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pta价格*行情走势」基金添富均衡》,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金融界6月7日消息 国内期货市场收盘,商品期货涨跌参半,PTA涨超4%,LU涨超2%,玻璃、沥青等涨超1%,苯乙烯、尿素等小幅上涨;燃料油跌近4%,生猪、菜粕等跌超2%,沪锌、橡胶等跌超1%,纸浆、玉米等小幅下跌。
中粮期货:PTA大涨近5% 短期后市料继续维持强势
地缘冲突炒作再起,国际油价突破120美元/桶大关,库存偏低及供给恢复不顺对PTA价格支撑显著。原料端北美夏季调油需求旺盛,全球芳烃供需偏紧预期下PX价格持续走强突破1300美元/吨,对PTA形成直接成本支撑。近日OPEC+会议虽同意了增加原油产量,且增产幅度比之前的计划提升约50%,但仍不能令市场满意。
尤其是会议结束之后不久,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库存数据再次超预期降库。随着消费旺季到来,这让供应紧张担忧重新主导市场。下游方面,疫情复苏预期带动下游补库需求,产业链下游负荷有所修复,聚酯开工率重回85%附近,短期对PTA需求存在提振作用。目前疫情带来的国内物流受限导致PTA供需仍存在短期结构性错配,下游供需仍然偏紧,对价格形成提振,短期后市料继续维持强势,不宜盲目做空,注意风险。
东海期货:短期市场或偏向交易供需出现边际改善,玻璃期价中期或仍有反弹动力
近期玻璃持仓量持续增加,有分析指出持仓量剧增是由于后市存较大不确定性,资金做双向锁仓,做多波动率。
基本面来看,目前玻璃市场供大于求态势明显,玻璃厂库存7500万重箱,现货价格驱动向下华北现货报1720元/吨,价格低于成本线。短期来看,市场或偏向交易供需出现边际改善,供应方面,浮法玻璃产线今年整体冷修情况不及预期,5月3条产线点火复产,无冷修。目前生产利润走负的状况若延续,浮法玻璃产线存在大量超龄窑炉的背景下供应端或出现缩减。
需求方面,疫情以来地产拖底政策频发,疫情后期近期复工复产加速,整体宏观氛围偏暖,叠加以往8月浮法玻璃销量具有显著旺季特征,需求端前期疲软态势或有一定程度好转。消息面来看,有传闻称山东地区有产能将长期限产,影响偏多。总的来看,玻璃期价中期或仍有反弹动力,建议维持逢低做多思路。
本文源自金融界
金融界基金11月12日讯 汇添富均衡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汇添富均衡增长混合,代码519018)11月11日净值下跌1.81%,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0.9670元,累计净值为4.1664元。
汇添富均衡增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504.14%,今年以来收益47.90%,近一月收益1.71%,近一年收益56.17%,近三年收益40.68%。
汇添富均衡增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8次,累计分红金额78.24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顾耀强,自2019年08月24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69.30%。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安琪酵母(持仓比例5.20%)、中国中免(持仓比例5.16%)、华鲁恒升(持仓比例4.50%)、芒果超媒(持仓比例4.48%)、北新建材(持仓比例4.28%)、迈瑞医疗(持仓比例4.06%)、完美世界(持仓比例3.99%)、恒生电子(持仓比例3.93%)、药明康德(持仓比例3.71%)、贵州茅台(持仓比例3.57%)。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三季度全球新冠疫情仍有反复,但对市场的影响随着疫苗研发的进展等而逐步减弱。大选临近,全球最重要两大经济体的关系对市场风险偏好亦时有扰动。得益于科学高效的疫情管控,以及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和内循环体系,中国经济率先从疫情中恢复。三季度A股市场整体上涨:上证50指数上涨9.87%,沪深300指数上涨10.17%,中证500指数上涨5.59%。光伏、电动车等快速增长的赛道表现优异;受益于经济复苏和数字化转型的一些领域也有较好表现。三季度本基金仓位基本稳定,同时保持投资组合中风格资产的相对均衡。本基金管理人将继续积极跟踪市场脉络的变化,立足基本面研究动态优化组合,不断提高组合绩效。
??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0.9363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1.74%,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8.28%。
依然记得2017年年底,展望2018年市场时,很多人都将PTA作为多头配置品种。然而,2018年pta的走势依然令人大跌眼镜。虽然行情来去都十分迅猛,但依然能算是近3年来*的一次起伏。
2018年回顾
2018年上半年随着集中检修和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出现了一些小幅波动,而从今年7月份开始,PX价格推涨和下游高开工导致的库存下滑联合推动了这一波快速冲高的行情。除基本面的因素外,7、8月临近09合约交割,而市场库存太少现货抢手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涨价。
在pta期价*点,现货价格一度接近万元大关,然而过快的价格上涨却无法传递到终端,因此下游聚酯出现亏损,联合限产抵制,pta去库过程结束,价格也从高位应声落下。
经过了大起大落,2018年年底PTA的价格较年初重心有所走高,全年依然是震荡上行的趋势。回首这一年,不禁感叹一句,猜中了结局,却全然猜不到这过程。
从2018年供需平衡表数据看来,全年流通库存下滑35万吨左右,去库占比达28%,年内供需紧张的状况较为明显。而下游实际需求和表观消费量的差额为27万吨,与流通库存基本相当。从供应来看,年初及年底的月产量变化不大,而年中7-9月由于加工价差达到历史高位引起了产量快速增长。因此2018全年行情的驱动主要来源于下游需求旺盛,对pta供应和库存的快速消化。
2019供需变化
2018年pta没有新增产能,当前的产能大约在4960万吨/年(包括长期停车装置),而下游聚酯新增产能为540万吨/年,折合pta需求约为475万吨/年。2019年计划新增产能超过600万吨/年,若能够得以全部投产,则对pta的需求或再度增加500万吨/年以上。2018-2019年将是聚酯新增产能集中释放的时期,2020年后便逐渐消退。
pta的投产周期和聚酯则恰恰出现错峰。2019年初pta市场预期较为确定的新增产能主要来自福海创(原翔鹭石化)225万吨/年的旧产能复产。而未来真正新投产的产能最早预计在明年下半年能够释放,包括新凤鸣新建的220万吨/年pta装置(预期三季度)和恒力石化扩建的250万吨/年装置(预期四季度),新疆中泰石化120万吨/年pta项目。而2019年后仍有1200万吨/年的新增产能将出现集中投产。
从供需数据分析,2019年pta市场大概率上依然是供需偏紧;2019年底至2020年在新的pta扩产周期到来后则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格局。然而市场价格的变化瞬息万变,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真正左右价格走势的并不是从已知的供需数据中得到的预期,而是可能发生在预期之外的变化。
成本拖累
pta的直接上游是PX,而pta的加工差与PX的价格也是紧密相关的。加工差决定了pta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样也对市场上的供需关系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pta企业的开工积极性。
2017年下半年开始,pta的加工价差有了显著的好转。基本上维持在500-800元/吨,pta工厂的利润也相对可观。而今年二季度价差相对低迷且稳定,进入8月后,随着pta价格的突然飙升,pta的加工价差也出现了一个超历史水平的突然拔高。之后随着pta价格回落、PX价格坚挺以及汇率变化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叠加影响,加工价差瀑布式下跌,甚至出现倒挂。进入四季度后,市场恢复了理性,pta的加工价差也回到了正常的区间内。
根据当前pta的产能估算,对PX的需求产能约在3200万吨左右,而国内目前的产能在1400万吨左右。2018年1-11月pta产量3537万吨,对PX实际需求量为2317万吨,而国内PX产量共1007万吨,对外依存度大约在57%。
从全球的产能分布来看,亚洲PX产能占全球的84.5%,已经达到4822.5万吨/年,主要集中在中国、韩国、印度、日本。在2013年以前,无论PX市场还是其下游的pta市场都处于供应偏紧的状态,整体利润较好,因此锁定部分成本、获得稳定收益符合双方共同的目的,ACP长约合同帮助双方共赢,彼时PX价格以ACP合同价为主导,ACP达成概率在95%以上。而在2013年以后,尤其是2014年后,随着pta产能急剧扩张,供应转为宽松,买卖双方对市场分歧较大,达成概率逐渐降低。而江苏盛虹2017年加入后,ACP达成8次,今年截至11月份仅达成5次,达成概率较去年明显降低。实际上再一次表明上下游对市场的观点出现了分歧,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利润或将面临重新分配的问题。
pta产业链的巨变不仅仅来自2016-2017年pta产能合并整改和近两年下游聚酯产能的快速扩张,更大可能改变行业结构的是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建设的民营大炼化项目。pta行业目前已经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而龙头企业为了增加议价能力降低成本,纷纷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扩张。其中,浙江石化项目由荣盛、中石化和桐昆合资,两期共4000万吨/年炼油产能,1040 万吨/年芳烃产能,800万吨/年PX产能。另外恒逸在文莱布局的炼化项目,共2000万吨/年炼油和450万吨/年PX产能。恒力项目包含2000万吨/年炼油和450万吨/年的PX产能。盛虹的大炼化项目也有1600万吨/年炼油产能和250万吨/年的PX产能。除此之外,已经在计划中或者在建工程的项目(产能走向市场或将在2020年之后)也不在少数:曹妃甸的中化旭阳炼化一体化项目包括20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新华联合炼化一体化项目中包含200万吨/年芳烃装置;河北一泓一体化项目包括300万吨PX装置。
因此,仅在2019-2020年PX的产能将增加近2000万吨,超过了现有PX产能一倍多。且pta龙头企业打通了全产业链后成本效益将得以扩大,我们可以猜想到,在这种情境下,产业链中PX环节的利润将被大大压缩,而pta的利润将得以大幅增长。同时,对于pta价格来说,也需要面临成本支撑减弱的风险。
中国大陆在全球PX产能格局中的占比目前为14%,预计到2019年将达到37%,2022年后可能占到45%。
同时,由于PX和下游聚酯产能的增加和pta盈利的增长,自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开始,pta新的产能扩张更倾向于大规模的单套产能和新的得以节省能源消耗的技术配套,预计产能将得以进一步集中,小的落后产能也将出清退出市场。
我们认为,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将是pta价格的高峰时期。2019年后pta龙头企业的利润和盈利或将继续增长,但是失去了PX的高价支撑,pta的加工差范围和价格区间或将重新定义。
需求的不确定性
对于2019年pta行情影响*的因素除了成本端PX的变化以外,就是下游聚酯需求的不确定性。虽然从供需数据上看,聚酯行业19年依然在扩产周期中,增速稳步上升,但是已经有许多迹象表露出聚酯行业周期已经来到了景气度的峰值点,且宏观因素也给需求增加了许多的风险。
根据纺织业、化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数据与全制造业相比,2015-2016年纺织业投资景气,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而后16年底进入17年,化纤制造业的投资完成额则出现大幅上涨,略滞后于下游终端纺织业。据此可推断,在17年化纤制造业大幅增长的投资之后,其上涨的需求带来了2018年聚酯及上游pta行业的景气上行。
2018年春节之后,纺织业利润未能回到前三年的高水平,全年均维持在4%-4.2%的区间。相反,化纤制造业二季度开始利润回暖,到第四季度时,其利润率已经基本恢复至去年年中左右水平,达到4.8%以上。
2017年聚酯行业高度景气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后效应。2016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出现了一波大幅上涨,而受到地产后效应的影响,商品房销售之后的装修中对纺织品的需求提升一定程度上大大支撑了化纤市场。但是,自从2016年一季度之后,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就开始出现一路下滑,2018年下半年同比增速几乎回到0,说明在今后1-2年时间里房地产后效应在需求端的提升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不仅如此,今年3月以来,服装纺织品的出口交货值累积同比始终为负,说明出口累积交货值较去年出现了下滑。
实际上,从今年pta7-9月行情的走势分析,之所以价格回落速度如此之快,很大程度上归因于PX-pta的快速涨价无法传导至下游。虽然聚酯涤纶也有一定程度的价格上涨,但终端服装织造业抵触明显,布匹价格难以同幅度涨价转嫁给消费者。
从宏观PPI和CPI数据的比较其实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2016年PPI出现大幅上涨,然而那一轮生产材料价格的上涨并未能够正常传递至终端产品价格的上涨。之后的2017年PPI应声回落,直至今年,虽有两次反弹,但总的趋势仍然是下滑;然而每一次PPI增长,CPI均未曾有过跟涨。说明自2016年后,无论生产成本和上游产品如何涨价,都难以传到到最终消费者一端。虽然稳定在2%附近的CPI是经济运行良好稳定的指标,但是PPI和CPI的逆势走向却预示着产业链中的工厂、企业甚至是贸易商的利润被大幅压缩,生存难度或将大大增加。
因此,终端需求的不确定性对上游价格存在略滞后但非常显著的影响力。虽然目前聚酯的新增产能计划较多,但若聚酯行业利润减薄盈利性不佳,其投产时间很有可能推后。实际上2018年聚酯聚合物产业(pta直接下游)的开工率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少有低于8成的情况。如此高开工水平在未来可调控的空间有可能是相当大的。
因此,2019年最终pta下游的需求如何存在不确定性。而一些宏观经济政治因素的加入,也可能导致市场情绪的波动加大,从而对pta的价格也产生类似的冲击。
2019行情展望
对于2019年的市场,除了PX和聚酯带来的不确定性,原油价格的变化对下游各个环节的成本利润均有较大的影响。pta产业链流程较长,涉及的环节也不少。但是由于其相对于其他化工品而言结构相对单一,因此其成本和利润的估计也相对较为容易实现。
若其中一个环节价差过高,在不合理范围内,则下游其他环节的利润则必然受到挤压。前文也有提到,实际上从原油到最终纺织品服装的中间利润实际上变化较小,即使其中某环节成本价格大幅上涨,也难以传递给消费者;这意味着产业链中供应不足的环节必然抢夺供应过剩环节的利润。而近年来产业链结构变迁实际上也反映了资本会自动选择利润高的环节。于是难免形成了这样的循环,某个产品供不应求则利润偏高,然后产能集中投放,供过于求,利润被其他产品抢夺,经历漫长而痛苦的去产能,直到再次恢复供求平衡;而其他环节再度上演这样的周期循环。
2019年,在pta和聚酯产能增长周期错配的最后一年,也可能是pta和PX现有产能错配的最后一年,各个环节投产的节奏对产业结构变化都有很大的决定性作用。而市场往往对于供需关系的反应有一定的滞后性,需等待库存数据的变化后才更直接地投射在价格上。
因此,2019年pta的价格或有可能呈现波动加剧,先扬后抑,重心振荡下移的过程,策略上可以考虑跨期正套。而在众多不确定因素之下,*可能确定的是2020年及未来pta的新增产能释放后,又将再次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
今日(4月23日)化工板块整体走出大反弹走势,PTA主力合约PTA2009暴涨5.57%,报复性反弹之后我们该如何操作?这行情究竟是底部确认还是加空良机?大宗内参邀请到了中信建投期货能源化工事业部负责人李彦杰、浙商期货研究员朱展天、美尔雅期货研究员赵婷、国信期货研究员贺维等人为我们解读一下未来PTA的情况。
大宗内参:PTA报复性反弹,你认为市场情绪是否已经缓和?基本面有哪些利好?
李彦杰:周四期价的大幅上涨,我们认为源头仍然来自于隔夜国际油价的反弹,在连续两日大跌之后,周三晚间美油、布油双双收涨,这使得前几日大跌时引发的市场担忧情绪得以缓和,而连续两日大跌创下历史新低后,PTA空头获利离场也促成了今日期价的大幅反弹。
朱展天:PTA这次反弹,主要得益于成本端原油大涨,提振整个化工品板块,市场情绪得到一定修复,但可持续性仍存疑,后期关注5月美国页岩油减产谈判以及OPEC减产进度。
PTA基本面利好较为有限,原油大涨对其有一定支撑,昨日宁波逸盛200万吨装置短停,220万吨装置推迟至5月检修,尽管开工小幅下滑,但供应仍处高位。
赵婷:短期来看原油对PTA的影响较大,随着油价的暴涨PTA出现了报复性对的反弹,目前市场对油价依旧偏谨慎,主要是原油的库存压力依旧较大。目前来看油价处于较低位置,向下空间较为有限,同时PTA产业链利润处于较低水平,存修复预期特别是石脑油端。
贺维:今日反弹主要是受原油上涨带动,市场恐慌情绪有所缓和。短期看供需仍然偏弱,疫情导致终端需求萎缩,坯布库存创下近年来新高,江浙织造工厂被迫降负,减产压力随之向上传导,聚酯市场亦开启累库,但PTA工厂开工居高不下,供应端持续保持宽松。目前PTA呈现三高特征,即高开工、高库存、高加工费。
大宗内参:中长线看,PTA有哪些基本面看点?供需情况如何展望?
李彦杰:对于后市,我们认为暂不宜太过乐观。从短期来看,聚酯企业在月初产销放量、库存压力明显缓解后开工回升对于PTA需求的提振,成为近期PTA为数不多的利多支撑因素,但即使是这一因素,后期也可能因为终端织造需求不佳向上反噬进而转弱,而年内较高水平的加工利润之下PTA装置开工维持高位使得供给仍然宽松,国内社会库存持续高企在短期内均对PTA期价形成压制。因此短期内,我们认为PTA期价反弹空间有限。从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海外疫情发展动向将在决定PTA价格走势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若海外疫情能够好转,则PTA期价有望出现反弹:一方面,其能够提振全球原油需求表现,结合5月即将实施的OPEC+减产,国际油价有望企稳,PTA成本支撑届时将有增强;另一方面,海外疫情好转之后终端织造外贸出口通道有望重新打开,届时终端织造需求表现将有回升,进而使得聚酯乃至PTA的需求表现也有提升,使得PTA自身供需矛盾得到缓解,PTA库存高企的情况也料将有所改善。但若海外疫情仍维持当前的严峻形势,则PTA的需求表现仍然趋弱,尽管企业可以通过停产或降负来减少供给以缓解供需矛盾,但其更多的是令PTA期价就此企稳,难以推动其实现反弹。
朱展天:中长线看,去年开始,PTA正式进入扩能周期,供应过剩在一季度得到体现,社会库存累积至350万吨,一季度累库量达170万吨,在目前的高加工费下,PTA工厂检修意愿不强,开工维持在接近九成,且短期将继续维持,供应压力巨大,二季度预计仍以累库为主;需求端,全球疫情冲击市场,国内外需求崩溃,织造负荷体现拐头向下,终端无订单可做,海外订单同比下降50-60%,后期需关注秋季订单下达情况,一般体现4-6周,因此5月中下旬将直接反映三季度订单状况以及国内需求恢复程度。
赵婷:中长线来看,PTA产业链需要关注点大致有以下几个:1、较低油价下是否会出新的协议造成油价暴涨,从成本端带来新的利好刺激;2、随着原油价格跌至当前,PTA09盘面加工利润比较不错,高利润下供应端支撑减弱;3、随着海外疫情的发酵,终端需求较弱,目前织造负荷与聚酯端负荷不匹配,也就是产业链的负反馈并未向上传导;4、PTA处于投产大周期下,原计划二三季度投产的装置是否可以如期投产,关注PTA装置投产动态。
供需端来看,PTA装置计划内检修有限,开工负荷较高,供应维持高位。需求方面,聚酯负荷仍有提升,但速度放缓,且由于疫情拖累终端消费,聚酯负荷或维持在8成偏上水平,因此4月份仍延续累库状态。当前PTA社会库存总量大概在330万吨,处于历史高位,目前依旧处于累库周期中,对PTA价格压制较为明显。
贺维:中长期来看,PTA矛盾主要集中在扩能压力上,预计年内新增产能超过1000万吨,中泰化学120万吨及恒力石化4期250万吨均已在1月份顺利投产,而恒力石化5期也计划在5月份开车。其实扩能压力是明牌,市场已经有了预期,而海外经济活动何时恢复更为关键,需求起不来都是空谈,5月大概率还是会累库。
大宗内参:操作上有何建议?
李彦杰:我们认为短期内PTA期价反弹空间受限,建议维持逢高少量沽空的操作思路;鉴于近期国际原油市场波动剧烈,国内能化板块同样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建议投资者在操作时严格控制好仓位并做好止损。
朱展天:PTA当下供需格局依然偏弱,改善需等待原油企稳以及下游需求恢复,关注5月OPEC减产进度以及美国页岩油减产谈判,且5月中下旬开始,美国炼厂检修结束,原油供需边际或迎来改善,油价若出现回升,将压缩PTA加工费,上游工厂或出现停车降负,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库存压力,近期原油波动加剧,操作难度较大,但目前PTA*价格偏低,下方空间或较为有限,TA期价将迎来磨底阶段。
赵婷:操作上建议TA09合约作为空头配置为主。
贺维:操作上,短期供需弱、*价格低,PTA主要跟随成本在底部波动,建议依据油价滚动操作。
本文源自大宗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