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此前我们就计算过,如果电动车使用商业快速充电桩来解决充电问题,那么百公里用车成本相比于燃油车就没有任何优势。
很多人买燃油车看中的就是低电价带来的成本经济性优势,家用电价在每度电5毛钱左右,以一台电动车百公里15度电耗来分析,5毛钱的电价基础推算,百公里的电费成本只要8块钱左右。
跑100公里只需要8块钱电费,非常省钱。
但如果在外部商业充电桩充电,那么成本将会非常高,一般来说商业充电桩的成本包括很多项目,比如说建设费用、充电桩费用、电费、车位费等等,综合折算出来一个不算太低的价格。
一般充电桩电价分为峰值与谷值电价,峰值*在两块钱左右,谷值在一块钱以内,基本上只要你去充电,时间其实都在峰值。
其实以目前网络建设*的特斯拉为例,其考量了各方面成本,定出来的价格是*有代表性的,非常合理,一度电在1块8左右。
Model3的百公里电耗是11度(理论情况下),其实正常使用百公里电耗在15度左右,以一度电1块8的成本分析,百公里电费需要飙升到30块钱左右,也就是100公里的成本是30块钱。
这已经与一部分燃油车的百公里成本非常接近,以飞度的百公里6-7L油耗分析,此前油价较低的时候百公里成本不过40块钱左右,如果比对的是卡罗拉、雷凌这种混动轿车,那么成本已经持平。
其实这是此前很多人都没有说出来的痛,几乎所有的外部充电桩成本都不低,因为需要充电桩的位置都是商业区,地价称得上是寸土寸金,建设充电桩成本非常高,再加上本身商业电费比较昂贵,所以说在商业区充电,没有任何的经济性能可言。
退一步来说,快充解决的就是短时间内需要充电的问题,本身的代价也就不低。
过去还一直有个痛点,就是燃油车占用昂贵的快充车位资源,所以一部分企业对这些固定充电桩进行锁死,缴费开启,超时占用需要支付“天价停车费”。
比如说特斯拉开出了“超时一分钟支付6块4”的筹码,也就是说如果超时一个小时,停车费用就会接近400块钱,这无疑给每一个充电的车主造成了巨大的时间压力:充满电之后需要立马将车挪出充电位置。
这种做法完全可以理解,高价建设的充电桩如果被浪费,将会给后续车辆造成无法补能的痛点,高价停车位就是为了逼退那些占用停车位的车主。
回归理性分析,商业充电桩不是为了省钱,未来的趋势一定是这样,甚至在未来成熟的体系下外部充电桩的充电成本还要高于燃油车,而家用慢充将会成为崛起的方向。
白天用车,晚上回家充电,这才是电动车的合理打开方式,从目前的苗头来看,能天天去快充站充电的消费者,基本上都是土豪或者小区不支持充电桩的消费者。
30万左右有很多可选的车型,像BBA里的入门中级车,应该是很多人的*,但这个价格基本只能买到低配车型。而如果对配置、空间有更高的需求,那完全可以考虑普通品牌的*车,或者是二线豪华品牌的车型。不仅能享受到越级的表现,而且在动力、舒适性等诸多方面比低一个级别的BBA车型*。因此,这期我们就介绍三款30万左右必看的车型,实力不输BBA,这些车才是“深藏不露”。
第1款是大众辉昂。
作为大众如今仅存的“辉字辈”车型,曾经上市之初也是野心勃勃,试图填补大众在C级车市场的空白。可惜上市后销量异常惨淡,月销基本在1000台以内,和奔驰E级、宝马5系等车型比起来简直天壤之别。辉昂的指导价为34-44.6万,定价作为主流水平,但终端有非常大的优惠,基本能达到7万左右。推荐车型是入门版的2021款380TSI豪华版,指导价34万,优惠后实际价格仅27万出头,可以说是性价比*的C级车。
说实话,从外观上看,辉昂确实难以撑起30万级别的档次,尤其是VW标,更是拉低了整车的身段。毕竟这个价格品牌是很多人考虑的重点,而大众一向主打中低端车型,突然跑出个30多万的价格,一时半会很难让人接受。但如果抛开品牌偏见来看辉昂,其整体设计个人觉得还是很有看点的,尤其是车头,也算继承了老大哥辉腾那种低调稳重的风格。车宽达到了1893毫米,加上扁平化的设计以及大量银色镀铬饰条修饰,把车标遮住再去看这台车,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其实,辉昂的优势非常明显,除了性价比高之外,空间非常*,毕竟有着5074毫米的车长。前后排空间都非常大,后排对于一般身高的乘客来说很轻松就能翘起二郎腿,而且坐三个人也不会拥挤。只是中间地台凸起非常大,这也是大众车型的特色,长时间坐在中间并不那么舒适,比较适合小孩子乘坐。
其次是动力,搭载的2.0T EA888中功率发动机,*马力224匹,峰值扭矩350牛米,匹配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这套动力官方零百加速成绩是8.1秒,比较一般。但跑高速的时候非常平稳,动力随叫随到,即便车速超过110也有不错的推背感,超车变道毫无压力,日常使用完全没有问题,而且油耗也不算高,综合下来百公里基本在9.5个左右。
当然,辉昂的缺点也非常明显。一方面储物空间有待提高,车门两侧和中央扶手装不了什么东西,而且中控居然没有放手机看导航的地方,设计不太合理。其次,豪华版车型没有多层隔音玻璃,所以车里噪音控制得不怎么好,尤其是胎噪,车速快了后会比较明显。还有就是后备箱的容积只有440升,和迈腾的533升比起来也要小很多,日常家用不怎么实用。
第2款要介绍的车型是沃尔沃S90。
S90的销量表现还是比较出色的,月销基本在两三千台左右,在二线豪华品牌中处于领先水平。该车指导价40.69-50.59万,定价稍高,同样终端有非常大的优惠,推荐车型2021款B5智逸豪华版,指导价40.69万,优惠后实际参考价不到34万。
和辉昂不同,S90整体给人的感觉更加清新脱俗,外观相对而言并不会那么老气横秋,而是以低调时尚著称。前脸中网尺寸并不大,直瀑式的设计,配上硕大的沃尔沃LOGO以及雷神之锤大灯,很有辨识度。而且5090毫米的车长以及3061毫米的轴距,在C级车里也处于中上水平。因此空间方面不用多说,前后排都非常宽敞,500升的后备箱容积中规中矩,不大也不小。当然,S90的安全配置才是重点,即便是*配车型,各种主被动安全配置一应俱全,让人足够放心,而且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也是标配。
此外在动力方面,S90也有较大的优势。搭载的2.0T发动机*马力达到了250匹,峰值扭矩350米,匹配8挡自动变速箱。这套动力官方零百加速成绩是7.2秒,比辉昂强劲不少,再加上有48V轻混系统的加持,油耗表现也让人满意。车主实测的百公里平均油耗仅8.6升,不到9个对于一台C级车来说,还是比较惊喜的。
当然,S90也有要吐槽的地方。首先悬架减震有些偏硬,经过一些不平坦的路面时车内还是有较大的颠簸感,对整车的驾驶体验有较大的影响。其次,后排中间地板凸起较高,而且中央扶手是一体式的,长时间坐在中间不那么舒适。还有就是后排座椅有些短,腿部有小部分是接触不到的,座椅支撑性不是很够。
最后要介绍的车型是捷尼赛思G80。
作为韩系豪华品牌的捷尼赛思,可能很多人连名字都没听过,其实也不足为怪,毕竟韩系车近几年在国内本来认可度就不高。而捷尼赛思G80定位同样是中大型车,指导价36.28-45.38万,属于主流水平。推荐车型2021款2.5T后驱豪华版,指导价36.28万。
和其他韩系车一样,G80的外观同样让人眼前一亮,整体设计非常个性时尚,这也是目前韩系车的主流。而作为高端车,这样的造型好不好看就因人而异了,但至少对年轻人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前脸中网尺寸非常大,配上酷似宾利的车标,看一眼后就让人印象深刻。不过相对而言,G80的尺寸比较一般,车长为4995毫米,轴距3010毫米,但是车宽达到了1925毫米,比S90和辉昂都要宽不少,再加上车尾类似溜的设计,整车更像是一台宽体轿跑,定位和奥迪A7比较相似。
不仅仅是外观,G80的内饰同样让人眼前一亮。说实话,韩系车的造车水平还是很高的,整个内饰看起来非常*,很有设计感。不像现在很多车都是清一色的双联屏,或者花里胡哨的设计,G80给人的感觉是科技时尚而又不乏实用性。而且配置也非常高,配备了11个安全气囊、360度全景影像、全车电吸门、电动后备箱、前排座椅加热通风按摩,以及让人眼前一亮的悬架软硬调节,这些配置如果放在BBA上,至少50万以上。
其实,G80*的优势是动力系统,搭载的2.5T涡轮增压发动机,*马力达到了304匹,峰值扭矩422牛米,匹配8AT变速箱。这套动力官方给出的零百加速成绩是6.6秒,考虑到这样的价格,这样的动力表现在同级中*是数一数二的存在。不过,动力强的同时油耗肯定不会低到哪去,车主实测百公里平均油耗在12升左右。因此,如果你在乎油耗,那G80可能就不那么合适了。
当然,G80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首先,车机系统中文版的还不怎么成熟,一些操作逻辑以及兼容性都有待提高。还有就是由于设计的缘故,后备箱容积只有424升,比辉昂还要小一点,因此整个空间实用性并不怎么高。
点评:C级车80%的销量都在BBA里,宝马5系、奔驰E级和奥迪A6L实力也确实很强。不过,如果预算不是很高,而且不那么在乎品牌,那上面这三款车还是非常厚道的。产品力肯定不弱,只是品牌影响力有些低,但对于低调稳重的人而言,也算是不错的选择。好了,这期就先聊到这,下期再见。
今年1-2月,国内汽车市场的部分新能源车企或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型,因为受到原材料成本和新能源补贴下滑的影响,出现了集体涨价的情况。
3月,由于近期国际局势紧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又有部分车企宣布将上涨新能源汽车售价。自2022年以来,国内市场已有超过50款新能源汽车售价进行上调。
特斯拉
特斯拉已于3月10日、15日以及17日,在8天的时间内分三次对旗下所有国产特斯拉车型进行价格上调,三次涨价累计涨幅从1.4248万元-3万元不等。
其中,Model 3入门版车型后轮驱动版上涨到27.99万元(补贴后);Model Y入门版车型后轮驱动版上涨到31.69万元;国产特斯拉最贵车型为Model Y高性能版,上涨到41.79万元。
比亚迪
3月16日起,比亚迪汽车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官方指导价进行了调整,上调幅度从3000元-6000元不等,涨价涉及10款车型共39款配置。
其中,涉及3000元涨幅的车型主要为DM-i车型,涉及6000元涨幅的车型主要为纯电动车型,海豚、元PLUS等也均在涨价范围之列。今年1月,比亚迪曾对旗下新能源车型进行过一次涨价,上调幅度1000元-7000元不等。
威马
3月18日0时起,威马汽车将对旗下所有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上调,综合补贴后售价上调幅度为7000-26000元不等。据悉,涨价原因是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以及供应商供货紧张等因素。
目前威马品牌旗下共有四款车型,分别是定位为SUV车型威马EX5、威马EX6、威马W6以及中型轿车的威马E.5。 威马此轮涨价也已经是年内第二次售价上调,而且部分车型涨幅达10%。
哪吒
3月18日0时起,哪吒汽车宣布对旗下车型售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从3000元-5000元不等。 原因系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紧张等诸多因素影响。
小鹏
3月21日0时起,小鹏汽车旗下三个在售车系P7、P5和G3i的售价进行调整,补贴前售价的上调幅度在1.01-3.26万元不等,原因系原材料大幅上涨。
涨价后,小鹏P7售价区间为23.99-42.99万之间, 除了562E性能版没有涨价,其他配置车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涨价,670G、670N和670N+的涨幅在1万元左右,而670E和670E+的涨幅超过3万元。
欧拉
从3月23日0时起,欧拉汽车将调整2022款欧拉好猫(包括GT版)所全系车型的价格,上调幅度在6000-7000元不等。
欧拉官方表示,涨价是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影响,此前已经通过欧拉App等官方指定渠道支付定金的用户不受此次价格调整影响。 3月初,欧拉曾对好猫GT车型进行过价格上调涨幅1.2万元。
近日,2022款改款特斯拉Model Y上市,新车和老款车型相比变化不大,新增了前排中间安全气囊。新车售价区间依然是31.69万-41.79万。
前排封闭式中网比较经典
大灯组内部结构比较精致
新车外观设计还是熟悉的风格,前脸封闭式中网比较经典,大灯组为LED光源,灯腔结构比较精致,中高配车型下方带有雾灯组,进气格栅比较狭长。
侧面溜背风格明显,颇有运动感
顶配轮毂为21英寸,带高性能刹车卡钳
车门采用了无边框设计
车身侧面属于偏运动的那一类,溜背风格明显。窗线采用了黑色饰条,标配了后排隐私玻璃,门把手为隐藏式,四个车门都是无边框设计。轮毂尺寸标配19英寸,顶配为21英寸,顶配带高性能刹车卡钳。
顶配车型尾部带有碳纤维尾翼
后尾部颇为性感,顶配车型带有一条碳纤维尾翼,增添了不少性能范儿。尾灯采用了熏黑风格,尾部线条也是很有立体感,下方黑色后杠和车身撞色。
中控风格很简洁,中控屏尺寸15英寸
*方向盘带加热功能
内饰方面,整体感觉比较简单,没有太多豪华感。中控大屏尺寸15英寸,没有传统的仪表盘设计。方向盘为皮质包裹,带有方向盘4向电动调节,方向盘记忆及加热功能,换挡机构为怀挡式设计。
座椅比较运动,材质为仿皮
座椅方面,座椅风格比较运动,座椅材质为仿皮,主驾驶带有12向电动调节,副驾驶为8向电动调节,前后排都带有座椅加热。
智能辅助驾驶方面,特斯拉搭载了自研的智驾芯片,总算力为144TOPS。其主要分为两个选装包,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选装价格分别为3.2万和6.4万。特斯拉的智能辅助驾驶并没有配备激光雷达,而且没有高精地图。
长续航版*纯电续航660公里
动力方面,后轮驱动版搭载后置单电机,*功率194千瓦,*扭矩340牛米,零百成绩6.9秒,*纯电续航545公里。长续航全轮驱动版*综合功率331千瓦,*综合扭矩559牛米,零百成绩5秒,*纯电续航660公里。高性能全轮驱动版*综合功率357千瓦,*综合扭矩659牛米,零百成绩3.7秒,*纯电续航615公里。底盘方面,悬挂结构前双叉臂后多连杆,调教风格比较硬朗。
2022款改款特斯拉Model Y相比老款车型变化不大,只是增加了前排中间气囊,价格和老款保持一致。7月份特斯拉Model Y销量为7640台,而在6月份其销量为52150台。不知道大家觉得这台车怎么样?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特斯拉汽车的价格》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特斯拉汽车的价格、30万车型推荐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