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中邮证券好不好」壶化股份股吧》,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财联社(北京,记者 高云)讯,随着中证协公布券商今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排名情况,券商投行业务能力也得以曝光,券业投行上半年业务呈现“井喷”。
中证协公布的证券公司2021年上半年度投资银行业务净收入排名显示,今年上半年投行业务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26.09亿元)、中信建投(19.04亿元)、海通证券(18.35亿元)、中金公司(16.12亿元)、华泰联合(14.17亿元)、国泰君安(13.93亿元)、光大证券(10.37亿元)、招商证券(9.38亿元)、国信证券(8.91亿元)、民生证券(7.42亿元)。
观察本次公布数据可以发现以下突出变化,受益于注册制改革,112家券商今年上半年投行业务同比增速均值为206.63%;中信证券重新夺得投行业务收入*宝座,国信证券、民生证券成功晋级行业前十;上半年承销保荐收入排名前十券商中,华泰联合该业务上半年收入同比激增88.44%。
国信证券、民生证券各自晋升前十
对比去年同期投行收入行业排名,前十名券商排序有显著不同。
名次提升方面,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分别提升1个名次,分别位居第一名、第三名;华泰联合提升2个名次,本次排名第5名;国信证券、民生证券颇具“狼性”,名次分别提升2、3个名次,两家券商成功晋级行业前十,分别位居第九、十名。
有名次上升则必有名次下降,中信建投由行业第一滑落至第二名,中金公司同样下滑一个名次至第四名,光大证券则连降两个名次至第7名,国金证券、平安证券退出行业前十之列,本次位居第13名、第17名。
长江证券、东莞证券名次提升38个名次
对112家券商本次投行业务收入排名整体来看,50家券商排名提升,名次提升最多的前十家券商分别是长江保荐(+38)、东莞证券(+38)、华林证券(+34)、中原证券(+32)、英大证券(+16)、申万宏源承销保荐(+15)、国元证券(+15)、五矿证券(+14)、财信证券(+14)、中航证券(+13)。
名次下滑最多的前十家券商分别是德邦证券(-45)、中邮证券(-29)、江海证券(-28)、中信证券华南(-25)、东亚前海(-24)、瑞银证券(-23)、华福证券(-22)、中山证券(-20)、国融证券(-20)、长江证券(-18)。
券业投行收入“井喷”
统计112家券商同比增速数据发现,券商投行业务上半年收入呈现“井喷”状态,112家券商今年上半年投行业务同比增速均值为206.63%。
收入前十券商及增速为中信证券(44.98%)、中信建投(-3.11%)、海通证券(58.76%)、中金公司(4.61%)、华泰联合(77.68%)、国泰君安(49.54%)、光大证券(-8.88%)、招商证券(22.98%)、国信证券(52.80%)、民生证券(44.81%)。
行业投行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增速均值为34.42%,中信建投、光大证券今年上半年投行收入增速下滑,二者同比增速分别为-3.11%、-8.88%;中金公司投行收入增速缓慢,华泰联合增速*为77.68%。
112家券商中投行业务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速*的是高盛高华(18200.00%)、银泰证券(1000.00%)、华宝证券(473.24%)、英大证券(393.39%)、华鑫证券(333.05%)、长江保荐(279.85%)、华林证券(245.24%)、东莞证券(229.80%)、中原证券(177.52%)、万和证券(145.83%)。
部分券商投行业务高增速或与其去年同期较低基数有关,高盛高华、银泰证券、华宝证券今年上半年投行收入排名分别为102、101、100。
华泰联合承销保荐收入激增近九成
2021年上半年承销保荐收入排名前二十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23.43亿元)、海通证券(17.86亿元)、中信建投(17.34亿元)、国泰君安(13.22亿元)、中金公司(12.71亿元)、华泰联合(12.55亿元)、光大证券(10.07亿元)、招商证券(8.77亿元)、国信证券(8.67亿元)、民生证券(7.14亿元)。
行业排名前二十券商的数据变化更具观察意义,同比增速*的前十家券商分别是长江保荐(325.02%)、申万宏源(143.51%)、华泰联合(88.44%)、安信证券(81.67%)、中泰证券(79.17%)、浙商证券(65.89%)、海通证券(64.55%)、国泰君安(60.60%)、国信证券(55.23%)、中信证券(50.33%)。
收入排名前二十券商中两家券商排名提升最快,分别是长江保荐(+38)、申万宏源(19),今年上半年收入排名分别是第18、19名。排名下降最快的5家券商分别是国金证券(-6)、平安证券(-4)、东吴证券(-4)、兴业证券(-3)、光大证券(-3)。
中金公司夺得财务顾问收入*宝座
财务顾问业务收入方面,与去年同期排名相比,中金公司占据该项业务今年上半年收入首席位置,中信证券由去年同期第一名降至当前第二名,中金公司该收其同比增速高达82.44%。
2021年上半年财务顾问业务收入排名前十家券商包括中金公司(3.40亿元)、中信证券(2.67亿元)、中信建投(1.71亿元)、华泰联合(1.62亿元)、五矿证券(1.37亿元)、东兴证券(0.76亿元)、国泰君安(0.71亿元)、申万宏源承销保荐(0.70亿元)、申港证券(0.68亿元)、安信证券(0.67亿元)。
机构:注册制改革提升券商投行盈利能力
中航证券研报称,通过券商2021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可以看出,第一,经纪业务和投资业务仍为券商两大收入来源。经纪业务的收入占比在近三年基本保持不变,投资业务的收入占比自2019年中期后开始逐步下降,与2019年相比已下降4.65pct。
第二,投行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收入占比与2019年相比提升3.25pct。注册制改革提升了券商投行的盈利能力。
第三,投资咨询业务收入增速较快,资管业务收入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收入占比进一步下降,较2019年下降0.89pct。行业财富管理和资管业务转型稳步推进。建议关注投行业务表现较好、财富管理和主动管理转型较为成功的券商。
格隆汇9月22日丨壶化股份(003002.SZ)公布,公司于2021年9月22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含控股子公司)使用*额度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自公司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在上述额度内可循环滚动使用。同时授权经营管理层在保证正常经营及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负责具体投资事项的决策权并签署相关合同文件。该议案尚需提交公司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本文源自格隆汇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4月25日,据新华社消息,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17款移动APP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违反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规定,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的通报,更像是一场针对证券行业移动APP的一项抽查,被点名的券商合计有13家,既包括了头部券商也有中小券商身影,同时被点名的还包括4家第三方炒股软件如大智慧、优顾炒股等。
对此,部分被通报APP违规券商相关人士回应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安卓应用市场比较多,大部分经营机构在主要的应用市场发布,一些小的应用市场未经授权从其他市场爬取,爬取过程中存在爬取版本过老、爬取信息丢失等情况,此次检测存在提取检测的版本存在不是从机构官方正式发布的应用市场下载的情况。
同时,上述券商人士还表示,证券经营机构作为国家金融经营单位,非常重视安全,在应用上架过程中,针对新版本会进行严格的安全监测,如果存在安全问题会驳回不允许上架,这批17个APP都在主流应用市场成功,说明相关的应用市场是认可的。
财通证券也回应称,针对本次曝光的财通证券APP安卓版本9.9.3,经确认,豌豆荚平台未与公司有过相关合作,公司未在该平台上传的客户端版本,此版本未得到财通证券确认。
13券商APP被点名涉嫌隐私不合规
从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报来看,这更像是一次针对证券行业APP的专项检查,涉及相关APP在多个应用下载市场的隐私合规问题检查。
据了解,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报的17款移动APP存在隐私不合规,主要涉及4个方面。
1、16款APP未向用户明示申请的全部隐私权限,涉嫌隐私不合规,这16款APP包括了12家券商在相应应用市场的APP和4家第三方炒股软件。
具体来看,证券公司APP方面分别为:《广发易淘金》(版本10.1.0.0,百度手机助手)、《西部证券》(版本4.0.3,华为应用市场)、《e海通财》(版本8.75,乐商店,属于海通证券旗下)、《国联证券尊宝》(版本6.01.031,乐商店)、《中国银河证券》(版本6.0.5,豌豆荚)、《万和手机证券软件》(版本9.00.26,豌豆荚)、《汇通启富》(版本6.6.4.0,豌豆荚,属于山西证券旗下)、《新时代证券》(版本6.0.1.0,小米应用商店)、《中邮证券》(版本7.1.2.0,小米应用商店)、《中山证券》(版本6.3.3,小米应用商店)、《东亚前海悦涨》(版本4.2.0,小米应用商店,属于东亚前海证券旗下)、《国元智富》(版本8.89,小米应用商店,属于国元证券旗下)。
第三方炒股软件方面分别为:《优顾炒股》(版本6.6.73,360手机助手)、《牛股王股票》(版本6.2.7,360手机助手)、《大智慧》(版本9.47,豌豆荚)、《阿牛智投》(版本6.2.7,豌豆荚)。
2、APP在征得用户同意前就开始收集个人信息,涉嫌隐私不合规。涉及1款APP如下:《财通证券》(版本9.9.3,豌豆荚)。
3、未提供有效的更正、删除个人信息及注销用户账号功能,或注销用户账号设置不合理条件,涉嫌隐私不合规。涉及9款APP,全部都是券商的移动APP,分别为:
《广发易淘金》(版本10.1.0.0,百度手机助手)、《西部证券》(版本4.0.3,华为应用市场)、《e海通财》(版本8.75,乐商店)、《国联证券尊宝》(版本6.01.031,乐商店)、《万和手机证券软件》(版本9.00.26,豌豆荚)、《汇通启富》(版本6.6.4.0,豌豆荚)、《新时代证券》(版本6.0.1.0,小米应用商店)、《中邮证券》(版本7.1.2.0,小米应用商店)、《东亚前海悦涨》(版本4.2.0,小米应用商店)。
4、未建立、公布个人信息安全投诉、举报渠道,或超过承诺处理回复时限,涉嫌隐私不合规。涉及1款APP如下:《中邮证券》(版本7.1.2.0,小米应用商店)。
*回应
据券商中国记者从相关券商人士了解到,此次针对证券行业的APP测评为抽查,并非全行业检查。
与此同时,此次被通报中的一家券商回应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一方面,安卓应用市场比较多,大部分经营机构将APP在主要的应用市场上发布,一些小的应用市场通过技术手段从其他应用市场上爬取,在这过程中存在爬取的版本过老、爬取信息丢失的情况。此次检测存在提取检测的版本存在不是从机构官方正式发布的应用市场下载的情况,建议检测机构统一提取版本渠道。
另一方面,证券经营机构作为国家金融经营单位,非常重视安全,国内主流的应用市场也严格遵守国家安全法和191号文相关的规定,在应用上架过程中,针对新版本会进行严格的安全监测,如果存在安全问题会驳回不允许上架,这批17款APP都在主流应用市场成功,说明相关的应用市场是认可的。现在的各监测机构和应用市场对监测标准存在认识不一致的区间。建议国家针对APP出具详细的检测标准,以便各单位统一要求。
财通证券也对此回应称:针对本次曝光的财通证券APP安卓版本9.9.3,经确认,豌豆荚平台未与本公司有过相关合作,本公司未在该平台上传的客户端版本,此版本未得到财通证券确认,请客户通过公司官网、华为、小米、应用宝、苹果等市场进行下载官方*版本。
同时,部分被点名的上述券商APP和第三方炒股软件人士匿名回应称,上述被抽查的移动APP不少是一些冷门的应用市场如豌豆荚、360手机助手等,较少涉及华为应用市场和苹果APP Store的相关移动版本,导致了这些不常用市场的APP版本忽略了更新。
个人隐私保护愈发受重视
在互联网金融科技大发展之下,券商发展和服务客户的重心逐渐转向移动端,券商移动APP成为服务零售、财富、高净值客户等重要阵地,头部券商每年信息技术投入的资金达到10亿元以上。
同时,在越来越*服务客户、提高客户体验之下,如何平衡好*服务和保护客户隐私之间的关系也愈发重要,客户个人隐私保护逐渐受到国家重视。
据了解,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官网介绍,该中心是经公安部推荐,由原国信办于2001年批复成立的,是我国*的负责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的专门机构,主要职责是快速发现和处置计算机病毒疫情与网络攻击事件,保卫我国计算机网络与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
同时,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作为公安部、工信部等多个部门的技术支撑单位,建有中国互联网计算机病毒与网络攻击监测预警中心和国家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管理中心,每周定期通过中央电视台和***对外发布计算机病毒疫情预报。
根据此前公开信息,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会不定期检测相关行业移动APP是否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
例如,4月13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了16款移动APP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违反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这些移动APP包括《好医生》、《会找房》、《天气预报》等。
针对移动APP违规情况,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提醒,广大手机用户首先谨慎下载使用以上违法、违规移动APP,同时要注意认真阅读其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说明,不随意开放和同意不必要的隐私权限,不随意输入个人隐私信息,定期维护和清理相关数据,避免个人隐私信息被泄露。
责编:战术恒
上市券商的首份一季报释放出了不太妙的信号。
4月24日晚间,招商证券率先披露2022年一季报财务数据,报告期实现营收36.97亿元,同比减少38%;实现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减少43%。在近几年证券行业业绩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招商证券此次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约四成,不禁让人为券商板块捏了一把汗。
需要注意的是,卖方早早就在为券商一季度的业绩下滑给市场打预防针。在一季度二级市场表现低迷的情况下,券商传统经纪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展业艰难,券商自营业务也随之承压,而跟投制度也使得券商承担了更多新股投资风险。有分析师甚至表示,报告期内,中信证券或许将是传统券商中*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的券商。
自营跌倒,业绩难好
“2022年一季度,市场波动加剧,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公司经营活动面临挑战,公司业绩承压。”招商证券在一季报中提到。在这样的背景下,其一季度营收为36.97亿元,同比减少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4.9亿元,同比减少43%。
数据显示,一季度,招商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亏损约12.06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的盈利3.3亿元,同比减少465.5%,招商证券对此的解释是“金融工具估值变化”。但这一财务指标的大幅下滑,却明显拖累了其自营投资收益。
以“自营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对联营/合营企业对投资收益”简单估算,一季度,招商证券自营收入约为1.76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的19.48亿元,同比大幅减少近91%——要知道,2021年招商证券自营收入占比高达37.6%,自营业务滑铁卢对其整体业绩的拖累可见一斑。
而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招商证券自营投资实现规模与收益率双升。2021年末,其金融资产规模为3116.58亿元,同比增加36.04%,占总资产的比重为52%。2021年公司的投资净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计111亿元,年化收益率为4.09%,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按照不同业务条线看,投行业务是招商证券*实现业绩增长的条线,手续费净收入为4.49亿元,同比增长8.66%。而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16.49亿元,同比减少11.57%;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则同比下滑21.65%,约2.07亿元。
此外,招商证券一季度还出现了约1.3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99.45%,主要是计提融资类业务预期信用损失增加,显示市场行情低迷也对其两融业务造成了一定冲击。同时,由于计提预计负债增加,一季度招商证券营业外支出为961.83万元,同比增加了382.52%。
一季度券商业绩亮红灯
除招商证券外,中信证券此前也曾通过业绩快报剧透过一季度成绩单。业绩快报显示,中信证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2.16亿元,同比下降7.2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29亿元,同比增长1.24%。
作为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中信证券的营收下滑说明招商证券或许并不是个例——以刚刚过去的一季度为界,券商过去几年的快速增长的好年景恐怕要暂告一段落了。中邮证券非银行业分析师王泽军表示,在头部券商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头部业绩表现仍不乐观,预计证券业一季度业绩将出现整体承压,个股分化的局面。
他特别提到,在自营业务方面,市场震荡下行下,不同公司的投研能力高低将直接反应在自营业务收入的表现差异上。头部券商的衍生品业务能力较中小型券商更强,在抗风险波动方面及结构性行情下的盈利能力更强。但今年新股破发及投资者弃购现象屡见不鲜,跟投制度令券商主动或被动的承担了类投资收益的风险,造成进一步业绩分化。
结合证券行业的马太效应,国泰君安非银首席分析师刘欣琦甚至提出,2022年一季度,预计中信证券将为传统券商中*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的券商。主要原因包括:中信证券金融资产扩表主要来自于以衍生品为代表的客需型业务而非方向型业务,因此受市场调整的影响相对更小;报告期其业绩的基数尤其是投资业务收入相对较低;推断营业收入的下降与大宗商业交易等利润率较低的收入下降有关。
“机构业务将成为未来盈利增长的新动力。”刘欣琦认为,居民资产配置需求由实物向金融资产转移、由非标资产向标准化资产转移的趋势持续支撑资产管理行业高增长,从而推动机构业务需求快速提升。
责编:王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