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中国医药股」同济堂股吧》,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中证网讯(记者 李莉)6月7日,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据Wind数据,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17%,报3241.76点;深证成指跌0.02%,报11935.57点;创业板指与昨日收盘基本持平,报2554.63点。
申万一级行业中,医药生物、食品饮料、交通运输等板块涨幅居前,汽车、电子、钢铁等板块跌幅居前;概念板块中,新冠*药、中医药、光伏玻璃等板块涨幅居前,乡村振兴、汽车配件、电子商务等板块跌幅居前。
华西证券认为,A股行情正由“技术性超跌反弹”到由“企业盈利”驱动,由“普涨”行情到“结构分化”行情。在当前时点,保持适度仓位的同时,精选优质个股成为未来获得超额收益的*途径。中长期角度来看,A股处于夯实底部区间,中枢逐步上移的趋势并没有发生改变。
用户提问来自:也许82
今天交易量这么大,公司是否有关注?现在股吧里议论纷纷,都担心公司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公司是否能及时回复?
董秘回复: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目前运营正常,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谢谢!
2019年12月11日 17:01
财联社6月11日讯(编辑 刘旭日),总市值不足40亿元的医药股海辰药业昨晚公告,拟定增募资总额不超过4亿元。其中,1.8亿元用于海辰药业肥东固体制剂建设项目;1.5亿元用于年产5000吨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及150吨抗新冠原料药关键中间体建设项目;7000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及药品研发项目。
根据公告内容显示,公司目前已成功研发出抗新冠原料药关键中间体SM2的生产工艺流程,但SM2属于医药化工产品,无化合物专利,市场竞争充分,并非公司*生产。公司SM2中间体目前仅通过贸易商向非法规市场销售,无固定终端客户,贸易商未与辉瑞公司有商业合作,未向辉瑞供应相关中间体,未来公司中间体能否进入非法规市场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存在不确定性。
公告一出,投资者在财联社APP上评论热议。有人表示,“锂电加新冠,妙哉”,也有投资者表示,“真能蹭。”
此前2月20日,海辰药业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安庆汇辰于2月18日取得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出具的项目备案,项目名称为“年产100吨抗新冠药奈玛特韦原料药及其关键中间体建设项目”。项目竣工时间2022年,项目总投资5008万元。
随即2月21日-2月23日,海辰药业股价连续三个20CM涨停。以全年维度看,海辰药业3月17日股价创下历史新高,相比1月6日低点累计*涨幅达363%。不过随后的高位回调也十分惨烈,迄今累计*跌幅达65%。
海辰药业在2月24日回复关注函称,公司研究的奈玛特韦原料药和制剂未受到辉瑞授权。辉瑞相关原料药和制剂受到专利权保护,公司可能存在无法继续研发及申报原料药、无法继续进行制剂研发、无法形成销售、上市销售被追溯侵权责任等由专利侵权导致的法律风险。
医药行业人士表示,未来就算允许国内企业仿制,首先也需要得到辉瑞仿制授权,但个人认为研究能力强的大厂最终获得辉瑞仿制授权的可能性更大。而海辰药业没拿到辉瑞授权是不能卖的,只能自己用。
此外,海辰药业在昨晚公告中同时指出,拟投建年产5000吨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项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量达到了1.15万吨,机构预计2026年将达到4.90万吨,2020-2026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7.14%。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电池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长循环寿命、高倍率性能和宽温度范围使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电解液添加剂市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作为电解液添加剂的主要出口国家,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公开资料显示,海辰药业主营业务为化学制剂、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研发、生产、销售。其中,2021年利尿类产品营收2.5亿元,占比接近五成。原料药及中间体营收714万元,占比仅1.2%。
业绩方面,海辰药业2021年净利2.86亿元,同比增长417%。2022年一季度净利0.12亿元,同比下降6%。
中新经纬4月21日电 题:医药板块还能继续投资吗?
作者 薛杨 中加基金权益投资部医药研究员
近期,A股市场中医药板块继续调整。医药行业投资逻辑是否发生变化?现在是上车的时机吗?
医药各细分子行业的投资机会
医药板块长期角度大部分都是值得关注的。右侧的比如CXO(医药外包)、中药、新冠题材、医疗器械,到了底部的疫苗、医院。左侧的制药、药店、流通也都到了可以关注的时间。像高景气的CXO、医疗器械和一些赛道股,未来可能会分化,但依然充满机会。比如化学制剂、药店、流通等,很多已经调整到历史极低位置的,也已经出现了长期布局的机会。还有刚被市场发掘的中药,之前属于估值修复,修复后也会有个股的α机会。
2021年年底以来,中医药板块整体表现比较抢眼,在中药利好政策的催化下中药行情开始启动,在《“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简称《发展规划》)出台时达到了高潮。从《发展规划》看,床位数、医师数的规划都是在提速的,并增加了各级医院设置中医科室的指标,整体上提速明显。预计中药的机会会出现分化,比如相对强势的中药抗疫公司要看业绩的落地、估值仍然有空间的OTC(非处方药)也需要看到业绩的稳定增长、一些公司要看治理结构能否理顺,还有中药配方颗粒从日本经验看还有很大空间、要看未来集采以及放量的情况。
此外,医药创新方面,可以重点关注创新药、创新疫苗和高耗材等方向。创新药方面,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创新药进入医保速度加快,周期大幅缩短。政策对创新药的扶持力度较大,只是供给端格局相对恶化。未来创新药的热度消退后反而会出现机会。创新疫苗方面,带状疱疹、金葡菌很多之前国产没有的疫苗也都在逐渐上市,还有比如新技术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高值耗材方面,很多也都处于起步阶段,空白的需求依然有很多。
投资医药股需重点关注政策和市场因素
最需要关注的政策因素是医保的变化,比如集采。很多人认为集采对医药行业是一个巨大的利空,但仿制药的集采也不是无穷无尽的。目前仿制药集采已经做到第七批,这七批基本上把仿制药中能做的格局比较差的、金额比较大的品种都做完了。过去它们对医药行业的利空,核心在于这些品种与上市公司的品种高度重合,一旦仿制药的集采进行到尾声,边际上会有所改善。国家对创新药的支持一直没有改变,像通过医保谈判纳入大量创新药。此外,政府对医药的支持还有很多方向,比如国家对中药的支持、对国产医疗设备的支持。
最需要关注的市场因素在需求和供给两端。需求方面体现在患者池的大小、是不是有未满足的需求、疾病谱系的变化、还有支付能力。供给端最核心的是格局的演变,格局恶化往往伴随着议价力的下降,进而会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
此外,医药公司的财报非常重要。因为医药是一个不透明度很高的行业,财报是非常优质的可跟踪数据,其中往往有着前瞻的指标。比如CAPEX(资本性支出)对未来产能的指引、合同负债对未来业绩的指引,还有比如血制品、购买商品、支付劳务支付的现金流对未来业绩也有指引作用,因为血制品的原材料成本占比很大而且刚性。
医药并不是一个业绩特别有爆发性的行业,比起其他行业主要胜在增长的确定性和持续性较强,这种情况下并不适合从短期的角度去投资,普通投资者*还是用闲钱做一个长期的投资。(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张芷菡 实习生 李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