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最近油价上涨,牵动着千万燃油车主的心。对于持币待购的准车主来说,也是相当纠结,让不少人催生了购买电动车的想法。
不过疆哥认为,目前纯电动充电效率和充电设施尚不完善,对绝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其实并不方便(有车位、电区房、农村地区除外),倒不如考虑一些低油耗的“混动”车型。今天,疆哥就来盘几款预算在15万以内的低油耗车型,3毛一公里,全都喝92,油价再高都有底。
1.比亚迪秦PLUS DM-i
指导售价:10.58-14.58万
工信部油耗:3.8L/100km
以往在混动领域,基本都是日系“两田”的天下,特别是丰田,更有传言说:“世上只有两种混动,一种丰田,一种其他”。不过,发展至今,混动领域多了一位强敌,那就是比亚迪!
秦PLUS DM-i的工信部综合油耗仅为3.8L/100km,油耗表现已经优于卡罗拉双擎的4(4.1)L/100km了。
凭借这套超级混动DM-i系统,加上10—14万元的售价,造就了秦PLUS的高销量。2021年,全年共销售了110865台,这对于*国产轿车来说,已经算很强了,毕竟轿车领域也向来不是国产车的强项。而且目前这款车型相当火爆,想要提车还得排队了。
2/3.丰田卡罗拉/雷凌双擎
指导售价:13.58-15.98万/13.38-15.28万
工信部油耗:4.1L(4L)/100km
如果要考虑*省油、省心、耐用的家用轿车,有一两款合资车肯定绕不过去,它就是出自丰田的卡罗拉双擎和雷凌双擎。
这两款丰田老将,想必不用疆哥赘述,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两款车型均基于TNGA架构打造下打造,内核是相同的,造型各有特点。
不过非要两者间推荐一个,疆哥更偏向雷凌双擎,因为其配置和性价比都更高,全系标配8个安全气囊,同级车型很少有能做到。
动力方面,雷凌双擎和卡罗拉双擎搭载的混动系统,是由一台1.8L的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和一台永磁同步电机组成,系统综合*功率为122马力,匹配E-CVT变速箱。工信部综合油耗,卡罗拉双擎为4.1L/100km,雷凌双擎为4.0L/100km。
4/5.凌派/享域锐混动
指导售价:13.98-16.98万
工信部油耗:4L/100km
作为*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车型,凌派一直都很热门。一副“小雅阁”的样貌,粗壮镀铬搭配大嘴造型,风格还是比较偏向方正硬朗的。
而享域,则是凌派的孪生姐妹车型,由东风本田打造。两者造型内饰基本一致,动力系统和机械构造则是完全相同。
动力方面,凌派锐混动和享域锐混动搭载了本田第三代i-MMD混合动力系统,由一台1.5L的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 和两个电机混联而来,一个为驱动用电机,一个为发电用电机。发动机*功率80kW,峰值扭矩134N·m,电机*功率96Kw,峰值扭矩261N·m,匹配的是E-CVT变速箱,工信部综合油耗为4.1L/100km。
6.轩逸混动
指导售价:13.89-15.59万元
工信部油耗:3.9L/100km
轩逸,也是*家喻户晓的车型,已经连续两年成为中国市场汽车“销冠”。
而这台更省油的混动版轩逸,搭载了e-POWER技术,由一台1.2L三缸发动机、电池组、电动机、逆变器等组成。
但是与丰田THS、本田i-MMD完全不同的是,日产e-POWER是一种串联式的混动技术,具体表现在e-POWER中发动机并不参与动力输出,而是通过燃烧做功为电池组提供电能,电动机组负责全时驱动车辆。换句话说,e-POWER并不是一台纯粹的混动车型,而更像是不插电的增程式新能源车。
得益于此,搭载了e-POWER技术的混动轩逸工信部油耗成绩达到了4.1L/100Km。
当然,也有一些车友不考虑混动车型,在此,疆哥提供一份由“小熊油耗”公布的2021新车油耗排行榜,是根据实际的车主贡献了1.2亿条加油记录,通过大数据统计出来的,因此,这一数据更加贴合真实的用车情况。
对于上述“省油”的车型,大家又怎么看呢?欢迎关注“车域无疆”,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移动互联网时代,变化迅捷发生。用户和流量越来越聚集在移动端,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地从场景中启动、嵌入、激发。如何让银行提供的服务在用户使用场景中充分体现,提升用户的移动化智能体验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内外部环境新变化,上海银行围绕“智慧金融、专业服务”企业形象,持续推进打造在线渠道、物理网点、呼叫中心立体联动的协同体系,不断完善服务体验,提升全渠道价值创造能力。截至2018年末,该行在线及自助渠道结算分流率达94.41%,较上年末提高3.57个百分点;手机银行和微信银行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40.94%和36.75%。
围绕移动金融和场景驱动
聚焦“在线金融服务提供商”定位
近年来,上海银行从传统的银行物理网点、自助机具,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互联网银行,服务形态不断变迁,不仅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更为自身实现长远发展夯实了基础。
2012年,上海银行提出建设服务专业、品质卓越的“精品银行”战略愿景,明确了“中小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依托传统银行优势、独具特色的在线金融服务提供商”等特色定位,电子渠道优先发展成为上海银行全行战略共识。
2013年,上海银行正式推出个人手机银行,明确以移动端为重心、手机银行为重点的电子渠道发展策略,在移动端构建便捷、精简的在线服务、交易、销售平台,加快产品创新,围绕客户体验、获客、销售、财富管理、消费信贷等重点,将手机银行打造为移动金融拳头产品,赢得诸多赞誉和口碑。
2015年,该行进一步落实“在线金融服务提供商”的特色战略定位,围绕移动金融和场景驱动,将手机银行渠道打造成为交易、销售和服务互动的主渠道,强化场景金融合作,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创新,加强大数据运用,不断增强线上渠道的获客与销售能力。
2018年,结合外部形势新变化,上海银行继续聚焦“在线金融服务提供商”定位,拓展手机银行在线平台,在全行“零售业务重中之重”的战略引领下,将移动优先战略作为渠道战略发展的核心。该行以移动渠道为优先主推方向,重塑客户旅程,通过个性化赋能在线经营,打造开放互动、数据驱动的在线营销服务平台,提高线上服务比例,优化效率、成本和客户体验;线下持续夯实,深化网点智能化转型和数字互动,优化网点布局,推进业态重塑,提升网点一体化经营能力。
新版手机银行“简•智”创新
去年客户数增长40%
围绕“智慧金融、专业服务”企业形象,“把简单回归客户,把复杂留给银行”是对上海银行手机银行“简·智”理念的*诠释。
围绕这一理念,上海银行在2018年初推出个人手机银行5.0新版,以客户为中心,为财富客群、信用卡客群、老年客群提供个性化服务,让服务更贴心,更智慧。手机银行客户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客户渗透不断攀升,2018年末,手机银行客户数达到450.45万户,较2017年末增长40.94%,三年增幅达183.53%。轻渠道获客带来的微信银行客户数达到296.14万户,较2017年末增长36.75%,三年增幅达到264.91%。
上海银行手机银行坚持回归客户视角,悉心洞察、找准痛点,不断打磨自身的服务。基于客户洞察及体验提升,推出智能理财推荐、社保卡在线办卡、在线上银e卡等新功能,为客户提供及时的资讯信息。结合客户痛点推出线上小额信用贷款产品——信义贷,只需3分钟即可完成从申请、签约到*提款的全部流程。
此外,新版手机银行聚焦互动与智能,积极拥抱新科技,推出了指纹登录、刷脸登录、刷脸转账、AR活动、隐形盾等。其中,刷脸转账成为62%的客户大额转账*方式;创新的智能语音服务,支持用户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交互。这些新功能和新体验让手机银行渠道一跃成为客户访问、交易、销售和活跃的主渠道,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近三年同比增幅均超过50%,销售业务占比三年增长近30个百分点。
围绕中小微企业客户需求,上海银行企业手机银行致力于提供更优质的普惠金融服务,直面客户痛点,相继推出网点预约、电子票据、结贷一卡通、资产负债等新功能,优化智能转账、理财一键购买等功能体验,并实现扫码登录、扫码理财等跨渠道协同交易。
2018年,上海银行手机银行荣获“CFCA区域性商业银行*手机银行奖”和“网金联盟银行业网络金融创新*移动银行奖”等奖项。
全渠道立体协同
智能化网点覆盖率93%
为打造立体联动的全渠道协同体系,上海银行以移动渠道为核心,积极推动内外智能连接和跨渠道线上线下协同,逐步实现移动渠道与网点、客服渠道的联动服务。
在网点渠道,上海银行引进新型智能柜员机(ITM),传承手机银行界面风格和交易流程,定位为具有丰富外设的超级“手机银行”,为用户提供大额现金、零钞服务、存单支取、账户开立、理财产品销售等服务。ITM查询、取款、转账等场景充分借助APP身份认证,账户激活也支持联动开通手机银行,在提升网点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的同时,与线上渠道形成协同效应。目前,上海银行的智能化网点覆盖率已达到93%。
在客服渠道,上海银行贴合养老金融战略特色,推出“美好生活e理财”电话人工代客交易服务,为不善使用电子渠道的老年客户提供足不出户、轻松理财的线上服务体验。同时,运用智能机器人、BI商业智能等技术实现智能作业、*营销,智能机器人“小海”已布设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在线渠道,进一步提升跨渠道的无缝服务体验和远程交易体验。
展望未来,上海银行将持续推进智慧渠道建设,将移动渠道打造成为服务用户的主渠道,聚焦用户核心需求,基于个性化和智能化,以端到端的思维,实现数字化洞察和关键旅程重塑,推进高频金融场景和生活场景的连接,为用户提供体验领先的在线金融服务,全力追求“智在技术、慧为价值、客为初心”。
在即将推出的个人手机银行6.0新版中,上海银行将基于用户洞察完成信用卡申请、贷款申请、理财购买等多项关键客户旅程重塑,针对全客群提升个性化在线经营能力。同时,该行还将推进线上线下生态圈打造,联动微信和APP轻模式,不断增强线上服务能力。
(滑动查看更多)
(专题)
如果你现在正手持15万元左右的预算,想买一辆纯电动汽车但却在众多车型中徘徊犹豫,今天小编特为为大家带来了8款当下热销的15万元区间纯电动车型,不仅有国产品牌车型ID.3,还有一众国产品牌和新势力造车企业的热销车型,既有轿车也有SUV,可以说是囊括了目前15万元最值得买的8款纯电动车型。
一、比亚迪秦Plus 2021款 EV 500KM 尊贵型
售价:15.88万元
车身尺寸:长宽高:4765/1837/1515mm 轴距:2718mm
车型定位:紧凑级轿车
续航里程:NEDC 500公里
推荐理由:
1、比亚迪王朝系列经典车型之一,拥有较长时间的车型历史,零配件供应链完备,等车周期相对较短,后期维修售后完备,用车成本较低。
2、配置相对均衡,支持L2级智能辅助驾驶,舒适性配置也较为丰富,空间在同级别车型中略占上风,非常适合家用。
3、采用比亚迪独有的刀片电池组,安全等级更高。
缺点:
1、不是纯电架构平台设计生产,轴长比略小。
2、磷酸铁锂电池冬季使用续航折损率略高。
选购建议:比亚迪秦plus EV可以说是15万价格区间最为均衡的*家用轿车产品,背靠比亚迪电气化的庞大技术沉淀,无论是三电系统、智能化配置、舒适性配置以及外观内饰都属于主流水平,15万预算看纯电动轿车,秦plus EV是绕不开的*车型。
二、比亚迪海豚 2021款 401km 骑士版
售价:13.08万元
车身尺寸:长宽高:4150/1770/1570mm 轴距:2700mm
车型定位:小型两厢轿车
续航里程:NEDC 401公里
推荐理由:
1、采用纯电架构e平台3.0设计生产,虽然车身长度只有4150mm,但是轴距却长达2700mm,小型车的车身却拥有越级紧凑级的轴距,车内空间在同级别中非常宽敞。
2、比亚迪海豚的造型精致灵巧,4150mm的车身长度拥有相对短小的转弯半径,好开好停,非常适宜城市通勤。可爱的造型也深受很多女性用户的喜爱。
3、海豚的配置相对均衡,没有什么短板,既支持L2级智能辅助驾驶,舒适性配置也较为丰富,在同价位中车型配置性价比相对较高。
缺点:
1、内饰塑料感较强,用料属于比较廉价的车型,另外其后备箱容积有些小,不适合全家人出游驾驶。
2、磷酸铁锂电池冬季使用续航折损率略高,另外其401公里的NEDC续航里程在目前各车型中没有什么优势。
选购建议:比亚迪海豚一经推出销量表现就十分不俗,月月销量均超万台的表现可见海豚的性价比是非常的高。如果你想买一台灵活小巧、好驾驭、科技感十足的纯电动小车,比亚迪海豚非常适合你。
三、比亚迪元plus 2022款 510KM 尊荣型
售价:14.78万元
车身尺寸:长宽高:4455/1875/1615mm 轴距:2720mm
车型定位:紧凑级SUV
续航里程:NEDC 510公里
推荐理由:
1、元PLUS采用了比亚迪*的家族式设计语言,线条流畅、姿态动感,符合多数消费者的审美标准。
2、比亚迪旗下*e平台3.0打造的SUV车型,刀片电池加持,空间更大,更安全。
3、元PLUS搭载了一台*功率为150kW,峰值扭矩为310N·m的驱动电机,零百加速时间仅需7.3秒。对于一台入门级的紧凑型SUV来说,这样的动力表现已经算得上*。
缺点:
1、元PLUS的驾驶位空间比较狭窄,驾驶员在开车时右脚膝盖会被中控台中央隔板顶住,特别是高个子用户体验感极差
2、比亚迪元PLUS全系均未配备座椅通风、座椅加热,即便是副驾驶电动调节功能也只出现在顶配车型上,此外,元PLUS比较入门的豪华型、尊荣型连天窗都没有,导致性价比下降。
选购建议:比亚迪元plus是比亚迪*采用e平台3.0打造的SUV产品,全新的外观、内饰设计赋予元plus更多的科技感。此次改款后的元plus综合性价比依然表现不错,这一点从销量也可以看出,6月份元plus销量高达16553辆,排行纯电动汽车第四名可见实力之强悍。
四、AION Y 2022款 70 智领版 磷酸铁锂
售价:14.76万元
车身尺寸:长宽高:4410/1870/1645mm 轴距:2750mm
车型定位:紧凑级SUV
续航里程:NEDC 500公里
推荐理由:
1、AION Y独有的机甲外观,可以说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外观的一个风格,外观科技感十足,深受很多年轻用户的喜爱。
2、车联网的功能方面,AION Y表现比较出彩,它的车机系统支持在线导航、在线音乐、在线电台等功能。具体的APP方面,则包括了大家常用的高德地图、QQ音乐、喜马拉雅等。在我们体验的过程中,整个系统的流畅度也是可圈可点。
3、经过实测虽然AION Y只有紧凑级SUV的车身尺寸,但是实际车内空间表现却令人十分惊喜,4410mm的车长虽然不长,但是实际车内乘坐空间却很是宽裕。
缺点:
1、续航里程存在一定虚标情况,很多车主反馈AION Y实际续航里程达成率不高。
2、操控性能以及动力性能不足,高速情况下车发飘,低速表现不佳,动力不够平顺,电门不太跟脚。
选购建议:AION Y除了大家公认的空间宽敞外,它的车机系统同样比较好用,动力输出也达到了主流水准。虽说续航达成率不是很高,但充电的效率还算不错,在这个价格下,AION Y还是相当值得考虑。
五、几何A 2022款 Pro 430KM 青苹果Halo
售价:15.58万元
车身尺寸:长宽高:4752/1804/1503mm 轴距:2700mm
车型定位:紧凑级轿车
续航里程:NEDC 430公里
推荐理由:
1、几何A的续航里程达成率较高,经过夏季续航测试几何A的里程达成率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
2、内饰方面几何a的用料会比较扎实,尤其是电子挡位区域的六边形触摸功能按键,赋予车子满满的科技感。此外,拼色的设计加上银色装饰的点缀,整体就非常的年轻。
3、几何a的空间表现是比较多人认可的,就算是后排,头部和手脚都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丝毫不回觉得局促、压抑,整体舒适度很高。另外,几何a的空间利用率也是比较高的,不仅后备箱大,能满足家庭出行的装载需求,还有非常多储物空间,存放东西也是比较方便的。
缺点:
1、几何A的外观设计没有什么特点,与吉利的帝豪外观相似度极高。
2、不是纯电平台设计生产,所以轴长比并不大,三电系统表现一般。
选购建议:几何A作为几何旗下第*产品可以说受到了吉利集团的极大重视,刚推出时产品力表现突出,但是经过数年的新能源车发展几何A并没有得到过多的技术更新。不过另一方面来看几何A的技术也更成熟,质量品控也令用户放心。
六、哪吒U 2022款 智610 三元锂
售价:15.38万元
车身尺寸:长宽高:4549/1860/1628mm 轴距:2770mm
车型定位:紧凑级SUV
续航里程:NEDC 610公里
推荐理由:
1、哪吒U外形基于Eureka 01概念车而来,保持了较高的还原度,塑造了满满的科技感。
2、有别于竞品,哪吒U并没有采用一块超大的中控屏,而是采用了两块12.3寸的联屏,其实对比来看,我更喜欢哪吒U的设计,因为在驾驶中,保证转动更小的头部角度就能获取足够的信息,相对而言更安全。
3、610公里的续航里程在15万价位中独树一帜,属于相当高的水平。
缺点:
1、该车在高速行驶时,来自轮胎的胎噪以及风噪会非常明显,另外,电动机的声音也会很明显传到驾驶舱内,NVH有待提升。
2、底盘调教偏舒适性,但缺乏紧实感,过弯会感觉支撑性不足,以及通过颠簸路面会感觉有多余回弹。另外,刹车力度不够线性,需要一段的磨合适应时间。
选购建议:这款车无论从设计还是其他创新点来说,都可圈可点,与其他竞品打出了差异性,可以看出他们对于产品的认真,另外,对于用户需求的把控也*到位,与同级对比起来,虽然品牌力稍弱,但是产品确实做的没毛病,从逐渐攀升的销量可以看出,这款车将会是15万级别新能源车的有力竞争者。
七、几何C 2022款 葡萄C550
售价:15.27万元
车身尺寸:长宽高:4432/1833/1560mm 轴距:2700mm
车型定位:紧凑级SUV
续航里程:NEDC 550公里
推荐理由:
1、这辆车子的外观设计,整体上来说是比较具有科技感的,也符合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整个车头显得很圆润。与之匹配的是鹰眼造型的大灯,显得特别的犀利。
2、续航里程达成率非常高,无论是冬季测试还是夏季续航测试,几何C的续航达成率都名列前茅,夏季甚至超过了***的标定续航里程。
3、动力表现不错,电动机总功率150kW,总扭矩310N·m,驾驶体验来看和一众2.0T车型基本相当,日常超车也是游刃有余。
缺点:
1、底盘设计还停留在七八万元左右的设计,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悬架为扭力梁非独立悬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板车悬架,舒适度自然不高。
2、车顶采用了快背式的设计,导致后排乘客头顶的舒适度被压制了。轴距达到了2.7米,但是后排舒适度明显不足。
选购建议:几何C的整体性价比看起来还算是不错的,各方面的性能都比较均衡,加之新车型存在一定优惠,续航里程也进一步提升,日常城市通勤十分适合购买。
八、大众ID.3 2022款 Active Pure 纯净智享版
售价:14.68万元
车身尺寸:长宽高:4261/1778/1568mm 轴距:2765mm
车型定位:紧凑型车
续航里程:CLTC 450公里
推荐理由:
1、*款大众ID.3的标定续航为450公里,车主实测可以跑420公里以上,续航达标率比较高,即便是在冬天也有着不错的续航表现,车辆长达400公里的续航也足以满足日常通勤需求;
2、加速性能强:该车型使用的是170匹马力的永磁同步电机,低扭状态下可爆发出310牛米的扭矩,使得大众ID.3在起步加速时就可以甩开绝大多数燃油车,虽然车辆高速行驶时的后段加速比较一般,但是也足以满足市内通勤。
3、造型摆脱了大众千篇一律的套娃设计,更加精炼,充满科技感,与自身纯电动车身份相符合,小钢炮的车身尺寸匹配小钢炮的动力,深受年轻人的青睐。
缺点:
1、大众ID.3的底盘调教偏向于运动,底盘的整体质感比较硬,无法过滤太多的路面震动,车辆在经过颠簸路面或者减速带时,车内乘客会感受到明显的摇晃和共振。
2、内饰用料一般。该车型的内饰设计还算年轻时尚,但是用料方面还是以塑料为主,给人一种廉价的感觉,另外新车的内饰异味也比较大;
选购建议:作为此次推荐8款车中**合资车型,ID.3有着令人眼前一亮的外观设计以及充沛的动力表现,但是其低配车型配置相对缺乏,加之MEB平台后鼓刹的配置令很多人产生顾虑。总而言之大众ID.3作为合资车型拥有更强的品牌效应,但是在自身产品力上却略逊于部分中国车企的产品。
本次小编共计为大家推荐了8款15万元价格区间的纯电动汽车,车型包括轿车和SUV。其中7款为国产品牌,1款为合资品牌。可以说这8款车就是目前15万元区间内产品力、性价比、销量最为突出的8款车型,如果您正手握15万元想要购买一辆纯电动汽车,不知道该如何挑选车型,这篇文章或许能帮助您解决选择困难症,当然如果您还有其他备选车型想要咨询小编,也欢迎您留言进行评论。
如果是二三十年的老司机,他们当年考驾照时基本都考的手动挡。再加上驾驶习惯的养成,对手动挡汽车可能会情有独钟。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路面上跑的汽车,绝大多数是自动挡,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不需要频繁地换挡,驾驶相当的方便、轻松。
当然,自动挡汽车的价格也分了很多个档次,如果想买15万以内的家用车,大家不妨看看这两款,操控性好,底盘也比较扎实。
第*:一汽大众——全新宝来
2023款 200TSI DSG畅行版
指导价:12.39万
相信很多朋友对宝来这个品牌并不陌生,毕竟被引入中国已经21年,目前也拥有超过350万用户,堪称“国民家轿”。
这款全新宝来也是上个月28号才刚刚上市,算是中期改款,相对老款,做了不小升级。
这是*紧凑型轿车,整个前脸是大众家族化的设计特色。下格栅两端,雾灯外面的C型镀铬装饰,算是点睛之笔,让前脸多了一种凌厉的感觉。腰线和尾灯的设计,也多了一份优雅和跳脱,没那么死板。
中控内饰的设计乍一看,可能都觉得不太像大众的风格,因为完全脱离了单调和呆板。
虽然整个的颜色还是暗色系,但12英寸悬浮屏幕和10.25英寸彩屏智能多功能行车电脑,已经足够惊艳,妥妥的国产车既视感。
搭载的还是第三代信息娱乐系统CNS 3.0,诸如在线导航、手机互联、APP connect 无线投屏等时尚功能,它们也是一个不落。
虽然跟AITO问界M7搭载的鸿蒙系统无法相提并论,但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方向盘是皮质的,配有上下、前后调节、多功能按键。日常驾驶也比较轻便,转向比较灵活。
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是:4672*1815*1478mm,轴距2688mm,在同级别的车型里,*算大空间。甚至不少的车友,就是看中了这款车的这个优点。
打开后备箱,行李舱容积506L,6个20英寸的行李箱轻轻松松装进去。有了这款车,哪怕是一家五口,过年回家的行李,都可以全部装下,甚至可以给老母亲留出空间,年后返程塞十几斤腊肉。
底盘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后纵臂扭转梁式非独立悬挂。承载式车身结构,电动助力转向。大众的底盘调教能力是它*的优势之一,所以这款车在高速上开起来,底盘也是相当的稳,想飘都飘不起来。
动力方面,搭载了大众新一代EA211 1.2T/1.4T发动机,*输出116马力,*扭矩200N·m,匹配7挡手/自一体DSG® 双离合自动变速箱,升挡速度能达到惊人的10ms 以内,可以与专业车手的手动换挡速度一较高下。
动力虽然算不上非常的强,但对于日常的通勤是完全足够的。并且WLTC综合油耗才5.73,一年下来油钱能省不少。
安全/辅助操控配置:标配ABS防抱死、制动力分配、刹车辅助、牵引力控制、车身稳定系统、6个安全气囊、驻车雷达、自动驻车、倒车影像、定速巡航、上坡辅助等。
其他实用配置:
遥控钥匙、发动机电子防盗、4个扬声器、4个Type-C接口、LED远近光灯、自动大灯、日间行车灯、电动车窗、车窗防夹手功能、后视镜加热、车内空气调节/花粉过滤、车内PM2.5过滤装置等。
推荐理由:空间大、操控性好、油耗低、配置也过得去。
第二款:吉利博越
2022款 X 1.8TD DCT智领型
指导价:14.28万
不得不说,吉利是目前自主品牌中的领头羊之一,排在前面的估计也就是比亚迪了。
吉利的代表车型也很多,比如帝豪GL、宾瑞、帝豪、袁晶、金刚、博瑞、博瑞GE等。
博越当然也是吉利旗下卖得不错的*车型,在6月紧凑型SUV排行榜上,博越卖出12822辆,排名第8,上升7位,应该说还是比较受车友们欢迎的。
外观方面,博越给人的最直观感受就是力量感,车盖上两道明显凸起的筋线,前脸镶嵌内陷式的进气格栅,瀑布式的镀铬,简约中透着力量。
侧面的层次感也是比较强,尾部的设计比较紧凑。
中控内饰的色调是比较的内敛,主打的暗色系。黑色钢琴烤漆饰板和金属饰板,算是多了一些点缀。
值得说道的是仿皮座椅,比较耐脏之外,也比较厚实,坐上去还是蛮舒服的,能有效降低驾驶的疲劳感。
搭载了7英寸液晶仪表和10.25英寸触控液晶屏,应该说是紧跟潮流,符合中国车主的偏好。
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是:4544*1831*1713mm,轴距为2670mm,比哈弗H6和长安CS75 PLUS稍微小一点点。
不过只要不是山东身高2米的大汉,1米85以下的汉子坐进去,都不会膝盖顶到前排座椅。
底盘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总体来说,调教得还是比较舒适的,能够过滤掉路面的大部分颠簸。只是可能在车速过快时,会有一点点的胎噪。
动力方面,搭载的是4缸1.8T涡轮增压发动机,*输出184马力、*功率135kW,*扭矩300N·m,搭配的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车速200km/h,喝92的油,NEDC综合油耗7.7,总体来说,这款车提供的动力无论是市区通勤,还是跑高速,动力都*够用了。还喝92的油,也不是很娇贵。
安全/辅助操控配置:标配ABS防抱死、制动力分配、刹车辅助、牵引力控制、车身稳定系统、主动安全预警系统、主动刹车、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疲劳驾驶提示、道路交通标识识别、4个安全气囊、胎压监测系统、前后驻车雷达、540°全景影像、定速巡航、L2级别辅助驾驶、自动驻车等等。这一块的配置,是真的蛮齐全的,是真的用心了。
其他实用配置:
智能遥控钥匙、无钥匙进入、内置行车记录仪、手机无线充电、座椅电动调节、前排座椅加热、12个扬声器、自适应远近光、72色车内氛围灯、外后视镜加热、后排隐私玻璃、车内空气调节/花粉过滤、车内PM2.5过滤装置等等。
推荐理由:这款车外观比较耐看、内部空间较大、动力比较足、主被动安全配置齐全。
选车方面:
全新宝来非常适合上班代步,外形很时尚、精致、优雅,大众车系的动力和调教都很靠谱。吉利博越是SUV车型,动力性确实很强,外观设计也不错,但是油耗相对而言,没有太大的优势。#家轿双雄速来见证#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15万以下排行榜》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15万以下排行榜、上海银行企业网上银行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