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美国利率走势图」股票001696》,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本周一,美联储官员“鹰王”布拉德发出激进言论,10年期美债收益率逼近3%,创2018年来的*水平,全球股债汇商市场的交易员都在紧紧盯住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对各自所关注市场产生的影响。本文将分析下月FOMC会议和美债走势前景。
布拉德称美联储可能加息75基点
本周美国“鹰王”布拉德在向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发表视频讲话时表示,美国目前的通胀率“实在太高”,适度加息已不足以抑制,美联储需要迅速采取行动,通过多次50个基点的加息,让利率在今年年底之前达到3.5%左右。他称,不排除美联储一次加息75基点的可能。布拉德还补充称,格林斯潘领导的美联储曾在1994年一次加息75个基点,在一年内加息300个基点,这一决策帮助美国经济迎来了长达十年的增长。
我们整理了1980年以来,美联储加息的力度,加息50个基点的次数不少,但加息75个基点的次数只有两次,一次是布拉德提到的1994年,另一次是1984年。两次激进加息后,经历了短暂的阵痛期,美国经济迎来了新生机。我们认为,目前美国的环境与1994年更加相似,短期激进的加息策略有可能会让美国实现软着陆,但也会给美国金融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利率曲线扁平制约美联储加息
对比1994年与现在的情况,*的不同在于当前美债收益率曲线更加平坦化,尽管近期有所修正,但长期平坦化的趋势没有发生改变。我们认为,这一微妙的不同点可能就是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制约。
图: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
对于整个银行系统而言,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会导致银行资金成本抬高,不利于美国信贷的增长,打破美国市场相对不错的融资环境,但美国密歇根大学科研教授Richard Curtin公开呼吁,美联储进行更大幅度加息是有必要的。大多数消费者希望政府采取政策措施抑制通货膨胀。根据芝商所分析工具FedWatch的预测来看,5月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高于90%.
图:5月4日美联储会议的利率预测概率(截至2022年4月19日)
我们分析认为,只有激进的缩表配合美联储才有可能激进的加息75个基点,根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的预告,5月美联储将进行缩表,初次缩表的力度有可能不会高于此前的预告,因此,5月份超预期加息的可能性也不大,关注下一次关于加息缩表的动向。与去年的预期不同,今年我们将美联储加息的进程预测调整为前紧后松,如果在2023年年中之前,美联储不能将联邦基准利率带回到疫情前水平,美联储将再也没有时间进行加息。
美债收益率还会维持高位?
布拉德认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尽快达到2.4%左右的中性利率,例如在2022年第三季度达到中性利率上方,到那时再对通胀施加进一步的下行压力。根据布拉德给出的指引,美联储今年二季度和三季度至少有一次进行75个基点的加息操作,在利率曲线扁平化和通胀数据即将见顶的情况下,布拉德的预想很难转成现实,但6月议息会议之前,美联储政策紧缩带来利率上行仍然不会结束,至少在这段时间内各期限美债收益率还会维持高位震荡。
国际衍生品智库分析师同样认为,目前美联储紧缩政策的风险尚未释放完毕,美债短期延续偏弱运行的概率较大,美债做多策略仍需等候合适时机布局。我们认为,即使长期利率曲线会被扭曲,但这并不代表短期利率曲线不会走陡,投资者关注芝商所新推出四个新的微型国债期货合约 (Micro Treasury Yield futures contracts)空单机会更加合适。
微型国债收益率期货合约(简称微型国债期货合约),包括2年期(合约代码:2YY)、5年期(5YY)、10年期(10Y)和30年期(30Y)国债,其每波动一个基点,仅导致10美元的价格波动,远低于CME的标准国债收益率合约。微型国债收益率期货是对芝商所现有国债期货系列的补充,并采用全新的合约设计,旨在扩大服务范围,回应市场参与者对美国国债市场的需求,提供更多交易与风险管理选择。微型国债收益率期货以现金结算,按收益率交易,并跟踪单一的新发行证券,而现有的国债期货则是实物交割,按价格交易,并跟踪一篮子可交割证券。
最近,随着交易员围绕*通胀数据、长期供应和美联储发表言论等市场消息,微型国债期货合约成交量和未平仓利率创下2022年新高。(看下图)
图:微型国债期货合约成交量
关于本篇文章的更多报道,我们已在【和讯财经APP】上刊登,应用商店搜索“和讯财经”,下载并参与猜指数活动赢取京东卡和万元现金大奖
金融界基金11月09日讯 南方智造未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南方智造未来股票,代码001696)公布*净值,下跌2.65%。本基金单位净值为1.651元,累计净值为1.856元。
南方智造未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成立于2017-08-03,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90.00% + 上证国债指数*10.00%”。本基金成立以来收益93.36%,今年以来收益58.95%,近一月收益3.45%,近一年收益66.07%,近三年收益84.33%。近一年,本基金排名同类(136/759),成立以来,本基金排名同类(241/960)。
金融界基金定投排行数据显示,近一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33.39%,近两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72.32%,近三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80.19%,近五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点此查看定投排行)
南方智造未来股票基金成立以来分红4次,累计分红金额0.17亿元。
基金经理为应帅,自2017年08月03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93.36%。
*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贵州茅台(持仓比例7.03% )、迈瑞医疗(持仓比例5.54% )、立讯精密(持仓比例3.59% )、沃森生物(持仓比例3.56% )、晶澳科技(持仓比例3.36% )、东方雨虹(持仓比例3.31% )、福斯特(持仓比例3.31% )、安图生物(持仓比例3.12% )、隆基股份(持仓比例3.04% )、司太立(持仓比例3.02% ),合计占资金总资产的比例为38.88%,整体持股集中度(低)。
*报告期的上一报告期内,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贵州茅台(持仓比例6.89% )、迈瑞医疗(持仓比例5.64% )、长春高新(持仓比例4.56% )、立讯精密(持仓比例4.36% )、药明康德(持仓比例4.25% )、凯普生物(持仓比例4.10% )、南极电商(持仓比例3.92% )、千禾味业(持仓比例3.64% )、健帆生物(持仓比例3.25% )、百润股份(持仓比例3.13% ),合计占资金总资产的比例为43.74%,整体持股集中度(中)。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0年并不平坦,年初疫情突发,造成股市剧烈波动,尤其是国际市场;但国内政策应对快速、准确有效,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经济在三季度也出现了明显的复苏。资本市场虽然波动较大,但前三季度累计表现良好;单三季度来看,市场风格发生明显的变化,低估值金融、周期股表现良好,科技、医药消费则有较为明显的调整。本基金在三季度,依然保持较高仓位,同时不断强化医药消费作为本基金的核心资产,大幅增加了光伏和新能源汽车。未来本基金还将继续以*收益为投资理念,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持续为持有人创造收益。
截至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1.596元,报告期内,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0.10%,同期业绩基准增长率为9.23%。
智通财经APP获悉,周四,房地美表示,美国30年期固定利率贷款的平均利率跃升至4.67%,为自2018年12月以来的*单周数据。
30年期固定利率从一周前的4.42%继续稳步上升,推动抵押贷款利率四年来*逼近5%。鉴于抵押贷款利率在新冠疫情期间创下历史新低,以及对美国高通胀数据的担忧,今年抵押贷款利率的飙升并非意料之外,但其上升速度快于预期。今年年初,美国*的30年期抵押贷款平均利率为3.22%。
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MBA)的数据显示,较高的抵押贷款利率通常会减缓购房活动,但在过去四周中,购房者提交的贷款申请数量有三周都在上升,这表明美国的房地产繁荣远未结束。
人们预计美联储今年将多次加息以控制通胀,这正在推高抵押贷款利率。在自2018年以来*加息之前,美联储停止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决定已经开始迫使利率走高。
抵押贷款利率上升正在减少再融资申请,而2020和2021年,再融资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抵押贷款市场的繁荣。根据抵押贷款数据公司Black Knight的数据,2月份可以通过再融资降低月供的美国人为400万,这一数字低于一年前的近1600万。根据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的数据,今年的再融资预计将占抵押贷款发放总数的33%,低于2021年的59%。
#美媒称美联储预计宣布加息50个基点#
#美国加息#
#美国如果加息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经历一个季度的暴跌,A股又跌回了合理估值区间(相对目前的环境而言),现在是不是到了抄底的时候?
如果只是从倒后镜看,现在的A股,再跌5%,就已经接近2006、2008、2012、2018的水平了。
但目前存在的变数是:
逆全球化
逆全球化可能是未来很长时间的趋势,全球*的两个国家不排除会长期处于对抗状态。
高通胀
因为1的原因,会导致全球市场割裂,生产成本上升,叠加近几年各国毫无节操的放水,高通胀不可避免。
加息
因为2的原因,通胀无法控制。按传统的操作,各国央行必定提升利率压制通胀。
我国GDP增速前景不明
GDP取决于劳动人口数量和劳动生产率。
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已经见顶;劳动生产率则受制于科技提升。
东亚文明在学习和复制技术上,属于全球*,但在创新上确实不如西方文明。
到目前为止,我们能抄的也抄得七七八八了。但现在被第一科技大国掐着脖子,核心的东西没法抄,要靠自主创新,如果自身没有重大的技术突破(例如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科技发展速度肯定不可能重复过去数十年的水平。在劳动人口见顶,劳动生产率没有明显提升的情况下,整体经济规模能否持续高增长,可能是个问题。
国内的债务危机
各大房企、各地某些部门的负债、还有现代社会两大庞氏骗局危机(不是我国独有,是全世界都要面临的问题),这些危机的长期影响有多大?
。。。
要不要抄底,*还是把以上问题都考虑清楚,再作决定。
上边这些问题,先找个简单点的加息问题,作为切入点看看。
先看历史,以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和标普500指数为参考。
目前手头能拿到的数据,从1962年开始。
看上图,蓝色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红线为标普500指数。
可以粗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2到1981年,美国国债收益率处于长期上升通道,利率从4%飙涨至16%;同期,标普500卧床不起。第二阶段,1981至今,国债收益率处于长期下降通道,利率从16%跌到目前的2%左右;同期,标普500出现了世纪大牛市。上图太粗糙,我们把两个阶段拆分出来看,会直观很多。
阶段1:
蓝线为利率,从1962年的4%,上涨到1981年的16%,在20年的时间里不断上涨。红线为标普500,1962年,68.84点;利率*的1981年,116点。看上去接近翻倍,但实际年化收益低于3%,远远跑输国债收益率。如果买的时点不好,10年不涨是常态(例如1969年100点买入,到1979年还是100点)。A股3000点保卫战打了10几年,老美的标普80点保卫战,也是打了10几年。(难兄难弟√)阶段2:
蓝线为利率,从1981年的16%持续下跌到目前的2%左右。长期趋势下降。红线为标普500,从1981年的120点左右,上涨到2022年的4000点左右。长达40年的大牛市。【小结】
利率长期上涨,可能利空股市;利率长期下降,可能利好股市。
为什么要加可能二字?因为影响股市的因素其实很多,像日本长期零利率,但股市也数十年不涨,目前的日经225指数依旧没有突破1989年的高点。
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全球会处于一个长期加息通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