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江西殡葬改革遭质疑,以及那个药都是中国哪个城市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江西殡葬改革方案是江西省人民 *** 提出的,为推动绿色殡葬改革,江西已连续两年将建立绿色殡葬奖补激励机制纳入民生工程,将遗体接运、存放(3天)、火化、普通骨灰盒、骨灰寄存和“三沿六区”坟墓迁移及节地生态安葬等纳入奖补范围,市县普遍建立了具体的奖补办法。在全面建立困难群众遗体免费火化制度的基础上,全省有84个县(市、区)建立了全民遗体免费火化制度。
2017年,江西全省遗体火化率达到35%,较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增幅连续两年超过5%,增幅居全国第二位,有15个县(市、区)火化率达到100%。江西已建成火化殡仪馆86个,经营性公墓99个,城乡公益性公墓6000余个。
对于江西省的殡葬改革你怎么看 对于一项改革,能不能成功,恐怕要取决于几个方面:第一,改革必须要合乎民意。这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古往今来的各项改革都证明了这一点。殡葬改革能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与支持,这个非常重要。如果还是过去的那种“抢棺材、砸棺材”现象,显然是没有得到群众支持的,这样的改革效果可想而知。第二,改革必须要符合法治精神。改革必须遵循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而不是靠人治手段、强制手段,否则即便能够取得一时的效果,却可能随时卷土重来。“法无禁止即可为“,如何保障老百姓的私权利,防止公权力过度介入到老百姓的私权利领域,是当下法治建设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比如”违反规定的,将拆除坟墓,强行火化。”这样的做法,显然不符合法治的精神。第三,改革要实事求是。虽然说火葬是好的方向,但也不意味着土葬就是绝对不行的。任何事情都是遵循客观实际,更不能搞一刀切。比如有的火葬之后的公墓反而是在浪费土地,而有的土葬并没有占用多少土地。试想想不少地方几千年来的土葬,又侵蚀了我们多少土地呢 实事求是的做法就是,要发挥自治组织作用,加强移风易俗宣传,不断引导人们改变不好的丧葬习俗。第四,改革要顺应文化传统。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反映了古人对于天地的敬畏、对祖先的崇敬,以及对于战争的敬畏。多少年来,包括清明节,都反映了我们对于老祖宗的崇敬,祭祀逝者,是为了很好的怀念过去,也是展望未来。如果非要用强制断掉人们的丧葬文化,恐怕最终也会得不偿失。
殡葬改革是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移风易俗、减轻群众负担为宗旨的利国利民的大事。自殡葬改革工作启动以来,通过镇村干部的政策宣传与入户沟通,广大群众主动上交棺木,以实际行动支持殡改工作。截止6月23日,动员会召开后的第三天,高安全市24个乡镇(街道、场)共收到群众主动上交的棺木5871副,殡葬改革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连日来,在黄沙岗镇湖田村,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来来往往的三轮车忙碌地运送棺木。94岁的付求昂老人,由于年纪大听力不好,看到村里老人陆续上交棺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通过与女儿的纸笔交谈,得知殡改这一政策后,他立即上交了自己存放了多年的棺木。“我是1958年入的党,今年已经有了60年,老党员就要带好头,就要响应党的号召。”老人虽然吐字不是很清,但却一直在向我们重复这句话,令人动容。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殡改过程中,正是老党员、老干部的带头示范,为殡改工作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老党员余起金动情地说:“过去的土葬成本高,不但加重子女负担,更要占用很多的土地。我们的周恩来总理都将骨灰撒入江河里,我们平凡人又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他坦言地说道,等百年之后他也要河葬树葬。余老的一番话,让我们看到农村老党员的高风亮节。
当然,人非个个圣贤,几千年的土葬风俗说改就改,的确让多数的老人在心理上一时难以接受。但是通过各地镇村干部的上门沟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广大群众渐渐地认识到:推行殡葬改革,是为了节约有限的生存土地,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是改变过去丧事大操大办的浪费风气,是树立文明新风的形势所趋。他们纷纷主动配合,以实际行动加入改革行列。
新浪
江西上饶正在强力推进殡葬改革。明确提出了“确保今年年底每个村都有公益性墓地”“确保可视范围内没有乱埋乱葬坟墓”“确保2020年底之前全市火化率达到100%”等要求。“强力推进”在多方面得以体现,譬如多个县市集中销毁收缴来的棺木。
全面收缴棺木集中砸碎,甚至对违规土葬强行起棺,都是似曾相识的一幕。而事实上,《殡葬管理条例》早就删除了“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条款。棺木也属于法律保护的私人财产,尤其是,这还涉及民间风俗习惯,单靠行政命令强制执行,可能会造成人心不安。
殡葬改革是现实的需要,鼓励火葬也是必然的方向,但移风易俗是否仅有强力一个选择,是对行政智慧的考验。上饶市长谢来发在讲话中指出,强力推进殡葬改革,是“要让乡村美起来”。或许在外人看来,看得见坟头的乡村很不美,但对当地人来说,让亲人的坟墓不受打扰,原本就是美好生活的重要部分。
殡葬改革的推进,善治能力比强力作为更重要。因为后者在执行中,很容易变味。只要工作到位,假以时日,村民观念并非不可改变。事实上,土葬观念真正强的老人,主要集中在年纪较大的群体里,基数并不太大。 *** 部门可以先建公墓,慢慢让村民接受,而不是一下子把棺材收光。年纪真的很大且文化水平不高的老人,尊重他们的信仰和想法,也不是不可以。
无分年龄大小,无分文化高低,一刀切执行,简单粗暴划定一个日期,当成“政治任务”下发,这样的做法是激进的,也是死板的。而殡葬改革理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处理方式也应该是灵活的,因为在农村地区,殡葬问题依旧很敏感,对死者的不尊重被认为是大不敬。建设美丽乡村的初心很好,但至少要先尊重一下村民的意见。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保观念兴起及土地资源约束加剧,沿袭数千年的丧葬观念,正在这个古老又现代的国度悄悄发生改变,取而代之的绿色殡葬制度正得到中国官方的大力推进。
时隔五年之后的2016年,中国民政部、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
各地响应情况:
目前,北京、上海、广东、天津、山西、河南等多地均因地制宜探索节地生态安葬,推动绿色殡葬制度改革创新。
上海是中国率先推行海葬的省市之一。自1991年3月19日举行首次海葬以来,截至2016年底,上海共有37056名逝者的骨灰被撒入大海。
继骨灰撒海葬式之后,北京今年推行又一项生态普惠的骨灰安葬形式——骨灰自然葬,具体指使用可降解容器或者直接将骨灰藏纳土中,安葬区域以植树、植花、植草等生态自然方式进行美化,不建墓基、墓碑和硬质墓穴,且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
为推行节地生态安葬,陕西省2017年推动建立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各经营性公墓单位对采取生态安葬、使用可降解环保用品的,在费用上给予适当减免。
无独有偶,福建宁德也提出培育节地生态安葬示范点,积极推广骨灰楼(堂、塔、墙、廊等)、骨灰植树、植花、植草、骨灰撒海、骨灰撒散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到2020年全市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70%。
江西把绿色殡葬作为深化殡葬改革的突破口。2017年,江西首次将绿色殡葬建设纳入全省50项民生工程,要求各地加大财政投入和实施奖补政策力度,重点完善殡仪馆、骨灰堂、公益性公墓等基本殡葬公共服务设施。
据了解,江西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困难民众遗体免费火化制度,目前正完善此制度,并推动 *** 买单全民免费火化。
有没有一个法律条文显示,一个门店或一户家庭里储存了“棺木”就是违法的 并没有。
这些收缴来的棺木,着实花了当地不少钱。根据一则报道,上饶市信州区收缴棺材按照每副2000元价格进行回收。同属上饶市的铅山县,官方对民众自己上交的棺木,将给予1500元“奖励”。与此同时,这场殡葬改革还带有着一些强制性举措。例如,铅山发通知要求,“2018年6月15日前,全面完成棺木收缴,实现棺木处理‘三无’目标:即群众家中无棺木存放,从业人员无棺木工匠,流通市场无棺木销售。”上饶市信州区则让辖区内所有棺材店以及居民家中主动将棺材交出。对拒不交出棺材的店铺与居民,将予以一定的经济处罚,并将棺材没收。
在江西上饶市,市场上流通和家中存放的棺木数目不小。若按照一两千元的“回收”标准来计算,整体费用或许不是一个小数目。
当然,为了推进殡改,一些地方都建立了奖补激励机制或专项经费。以江西省为例,省级筹集的用于推进“绿色殡葬”的资金为3090万元,但相关文件显示,这些资金多是用于支持建设殡仪馆、城乡公益性公墓,农村公益性骨灰安葬设施等。
上饶市一些区县这么做,或许是为了减少殡葬改革的阻力,尽快完成殡改目标。但花纳税人的钱,购买一批将要被销毁的棺材,这显然并不合适;虽然个别地方表示,销毁的棺木会用于“生物质能发电”。但这其中支出和收益的巨大逆差,也增加了这项行动的不合理成分。
其实,吊诡的现实通常暴露的是深层逻辑上的问题。对于地方 *** “买棺木”的行为,有的地方称“回收”,有的则叫做“奖励”。无论名称看起来多么“温和”,但倘若棺木收缴并非自愿,而是具有强制性的,那么问题就来了。比如,上饶市信州区对拒不交出棺材的店铺与居民,将予以一定的经济处罚,并将棺材没收。
可在现实中,没有一个法律条文显示,一个门店或一户家庭里储存了“棺木”就是违法的。一些网友不无犀利地说:“我家里存着棺木怎么了 你有什么权力来收缴我的财产 ”
所以对于当地执法者来说,一方面,这种收缴棺木的行为并没有充分的法律依据来撑腰;另一方面,实现棺木“三无”,又是不容分说的行政命令。在这种矛盾之下,这些地方只能采取“付钱+收缴”的方式。
这场轰轰烈烈的殡改行动始于4月初,上饶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暨绿色殡葬现场推进会,其中“殡改”是重要内容。根据会议消息:“确保到今年年底每个村都有公益性墓地”“确保可视范围内没有乱埋乱葬坟墓”“确保2020年底之前全市火化率达到100%”。
殡葬改革应该支持,但地方 *** 的行政行为应源于法律的授权,特别在这种100%“一刀切类”的目标下,也要警惕有的基层 *** 官员为了达到完美目标而产生越权冲动。这提示相关方面,在推进殡改的过程中,要牢牢守着“合法合规”这条红线。权力一旦缺乏对法律的敬畏、对公民财产权利的敬畏,不仅容易造成民意反弹,也会出现类似“花钱买废品”的荒唐结果。
内容来自凤凰网
关于江西殡葬改革遭质疑,江西收缴棺木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