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指数是怎么计算的举例(股票指数怎样计算)

2022-10-22 13:28:41 基金 xialuotejs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股票指数是怎么计算的举例,以及股票指数是怎么算出来的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股票指数是怎么计算的举例



内容导航:

Q1:股票指数是怎么计算的举例、股票指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点上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通常是将报告期的股票价格与定的基期价格相比,并将两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数值,即为该报告期的股票指数。  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有三种:一是相对法,二是综合法,三是加权法。

国内股票指数主要就是用加权法来计算的

Q2:股票指数怎么计算的、


沪市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市的“深证成份股指数”被合称为股票大盘指数,两种指数都是通过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出的。略有不同的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A、B股是“上证综合指数”的计算样本,而“深证成份股指数”只是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出典型的40家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

股票指数的特点

1、指标性:股票指数能够反映各种股票市场总体的股价变化,呈现所谓的“大盘”的态势,若股票指数波动剧烈,其对应的股票市场也必然波动剧烈;

2、加权平均性:股票指数最终取的是一个加权平均值,不绝对对应中间值或大多数情况,股市内若出现极端的涨停与跌停,加权平均可能受到对应的波动;

3、时限性:股票指数计算的是一个时期内的股价变化,仅在一段特定时间范围内具有参考意义,超出特定时限讨论股票指数是没有意义的。

Q3:股票指数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上证指数系列均以“点”为单位。

1. 基日、基期与基期指数
基期亦称为除数


上证180指数是1996年7月1日起正式发布的上证30指数的延续,基点为2002年6月28日上证30指数的收盘指数3299.05点,2002年7月1日正式发布。


上证50指数以2003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该日50只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2004年1月2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红利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2005年1月4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综合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新上证综指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票的总市值为基期,基点1000点,自2006年第一个交易日正式发布。


上证A股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A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2年2月21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B股指数,以1992年2月21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B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2年8月17日起正式发布。


分类指数以1993年4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相应行业类别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统一定为1358.78点(1993年4月30日上证综合指数收盘值),自1993年6月1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基金指数以2000年5月8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证券投资基金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日指数为1000点,自2000年6月9日起正式发布。

2. 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上证180指数
上证成份指数以成份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 )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上证50指数
上证50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 期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上证50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上证红利指数
上证红利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期 × 基期指数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数)。

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上证红利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综合指数与分类指数
上证综合指数与分类指数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 / 基 期 × 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股数)。

新上证综指采用派许加权方法,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股数)。


基金指数
基金指数以基金发行份额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基金的总市值 / 基 期 × 基日指数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份额)


B股价格单位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上证B股指数时,价格采用美元计算。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其他指数时,价格按适用汇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

3. 指数的实时计算
上证指数系列均为“实时逐笔”计算。
具体做法是,在每一交易日 *** 竞价结束后,用 *** 竞价产生的股票开盘价(无成交者取昨收盘价)计算开盘指数,以后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直至收盘,实时向外发布。其中各成份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 X = 前日收盘价
若当日有成交,则 X = 最新成交价。

Q4:股票指数怎样计算、

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点上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通常是将报告期的股票价格与定的基期价格相比,并将两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数值,即为该报告期的股票指数。

  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有三种:一是相对法,二是综合法,三是加权法。

  (1)相对法:

  相对法又称平均法,就是先计算各样本股票指数。再加总求总的算术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股票指数=n个样本股票指数之和/n

  英国的《经济学家》普通股票指数就使用这种计算法。

  (2)综合法:

  综合法是先将样本股票的基期和报告期价格分别加总,然后相比求出股票指数。即:

  股票指数=报告期股价之和/基期股价之和

  从平均法和综合法计算股票指数来看,两者都未考虑到由各种采样股票的发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对整个股市股价的影响不一样等因素,因此,计算出来的指数亦不够准确。为使股票指数计算精确,则需要加入权数,这个权数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发行量。

  (3)加权法:

  加权股票指数是根据各期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加权,其权数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发行量等。按时间划分,权数可以是基期权数,也可以是报告期权数。以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拉斯拜尔指数;以报告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派许指数。

Q5:股票指数是怎么计算的数值代表什么意思比如深指沪指道琼斯指数等等、

每一个指数有自己的定义,总体差别不大。

以沪指为例,最初是100点,每一时刻都会按照沪市所有股票的价格波动的加权平均值按比例计算沪指指数。假设某一天的所有股票的加权平均波动时-1.5%,则沪指下跌1.5%。

现在沪市是三千多点,可以认为现在的股市比最初开市时总体涨了三十多倍。

但是请注意,由于有新股上市,老股退出,虽然在计算方法上已经尽量降低这些冲击了,但实际上影响依然很大。

深指最初的点数不是100点,但意义基本相同。

道琼斯指数一般好像指道琼斯工业指数,和我们的沪深300差不多,就是挑选了一批股票,并定义一个最初数值(如100,1000等),然后按这些股票的价格波动来每时每刻计算这个指数。

指数的数值本身仅仅象征着总体的状况(波动等),与金钱没有直接联系。

Q6:股票指数是怎么计算的?、股票指数是怎么计算的

我国股票大盘指数是指沪市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市的“深证成份股指数”。上证综合指数: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为样本,以发行量为权数(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的股价指数。深证成份股指数: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为样本,以流通股本为权数,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的股价指数。

Q7:股票指数是怎么算出来的啊、股票指数是怎么算出来的

我国股票大盘指数是指沪市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市的“深证成份股指数”。上证综合指数: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为样本,以发行量为权数(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的股价指数。深证成份股指数: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为样本,以流通股本为权数,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的股价指数。

关于股票指数是怎么计算的举例,股票指数是怎么计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股票指数是怎么计算的举例的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