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所学校实力悬殊,但如今都是我一人管,压力肯定是有的,但是我觉得未来仍充满希望。”从民校到公校,在兼任、履新北滘中学校长的120天后,国华纪念中学校长季德华如是坦诚心中所思。
尽管走出了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等*企业家,但近年来北滘中学办学成效不尽如人意。去年11月,这所老校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彼时,经顺德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在不改变公办性质前提下,引入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支持学校的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季德华“接棒”新校长一职。带着国华纪中的荣誉,季德华曾改变了数千名贫困学子的命运,而其“接管”北滘中学,也被政府、社会、广大家长寄予厚望,人人都在期盼这位“传奇校长”让这所学校脱胎换骨。
随着新一年的中招方案“出炉”,季德华如今忙着“张罗”新高一的招生事宜。“希望在我们努力下改变这所学校,提升办学质量,重新树立形象。”
工作中的季德华
校园里的“6点钟校长”
来顺德工作十九载,季德华人生有了新的改变。
过去十九年,季德华一直担任位于顺德北滘的*所纯慈善、全免费私立学校国华纪念中学校长。由于曝光不多,这所学校颇具“神秘感”。但值得关注的是,作为碧桂园创始人、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躬亲慈善的载体,在季德华的主持工作下,国华纪中打破了“寒门难出贵子”的现实“魔咒”,超过三千位贫困学子命运得到逆转。
兼任北滘中学校长,季德华“初来乍到”。在北滘中学,季德华成为了“6点钟校长”。每天清晨六点不到,在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季德华就准时到校,等候师生到来。“像一位铁人,‘时间意识’十分强烈。”有北滘中学教师评价道。
“既然做了学校校长,准点到校是一个基本要求。”季德华称,在国华纪念中学,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牢牢把握“一日之计在于晨”这一准则,严格要求自己,起早开启新的一天。“这是‘国华人’的工作常态。”季德华说。
“接棒”后季德华投入心力适应新角色(图片来自北滘中学)从民校到公校,季德华也一直在适应着新的改变。“接棒”北滘中学四个月来,季德华投入心力,处理各类学校事务,如召开多场大小不一的教职工会议,带领团队迎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复核抽查等。“我的校长聘书合同今年9月才生效,但是当前是过渡期,许多事情还是亲力亲为,及早部署。”季德华说。
当忙碌的一天结束,尽管手头中已无工作,但季德华还未离校。“我一定要等到所有学生就寝时才能下班。”季德华称,作为校长,一定要参与到学生的一天中,了解学生情况,看是否需要帮助。“这是职责所在,也是正常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为学校发展“把脉”
“好的学校,各有各的办学特点,办得不好的学校,原因总是相似的。”季德华称,“接管”北滘中学后,自己首要做的事就是“把脉”学校,寻求未来发展新的“突破口”。
季德华回忆,在上学期末,同时也是自己刚履新北滘中学校长一职时,邀请学校教师代表召开了一次工作会议。“会议上,老师们都谈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特别是高考质量,北滘中学很难‘拿得出手’。”季德华也一直在思考,这所老校的办学成绩问题出在哪?
“据我了解,我们的老师其实也非常尽责,每天起早贪黑,帮助学生提升成绩。但我想说的是,学校缺了一个更高、更远的目标。”在不断“把脉”分析中,季德华也逐渐“拨快云雾”看到问题所在,生源结构、缺乏激励、资源不足等,成为了制约这所老牌高中从低谷“向上爬”的绊脚石。“要有好的激励,让大家实现更高的目标,才能提升整个学校的办学质量。”
去年该校引入了国强公益基金会支持办学在引入国强公益基金会,设立北滘中学专项发展经费后,激励问题将得到解决。
季德华介绍,国强公益基金会拿出200万元作为教研经费,其中一部分将用于教师考核。“学校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取得了好成绩,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针对性奖励、表彰。”季德华说,此举明显提升了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优绩优酬,让老师们有动力实现更高的目标。”
激励了教师群体之余,季德华也“出招”激励学子。
在季德华的“牵线”下,“国华园”向北滘中学学子开放,增进两校学子的交流。几个月内,学校组织了数场北中学子走入国华纪中的活动,让北滘中学学生亲眼见到“国华人”如何追梦。“读书很苦,苦20年,但不读书更苦,苦一辈子。”北滘中学初三(1)班曹同学在参观后写下了如是发自内心的感言。
北滘中学的生源“底子”并不好,但季德华相信“勤能补拙”。据悉,国强公益基金会组织学校老师,在家长同意、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以提升成绩。“老师们放弃自己的时间帮助孩子,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老师们的补课费,由基金会来发。”季德华介绍说。
值得关注的是,在季德华的“接管”下,北滘中学重整校园管理、纪律,学生们的精气神焕然一新。
拿到新的“入场券”
季德华深知,要改变北滘中学现状,就一定要改变学校的生源结构。
就在本月初,《佛山市2021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意见》正式出炉,其中最为关注的是,今年中招调整了北滘中学将在第一批面向全市招生。“这是大家努力争取来的。”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这所急需有所突破的学校而言,这无疑是一张全新的“入场券”。
“过去,北中都是招剩下的生源,但现在我们可以选择更好一点的新生了。”季德华介绍说。
北滘中学将迎来“弯道超车”据广州日报此前报道,该校第一批面向全市招生的是新成立的国华创新班,通过导入国华纪念中学的教育资源,两所学校进行了一次创新和合作探索。据悉,国华创新班暂定招收学生140人左右。
凭借多年居高不下的重本率,对于广大家长而言,国华纪中是一个有口皆碑、“响当当”的名校品牌。“这一合作办学模式,对于吸引生源报考北滘中学也是十分有吸引力的。”
“即便是纳入第一批,中招里更前的自主招生、提前批,依然会掐走优质生源。”季德华分析,有了“国华纪中”这一品牌,或吸引一部分尖子放弃提前批,选择报考北滘中学。“如果能招到一些*学生,那么北滘中学生源结构、质量将会有所改变。”
“初二家长适合参观吗?”“最近有参观的安排吗,求接龙!”……
在一个不断涌入新人,有着240人的国华中学咨询群里,不少家长“翘首以盼”,希望能尽快了解这所学校的招生政策。事实上,在中招政策发布后,不少家长就对这一“国华”品牌班表现出兴趣,咨询者不断。“第一批已经接待了150多位家长了,下周末还有一批。”季德华说。
“这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在公办校中引入社会资源,北滘中学在全省乃至全国而言,都还是第一家。”季德华称,开设这一创新班颇具意义,“促进整体办学质量,让孩子有机会上好学,这些才是最重要的目的。”如今,在季德华的带领下,北滘中学开启了一次“弯道超车”和革新。
本报记者专访季德华【对话】
记者:兼任公办学校校长是一个新的职业尝试,感觉是怎样的?
季德华:我的聘期是五年,五年内我要尽我所能办好北滘中学。过程中感谢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顺德区、北滘镇对我的信任,给我信心。
这些天来,我确实感觉到压力很大,一方面是平衡两校工作;另一方面是工作落地的思考。但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挑战,我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表示乐观,但不是盲目乐观,因为很多工作我们现在在布局了。
记者:对于国华创新班的打造,您希望达到哪些目标?
季德华:国华创新班是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先生提出的,它是一个“点”,希望通过这个“点”去探索教育的创新。
我所希望国华创新班所达到的目标,是希望一部分普通学生能成为高精尖人才,打下一个人生基础;另外,希望依托国华纪念中学的办学经验,帮助孩子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我价值。明确说,我希望国华创新班不仅是北滘中学*班级,也希望未来能成为佛山市的*班级。
记者:北滘中学未来是否会“兜底”贫困学子?
季德华:在国强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国华创新班坚持慈善、公益办学,学子免费就读。
如果在佛山有一些需要帮助孩子,如他们报考并进入北滘中学,但是没考上国华创新班的,我们也可以很好地照顾这些群体。未来,我们对家庭贫困的孩子会尽可能资助。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子宁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子宁(署名除外)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霍泽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