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步长制药股票」南京证券公司》,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步长制药明星光环褪色
作为曾经的“明星股”,步长制药(603858)曾头顶“最贵新股”光环。然而,步长制药上市后的表现却让投资者大跌眼镜。从上市后的业绩变脸,再到近期公司股价跌破发行价,步长制药的明星光环正在褪色。对于那些曾把步长制药当做价值投资标的选择长期坚守的投资者而言,现如今等来的只是惨遭被套。
股价惨遭破发
曾经的“最贵新股”在上市一年之后却惨遭破发,步长制药上市后的股价表现出乎了太多人的预料。
12月7日,步长制药连发两则控股股东补充质押公告。在公司控股股东无奈补充质押的背后,是步长制药“跌跌不休”的股价。其中,*限售股解禁无疑起到了助推作用,11月20日步长制药约有2.58亿股的限售股上市流通,占公司股本总数的37.846%。
继去年在11月29日盘中创出155.41元/股的*价之后,步长制药股价就踏上了漫漫熊途。尤其自今年11月以来步长制药的股价更是连连走低,在股价持续承压的情形下,以后复权形式统计,步长制药最终在今年11月29日以55.8元/股的收盘价跌破了55.88元/股的发行价。而公司股票破发则意味着,当初有幸中签而未选择卖出公司股票的投资者现如今已经被套。
在跌破发行价之后,步长制药股价仍在承压,12月6日盘中以51.3元/股(不复权)创下上市以来*价,相较于发行价折价近8.2%。以步长制药总股本6.82亿股计算,51.3元/股的*价格对应的市值约为350亿元,而在上市后步长制药的*市值曾高达约1060亿元,也就是说,在一年的时间里步长制药的市值便蒸发了约710亿元。
上市后业绩变脸
令投资者不解的是,上市前步长制药业绩曾稳定增长,但在上市后却突然变脸。
步长制药于2016年11月18日在上交所上市,从事中成药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营业务收入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治疗领域的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三个产品。
财务数据显示,2013-2015年步长制药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85.9亿元、103亿元以及117亿元;当期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1.7亿元、13.2亿元以及35.4亿元。不难看出,无论营业收入还是归属净利润均处于逐年增长态势,但步长制药在上市后披露的首份年报就出现了营收增速放缓、归属净利润同比暴跌近五成的尴尬情形。
对于业绩变脸的原因,步长制药曾在2016年业绩预减公告中披露称,由于2015年获得投资收益约17亿元,而2016年未再发生此类交易。不过,即便是以扣非后归属净利润指标来看,步长制药在上市后经营业绩同样出现承压迹象。在2016年,步长制药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约15.4亿元,同比下滑7.16%。
此外,步长制药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其中,在今年前三季度步长制药实现营业收入约为94.46亿元,同比上涨4.92%;当期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1.3亿元,同比下降10.2%。
市场及学术推广费居高不下
无论在上市前还是上市后,步长制药居高不下的市场及学术推广费一直备受争议。
根据步长制药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公司2013-2015年市场及学术推广费用分别约为44.66亿元、51.83亿元以及58.41亿元,占同期销售费用总额的比例达89.69%、86.79%、88.87%;销售费用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的57.96%、57.79%、56.39%。
在招股说明书中,步长制药披露了2013-2015年同行业上市公司销售费用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47.4%、43.92以及44.64%。不难看出,步长制药的销售费用率水平在报告期内均大幅高于同行业水平。
而在上市后,步长制药2016年的市场及学术推广费仍居高不下,占同期销售费用总额的87.78%。相比之下,所属同行业的红日药业2016年的学术推广费在销售费用中的占比为22.07%。
步长制药表示,公司的市场及学术推广费主要包括在全国各地开展的各类学术推广会等活动产生的会议费、差旅费等。步长制药在2016年年报中提到,公司营销模式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脑心同治论指导下的专业化学术推广。但*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医药行业公司的市场及学术推广费一直都是商业贿赂的高发区,并且步长制药居高不下的市场及学术推广费用存在侵蚀公司业绩的风险。
针对公司的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步长制药董秘办公室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董亮 实习记者 马换换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4日讯 昨日晚间,南京证券(601990.SH)发布了2021年年度报告及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今日,南京证券股价下跌,低开低走,截至收盘报7.68元,跌幅4.24%,总市值283.11亿元。
2021年,南京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7.42亿元,同比增长15.9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7亿元,同比增长20.7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78亿元,同比增长20.6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34亿元,去年同期为-46.30亿元。
今年一季度,南京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93亿元,同比减少20.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减少29.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减少29.2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33亿元。
南京证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按照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总股本36.86亿股计算,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3.69亿元(含税),占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37.72%。如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并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前述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2021年,南京证券基本每股收益0.27元/股,比上年同期增长12.5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06%,较上年同期减少0.68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末,南京证券资产总额517.14亿元,同比增长16.03%;负债总额349.20亿元,同比增长21.82%;资产负债率为57.98%,较上年末增加4.23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分行业来看,南京证券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营收为151,781.27万元,同比增长5.93%,毛利率43.03%,比上年减少3.12个百分点;证券投资业务营收为120,302.88万元,同比增长31.00%,毛利率93.21%,比上年增加1.15个百分点;投资银行业务营收为34,641.30万元,同比增长34.06%,毛利率57.63%,比上年增加4.65个百分点;资管及投资管理业务营收为8,195.14万元,同比减少10.46%,毛利率60.72%,比上年减少0.32个百分点。
股权融资业务方面,南京证券全年完成2单IPO项目、3单再融资项目,主承销金额88.68亿元;新三板业务方面,完成1家企业挂牌,承销2单定增项目;债权融资业务方面,全年完成33个主承销项目,主承销金额179.57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新运作集合资管计划2只、专项资管计划1只。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101.02亿元(母公司口径),较上年末下降45.29%,其中集合资管产品规模33.5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01%;单一资管产品规模48.9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67.84%;专项资管计划规模18.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39.72%。报告期内,受管理规模下降等因素影响,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收入较上期有所减少,实现净收入2,494.54万元,同比减少49.26%。
2021年,南京证券信用减值损失5,324.49万元,上年同期为9,191.26万元,主要为本期计提相关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减少。
截止2021年末,南京证券在职员工2,080人,包含母公司在职员工1,874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206人。
2021年末,南京证券应付职工薪酬4.12亿元,上年同期为3.60亿元。
2021年,南京证券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8.51亿元,上年同期为7.03亿元。
经计算,2021年,南京证券员工年度薪酬福利总额为9.03亿元,上年同期为7.62亿元,同比增长18.51%。
2020年6月4日金融界网站讯 今日13时52分,步长制药出现异动,附加大幅拉升2.8%,创历史新高(前复权价格)。截至发稿,该股24.96元/股,成交量11.5238万手,换手率1.01%,振幅3.46%,量比0.87。
昨日(2020-06-03)该股净流出金额6418.67万元,主力净流出6459.45万元,中单净流入222.12万元,散户净流出181.34万元。
最近一个月内,步长制药共计登上龙虎榜0次,表明步长制药股性不活跃。
公司主要从事 公司秉承“聚焦大病种、培育大品种”战略,以专利中成药为核心,致力于中药现代化,主要产品在心脑血管和妇科用药领域建立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截止2020年3月31日,步长制药营业收入26.391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428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7.0743%,基本每股收益0.2751元。
风险提示:个股诊断结果通过运算模型加工客观数据而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导 读
步长制药,这个曾经的A股新贵,短短两年里市值蒸发了数百亿。现在,忽然要放弃主营业务,转战生物制药新领域,并画下全产业链布局的大饼,你信他吗?
顶着产品和经营两座大山,步长制药可谓负重前行,前景究竟如何呢?
作者:江北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一个名叫“重回五千五百点”的网友,因为好奇心,来到步长制药股吧,发表了对步长制药的见解,被其他网友认为是“本吧*高手。”
吸引他来的原因是,步长制药这家2016年创下发行价*记录的新股,如今已经跌破发行价,市值蒸发了数百亿。
他到了之后,惊奇的发现,在这个几乎所有步长制药参与者都被套牢的股吧里,竟然有一个高调唱多的庄托,所以他要留下来,提醒大家远离“这个必将退市的问题股”!
这种看起来稍显偏激的举措竟被普遍认可,反映了股民们对步长制药的绝望情绪。
其实,不只是股民,媒体对步长制药也以消极报道为主,“业绩增长停滞、股价下跌、行贿、产品质量问题”等成为媒体报道中的高频关键词。
而评级机构,在步长制药2018年半年报公布之后,甚至未对其进行评级。
顶着“最贵新股”光环上市的步长制药,短短两年时间内跌落神坛,到底发生了什么?
两座大山压顶
步长制药全称是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2016年11月18日在上交所上市,每股发行价55.88元,创下当年新股*发行价纪录。
甫一上市,步长制药股价*涨至155.41元,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入局。
然而,2017年4月份发布的前一年度财报显示,步长制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9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9.97%!
一时间,公司业务发展见顶的说法在投资者中流传开来,步长制药股票在经历*反弹之后,正式走入下降通道。
后来有投资者评价称:“圈钱目的上市那天就已经完成了。”
到2017年11月,步长制药上市一周年之际,其股价在2017年11月20日报收57.53元/股,下跌4.77%。
此时,步长制药市值已经蒸发了超过500亿。
2018年5月,步长制药发布了2017年年度报告(修订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继续下降至16.38亿元,同比减少7.43%。
2018年上半年,步长制药仍然没有明显改观,净利润虽同比增加3.37%,但营业收入同比减少0.06%。
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步长制药业绩表现和股票走势呢?
答案是公司产品市场表现不佳,以及重销售、轻研发经营弊病缠身。
产品方面,从2017年年报可以看出,步长制药心脑血管治疗领域、妇科治疗领域、泌尿治疗领域和其他治疗领域产品营业收入都呈现同比增长的态势,但是营业成本也在同步增长,且没有跑过营业成本的增长速度。
同时,产品毛利率除了泌尿治疗领域,其他三项都比上年减少,由0.35%到1.30%不等。
具体到产品上,步长制药拳头产品脑心通胶囊(36粒/盒)、脑心通胶囊(48粒/盒)、稳心颗粒(9袋/盒)、稳心颗粒(无糖9袋/盒)、丹红注射液(10ml/支)、丹红注射液(20ml/支),除了脑心通胶囊(48粒/盒)之外,其他产品生产量和销售量均比上年减少。
其中,稳心颗粒(9袋/盒)销售量同比减少高达14.21%。对此,步长制药在年报中解释称,缘于“稳心颗粒因产能不足,且报告期内生产车间周期性检修,生产量、库存量同比降幅较大。”
但是知情人士表示,步长制药产品产销量同步下降,与中医药行业大势和自身产品质量密切相关。2016年和2017年是中医药政策密集发布的两年,主旨之一便是强调中药生产的标准化,而中药向来是非标准化生产的重灾区。
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乔善义曾表示:“国内13个厂家生产的小柴胡颗粒与传统汤剂的化学成分物质组成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产品质量差异很大,不同厂家的产品质量差异大;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产品质量差异也大。”
步长制药主打中药产品,在国家加强管理中医药产业的大形势下,其产品必然也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不利于公司产品生产和销售。
比如为步长制药贡献超过30%营业收入的丹红注射液,在2017年版限制使用药品目录中,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有明确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证据的重症患者。2017年4月,脑心通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检测成分含量检测不合格,还有消费者称发现里面存在毛发类物质。
经营方面,步长制药存在重销售、轻研发的经营弊病,且病的不轻。
步长制药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研发投入合计5.52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3.99%,低于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研发投入5.4%的平均水平。
而在销售方面,2017年销售费用合计82.87亿元,足足是研发投入的15倍!
更有意思的是,销售费用中的84.67%被用于市场及学术推广费项目上。2013年7月发生的葛兰素史克中国行贿事件,便是出在类似的项目上,以“学术推广”的名义,赞助医院药剂科人员参加国际会议、全国会议和论坛,赞助药学专家沙龙等形式向医院行贿。
在步长制药上市之前,也曾发生过行贿事件。据媒体报道,2002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利用职务便利,为咸阳步长制药公司申报的“脑心通胶囊”从地方标准升为国家标准提供帮助,并在其办公室内收受步长制药负责人给予的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8.277万元。
2007年,郑筱萸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刑,步长制药这一行贿行为被曝光。
转战生物制药
在中药业务滑坡的形势下,步长制药开始进行战略调整,新近确定了转战生物制药的发展规划。
9月11日,步长制药发布了“关于公司生物制药战略规划的公告”,称将充分利用公司在全球和中国的天然药、植物药和中药的龙头地位的优势,实现医药行业内的跨界发展与并购,全力打造生物制药全产业链。
步长制药给出的依据是“步长制药的全球化、全产业化(天然药、植物药、中药、化药、生物药、医 疗器械、互联网医疗、基因医疗等)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据了解,目前步长制药在生物制药方面,在研生物药品种已经达到10个,包括注射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84)、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Fc融合蛋白、注射用重组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全人单克隆抗体,分别适用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肾性贫血、实体瘤等,但是这10个品种预计上市时间都很长,最快也要到2023年,慢则到2029年。
好消息是,截至2018年6月30日,生物药在研项目已申请核心专利5项,其中抗 VEGF 受体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Anti-VEGFR monoclonal antibody, method of making and uses thereof4项已获专利授权。
为了落地执行生物制药战略,步长制药已经设立了北京步长新药研发有限公司及美国公司SHEN ZHOU TECHNOLOGYLLC ,在创新药和仿制药的引进、临床试验开展、*研发趋势引导以及寻求国际合作中发挥作用。
步长制药还投资近10亿元,在北京通州区永顺镇建设了步长制药的科研中心大楼,目前正在规划和配置全球最*的科研设备中。同时,以该科研中心大楼为平台,组建与打造中国最强大的生物制药科研团队之一。
步长制药还建立四川泸州步长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先期用地300多亩(预计占地616 亩),一期项目预计总投资7.2亿元,基地建成后将同时具备临床样品生产和商业化生产能力。
既然要全力打造生物制药全产业链,步长制药产业链下游的零售端也在同步进行。近日,步长制药预计对外投资42家“九步大药房”,预计投资总额不超过8400万元,还拟参与认购投资基金,拓展上下游医药产业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全产业链布局难度较高,一是投入大,二是周期长,三是存在协同风险。因此在资本市场上,全产业链布局不少都沦落成讲故事、画大饼,步长制药突然从中药领域大步跨越到生物制药领域,前景会好吗?
铑君以“贵公司将全力打造生物制药全产业链,您是否能够描述一下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在这个产业链中,哪些环节是相对薄弱,需要持续发力的?近期确定了生物制药为未来战略规划,该战略规划持续时期较长,短期内不能产生效益,且前期投入金额较大,那么:实施此战略规划投入的资金从何而来?该如何说服投资人对贵公司的未来建立信心?”等问题询问步长制药,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步长制药有意打消投资者疑虑,特别发布风险提示公告,表示“生物制药为未来战略规划,短期不能产生效益,且前期投入金额较大,可能影响公司业绩。本次战略规划的后续实施可能面临较大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产品风险、国内医药研发服务行业竞争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及其他风险。”
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拿出手的是真金白银,光有风险提示显然是不够的,步长制药亟需用业绩来增强说服力,而这一天何时到来,还是未知之数。
本文为铑财原创,如需转载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