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如何开户买股票?带你穿越时空找“本金条”!

2025-08-17 7:58:54 基金 xialuotejs

嘿,亲爱的小伙伴们!是不是觉得90年代的股市简直比穿梭机还神奇?没有微信、没有支付宝,连电脑都不普及的日子,咱们咋能搞定“用真金白银买股票”的大事呢?别急别急,今天就带你穿越回那个牛逼闪闪的年代,揭秘90年代想开户炒股的“神操作”。这里不是故事会,而是真实上演的“股坛传奇”。

## 90年代的股市长啥样?

想象一下:那时候,手机还迷你得像口香糖,网络是刚刚铺的砖塔,股票交易全靠人扯着嗓门跟柜台“喊价”,真是“股票也能当敲钟”!大街小巷的小店,墙上都挂着大大的股市行情表,股民们靠着“耳朵”捕捉每一波“行情风声”。那会儿买股票,像是在寻宝——得跟柜台“谈判”、找“熟人帮忙”或者拥有一个“靠谱的股神”做“后台”。

## 90年代怎么开户买股票?流程大揭秘!

别着急,故事其实比你想的简单得多。没错,没有微信指南,也没有手机APP,但上市公司和券商的门市同样能帮你开启股市之旅。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1. 选择靠谱的券商

90年代的股市,券商就像是股市的“超级帮派”。通常,你可以去本地最大的证券公司,上海证券、深圳证券都开门迎客。这个时候,最关键的,是找个“信得过”的券商帮你开卡。要知道,那时的券商都还挺“老派”,你得走“门面路线”,找个呼叫员或柜台小姐姐(可能是叔叔阿姨),说一句“我想开个账户”。

### 2. 填写开户申请表

你必须拿着身份证,填好一堆表格——这也许是整个流程里最“考验耐心”的一环。表格内容包括:名字、地址、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简直像在签“盟约”。别忘了,还得签个“协议”,说明你知道股市有风险,不良情绪别对我发火!

### 3. 开立银行卡或资金账户

那个年代,还没有支付宝、微信转账这么方便。你得去银行办一个专门的证券账户,像开个“财务专用通道”。存钱、取钱就得跑银行柜台排着长队,排到腿都软了。

### 4. 买入股票的“第一枪”

账户搞定后,就可以开始“扫货”了。告诉柜台你的意愿:你要买哪个股票、买多少手(当时最常用的单位),以及“限价”或者“市价”。记得要有点“勇气”——毕竟,那个时候的报价不是全天跟盘的事,你得亲临现场,跟柜台“讨价还价”。

### 5. 记住“交易时间”

通知:90年代的股市交易时间很讲究。一般来说,早上九点半—十一点半,下午一点半—三点。不过,小伙伴们别以为就能“随便玩”,因为那时候的行情是“波涛汹涌”,没有T+1的“懒惰”交易,买入就直接成交,没有秒回放。

### 6. 账户还需要管理

交易完成后,记下来自己的“持仓”和“盈亏情况”。这点似乎很遥远,但实际上就是归档一份自己的“股票档案”——用钢笔或者签字笔写到一本“股市笔记本”。付出什么、赚了多少,都得记录得清清楚楚。

## 其实,90年代开户的亮点在于:

- **“面对面”交易最真实**:没有“云端”交易台,只有一对一的“面对面”。手握电话,手动操作。

- **“线下”人情味浓厚**:券商的工作人员,可能会跟你说“不要太贪心,这股市有坑。”

- **“神器”是身份证和存折**:这两样是你“出战”的必备“神器”。身份证证明你是“合法股民”,存折则像是“钱币的金库”。

## 小心得和趣味提醒:

- **不要嫌麻烦**:那时候开户流程繁琐,堪比“开国大典”式的仪式感。

- **要有“耐心”**:排队就像“长征”,别以为一秒钟搞定。

- **记得“风险”二字**:股市跌宕起伏,投资像“玩碰碰车”,赢了气焰高,输了也得坦然面对。

另外,小伙伴们有没有遇到过:跑了几次,终于拿到“存折+开户卡”,然后发现——里面连一点啥都没有?那就叫“空仓准备待战”!哦对,还要记得的是:90年代炒股,哪像今天微信扫一扫就搞定,底层跑断腿,信仰“手写账本”的你才是真正的“股神初学者”!

之所以这些流程能存活于历史,是因为那份“狂野”和“纯粹”。你想象一下,如果现在也要用“鞭炮”安装“开户”是不是很有趣?哎呀,差点忘了问:你还记得那时候,股市第一只股票是谁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