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江特电机股票股吧」神马股份》,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金融界网4月19日消息,今日江特电机开盘报6.74元,截止11:25分,该股涨10.03%报7.57元,封上涨停板。
昨日(2021-04-16)该股净流入金额659.95万元,主力净流入609.7万元,中单净流入92.9万元,散户净流出-42.65万元。
最近一个月内,江特电机共计登上龙虎榜0次,表明江特电机股性不活跃。
公司主要从事 锂产业、汽车产业及智能机电产业
截止2021年3月31日,江特电机营业收入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17.4529万元,较去年同比减少-0.0%,基本每股收益0.0429元。
风险提示:个股诊断结果通过运算模型加工客观数据而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作为国内最早开始生产尼龙66切片的企业,神马股份(600810)在2021年关键原材料供应紧张,疫情偶发多发等不利因素下,依然实现了业绩大比例增长,刷新历史*水平。
业绩刷新历史新高
3月30日晚间神马股份披露2021年年报显示,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15亿元,同比增长50.53%;净利润21.44亿元,同比增长478.56%;基本每股收益2.3元/股,同比增长296.55%。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含税),合计派发6.27亿元。
神马股份横跨化工、化纤两大行业,形成了以尼龙 66 盐和尼龙 66 盐中间产品、工程塑料、工业丝(帘子布)、BCF 地毯丝、安全气囊丝等主导产品为支柱、以原辅材料及相关产品为依托的新产业格局。其下属的神马工程塑料公司,是我国*的尼龙66树脂生产企业,专业从事尼龙 66 树脂的生产与研发,拥有丰富的生产与研发经验。
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数据,2020年全球尼龙市场规模达437.7亿美元。尼龙66作为尼龙主要品种之一,具有强度高、耐摩擦、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综合性能较好,需求量占全球尼龙产品的比重为44%。
2021年,尽管原配轮胎需求恢复受到了汽车产量不及预期的影响,但替换轮胎需求明显复苏,相应的尼龙66工业丝帘子布的需求有所恢复,加之上游主要原材料之一的己二腈供应受限,2021年全球尼龙66工业丝帘子布的供应整体偏紧,价格持续攀升。
应对全球疫情下的市场供需困境,神马股份提升了供应链管理水平,通过加强港口船只协调、通关工作,保证物流环节无缝衔接,提高进口通关效率。对物流运输创新采用“公铁联运”、“陆空联运”、“陆陆运输”等多式联运,满足客户紧急需求。同时高效完成了海关AEO*认证,获认证企业可在相关国家或地区海关部门享受通关便利。
作为传统工业企业,2021年神马股份也提升了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子公司尼龙化工公司投入150万元建立了超融合数据中心、工业网闸、终端安全防护等系统,基本形成了多种业务数据共享、管理流程互联互通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同时积极构建了包括物流车辆管理、车牌识别、自主称重等集成化业务的磅房无人值守系统,大力推动信息业务流程向数字化转型。此外推进ERP共享中心建设、人力资源智能化系统建设,推进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及相应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管理流实现数据集成和信息共享。公司进行智能化样板车间建设,公司原丝二厂获得河南省“智能车间”称号。
提前布局充分受益尼龙66需求增量
近年来,我国随着汽车工业和高铁建设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特品尼龙的迅速兴起,对特品尼龙66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据泰可荣全球化学资料分析,我国尼龙66用于工程塑料的比例已经达到了52%,其中用于特品尼龙和高端改性的约占60%。特品尼龙的迅速兴起,为神马股份做大做强尼龙产业提供了机遇。市场需求的增长,已经展现了特品尼龙的发展潜力。
而近年来,神马股份持续着力构建尼龙66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生产,积极应对上游进口原料供应紧张的不利影响,通过一体化运营,优化生产组织,统筹全产业链不同产品产量,保障各主导产品保持合理生产负荷,平衡产销矛盾,*限度满足不同产品客户需求。
就在3月11日,神马股份公告,拟以现金方式对上海神马工程塑料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工程塑料”)增资5182.4万元,主要用于该公司年产6万吨特品尼龙66切片(一期2万吨)的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期24个月,主要产品包括8000吨/年快速成型热稳定性尼龙切片,4000吨/年高粘度注塑级尼龙切片,2000吨/年增润尼龙切片,1000吨/年共聚尼龙切片等。
在上海建设这一项目,是神马股份辐射珠江三角,完善大尼龙战略的重要布局。
公司表示,此前国内尼龙66的发展主要受限于己二胺(己二腈)的供应,现在英威达公司在上海化学工业区投资建设的年产21.5万吨己二胺项目已经投产,其产能除该公司同步建设的年产15万吨尼龙66切片装置、HDI及其他消耗外,仍有6万吨己二胺需对外销售。当前国内尼龙66切片生产企业形成了英威达、神马、国内其他尼龙66生产企业的三足鼎立态势,上海工程塑料项目拟建在英威达毗邻,可有效消化英威达公司的己二胺过剩产能,有利于巩固集团在国内的尼龙产业地位。
据神马股份年报,2021年公司年产13万吨双酚A项目如期建成投产,运行稳定、质量达标;年产10万吨PC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年产2.5万吨BOPA薄膜项目,其中一期1万吨工程如期投料,进入试产阶段。公司年产40万吨产业配套煤制氢氨项目、年产3万吨1,6-己二醇项目、年产5万吨己二腈项目等重点项目按期推进。
神马股份一系列重点项目的筹建实施,将扩展产品范围,释放产业链优势,为发展积蓄新动能。
智通财经APP讯,江特电机(002176.SZ)发布公告,于2021年9月29日,公司股票交易价格连续三个交易日内(2021年9月27日、2021年9月28日、2021年9月29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经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
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
本报见习记者 曹琦
因2018年度、2019年度连续两年亏损,江特电机被深交所实行“退市风险警示”。
4月29日,江特电机停牌一天,30日复牌后,股票简称变更为“*ST江特”,股价开盘即跌停,每股报1.67元。
亏损20亿元
净资产去年缩水过半
资料显示,江特电机2018年度经审计的归母净利润亏损16.6亿元,2019年度亏损进一步扩大到20.2亿元。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2020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若继续为负值,江特电机将被暂停上市;在法定披露期限内披露经审计的暂停上市后首个年度报告若业绩继续亏损,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4月28日晚,江特电机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2亿元,同比下降14.00%;利润总额亏损21.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96亿元,同比下降22.8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20.2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6亿元,同比下降21.92%。主要财务指标均出现下滑,利润连续两年大幅亏损。
经营不善也导致江特电机资产迅速缩水,年报披露,2019年末江特电机总资产56.2亿元,比2018年末减少了42亿元左右。净资产则下滑得更严重,2019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仅15.5亿元,不到2018年末的二分之一。
4月29日,记者拨打了江特电机投资者咨询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公告中,江特电机则表示业绩愈来愈差,主要是因为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国内外经贸关系影响,公司主要子公司九龙汽车和米格电机业绩出现下滑甚至亏损,造成较大金额的商誉减值,同时公司处置资产、提取资产减值等对利润造成较大影响,导致公司连续两年亏损。
收购九龙汽车损失惨重
汽车产业将剥离出去
年报披露,报告期内江特电机完成了对九龙汽车全部股权的转让,汽车产业也将逐步收缩剥离。
这意味着,江特电机在汽车产业的多年布局将以失败告终。据了解,此次出售的九龙汽车***股权交易作价5.13亿元,报告期内对江特电机造成投资收益亏损5亿元。
实际上,2015年江特电机高价收购九龙汽车时,外界已有不看好的声音。“九龙汽车并非优质资产,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完全是靠补贴生存,不知道为何江特电机会去收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九龙汽车被收购的次年业绩就开始下滑,未完成业绩承诺。按照规定,原本九龙汽车2015年、2016年、2017年三个会计年度实现的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亿元、2.5亿元、3亿元,承诺期内净利润总和不低于7.5亿元。然而,九龙汽车2016年实现的净利润1.8亿元未达到承诺的净利润水平2.5亿元。对此,江特电机公告称,补贴政策的不明确导致九龙汽车产品生产和销售不稳定,新能源汽车公告目录的暂停限制了新产品的推出,九龙汽车开始业绩下降。
2017年度,九龙汽车净利润上升至2.3亿元,尽管仍未兑现承诺,但比2016年度业绩有所转。好景不长,2018年度九龙汽车突然业绩“跳水”,净利润亏损高达1亿元。因九龙汽车业绩亏损,江特电机对收购股权产生的商誉计提减值损失10.98亿元减值准备,直接导致江特电机2018年归母净利润巨亏16.6亿元。
2019年3月,国家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申请补贴的技术标准、降低了补贴金额。九龙汽车原进入工信部目录的新能源车型已不适用于新的政策引导标准,原有的九龙汽车智能制造技改项目方案已不满足当前的市场和政策的需求。九龙汽车受到新能源补贴退坡的冲击愈发凸显,2019年1-7月,九龙汽车营收2.74亿元,净利润亏损1亿元。
3月20日,有投资者在网上提问江特电机董秘,九龙汽车被收购起共计收到新能源汽车补贴多少钱?董秘回复,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在汽车销售的时候已经计入收入,补贴的收到对收入和利润不会有影响,九龙汽车目前已经不在公司体内。
在最近年报中,江特电机则表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补贴资金延期发放,新能源汽车产业对公司资金占用不断加大,公司汽车业务持续亏损且短期内难以好转,严重影响公司可持续发展,公司决定退出汽车产业。
不到五年时间,江特电机通过九龙汽车实现逆袭的愿望最终梦碎。
部分项目停产
新能源产业全线溃退
分析江特电机主要业务板块,记者注意到,除了传统电机业务,伺服电机、新能源汽车、锂电新能源等其他业务,业绩均出现下滑。
年报披露,江特电机传统电机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同比增加47.59%。主要得益于下游客户为钢铁、起重、港口,轨道交通等行业,在国家大力推行基础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军民融合、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公司塔式起重机,电梯扶梯电机等产品需求增加,军工等新产品市场开拓取得较大进展。
但是收购的米格电机发展却不容乐观,江特电机为此做了计提1.1亿元的商誉减值准备。江特电机年报中解释,作为新能源汽车开发的辅驱电机,受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下降,米格电机未能形成大的突破,致使收入和利润同比下滑。
在新能源产业链的上游——锂电新能源方面,受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影响,江特电机则增收不增利。2019年,江特电机碳酸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86亿元,同比增加35.81%,毛利率却同比下滑104.67%。因此,江特电机子公司银锂公司出现亏损、固定资产减值1.14亿元,锂云母制备高纯度碳酸锂及副产品一期项目也于2019年底停产,部份固定资产处于闲置状态。
新能源汽车板块更是首当其冲,2019年江特电机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38亿元,同比下滑了52.62%。对江特电机来说,跨界新能源产业一路走来真可谓一波三折、屡次碰壁。
“早期新能源客车补贴非常多,九龙汽车在我看来就是炒概念,缺乏核心技术和资金必然不是长久之计。”江铃控股一名高管周经理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编辑 李波 上官梦露)
本文源自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