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上世纪90年代,那个时期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萌芽摸索状态,在粗放发展的期货市场,群雄逐鹿,各交易所也是虎踞龙盘。但刘汉正是在期货市场攫取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1993年,刘汉因在建材和木材贸易中耍诈而被行政处罚,使他一度灰心丧气,决意离开实体经营。后经高人指点,同年步入期货市场进行搏杀。
刘汉曾经说过,“期货市场来钱太快了,那时候人们普遍不懂期货,赚钱很容易”。他说得没错,刘汉确实拥有投机方面的天赋,可谓天赋异禀。那么在期货市场他的对手盘呢?在那个信息匮乏知识匮乏的年代,连一本像样的投资书籍都找不到,大家仍然是抱着股票思维习惯性地做多。
刘汉知道,一定要站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大多数人看到的想到的,在这个市场恰恰是错误的,在期货市场永远不可能大家都赚钱。
刘汉在投机市场非常善于做空,这在当时大家普遍习惯做多的市场,显得非常另类。他知道,绝大多数散户都喜欢做多,这么多散户赚谁的钱呢?
刘汉投机的经验和天赋,给他的交易插上了翅膀,一发而不可收拾,毕竟期货交易只需要5%保证金,20倍的杠杆,这比辛辛苦苦干实业来钱快了不知道多少倍。但是他没有意识到,一场财富大危机正在悄然来临。
时间来到1995年,这一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327国债”事件。刘汉正是当年的参与者之一。这里简单介绍一下“327国债”事件。1992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国债期货,但交易清淡无人问津。1993年,财政部发布公告,将根据通货膨胀率给予一些国债品种保值补贴。简单讲,就是将国债从固定利率变更为浮动利率,极大地增强了投机性,保证金只需要2%,50倍杠杆诱惑下,瞬间吸引了大批du徒入场。
1995年2月23日,一个足以载入世界金融发展史的日子。群星荟萃,几乎云集了当时我国资本市场所有的人中龙凤。主力多头是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经开),主力空头是万国证券。客串的是由高岭高原兄弟把持的辽国发。刘汉在那时候顶多是众多群演中的一个。多头主力中经开隶属财政部,而空头主力万国证券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交往密切。双方的背景注定了这是一场绝古旷今的大决斗。
时任万国证券一把手、有中国证券教父之称的管金生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一把手、也是我国证券交易所设计者的尉文渊,两个人是多年挚友。
早在当年1995年2月,就有市场传闻称财政部会将327国债的兑付价格定在148元,但管金生分析后认为不可能,保值贴息率不可能上调,兑付价格只可能维持在132元。其实,真相是无论是多头中经开,还是空头万国证券,都是从不同的消息源获取到了消息,这才是他们进行世纪豪du的*理由。
2月23日当日开盘,327国债价格跳空高开,连续上涨,临近中午收盘,作为万国证券空头盟友的辽国发突然临阵倒戈,空翻多,加剧了盘面价格波动。万国证券被盟军背叛,骑虎难下,此时已经巨亏56亿,杀红了眼,只能放手一搏。管金生用尽所有手段,在距离下午收盘还有7分47秒的时候,利用交易漏洞在没有保证金的情况下疯狂砸盘,327国债价格从151.3元瞬间砸到147.4元,账面浮盈超40亿!
也就是说,短短不到8分钟时间,从巨亏56亿到浮盈40亿,万国证券完成了100亿的乾坤大反转!不要说在中国资本市场,就是放眼全球,也从未有人有过如此壮举!
此时,刘汉也是多头之一,那时候只能算是跟风喝汤的角色,眼见327国债期货价格被暴砸,瞬间从天堂跌落到了地狱,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在最后8分钟灰飞烟灭,对刘汉的打击,不言而喻。
但是管金生最后的囚徒疯狂没有被交易所认可,他高估了他和尉文渊的关系,尉文渊思财政部的强力施压下,思量权衡再三,以违规交易为由,当晚11点宣布国债327期货最后8分钟交易无效。随后的几天,327国债期货价格仍是一路上涨,直至被协议平仓。万国证券一败涂地,多头在1995年2月23日一天之内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再回到天堂的经历,而上交所的这一决定,也改变了无数人的生命轨迹。327国债一战,我国资本市场出现的四大风云天王,均来自327国债的多头席位。这4位在当时平均年龄只有30岁出头,分别是时年28岁的魏东、29岁的袁宝璟、34岁的周正毅和30岁的刘汉。当然,无数空头倾家荡产,这其中就包括巨亏7000万的宁财神。
经过327国债事件,刘汉攫取到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其实在这场327国债事件中,刘汉不仅仅是赚到了巨额财富,更是意识到了规则的威力,这为他后来和袁宝璟的对决埋下了伏笔。资本市场没有永远的队友,他和袁宝璟的*对决,也很快上演。
1996年,327国债事件过去一年之后,袁宝璟携巨款来到了成都。当时成都设立不久的粮交所推出了高粱期货,向来喜欢与农产品打交道的袁宝璟看到了机会。可是他不知道,这是刘汉的地盘,更是低估了刘汉在本地的通天能力。
袁宝璟来到成都之后,大肆做多高粱期货,在现货价格仅1300余元的背景下,将期货价格从1314点炒到1908点,如入无人之境,本地的大中小散户做空损失惨重。当时的刘汉并不在成都,而是在相隔万里的海南炒期货,听闻朋友们在成都被一个外地来的人摁在地上摩擦的时候,刘汉二话没说,杀回成都。
此后,在袁宝璟意欲继续炒作高粱,很快就发现了盘面的不对劲,确实有一股神秘的空头资金在关键点位压着价格,炒作成本陡升,明显感觉到风险在加大。其实此时刘汉已经入场,但他并没有一上场就撸起袖子大肆打压,与多头正面对抗。交易的天赋告诉他,现货1300,期货1900元,只要守住价格阵地,多头即必败,可以达到以小博大,以时间换空间的目的。
袁宝璟经过调查,确定这股神秘资金就是刘汉。袁宝璟也是资本市场的老手,他一眼就看清了刘汉的操盘计划,也深知时间就是自己*的敌人。于是安排人员私下与刘汉交涉,并提出只要刘汉退出,答应给他2000万。如果能联手做多炒作,能保证刘汉至少会获取5000万的收益。
刘汉答应了这个诱人的条件了吗?没有。因为他知道,成都是他的大本营,如果配合一个外地人炒作洗劫本地朋友,以后如何在成都立足发展。何况,他对做空充满信心势在必得。刘汉头脑异常聪明和清醒,并没有被数千万的利益诱惑,这需要相当大的定力,也是他在后来能拥有百亿财富的重要原因。
前面说过,327国债事件令刘汉不仅仅攫取到了巨额财富,更是让他意识到了交易规则的重要性。在成都高粱期货上,由于多头实力非同小可,刘汉意识到仅仅从盘面上,是很难彻底击败多头,必须另寻他法提高胜算。
于是,刘汉动用本地关系资源,很快就摸清了袁宝璟的持仓明细和每天的操作计划,袁宝璟放在成都粮交所的操盘手被买通,随时向刘汉汇报多头当天的操盘计划和点位。此外,刘汉也买通了交易所部分会员交易席位,限制多头的开仓额度,有钱也开不了仓。
经过一系列操作,说白了,刘汉已经完全看清袁宝璟的底牌,但此时的袁宝璟却被蒙在鼓里。
当他发现已经无法开仓的时候,气急败坏,打电话给刘汉,大骂刘汉玩阴的。刘汉也感觉时机成熟,在盘面上大肆打压,高粱期货价格暴跌。袁宝璟见大势已去,而且也领教了刘汉在本地的能力,在1500点附近无奈割肉离场,亏损近1亿。那么血洗袁宝璟之后,刘汉在高粱期货上罢手了吗?
没有!高粱期货价格在刘汉的带领下一路暴跌回1400,此时空头士气正旺,大家都将止盈价格放在了1300左右,因为这也是现货价格。但是刘汉并没有这么做,他看清了空头的计划,在1400点附近玩了一个空翻多,其他散户眼见价格又反弹了,持续加仓空单,刘汉重新将价格拉升至1600点,血洗完袁宝璟之后,再一次血洗了一众散户,赚的盆满钵满。
袁宝璟爆亏1亿,会就此善罢甘休吗?经过调查发现刘汉确实在交易中玩了手脚,始终咽不下这口气,伺机报复。
成都高粱期货一战仅仅过了半年,在1997年初,杀手出现,向毫无防备的刘汉举枪射击,但刘汉命大,逃过一劫。虽然侥幸逃过一劫,但刘汉岂能善罢甘休?但刘汉在生意场和期货市场摸爬滚打多年,树敌颇多,一时不知杀手来历。在经过一系列调查后,知道了是袁宝璟指使所为。于是,刘汉私下放话表示要花3亿买袁宝璟人头。
毕竟刘汉和袁宝璟都是那个时期的商业大亨,一个在四川,一个在北京,展开报复并没有那么容易。此事在中间人调解下,袁宝璟支付了5000万给刘汉,意欲将此事一笔勾销。但是刘汉接下来是怎么做的呢?
遇袭之后,刘汉深感期货市场的凶险,随即也慢慢离开了期货市场,同时他更进一步意识到了关系网的重要性,将精力更多的放在利用关系网发展实业上,同时也陆续在股票市场展开公司并购,越做越大,如日中天。
但袁宝璟刺杀他的事情他一直耿耿于怀,奈何对方也不是一般人,一时半会无法拿对方奈何,只能等待机会。不成想,没等刘汉自己动手,袁宝璟内部就因刺杀未果问题矛盾激化,袁宝璟忍受不了杀手一而再再而三地敲诈勒索,指使人员让杀手永远地闭上了嘴,也因此落入法网。
刘汉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他顺水推舟落井下石,又一次利用关系,让袁宝璟在2006年永远闭上了嘴。但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刘汉也在2015年为其累累罪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