简称激励计划)。
激励计划中,公司层面对2018年~2020年设置的考核条件分别设置为实现3.5元、5亿元、7亿元的净利润。但梦网集团在2017年年报中也曾披露未来3年的经营目标,两者相比,公司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条件似乎要低不少。
两份预期业绩似有差异
根据梦网集团激励计划显示,公司拟向激励对象授予权益总计3523.88万份。其中,*授予权益合计3203.88万份,预留权益320万份。
《》
*授予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激励对象均为436人。且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指标完全一致。2018年~2020年,梦网集团需分别实现3.5亿元、5亿元、7亿元的净利润(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并需剔除激励计划实施影响的数值)。
2015年~2017年,梦网集团分别实现净利润9855.92万元、2.56亿元、2.4亿元。对比来看,公司激励计划对公司未来几年的净利润增长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但在2017年年报中,梦网集团曾披露过公司未来几年的经营目标与任务。公司称,从2018年开始,梦网集团未来3~5年将围绕战略目标进行技术创新,业务创新、组织变革。公司拟定三年经营目标:2018年努力实现销售额25至30亿元,利润4亿至7亿元,三年内达到12至20亿元的利润目标。
鉴于此,一些投资者在股吧里质疑,梦网集团两份预期业绩涉及的3年盈利目标相差较大。
证代:税费因素所致
对于上述情况,《》
的确,利润指标并未扣除企业所得税,单纯拿两个数据来对比并不恰当。
朱雯雯透露,在不享受税收优惠的背景下,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而据梦网集团过往定期报告显示,公司2016年实现利润总额为2.98亿元,所得税费用为4403.92万元;2017年实现利润总额为2.89亿元,所得税费用为4093.87万元。
朱雯雯表示,年报披露的经营目标是公司对未来经营发展的一个预期。梦网集团多年来形成了内部的考核文化。考核目标分为保证完成目标和冲刺目标。根据公司管理层多年来的经验,员工习惯于在高压下成长,所以有个冲刺目标。年报中的目标是冲刺目标,而激励计划公布的考核目标是保证完成目标。整体来看,主要就是前述原因,造成了两份数据上的差异。
苹果“代工大户”又跌了。今日,立讯精密收跌3.83%,尾盘收报37.2元,市值为2617亿元。
股价下挫的直接原因就是半年报。8月24日晚,立讯精密公告称,上半年实现营收481.47亿元,同比增长32.08%;实现归母净利润30.89亿元,同比增长21.73%。
但是,这份业绩数据可能低于券商机构预期。此前,包括国盛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机构在研预测,立讯精密2020年归母净利润会超过90亿元。从上半年业绩数据看,未达到券商机构预测值的四分之一,意味着下半年得需要完成近60亿归母净利润,才能符合外界预期。
市值观察注意到,立讯精密在去年10月份股价*涨至63.77元,市值*时期达到4400多亿元。目前,其股价距离高点已经跌去了41%左右,市值跌没了1800多亿元。
去年二季度,立讯精密曾是公募基金第二大重仓股,现在却被机构冷落。为什么不被市场追捧了?股价涨不动的原因无非有两点。
第一个原因就是消费电子行业未出有爆发力的新品。
立讯精密作为消费电子板块一员,业绩变动与新产品有关。此前,由于苹果推出了Airpods无线耳机,刺激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也推动了股价上涨。但现在,这款产品对立讯精密业绩贡献度减弱。立讯精密在半年报中也表示,“部分新产品导入且尚未进入量产阶段”。
与此同时,多个利空消息打压了股民投资消费电子板块的信心。
从去年7月份以来,欧菲光(002456)被剔除苹果产业链、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立讯精密开展337调查、领益智造(002600)业绩爆雷....一系列不利消息出现,对消费电子板块产生了较大冲击。
此外,市场对立讯精密还有争议。
一方面,外界认为立讯精密过度依赖苹果公司。2020年数据显示,苹果公司贡献了638.43亿元销售额,占总营收的约70%。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国内的消费电子企业主要处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领域,一旦苹果公司变脸,市场份额可能就会被替代。
其实,立讯精密是A股的一只大牛股。从2010年上市以来,该公司股价稳步上涨,*涨幅曾超过40倍。立讯精密的发展轨迹是:实现看连接器-模组-整机三步跨越。
在*时期,立讯精密的市值甚至超过了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更有戏剧性的是,立讯精密的实控人王来春曾是富士康深圳工厂在1998年首批招聘的150名员工之一。2020年,她凭借820.7亿元身价,荣登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34名,被外界称为“全球最牛打工妹”。
立讯精密股价走势变动给股民的启示是:业绩增长是推动上市公司股价上涨的核心因素,只有基本面强硬,涨幅才能更高。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今年以来,“果链”龙头企业立讯精密(002475)在二级市场上“跌跌不休”,4月11日,立讯精密盘中更是创下了27.8元/股的年内新低,较2022年初已下跌逾四成。股价持续下跌下,4月11日晚间,立讯精密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副董事长王来胜拟以2亿-4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实控人之一拟增持2亿-4亿元
4月11日晚间,立讯精密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副董事长王来胜拟通过深交所系统增持公司股份。本次拟增持金额不低于2亿元,不超过4亿元;实施期限为自本增持计划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择机完成。
公告显示,王来胜本次增持目的是基于对公司内在价值的认可和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坚定信心,本着共同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
据了解,1999年王来春与王来胜共同购买立讯有限公司股权,2004年通过立讯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立讯精密,为立讯精密共同实控人。截至目前,王来胜持有立讯精密股份522.77万股,占公司股份的0.07%。
资料显示,立讯精密产品、业务布局呈现多元化和垂直一体化的特点,综合覆盖零组件、模组与系统组装,主要服务于消费电子、通信及数据中心、汽车电子和医疗等领域。
在实控人出手增持的背后,立讯精密今年以来股价下跌明显。显示,1月4日-4月11日,立讯精密股价区间累计跌幅为43.39%,同期大盘下跌22.46%,跑输大盘。经
值得一提的是,4月11日,立讯精密盘中还创下27.8元/股的年内新低,截至4月11日收盘,立讯精密股价报27.85元/股,跌幅为5.08%,总市值为1973亿元,全天成交金额为20.71亿元,换手率为1.04%。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在接受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
2021年增收不增利
由于“缺芯少料”,2021年部分“果链”公司业绩受到影响,立讯精密也是其中的一员,2021年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立讯精密2021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541.06亿元,同比增长66.6%;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70.72亿元,同比减少2.12%。
对于2021年增收不增利的情况,立讯精密表示,报告期内,在全球疫情反复的大背景下,面对上游产业链“缺芯少料”、原材料价格和运输成本单边上扬等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部分产品量产落地与出货时间不同程度递延等情况,多重因素导致了公司经营成本的上升,伴随着公司控股子公司立铠精密科技(盐城)有限公司产品利润率对公司的整体影响,公司综合利润率同比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立讯精密归属净利润始终保持着增长模式,2021年是公司近十年来首度出现净利下滑的情形。
不过,今年一季度,立讯精密业绩情况有所好转,据立讯精密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一季度归属净利润为16.87亿-17.54亿元,同比增长25%-30%。
值得一提的是,立讯精密还在持续加码新能源汽车行业。今年2月底,立讯精密抛出135亿元的高额定增方案。
具体来看,2月22日,立讯精密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35亿元,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产品生产线建设及技术升级项目、智能移动终端精密零组件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系统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半导体先进封装及测试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智能移动终端显示模组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智能汽车连接系统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7个项目。其中,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系统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智能汽车连接系统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涉及新能源汽车,分别拟投入募集资金15亿元、5亿元。
立讯精密表示,随着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公司的产能结构将得到优化,产品线将进一步丰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公司市场占有率,整体盈利能力也将随之提高。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立讯精密股票历史行情》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立讯精密股票历史行情、梦网集团(002123)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