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华邦健康(002004.SZ)旗下两个子公司颖泰生物和凯盛新材(301069.SZ)将别离登陆北交所和深交所创业板,从而促进华邦健康及其背面实践操控人张松山的本钱地图进一步扩展。
华邦健康的事务地图包含多个职业,包含医药医疗、农化、新材料、旅行等颖泰生物和凯盛新材则别离担任农化、新材料事务。
在旅行事务方面,华邦健康此前从前过“举牌 增资大股东”的方法取得丽江股份(002033.SZ)算计约29.91%的股权,而实践操控人也已变为张松山。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华邦系”最首要的本钱运作上市控股渠道,张松山及关联方并未对华邦健康完成肯定控股,张松山及关联方直接和直接持有华邦健康约28.39%的股份,而这一份额依然有或许遭到来自外部潜在“野蛮人”的觊觎,此前旗下坐拥一家上市公司及多家新三板公司操控权的我国宝安(000009.SZ),就在上一年以来被粤民投(广东民营出资股份有限公司)所不断举牌。
“华邦系”地图初显
跟着华邦健康的两大子公司颖泰生物和凯盛新材别离将于北交所、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张松山及其关联方实践掌舵的“华邦系”正在表现出行将一起控股四家上市公司的“一拖四”格式。从实践操控视点看,华邦健康的事务并不仅仅限制在医药医疗范畴,一起还触及农化、新材料、旅行等。
依据2020年年度报告显现,华邦健康经营收入为108.76亿元,同比增加7.78%,归母净利润为6.52亿元,同比增加5.16%。
而在华邦健康很多子公司傍边,其创收排名前三的子公司别离是颖泰生物、华邦制药和凯盛新材,2020年三家公司经营收入别离为62.25亿元、14.93亿元和6.24亿元。
其间,华邦制药系华邦健康的全资子公司,产品首要掩盖皮肤、结核、抗感染、呼吸、抗肿瘤等品类。
而除了华邦制药由华邦健康建立外,颖泰生物和凯盛新材的控股权均由华邦健康以收买方法完成,且现在华邦健康对二者的持股份额均为51.91%,处于肯定控股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交所面世前,华邦健康曾目的经过减持颖泰生物的相关股份来满意分拆上市新规(《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则》)的相关要求,以追求完成子公司颖泰生物的转板上市。
依据分拆上市新规,“上市公司最近1个会计年度兼并报表中按权益享有的拟分拆所属子公司净财物不得超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财物的30%。”
而减持前,华邦健康对颖泰生物的持股份额为66.76%,依照该持股份额所享有的颖泰生物30.83亿元的净财物和华邦健康的归母所有者权益96.29亿元进行换算,则该份额为32.02%,已超越证监会要求的30%的红线。但是在股权减持至51.91%后,该份额则下降至25.79%,满意分拆要求。
“公司将立足于分拆规则等要求,活跃推进凯盛新材、颖泰生物的分拆上市作业。”华邦健康曾在答出资者问中表明。
不过因为北交所的建立,颖泰生物的分拆上市愿景或将提早完成。据证监会的表态——“精选层挂牌公司将悉数转为北交所上市公司”。
这意味着伴跟着北交所的开市,颖泰生物有望直接“转正”为上市公司。
此外,张松山的“华邦系”还从前过二级商场方法闯入丽江股份。
2016年9月,华邦健康实控人张松山之子张一卓初次举牌丽江股份。张一卓以11.70元/股至15.32元/股的价格区间从二级商场累计购买丽江股份2113.5万股,持股份额约为5.0002%。
一个月后,华邦健康再次增持丽江股份股票,增持2115万股,持股份额约为5.0037%,至此二者股份算计到达10.0039%。尔后经过2016年第四季度的再度增持,华邦健康及张一卓算计持有丽江股份14.26%的股权。
2017年11月,华邦健康经过直接方法再度增持丽江股份15.73%的股份,即华邦系经过“举牌 增资大股东”的组合拳取得了丽江股份约29.9%的股权份额,从而让张松山取得了丽江股份的实践操控人位置。
“野蛮人闯入”危险仍存
至此,华邦系操控的上市公司数量将到达4家之多。
现在在A股商场中,操控上市公司数量不少于4家的本钱系仅有5支,别离是复星系(7家)、中植系(7家)、方大系(4家)、冠球系(4家)以及均瑶系(4家)。
颖泰生物、凯盛新材如若顺畅上市,则华邦系则有望跻身上述部队。
尽管旗下上市公司已达4家,但华邦系的中心渠道——华邦健康本身在控股份额上也存在必定的“野蛮人闯入”危险。
据华邦健康中报发表,截止2021年6月底,西藏汇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汇邦科技)、张松山和张一卓的持股份额约为18.71%、5.91%和3.78%,即张松山及关联方直接和直接持有华邦健康约28.39%的股份。
这一持股份额尽管不低,但不但未构成肯定控股,乃至没有到达30%的要约收买线。
另一方面,华邦健康旗下控、参股多家上市公司,一旦完成了对华邦健康的入主,意味着可以完成“一箭多雕”的杠杆效应。
事实上,从粤民投上一年以来不断举牌我国宝安的事例,亦可管窥类似“一箭多雕”的战略目的。
与华邦健康类似,我国宝安旗下控股着上交所上市公司马应龙(600993.SH),其子公司贝特瑞现在也是精选层市值超越800亿元的龙头标的,并有望平移北交所完成上市,一起旗下还坐拥永力科技、大地和两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假如可以在我国宝安中抢夺更大的话语权,或完成对我国宝安的入股,明显可一起完成插手多家上市公司事务的“杠杆效应”。
而从上一年底开端,作为粤民投的全资子公司,建立不到半年内的韶关市高创企业办理有限公司(下称韶关高创)敞开了对我国宝安的继续增持。
2020年10月至11月,韶关高创在二级商场购入我国宝安约1.26亿股,持股份额约为4.9%。
信风(ID:TradeWind01)计算发现,从2021年的2月至4月,韶关高创接连6次买进我国宝安的股份,其持股份额一路升至13.3%,替代深圳市富安控股有限公司,成为榜首大股东。
揭露数据显现,韶关高创现在已是我国宝安榜首大股东,其持股份额为13.45%,而从前作为榜首大股东的深圳市富安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富安控股),现在持股份额仅为8.12%,位居第二。
而在粤民投闯入前的2020年三季度末,我国宝安的前三大股东别离为富安控股、深圳市宝安区出资办理有限公司和牛散李松强,持股份额别离9.97%、5.57%和4.95%,且三大股东并非共同行动听。
可见,正是因为我国宝安的股权集中度较低,且旗下上市财物很多,导致其成为了粤民投的“一箭多雕”的举牌目标。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识,欢迎下载APP检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