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遗嘱无需与继承人商量。具体原因如下:法律规定: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公民有权自由立遗嘱,将其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这一行为是公民的个人权利,无需经过继承人同意或商量。
1、当丈夫去世后的财产如何分割需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丈夫如果未留遗嘱去世的,所留遗产若为夫妻共同财产首先应当由妻子先分割一半,剩下一半按照法定继承由配偶,父母、子女均分。如果立有遗嘱的,则按照遗嘱的方式继承遗产。如果是丈夫个人资产部分都是按照遗产进行继承的。
3、在面对老公离世且未留遗愿的情况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共有的财产中的一半,将被视为遗产进行继承。这一规则适用于丧偶后的财产分割。在继承发生时,有权继承的人包括另一半、子女以及丈夫的父母。在继承时,财产可以平均分配,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进行非平均分配。
因此,你没有直接继承权,但你父亲有继承权。(这里所说的奶奶和父亲是法律上的父母子女关系)如果你奶奶立有遗嘱,遗嘱在她去世后才能生效。立遗嘱的具体条件,前面已经有提及,我这里不再赘述。需要注意的是,遗嘱的有效性需符合法律规定: 遗嘱人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且精神状态正常。
老人一方去世,若房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则房子产权一半归配偶,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若房产为老人个人财产,则按法定继承处理,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如果奶奶去世时,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无法继承,孙女便有权按照第二顺序继承奶奶的遗产。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遗嘱一般来说需要公证才能够有法律效力。一般来说,如果是代书遗嘱或者是自书遗嘱的话,首先要有见证人,其次,自书遗嘱的话是可以进行笔迹鉴定来确定是否由被继承人所书写。
老人遗嘱写的自己所拥有的财产份额都归儿子,只要老人遗嘱符合相关法律要求的写法规定,是老人真实意思表示,遗嘱有效。若是老人在订立遗嘱时,不慎处置了他人的财产,此时并不会导致整个遗嘱的内容无效,而是涉及到他人财产处分的部分无效。
如果有遗嘱,遗产的分配就按遗嘱来办,如果没有立下遗嘱,则法定继承办理,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首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