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300499」正邦科技股》,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智通财经APP讯,高澜股份(300499.SZ)发布公告,为推动和保障公司控股子公司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简称“东莞硅翔”)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及汽车电子制造业务的快速、长远发展,落实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东莞硅翔拟与东莞市望牛墩镇人民政府签署《东莞硅翔动力电池热管理及汽车电子制造总部项目投资协议》,以自筹资金人民币7亿元投资建设动力电池热管理及汽车电子制造总部项目。
作者:陈光鹏
这两天信息量挺大,大部分都是利多猪股的好消息:
1.进口冷链食品人人喊打,利好国产动物蛋白的消费,其中最利好的就是猪肉;
2.刚开完会的猪圈高峰论坛上证实了牧原、正邦、新希望宏伟目标!是时候见证成长了,这波波澜壮阔的扩张行情终会奠定今后猪圈的地位,后来者是没有机会了,在此期间会产生3-5家*的农牧企业,他们的主角会是谁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3.猪圈小丑桃四元辟谣说5块钱不过是打个比方,都别当真!
4.南方腌腊味的行情马上要开始启动会推动猪肉需求的进一步扩大,从而推动猪肉价格的上涨,这一波上涨会持续到1月底,时间为2个半月,*价格可以乐观一点,先看到35元!
5.进口猪肉一般为期货,下单到收货需要50-60天,刚好是在过年的时候,估计现在是没有人敢再下单了。
6.从牧原和温猪的经验教训可以得出结论,猪瘟疫苗没有戏了!
7.接下来几个月是大猪企自繁自育出栏的高峰时段,一定会有很不错的业绩表现。
在这我就预判一下正邦科技接下来几个月的出栏:11月、自繁自育80,外购育肥10万,猪仔25万,合计:115万。12月、自繁自育110万,仔猪25万,合计135万,2020年出栏970万。明年1月份出栏自繁自育130万头,猪仔20万。相信到时候业绩一定会很不错。
接下来我也就这个机会说一说正邦科技的长期投资的逻辑:
正邦科技*的看点在于其生猪养殖板块持续高速的扩张。公司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成活率已经与牧原、新希望等*企业处于同一领先集团,在行业中颇受推崇,成本控制能力也在持续改进,这些我们从每个正邦科技发布的均重和出栏生猪数量就可以推导,站在当前时间点,我们认为市场有5个非常显著的认知差:
一、出栏的认知差。通过梳理公司土地(合计产能5000万头)、员工(2020年集团招聘2.5万人大学生充实人力资源,完全足够覆盖3000万头生猪)、种猪(可保障2500万头以上出栏),目前已经拥有7500户合作养户,产能1500万,自有与租赁产能1000万,明年规划自有产能2000万,并且已经提前建设完毕足够的母猪产能。公司2021年出栏2500万头+是大概率事件,这次猪企高峰论坛会议林董事长的发言更证实了我们的判断。
二、周期的认知差:由于我国核心育种场配种数量同比下降54%,二元母猪2年内将持续短缺,三元母猪育肥成本普遍在21-22元之间,对猪价形成了有力的支撑,我们认为全年猪价有望再创新高,明年均价23-25元/kg,市场普遍认为明年底就要达到盈亏平衡点,我们认为由于二元母猪对三元母猪的替代这一个过程得持续到22年底,23年中,这个时间段是有科学依据的。在这个替代过程中拥有大量二元母猪的大企业相对于散户会一直拥有300元左右的成本红利。
三、养殖实力的认知差:市场认为公司外购成本高昂,担心其成本难以下降,我们认为自有肉猪成本才是代表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核心指标。非瘟后,该指标一直处于持续下降趋势,而且未来成本下降路径清晰(仔猪净外购变为净外销,死淘控制,母猪效率提高,产能利用率提升,农户代养费下降,自繁自养占比上升)短期来看公司成本将下降到16.5元/kg以下(不含三费13元/KG),中期来看,公司成本完全有望降低到11元/kg以下(不含三费)。
四、育种能力的认知差:市场传闻公司能繁母猪在去年下半年伤亡过半,并导致了今年一二季度的异常成本极高和一次性损失巨大,却忽视了公司正在实施的1万头原种猪进口计划给公司带来的长远影响,截至目前,已实际分成三批进口到货6700头,剩余的也将在明年初全部到货(注:2017-2019年期间我国进口原种猪累计不到2万头)。公司这1万头原种猪(曾祖代/GGP)将在2022年起开始持续贡献新的二元能繁母猪(父母代/PS),按GGP到GP(祖代)再到PS的扩繁系数均为8头/年计,公司在2023年开始将新增64万头/年的PS产能,再加上此前13万头存量GP每年可贡献的91-104万头PS,公司2023年开始将具备每年更新155-168万头PS、保持500万头PS存量的能力。这些优质的PS将显著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种群优势以及自繁自养比例的逐步提高,都将成为公司成本不断改善、竞争力逐步提高的重要支撑。公司截止到三季度拥有110*繁,80万后备,到年底拥有140*繁,规划在明年底拥有350*繁,并且已经提前建设完毕能繁母猪的产能。
五、饲料板块认知差:市场认为饲料板块利润微薄,扩张能力有限,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明年能繁母猪规模提升至300万头以上,产能规模将逐步提升至5000万头的级别,每年仅内部自用的饲料就将达到1500万吨左右,加外销饲料后有望达到2100万吨以上,未来有望年均贡献净利润20亿元以上。
对标温氏:2015年上市的温氏(1500万头猪+鸡年化10亿盈利),其市值在1000-3000亿之间波动。2021年的正邦科技,预计出栏2500万头+,公司将会成为农牧板块第四个站稳千亿市值的企业。
对标牧原:对标2020年的牧原股份(预计实现1750-2000万头的出栏量),正邦科技有望在2021年实现这一数值,当前牧原股份市值2626亿,而且仍有上行空间,保守来看,公司单猪板块也有望获得1600亿至2000亿市值(对应未来160-200亿的周期利润均值和7000万的年出栏规模),再加上周期性更弱的饲料板块的可给予300-400亿元估值,公司市值三年内有望达到1900-2400亿元。
本人持有正邦科技股票,以上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依据!感谢大碗和秦总详细的资料。
格隆汇11月4日丨高澜股份(300499.SZ)公布,持有公司*公开发行前股份的特定股东吴文伟,目前持有公司股份599.274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已剔除回购专户股份)的2.17%,计划自该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599.2746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已剔除回购专户股份)的2.17%。
本文源自格隆汇
智通财经APP讯,高澜股份(300499.SZ)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6.79亿元,同比增长36.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54.81万元,同比下降20.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264.05万元,同比下降28.29%;基本每股收益为0.23元/股。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上年增长36.7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454.81万元,同比上年下降20.29%。主要原因如下:1.控股子公司东莞硅翔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产品和汽车电子制造产品订单和营业收入增长显著,对公司营业收入及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产生积极影响;2.2021年度因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公司水冷业务成本承压及项目受阻较大;3.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1,190.76万元;4.公司可转债利息调整项的摊销及计提利息合计约1,697.77万元;5.公司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232.7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