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于广东,会有一个奇妙的发现,很多城市都有一座“莲花山”:广州、东莞、深圳、汕尾、惠东......甚至在毗邻的香港也有一座名为“莲花山”的山头。
实际上,这些莲花山大都属于莲花山脉的一部分,是莲花山脉“生”的孩子。这条山脉从珠江口一直延伸到福建龙岩,自西南到东北,绵延400多公里,是南岭之下最长的山脉。
几百万年前,受白垩纪燕山运动影响,火成岩沿西北及东北两组构造线侵入和喷出,形成莲花山脉、凤凰山脉和东界大尖等山地。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期间,粤东莲花山脉的山体运动以上升和断裂为主。第三纪末到第四纪,莲花山脉受新构造运动影响,经受多次振荡性的上升运动,在山地丘陵间产生了多级夷平面。今天,莲花山脉大部分地区仍在不断上升。
莲花山脉在汕尾海丰的鲘门——鹅埠抵海,公路在这里临海沿山而行。从鹅埠东北望,海丰、陆河两县建在山下:出汕尾向东山脉经揭西、五华、丰顺、大浦,进入福建;陆河县北,莲花山向东南析出大南山、桑蒲山、凤凰山支脉,围成了潮汕平原及潮汕城市群。
如果从鹅埠西南望,却是另一番壮观景象:莲花山穿城过海,跨大亚湾,穿深圳到香港,在大屿山珠江口外投入海中,又在珠海、江门露头成为大小横琴、三灶岛、上下川岛。向西还有一条北支,入东莞,跨过珠江到番禺,也就是这两地的 “莲花山”。这些莲花山的余脉成为了深、港、澳、珠、莞的城市山地。
这条古老而不断生长的山脉,如柱支南天,堪称大岳。它构造了粤东屋脊,把粤东汕尾与潮汕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分隔开,而山间的交通 孔道 又把它们紧密相连。
莲花山南,山海之间,生活着福佬和客家民系,他们在古代沿粤东海岸和莲花山脉辗转北来,在这里驻留、生活,形成独特的福佬文化区。香港、深圳、澳门、珠海处于莲花山脉的南尽头,海路与古道把它们与汕尾相连,香港与深圳的出现、建设及这里居民的生活习俗,都与汕尾有着干丝万缕的联系。莲花山脉是广东福佬、客家文化与南方都市的宗山。
从地理带来说,粤东的莲花山脉是热带与亚热带两大气候带的分界线,莲花山中部的汕尾陆丰市正好骑在北回归线上。对汕尾与潮汕来说,莲花山脉起着御寒气、挽暖风的屏风作用。
莲花山脉十几座一千米以上的高峰都在汕尾境内,其主峰——莲花峰坐落于汕尾海丰。莲花山围护着海陆丰,它吞吐海雾,涵养水源,孕育了海陆丰的农、渔业,山上生长的茶叶远销四海。莲花山下是海陆丰百姓的乐居之地,莲花山是海陆丰的恒久地标。
对传统中国人来说,田地里生长的粮食远比海里产的鱼重要。莲花山脉与其支脉南阳山、大南山形成一个“M”形结构,阻挡、抬升来自南海的热带季风,使海丰—陆河—揭西—普宁成为广东最大的降水中心。
莲花山脉将其所承接的雨水纳为地下水,以山泉山溪的形式源源不断地为汕尾的各大河流提供水源。在陆丰入海的螺河发源于三神凸山,于马宫入海的黄江河发源于银屏山东侧的西坑山岭,在碣石入海的乌坎河发源于罗经嶂,于小漠入海的赤石河(凤河)发源于白马山以及明热泉所出的明热溪。它们使莲花山南部平原河汊纵横,水网交织,一派物丰景象。
汕尾尾依傍海湾,中有品清泻湖,河流中的泥沙携带着营养物质灌流到红海湾和碣石湾,引来鱼群,形成了汕尾发达的海洋渔业,使汕尾成为“舟楫云屯、商旅雨集”的“海邑”区会。无论是“物丰”之地还是“海邑” 区会 ,都与莲花山脉密不可分。
莲花山脉生物资源丰富。这里是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水、光、热、土等资源非常丰富,植物随山体上升呈垂直地带性分布,且终年不凋,生物量非常大,有人说筷子插到这里可以长成森林。莲花山脉海丰白马山上生长着“卵叶桂、福建柏、格木、花榈木、半枫荷、华南锥、伞花木、穗花杉、蒟蒻薯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山里还生活着“云豹、穿山甲、金猫等濒危保护动物”。
莲花山脉还蕴藏着丰富的锡矿、黑钨矿、白钨矿、铜矿、银矿,以及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辉铋矿等金属矿藏,以及云母、石英、高岭土等非金属矿藏。其中,莲花峰下的长埔—羊蹄岭吉水门一带是广东最重要的锡矿区。
莲花山以主峰莲花峰而命名。海丰出城西北行,绕大面岭和笔架山14公里就到了莲花峰的山南谷地。沿途山茶园延伸到山坡高处,碧色连天,铺满山岗,而过去的莲花山更是“层峦耸拔翠秀异常”。
莲花峰山顶常年笼罩在层层云雾之中。能生云气是因为山中有泉潭涌流,水乃是云根。莲花山上有玉龙 喷须 、三井回音、龙潭飞瀑、双龙瀑、七星叠瀑等18处泉潭瀑布。氤氲的山地环境、丰富的泉水,是高山茶生长的理想条件。在莲花山深处,生长着高山野生茶。它们数量不多,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但这些所谓野生茶却可能是经过古人培植的孑遗——据说莲花山古茶最先由晋代名道葛洪发现并栽种,明嘉靖县志称其为仙人茶、仙茶,传名至今。
海丰山民每年清明、谷雨时节,会到海丰莲花山公园大东门、银瓶山东坡、凤髻、脚头坞等处探摘野生茶,其中有些存活的山茶还是明清时的古茶。仙茶以山泉冲泡,更加沁人心脾。
汕尾海域历代出盐,海盐古来由官方垄断。山茶与海盐是民生必须,茶与盐自古是海陆丰向外输出的大宗物资。而越过莲花山向北“中部有通平、弯垄,东部有高沙、高潭,西部有吕屋、龙船窝等,均为茶壁....而计之,全县大小共有18条过境古道也。”
有了鱼与田,海陆丰人得以在这片丰美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而茶与盐使海陆丰人与其他地区建立起密切的商贸往来。
莲花山中段高峰迭起,但在海丰惠东交界处,高潭至西坑一段山体高度忽降,伏为低矮丘陵。西坑向南,平原、河洼突现,南海遥望可及,地势豁然平坦;莲花峰超拔平原之上,银屏山、芒山垭耸峙左右,银屏飞瀑悬练山表,山中珍木、药材满坑满谷。莲花主峰南北是莲花山脉最精华的区段
北宋郭熙称:山水,“大物也”,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四德者为妙。世上有许多深山大壑或可望不可行,或可行却不可望(身在此山中)。五岳山脉非最高,却都临近著名的关隘与津要,可行亦可望。莲花山主峰也并非莲花山脉最高峰(莲花山脉最高峰为1559米的铜锣嶂),但因其地处要衢,君临海陆丰平原,嶂下南海云帆,而成为群峰之主。
山水四德,“可居”最为难得,须有明泉佳木,险峻处有平夷,此外还须有为之而留的特殊缘由。莲花山是天然药库,生长着灵芝、沉香、金石斛、鸡血藤、大血藤、藿香、中华补血草等3000多种野生中草药材。各代名僧名道往来莲花山探药、修行痕迹甚多,以至于明代以来,莲花峰上下庙宇森严,寺院达千座,有“九华之亚”、“莲花佛国”的美称。莲花山可谓是神宿仙游的灵山,是仙居之地。
当年鸡鸣寺祖师印真就曾寻药到此,因山上药材众多而留了下来....莲花山鸡鸣寺的祖寺乃是南京鸡鸣寺。东侧的云莲寺祖师玄云崇祯年间到此结庐弘法,探药悬壶,也与此山产药有关。“莲花佛国”的寺庙群已为近代战争所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又开始复建鸡鸣寺、云莲寺、飞瓦寺、金竹寺、大道庵等7座佛寺,可以期望“莲花佛国”在未来再现昔日之盛。
僧侣择地,讲究机缘。民间选地筑城,也会花一番堪舆的功夫。莲花山为海丰靠山,而海丰县在山南,倚的是银瓶山,田赋所赖正在银瓶山所出的龙津水,明嘉靖《海丰县志》载:“又前为银瓶山,峭峙千仞,四时产五色奇花,二瀑布若悬练峰顶绝锐,状犹建瓶,昂伏干坎之间,县治倚之,龙津之水出焉。”龙津水“东流至于小金笼,合赤岸,大小液水为三江,邑田赋赖之。”
海丰人背靠莲花山脉,面向南海而生,海带来了物产丰美之誉,是冒险,开拓与奋进;山却是物资底线的保障,是宁静、祥和与安乐。
推荐龙岩博物馆、龙津湖公园、莲花山公园。
莲花山公园位于福建省龙岩市城南郊2公里许,319国道三叉路口,交通便捷。且因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光照充沛,土壤肥胰,绿荫匝地,四季芳菲。相传此山有仙人丹灶遗址,山腰有历史悠久的莲山寺古刹。
许多庄严肃穆的建筑与漫山遍野的苍松翠竹相映成趣。郊野洞天,闹中取静,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森林公园和佛教圣地。这里植物丰富,郁郁葱葱,气候宜人,风景独秀,有杉、松、柏、栎、樟、枫、柯、楠、檫、榕和珍稀植物桫椤等近百种植物。公园位于市区南侧,交通、便捷。
世纪钟楼:
2000年市 *** 拨款在公园海拔400米的主峰---天马山顶兴建世纪钟楼。世纪钟楼主体高32.47米,共七层,建筑面积611.89平方米,楼身正八角形,最大直径10米,顶部三层为不上人挑檐,铺设古铜色琉璃瓦。
钟楼内墙、圆柱及天棚等采用天然真石漆,外墙为白色花岗岩板材装饰。“钟楼”传播半径方圆可达3公里,钟体高度3米,最大直径2.15米,重量3.7吨,悬挂于世纪钟楼第四层(+15.3米)。
广东莲花山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它是珠江三角洲珠江口狮子洋畔山脉,是狮子洋西岸的制高点;占地2.33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08米,距广州市区30公里,距香港60海里,水陆交通十分方便。
湖北莲花山在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莲花山的气候宜人、风光秀丽,左有九峰晴岚,右有鸡鸣效灵、温泉春景,站在寺前可遥遥相望;登山俯视山川城廓,秀美的英山山城,百里东河风光,尽收眼底。
福建莲花山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它位于龙岩市区南侧,这里植物丰富,郁郁葱葱,气候宜人,风景独秀,有杉树、松树、柏树、栎树、樟树、枫树、柯树、楠树、檫树、榕树和珍稀植物桫椤等近百种植物。
山东莲花山在山东省新泰市。莲花山,古称新甫山,后因九峰环抱,状似莲花而得名,东西绵延15公里,总面积100平方公里,主峰犁桦尖海拔999米。是集生态休闲度假、佛教文化旅游、科研科普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吉林莲花山在吉林省磐石市烟筒山镇。它是距离中心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公园。地处长白山山脉,向东北平原的过渡带,属半丘陵地带。
除了以上这些地区有莲花山之外,还有很多地区都有莲花山。
莲山寺
是龙岩市 *** 根据大众的要求于1984年规划筹建的,整个寺园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钟鼓楼、藏经阁、佛教协会、僧舍和接待室等,占地30亩,规模宏大为闽西第一。1987年龙岩市委统战部从厦门南普陀闽南佛学院毕业生中聘请龙岩籍僧人释光炳回莲山寺任住持,他不负众望,惨淡经营这一方佛家圣地,成绩斐然,从1988年开始兴建大雄宝殿,宝殿及十八罗汉厢房占地1000多平方米。光炳师从厦门请来曾参加修建南普陀寺的一流施工队伍,历经4年多,耗资150多万元(除 *** 资助一部分外,余皆海外侨胞及四方善男信女所捐赠),仅殿内8尊佛像所贴金身,用去黄金1公斤多。终于1992年7月全部竣工。1993年农历4月初8日举行隆重的宝殿落成暨释迦牟尼佛开光典礼,龙岩地、市领导和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慧瑛法师等参加典礼仪式,万名僧、众顶礼膜拜,香烟缭绕盛况当前。后天王殿、大悲殿等亦已相继建成。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式建筑群,依山势巧妙地构筑在绿树掩映间,和谐得体瑰丽壮观,颇具地方特色。正如寺庙楹联所云:“莲瓣招提东宝春云迎秀挺,山迥梵宇龙川晓月挹清芬”、“莲香妙谛七宝璎琳大千世界,花蕊心源八方敬沐不二法门”、“世外有桃源莲花山中藏宝刹,人间无净土极乐世界在心天”
世纪钟楼
2000年市 *** 拨款在公园海拔400米的主峰---天马山顶兴建世纪钟楼。世纪钟楼主体高32.47米,共七层,建筑面积611.89平方米,楼身正八角形,最大直径10米,顶部三层为不上人挑檐,铺设古铜色琉璃瓦。钟楼内墙、圆柱及天棚等采用天然真石漆,外墙为白色花岗岩板材装饰。“钟楼”传播半径方圆可达3公里,钟体高度3米,最大直径2.15米,重量3.7吨,悬挂于世纪钟楼第四层(+15.3米)。钟楼亚金宝顶高度1.8米,下口直径0.5米,上部最大直径0.8米,重量0.36吨。这里可鸟瞰市区全貌。公园北大门两条登山步行道,分别为817米和860米,可直接登上钟楼,已成为人们晨练和登山比赛的活动场所之一,总投资约人民币1000万元。
该园位于福建省龙岩市城南郊2公里许,319国道三叉路口,交通便捷。且因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光照充沛,土壤肥胰,绿荫匝地,四季芳菲。相传此山有仙人丹灶遗址,山腰有历史悠久的莲山寺古刹。许多庄严肃穆的建筑与满山遍野的苍松翠竹相映成趣。郊野洞天,闹中取静,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森林公园和佛教圣地。这里植物丰富,郁郁葱葱,气候宜人,风景独秀,有杉、松、柏、栎、樟、枫、柯、楠、檫、榕和珍稀植物桫椤等近百种植物。公园位于市区南侧,交通、便捷。
莲花山又名莲花岩,由来已久。《龙岩州志·莲花岩记》记载:“环岩皆山也。出治南四里许,突然挺秀。位于离明,谓天马山也。颠有石宝丹灶,相传仙人脱解于此。其阳为临漳孔道,河流绕之,其阴则莲山招提,在怪石丛薄中有若莲瓣焉,故名之。”山上植被葳蕤,怪石嶙峋,在明代以前山腰就建有莲山寺观音堂,历来威灵显赫香火鼎盛。寺庙历经沧桑,几建几毁,至今留有一块高2米的古石碑,在古刹前竖立,是传世之宝,相传昔日莲山寺有一高僧莲花和尚,携有铜锣、皮鼓二宝,在一个风雨之夜被歹徒劫去,逃到丰溪渡口时被追来的和尚念咒镇住,顿时电闪雷鸣人倒船翻,锣鼓变成石锣石鼓,至今仍在丰溪之中。据传每当风雨之夜,石锣鼓会发出嗡嗡之声。古刹背后是一片密不见天的杉树林。登莲花山顶极目远眺,视野所及皆风光如画。正如志书所云:“俯视平畴,烟树如织,龙门前拱,虎岭东环,森然左右,恍如舍利光者,则紫金,九侯也。曹溪、石鼓诸水,南注之而汇于襟带间。晴岚暮霭,翠微万状。”如今生态葱茏的自然景观仍不减当年。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