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下载(创新医疗股票股吧)

2022-06-17 23:29:06 证券 xialuotejs

中信证券下载



本文目录一览:



稳坐券业头把交椅的中信证券2020年财务数据出炉。

3月18日晚间,中信证券正式发布2020年年报,当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543.83亿元,同比增长26.06%;归母净利润149.02亿元,同比增长21.86%,两项指标均达到五年来*水平。

如无意外,中信证券业绩将在2020年继续霸榜行业第一。

当晚,中信证券还发布了利润分配方案,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1.7亿元,可谓诚意满满。

2020年底,中信证券资产总额达到1.05万亿,较2019年末增加33%,成为国内首家资产规模过万亿元的证券公司。

但在资产规模向前“疾驰”的同时,发展路上的中信证券近来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从数据来看,中信证券全年计提65亿巨额信用减值、流动性风险指标逼近预警线、280亿配股触发股价下跌均引来市场争议。

280亿配股遭遇非议始末

一手高额分红,一手却抛出更大规模的配股融资计划,这两项都针对“老股东”的资本手笔,却并未因“分红诚意”收获正向反响。

配股融资计划早在2月26日就发布了预案。中信证券公告拟以A股配股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的股份总数为基数,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过1.5股的比例向全体A股股东配售,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80亿元。

配股是向老股东进行融资的行为,指向原股东按其持股比例、以低于市价的某一特定价格配售一定数量新股。

因此,对于持股中信证券的投资者而言,配股无异于强迫自己掏出真金白银,因为不参与配股就意味着手中所持有的权益将会被摊薄。

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国元证券、东吴证券、山西证券、天风证券、招商证券、国海证券等6家上市券商实施配股,配股价的平均折价比例为44.42%。上述券商中募集资金*的招商证券也仅公布了150亿配股计划,其余券商配股募集规模均保持在60亿元以下。

有鉴于此,中信证券280亿的天量配股在市场激起了极大的反响。

3月1日,在宣布配股计划后的首个交易日,前期已受市场波动影响出现“12连跌”的中信证券股价出现跳水,当日大跌5.98%,并在此后的十个交易日内累计下跌近10%。

对于中信为何选择配股这种国内资本市场颇为诟病的手段进行融资,有*投行人士解释称,通过定增融资很难实现280亿的天量规模,另一方面也将稀释现有大股东持股比例。

其背景是,目前中信证券大股东中信股份仅持有公司15.47%的股份,不易再通过定增进行稀释。

中信证券财务负责人李囧表示,发布配股计划旨在补充公司净资本,“相比定增配股不会摊薄现有股东持股比例与股东权益,对公司各项收益指标摊薄影响有限”。

目前对于中信证券配股的行为,市场多解读为释缓公司流动性风险。

但采访中,券业人士则表示应与补充公司短期流动性无关。

“和流动性关系不大,更多是考虑股权融资发行的便利。”华东地区某券商高管表示,中信证券年初刚刚获批800亿公司债额度,完全可以通过发债补充流动性。“只有超短债、短融这类一年以下的债券,才会影响到公司的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率,正常的公司债发行只会加杠杆,不会增加流动性风险”。

“另外监管对配股的审核期限也比较长,一般会长于对定增的审核,普遍需要一年才能获批,‘远水’也无法解救‘近渴’。”

因此在上述券商高管看来,中信证券公布配股计划更像是充分利用各类融资工具,增加净资产。

“券商有了净资产才能加杠杆借债,弥补各类重资本业务带来的消耗,强化资产负债表使用能力,向国际*投行看齐。”

当这场梦想,遭遇到二级市场的低迷应对,其路向何方,背后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多项“第一”的正反面

一个最重要的背景是,中信证券,总被冠以过多的中国投行业务做大做强的期许。 期许不仅来自市场,还包括许多身居高位的监管者。

既有市场对国内金融机构竞争优势走出去的期许,也有对中国资本在全球资产定价权上发挥更大作用的期许。

中国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许多责任,确实在头部机构肩上。

根据刚刚出炉的财报,虽然净利润增速刚刚超过20%,但在业绩端中信证券行业头部的地位依然稳固。

据中证协数据显示,证券行业202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484.8亿元,同比增长24.41%;实现净利润1575.3亿元,同比增长27.98%。而中信证券2020年归母净利润则占到全行业总利润的9.5%。

依据合并利润表,中信证券全年实现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12.57亿元,同比增幅51.61%;实现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68.82亿元,同比增幅54.11%;实现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80.06亿元,同比增幅40.29%;实现利息净收入25.88亿元,同比增幅26.53%;实现自营收入179.07亿元,同比增幅12.68%。

2020年,在国内资本市场向好,及注册制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中信证券经纪业务与投行业务营收增速最为突出,经纪业务与自营业务则成为了公司的支柱业务。

根据

投行业务上,去年,中信证券境内主承销规模3135.99亿元,市场份额18.94%,排名市场第一;债券融资业务承销规模1.3万亿,市场份额12.93%,同样排名行业第一。

除此以外,截至2020年底,中信证券资产管理规模也达到1.37万一,公司私募资管业务市场份额为13.5%,排名行业第一。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业绩依然亮眼,但中信证券65亿元的天量计提依然不容忽视。

这项数据,或同样在国内券商独占鳌头。

早在2020年10月30日,中信证券就发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拟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合计人民币50.27亿元,同比增长593.84%,超过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0%,减少净利润人民币37.72亿元。

仅当年第三季度中信证券就计提了29.93亿元。

而截至2020年底,中信证券计提信用减值再增15亿,至65.81亿元,同比增247.89%。

中信证券对此官方坦言,主要因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融出资金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增加。

典型案例即康得新踩雷。按康得新停牌时股价为3.52元/股,中信手中的5687.49万股ST康得股票价值近2亿元。

除变相踩雷“康得新”,2020年中信证券还身体陷萍乡英顺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东方园林董事长何巧女、董事唐凯的股权质押风波。新成立的中信证券(华南)也触及三起股票质押回购交易纠纷案。

“头部券商中,有一定共性风险,与券商行业整体遭遇一些趋势性市场风险转向有关,”北京某机构人士坦言,这同样也反应出国内券商业务趋同,独特性竞争优势较弱。

中信证券副财务总监史本良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信用减值基于比较稳健、相对谨慎的风格,“减值准备和实际损失并不可同日而语,居安思危、夯实基础对公司长远发展有利”。

但,中信证券65.81亿元信用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也实打实的减少了公司净利润49.32亿元,占到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的三成。

扩张向左,风控向右?

仅在2020年,中信证券就发行了各类公司债、短融债券合计1432.97亿元。

2021年1月6日,中信证券又再次从证监会获批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800亿元公司债券的资格。

其中,首期发行自同意注册之日起12个月内完成。其余各期债券发行,自同意注册之日起24个月内完成。也就是说未来两年内,800亿天量债融资额度将全部被中信证券收入囊中。

伴随着中信证券的各类融资行为,公司杠杆倍数近年来也有显著提升。

据信达证券统计,中信证券剔除客户保证金的杠杆倍数已从2019年的4.07提升至4.59。

根据梳理,中信证券近年来资产扩张迅速,与其资本中介业务迅猛发展对资本的消耗不无关系。

对于资本中介业务,中信证券财务负责人李囧解释为利用公司自有资产负债表,通过产品设计满足客户投融资需求的业务,具体包括融资融券、收益互换、股权衍生品、大宗商品衍生品等细分业务。

“资本中介业务依赖公司资本实力,交易定价实力和产品设计能力。同时也是资本消耗型业务,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依赖较为稳定的长期资本供给。”中信证券财务负责人李囧表示。

在2月刚刚抛出的280亿天量配股计划中,中信证券也拟投入不超过190亿元发展资本中介业务,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截至2020年底,中信证券与场外衍生品业务直接相关的衍生金融资产规模达到201.57亿元,同比大增174.22%。

通过资本的支持,中信证券在相关业务上也取得了明显的规模优势。

据中证协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底,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存续名义本金合计1.33万亿,其中中信证券存续名义本金就达到了3039.65亿元,占总规模的近23%,位列行业第一。两融业务方面,中信证券2020年底两融规模相较2019年增长108%至1455亿元,占据了全市场8.98%的市场份额。

而中信证券在上述资本中介业务上的大力发展,也为公司流动性风险埋下了伏笔。

截至2020年底,中信证券流动性覆盖率141.83%,较2019年底又下降了近8个百分点;净稳定资金率124.15%,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逼近监管规定的120%预警线。

另外,中信证券2020年底境内外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短期融资款余额合计也达到1898亿元。

“公司流动性覆盖率已降至近五年来*水平,净稳定资金率也仅略高于2017年。”国内中小券商非银分析师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5日,央行对修订后的《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新规拟新增近1年内流动性覆盖率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发行要求。而据万和证券测算,以2020年半年报数据为准,剔除极值后,A股40家上市券商流动性覆盖率的平均值为282.2%,中信证券流动性覆盖率则为 135.33%,显著低于行业平均。这也意味着由于相关资本中介业务的快速发展,中信证券流动性正限于尴尬境地,未来或短期与短融券发行无缘。

对于公司风险指标预警的情况,中信证券财务负责人李囧举例称,如场外期权、收益互换等资本中介业务,证券公司收取客户保证金,将导致公司负债端的增长,而在业务开展中必要的对冲操作又会形成的金融资产,导致资产端的规模增加。这就会导致流动性覆盖率的变化,“但流行性风险没变”。

“(流动性覆盖率)指标过大也有可能不经济。保持在预警线之上是比较健康的状态,(中信证券)流行性资产能比较充分的应对市场变化。”李囧称。至于净稳定资金率,李囧指出只有长期债券或权益资金才能对该风险指标进行补充,未来随着中信证券资本中介业务发展,“指标会有压力”,这也是公司为何通过配股进行再融资的原因。

“只要公司的发展需要,我们可能会采取一切能够有利公司的融资手段和扩张计划。”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3月19日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创新医疗股票股吧

1月3日丨创新医疗(002173.SZ)公布,杭州昌健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昌健投资”)、杭州岚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岚创投资”)、陈越孟三名股东现持有公司股份5517.8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2.16%),计划以大宗交易、集中竞价交易或其他合法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减持数量不超过3252.3840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7.17%。




中信证券下载手机版官方下载

和讯网消息 当前的市场大环境和金融市场都加剧了波动,市场对经济形势疲软产生了担忧,国内经济增长也趋缓。证券行业作为整个金融产业价值链的核心枢纽,其发展同经济形势挂钩尤其紧密。目前,券商的“冬天”仍在持续,“大幅裁员”、“业绩骤降”…诸如此类的消息已让行业心生隐忧。中信证券(600030)也没有例外,据中信证券公布的2018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和净利双双下滑。然,其高管薪资增长却“逆势”增长,高达50倍。至此,笔者不禁想问,一直号称薪资靠业绩来说话的行业里,营收净利下降,高管薪资却飙升的中信证券难道是个例外?着实耐人寻味…

营收净利降近2成

中信证券公布的2018年财报显示,作为国内上市券商老大的中信证券2018年营收和净利润纷纷下滑。

和讯网截图自中信证券2018年财报数据

受国内经济增长趋缓以及证券市场持续低迷影响,中信证券2108年营业收入372.21亿元,同比下降14.02%;证券行业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47%,公司营业跌幅与行业整体基本持平。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3.90亿元,同比下降17.87%。虽说去年证券行业整体不景气,和整个证券行业净利润跌幅41.04%相比,中信证券去年的经营状况好于行业平均水平。

高管薪资“逆势”增长50倍

证券行业作为整个金融产业价值链的核心枢纽,其发展同经济形势挂钩尤其紧密,薪资也是与业绩挂钩,但作为国内龙头券商,中信证券的高管收入似乎并没有受到行业不景气的影响,一些高管收入甚至增加了50倍。

据中信证券2018年年报数据发现,去年公司支付高管薪酬一共12690.94万元,其中年薪超1000万元的高管3名,年薪在500—1000万元之间的高管8名。年薪超1000万元的3名高管分别是:葛小波,年薪1566.87万元;马尧,年薪1191.44万元;薛继锐,年薪1076.61万元。这三位高管均为执行委员会委员。此外中信证券总经理杨明辉年薪979.48万元,董事长张佑军494.84万元。《号外财经》在公司薪酬数据中发现,执行委员会委员的薪酬普片高于其他高管,2018年6名委员中*收入416.64万元,人均收入达到年薪86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查阅2017年及2016年年报可以发现,执行委员会委员这个职位是从2017年开始设置。2017年该职位一共8位,葛小波、马尧、薛继锐均在列,但是2017年,三人的年薪分别为412.53万元,27.54万元,41.5万元。除葛小波还担任公司财务负责人以外,马尧和薛继锐的收入不足50万元。马尧从2017年到2018年收入增长了50倍。

公司2017年支付薪酬共计4124.1万元,其中董事长张佑君553.18万元,总经理杨明辉690.6万元,执行委员会委员成员8名,共计薪酬640.08万元,若不计入葛小波的收入,执行委员会7名委员的人均收入为32.5万元。

员工“飞单”被证监会警示

据证监会网站近日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中信证券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证券营业部存在部分员工擅自销售非中信证券自主发行或代销的金融产品的行为,被上海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孙涛作为时任营业部负责人,对营业部上述违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和管理责任,被上海监管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经查,中信证券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证券营业部部分员工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期间,擅自销售非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发行或代销的金融产品的行为。上海证监局认为,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公司代销金融产品管理规定》(证监会公告[2012]34号)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根据《证券公司代销金融产品管理规定》第二十条的规定,上海监管局决定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同时,孙涛作为时任营业部负责人,对营业部上述违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和管理责任,违反了《证券公司代销金融产品管理规定》(证监会公告[2012]34号)第六条第二款和《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08]30号)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根据《证券公司代销金融产品管理规定》第二十条和《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第二十六条第*的规定,上海监管局决定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如何破局仍待解

一系列事件接踵而至,中信证券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如中信证券董事长致辞所表示,“刚刚过去的2018年,对中信证券而言,也是不寻常、不容易、不简单的一年。”那么后续,中信证券将如何在行业低迷中发展和破局,一切有待时间验证,也请关注和讯网后续报道。

关于本篇文章的更多报道,我们已在【和讯财经APP】上刊登,应用商店搜索“和讯财经”,下载并参与猜指数活动赢取京东卡和万元现金大奖




中信证券下载软件

券商半年报业绩预增公告密集出炉。

6月30日晚间,券业龙头中信证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 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人民币17.85亿元-26.78亿元,同比增长20%~30%。

以中信证券2019年上半年89.26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简单计算,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规模将在107.11亿元-116.04亿元左右。这也意味着在2020年已成为券业“丰年”的背景下,仅中信证券上半年的净利润就能占到2020年全年净利润的70%以上。

除中信证券外,海通证券、国信证券和西南证券也在同一时间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上半年净利润增幅均有望超过50%。

四家券商业绩预喜

从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共有5家券商步入“百亿净利俱乐部”,相比2019年多出4家,券业“丰年”无可撼动。其中中信证券更是凭借149.02亿元净利润力压群雄,继续稳居行业第一。

而6月30日晚,中信证券业绩预增公告的出现,让市场相信2021年券商业绩或将再次迎来大爆发。

如当天发布4业绩预增公告的海通证券,预计2021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 19.2亿元到 27.4亿元,即净利润规模达到74.02亿元-82.24亿元,同比增长35%~50%。国信证券也在公告中预计,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亿元~51亿元,同比增长53%~73%。

另外,此前投行业务遭到暂停的西南证券也预计2021年半年度将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43亿元到7.71亿元,同比增加约2.14亿元到3.43亿元,增幅为50%到80%。

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国信证券在公告中解释称,上半年自营投资业务收入和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以及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等主要业务同比均有大幅增长,同时,去年计提的信用减值在今年上半年同比减少。

“一季度A市场出现了抱团行情,不光是新发基金出现超募,投资者个人的交投也很活跃,券商经纪业务也因此受益。自营投资业务更是随着大盘赚了一波。”有北京地区券商营业部人员表示。

另外,虽然2021年A股IPO审核渐趋收紧,但实际的新股发行数量并未受到影响,反而有一定抬升。

据安永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A股市场预计共有247家公司*上市,筹资2119亿元人民币,IPO数量和筹资额同比分别增长109%和52%。上半年IPO数据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券商投行业绩。

关注中报后券商投资机会

虽然四家券商先期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但7月1日盘面上,相关券商股价表现依然不温不火。

上半年有望实现百亿净利的中信证券今日开盘后股价就一路走跌,截至

体量相对较小的额国信则在开盘即实现了涨停,但随后股价震荡走低,目前涨幅一直稳定在5%左右。西南证券同样高开低走,不过涨幅已收窄至不足1%。

实际上,近月来除互联网龙头券商东方财务和部分特色券商轮涨外,券商股一直表现低迷。

不过,东北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王凤华表示,证券行业连续三年业绩抬升,看好由周期向成长价值转变。纵观近三年券商业绩表现,整体呈现向好趋势,特别是经纪业务、自营业务增长明显。近三年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稳定上升,2020年ROE增长至7.62%,特别是头部券商表现亮眼,前五大券商以及前十大券商平均ROE水平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为实际利率下降伴随外资坚定加仓中国是长期趋势,而资本市场改革以及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转型为行业带来长牛慢牛基因,看好证券板块由周期向成长转变。”王凤华表示。

国泰君安非银团队也表示,市场对中报的关注度逐步提升。非银金融行业中,预计券商板块的中报指标将优于保险,券商板块依然是当前非银的首推。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信证券下载》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信证券下载、创新医疗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