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生产型企业中,工人工资的分配通常依据工人工时来完成。对于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工人,其工资的会计分录应为:借记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工序一)20000,借记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工序二)30000,贷记应付职工薪酬50000。这*程是标准操作。
银行存款企业发放工资,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科目核算,若涉及社保、个税的缴纳,还应该通过“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等科目核算。
到了次月,企业发放工资时,会计分录则为: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根据自身的业务性质和管理费用的归属选择合适的会计科目。例如,对于销售部门的工资,可能应计入销售费用;而对于生产车间的工资,则应计入生产成本。
工资分配时: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贷:应付职工薪酬。说明:此步骤是将根据各部门或产品的实际人工成本,将工资费用分配到相应的成本或费用科目中。
车间工人工资的会计分录 计提时:借:生产成本-工资 制造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生产工人工资 发放时:借:应付职工薪酬-生产工人工资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什么是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2000”计入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工资 12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2000 分配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产品 生产成本—**产品 。。贷:制造费用 但制造费用分配还需要其他数据,如工人工资或定额工时或材料成本等,按其中某一项(工资或工时或材料)各产品消耗的比例分摊。
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在分配时应计入制造费用账户。会计分录为:借:制造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各项制造费用的生产单位,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应根据有关费用分配表及凭证登记“制造费用”账户及所属的明细账。
直接材料成本分配法虽然主要用于材料成本的分摊,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于工资成本的分配。这种方法依据各产品使用的直接材料数量来分摊工资费用。具体步骤包括:确定应分配的工资总额,然后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即应分配的工资总额除以各种产品实际使用的直接材料数量之和。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工资的分摊需要细致考量。对于生产工人,采用计件工资制度,可以通过件数乘以每件产品的单价来计算出具体成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依据金额或是完工率(哪一种更便于获取数据)来确定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比例。
在会计处理中,当企业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工资时,需要将这部分费用正确地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以反映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