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评论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view:记录最杰出的投资人物与事件
分析师 | Rafael
编辑 | 白曼
* | IIR研究院
出品:机构投资者评论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等请联系后台
海通证券概览及样本说明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通证券”)前身为上海海通证券公司,成立于1988年8月30日,由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
上海海通证券公司于1994年9月改制为海通证券有限公司;后于2002年1月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6月,海通证券借壳上海市都市农商社股份有限公司(都市股份,系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公司)登录A股市场,于2007年7月31日正式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首家成功借壳上市的证券公司。
约5年后,2012年4月27日,海通证券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据海通证券半年报,截至2021年6月30日,海通证券股东持股分散,无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股东为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盛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上海国盛集团资产有限公司共计持有海通证券10.38%的股权)。
据海通证券2021年三季度报告,截至2021年9月30日,海通证券资产总计7534.91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48.39亿元,位居上市券商第二,仅次于中信证券(578.12亿元)。
海通证券目前主要业务涉及财富管理、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交易及机构、融资租赁等。截至2021年12月21日,旗下全资/控股二级子公司共有9家,包括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海通国际控股”)、海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海通*”,私募子)、海通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海通创新证券”,另类子)、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海通资管”)、上海惟泰置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惟泰置业”,2017年收购)、上海泽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泽春投资”,2021年收购)、海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通期货”,2005年收购)、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海富通基金”,2003年4月18日设立的中外合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海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海富产业投资”,中外合资私募基金管理人)等。
本报告中,IIR研究院将海通证券及旗下海通*系(含海通*及管理的基金)、海通创新证券、海通资管、海富通基金及其子公司、海富产业投资系(海富产业投资及旗下基金)、其他全资/控股子公司,以及旗下控股的中基协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备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统称“海通证券系”,并对海通证券系的股权投资全景(包含募资、间接投资、直接投资、退出)进行梳理与分析。
海通证券系基金管理人及备案基金分析
海通证券系是国内较早开展直接股权投资的券商系之一。如,早年的券商直投平台——海通*成立于2008年,由海通证券全资设立,是成立最早、规模*的券商直投平台之一。
2016年12月30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管理规范》、《证券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管理规范》(简称《两部规范》),“券商直投”时代结束,“券商私募子”、“券商另类子”进入“双雄时代”(有关券商私募子、另类子公司的报告分析,详见文后IIR研究院相关报告链接)。
私募基金子公司因业务需要可下设基金管理机构等特殊目的机构(SPV),2018年1月,中证协在《关于证券公司子公司整改规范工作有关问题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中明确了SPV的概念。“私募基金子公司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国家重点扶持产业龙头企业、知名外资机构合作等特殊情形下,可以在取得机构部无异议函后下设运营实体性质的基金管理机构(以下称 “二级私募子公司”)。
IIR研究院此前梳理出的券商一级私募子、二级私募子公司的运作模式图如下,本报告此部分也将以2016年及2018年政策变化前后,海通证券旗下私募子(一级私募子、二级私募子)及此前设立的备案管理人两部分进行独立分析。
1. 2018年《答复》后,海通证券旗下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及备案基金
据IIR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12月21日,海通证券在中证协公示,并在中基协登记的证券公司私募基金子公司共计6家,管理存续备案私募基金37只,注册规模总计264.95亿元。
海通证券旗下6家私募子管理的37只基金中,规模在10亿元及以上的共计10只,其中海通*4只、海通新能源投资3只、海通创意资本2只、海通并购资本1只。*规模为30亿元基金,共计2只,均成立于2019年,分别由海通*和海通新能源投资管理,基金投向均主要集中在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等领域。
由海通*管理的30亿元“厦门国贸海通鹭岛股权投资基金”成立于2019年7月30日,由海通*、厦门国贸资产(认缴出资15亿元)及海通资管共同发起设立。截至2021年12月21日,基金已对外投资6个项目,具体见下。
由海通新能源投资负责管理的30亿元“辽宁中德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成立于2019年4月29日,由海通*、上海达甄资产(柘中股份前董事管金强创立,认缴出资7.15亿元)、辽宁省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中心(认缴出资6亿元)、中德(沈阳)国际产业投资发展集团(认缴出资4.5亿元)、沈阳恒信安泰(认缴出资3.5亿元)、沈阳恒西装备制造产业创业投资基金(认缴出资1亿元)等共同发起设立。截至2021年12月21日,基金已对外投资9个项目,其中天岳先进(哈勃投资持股7%)12月14日在科创板注册生效,将于12月31日发行申购;富创精密12月10日在科创板受理。
海通证券系2021年以来新成立并备案的基金共计2只,规模合计22.5亿元。
泰州索特并购投资基金成立于2021年2月9日(2021年3月4日基协完成备案),由海通并购资本负责管理,基金规模2.5亿元。基金由海通并购资本、泰州海陵城发集团(认缴出资9200万元)、泰州东部新城发集团(认缴出资6900万元)和泰州昊天新能源(认缴出资6900万元)共同发起设立。基金为专项基金,已于2021年3月投资江苏索特电子,主要用于江苏索特电子收购东莞杜邦电子(已更名为东莞索特电子)。
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海通(合肥)基金成立于2021年5月11日(2021年7月30日基协完成备案),由海通*负责管理,基金规模20亿元。该基金由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认缴出资5亿元)、海通创新证券(认缴出资4亿元)、海通*(认缴出资4亿元)、上海益流实业总公司(认缴出资3.9亿元)、肥西县城乡建设投资集团(实控人肥西县财政局,认缴出资3亿元)等共同发起设立。2021年12月15日,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海通(合肥)基金战略投资湖北兴福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湖北兴发集团控股子公司),截至本报告发布时,交易尚未完成工商变更。
再从备案基金的出资人结构看,2018年《答复》和资管新规前,海通证券私募基金子公司旗下共有私募基金24只,基金规模总计123.98亿元,其中出资规模前三的机构投资者(及出资额占当期基金规模总额的比例)类型分别为海通证券系资金(30.56%)、国有企业(28.18%)、金融机构(9.99%)。
2018年《答复》和资管新规后,海通证券私募基金子公司新成立私募基金13只,新成立基金规模总计140.97亿元,其中出资规模前三的机构投资者(及出资额占新成立基金规模总额的比例)类型分别为国有企业(29.92%)、海通证券系资金(26.73%)、政府资金(25.64%)。
2. 2018年《答复》前,海通证券旗下已完成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备案基金
据IIR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18年证券公司子公司整改《答复》颁布前,海通证券控股或参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计4家。其中,海通证券实控3家,分别为海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通新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海通创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海通证券还参股方元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0月14日参股,持股0.75%),另有海富产业投资参股的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5年12月24日参股,持股3%,2019年10月27日正式退出)、海通*参股的广西铁投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0年12月30日参股,持股15%,2021年11月24日正式退出)均已退出。
据IIR研究院不完全统计及汇总计算,截至2021年12月21日,海通证券实控的3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存续备案私募基金6只,累计规模60.52亿元。
6只基金中规模在10亿元及以上的有2只,分别为中比基金、海富成长基金,均由海富产业投资负责管理。
海富产业投资成立于2004年10月18日,由海通证券和法国巴黎投资管理BE控股公司(原比利时富通基金管理公司)合资组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家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海富产业投资旗下有中国-比利时直接股权投资基金(简称“中比基金”)和海富长江成长股权投资(湖北)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海富成长基金”),重点关注于先进制造、清洁能源、TMT等行业的成长性企业。
中比基金成立于2004年11月18日,由中比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而共同设立,据官网,基金采用公司制,注册资本1亿欧元,注册地为北京。规模20亿元,可循环投资。出资人包括国开金融、社保基金会、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法国巴黎富通银行、国投集团、喜之郎集团、海通证券、比利时政府及中国财政部。
海富成长基金是《答复》前上述所有6只备案基金中成立时间最晚,基金规模*的基金。2018年时,基金新增数个LP,规模增至31.21亿元,出资人包括社保基金会、长江产业基金、海通*、中国人保财险、中国人保寿险、中元汇产投(中元股份全资子公司)、湖北宏泰产投(湖北宏泰国资集团,实控人:湖北省国资委)等。此后规模又有调整,目前注册规模25.27亿元,基金主要投资先进制造、清洁技术、大健康、大消费、TMT等领域的成长型企业。
据IIR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12月21日,中比基金已对外投资项目55个(含4个定增项目),涉及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医疗及康、电子商务等众多领域,其中已上市项目5个,上市进程中项目9个;海富成长基金已对外投资项目25个(含1个定增项目),其中,上市进程中项目9个。
两只基金的共同投资项目合计20个(含1个定增项目“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项目中,8个处于上市进程中,两只基金已投项目的上市情况列示如下。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2月17日,银保监会为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效防范相关领域风险,发布了《关于修改保险资金运用领域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包含十四条,其中一条重要内容是:允许保险资金投资由非保险类金融机构实际控制的股权投资基金。此前,保险资金不能投资于非保险金融机构控制的私募基金,这是银行系、券商系私募基金管理人向保险机构募资的直接障碍。本月银保监会的新政,这一障碍被扫除,《通知》的发布,是对银行系、券商系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募资而言是一大利好。
而海通证券也已在此前(2021年10月15日)与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两家公司同源浦江,战略合作将进一步发挥各自专长和优势,携手为实体经济提供风险保障和金融服务;深化投资领域合作,全方位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通证券系间接股权投资分析(LP)
据IIR研究院不完全统计,剔除投资基础设施不动产项目基金、纾困基金等,海通证券系作为LP的间接投资较少。截至2021年12月15日,海通证券系作为LP累计对外投资私募股权基金29只,涉及管理机构28家,累计对外投资基金金额58.54亿元。
从海通证券系各细分投资主体看,海富通基金旗下富诚海富通资产(2014年8月13日成立,海富通基金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为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作为LP对外投资基金数量和投资金额均为第一位,基金11只,累计投资基金金额25.47亿元,投资基金数量和投资金额分别占海通证券系作为LP对外投资基金数量和金额的37.93%和43.5%,但投资时间集中在2016年至2018年初。其作为LP投资了盛世景(认缴出资7亿)、IDG资本(认缴出资5.99亿)、*江资本(认缴出资4.5亿)、君盛创投(认缴出资2.16亿)等。
此外,海通证券系作为LP对外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单笔出资金额在10亿元及以上的共有2笔:海通另类子——海通创新证券认缴出资10亿元参与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的设立;海通资管作为联合发起人,作为联合发起人认缴出资10亿元与上海国盛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国企改革基金、上海国盛资本共同设立上海国盛海通股权投资基金。
海通证券系重复投资的机构仅有金晟资产2020年初备案的2只基金,均由另类子海通创新证券出资,累计投资金额4863万元,而被投2只基金目前均定向投资于上海泽润生物科技。
海通证券系直接股权投资及退出分析
据IIR研究院不完全统计,剔除基础设施不动产、定增、另类子公司的科创板跟投等项目,截至2021年12月21日,海通证券系直投项目数量总计364个。
从具体的直投主体看(海通*与旗下二级私募子分开统计),海通*系直投项目105个,占海通证券系直投项目总数的28.85%,直投项目数量最多;此外,投资项目数量占海通证券系直投项目总数10%以上的主体还有海富产业投资系(15.38%)、海通创新资本系(14.01%)、海通创意资本系(13.74%)。
从直投项目的行业分布看,海通证券系直投项目行业分布极为广泛。IIR研究院统计显示,海通证券系直投项目中泛文娱领域项目相对最多,占海通证券系直投项目总数的12.4%;而这其中,超五成项目由海通创意资本系投资。
海通创意资本成立于2012年,专注投资泛文娱领域项目,股东包括张江文化控股(已退)、新华传媒、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SMG)等。在2012年-2016年的五年时间里,海通创意资本系与众多文化产业集团联合设立 6只泛文娱领域产业基金并负责管理(不含已注销基金),包括上海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2012年成立,主要文化产业集团LP有SMG、新华传媒、江苏广电创投、上海报业集团)、芒果海通创意文化投资基金(2014年成立,主要文化产业集团LP有芒果传媒、中南文化)、广东南方媒体融合基金(2016年成立,主要媒体集团LP有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广播、羊城报业、南方报业)、***融媒体产业投资基金(2021年成立,尚未备案;主要媒体集团LP有中央国际电视总公司、新国脉、南方传媒、SMG、东方明珠、浙江文化产投等)等。
除泛文娱领域项目,海通证券系直投项目覆盖较多的(直投项目占比在5%以上)行业还有生产制造、医疗健康、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企业服务、金融及金融科技和先进制造等。
海通*系在生产制造、医疗健康、企业服务和金融及金融科技等领域均为投资最多的主体。在半导体和集成电路领域,投资频次*的是海通创新证券和海通新能源投资系,各有8个项目。
而在先进制造领域,投资频次最多的是海通创新资本系。海通创新资本由海通*与西安航天基地创投共同设立,参与设立并管理西安航天新能源产业基金(2011年成立,目前注册规模8.16亿元)、西安军融电子卫星基金(2016年成立,目前注册规模4.2亿元)等,专注于军工及军民融合、航天航空新技术等领域。
海通证券私募子公司与另类子公司合作较多,据IIR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海通证券系不同主体共同投资项目有18个(不含3个已退出项目)。
退出方面,据IIR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7月末,海通证券系直投项目中已上市的有34个,正在上市进程中的项目有30个(其中有3家处于中止状态),终止上市的科创板项目有1个。
其中,海通*系上市项目最多,已上市项目有21个,还有4处于上市进程中;海富产业投资系和海通创新证券处于上市进程中的项目最多,各有10个。
除上市退出外,海通证券系通过股权转让、并购、企业回购等方式退出的项目还有75个。
此外,经IIR研究院整理,截至目前,海通证券另类子公司科创板跟投项目的明细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