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今天,持有“光伏茅”隆基股份的股民心情已经入热锅上的蚂蚁,股价突然闪崩了,怎么回事?
11月3日,“光伏巨头”隆基股份(601012,SH)今早10时30分突发跳水,股价一路下挫,午后开盘跌幅更是扩大至9.67%触及跌停。
截至发稿,隆基股份目前跌8.99%,报91.05元,成交156.9亿元,*市值为4912亿元,市值一天蒸发460多亿元。
针对隆基股份暴跌,股吧网友彻底炸开了。有网友表示,“这是有多大的利空,要砸跌停?”,也有倒霉的网友碰上了,称“不会这么惨吧,我昨天才从通威过来”。
截至9月30日,隆基股份股东户数为63.25万户,估计这部分投资者现在已经如坐针毡了。
传隆基股份产品在美国边境被扣,公司回应
据银柿财经invest消息,11月3日,市场流传隆基股份有产品在美国边境被扣留。对此,
隆基股份11月1日晚间公告称,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公司董事白忠学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其所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不超过28,000股,减持数量不超过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0005%,减持价格按照实施时的市场价格确定。
除了董事减持之外,三季报显示,公募基金在三季度减持了隆基股份5935.26万股,如果按照三季度成交均价来计算,约减持了51.54亿元。
其中郑澄然管理的广发高端制造减持股数最多,减持了1054.72万股,隆基股份从该基金的第四大重仓股掉至第九大重仓股。此外,刘格菘的广发科技先锋、萧楠的易方达高质量严选等基金也进行了小幅减持,减持股数在400万股左右。同时,还有多只明星基金将隆基股份调出前十大重仓股,包括邬传雁的泓德臻远回报、周蔚文的中欧新蓝筹、杜猛的上投摩根新兴动力等。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郑澄然减持了隆基股份,但他对光伏行业依然看好,晶澳科技成为其第二大重仓股,*进入前十大重仓股,此外,郑澄然还增持了天光合能、福莱特,这两只个股也是*进入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可见其对光伏股的偏爱。
此外,隆基股份28日还发布消息称,近日,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测试,隆基硅基异质结电池(HJT)转换效率高达26.30%。这是继上周*在M6全尺寸(274.5cm2)单晶硅片上实现光电转换效率达25.82%后,公司创造的又一项新的世界纪录,也是目前为止,全球晶硅FBC结构电池的*效率。
“光伏茅”今年以来股价上涨52%
“光伏茅”隆基股份今年股价表现可圈可点,截至目前,该股年内上涨52.23%。事实上,除了隆基股份,光伏板块今年牛股频出。其中,天光合能涨幅超200%,锦浪科技、上能电气、晶澳科技、阳光电源、芯能科技涨幅超***。
业绩方面,10月28日,隆基股份刚刚披露2021年三季报,业绩十分亮眼。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1.07亿元,净利润25.6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4.17%和14.39%;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2.06亿元,净利润75.5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6.13%和18.87%。
尽管股东减持基金“跑路”,不过,券商对隆基股份十分看好,近一个月有11份券商研报关注,平均目标价为121.72元。11月1日,国泰君安发布研报,维持隆基股份增持评级,目标价位123.6元/股。10月31日,开源证券、华金证券给予隆基股份“买入”评级。10月30日,中信证券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位124元/股;中信建投也给出“买入”评级。
此外,近期北向资金对隆基股份交易非常活跃,参与交易席位分歧极大,该股多次位列沪股通十大成交股前三位,11月1日,北向资金净流出3.4亿元,10月29日,北向资金净买入10.13亿元。
综合银柿财经invest、市场数据、券商研报、股吧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山西焦煤2022年4月29日在一季度报告中披露,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2.04万户,较上期(2022年3月18日)减少1.28万户,减幅为9.58%。
山西焦煤股东户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3月31日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股东户数为8.43万户。其中,公司股东户数处于4.5万~6万区间占比*,为28.57%。
煤炭行业股东户数分布
股东户数与股价
2022年2月18日至今,公司股东户数显著下降,区间跌幅为20.54%。2022年2月18日至2022年3月31日区间股价上涨22.36%。
股东户数及股价
股东户数与股本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40.97亿股,且均为流通股。户均持有流通股数量由上期的3.08万股上升至3.4万股,户均流通市值42.25万元。
户均持股金额
山西焦煤户均持有流通市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3月31日,煤炭行业A股上市公司平均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为43.51万元。其中,22.86%的公司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在13.5万~27.5万区间内。
煤炭行业户均流通市值分布
深股通持股
2022年3月31日,深股通持有山西焦煤的股份数量为1.53亿股,占流通股本的3.73%,较上期(2022年3月18日)的1.52亿股上升0.26%。
深股通持股图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图虫
不知不觉之中,光伏硅料的价格已逼近历史新高。
PV infoLink*数据显示,多晶硅致密料的均价达到25.3万元/吨,较此前一周增长了1.6%;百川盈孚的数据显示,国内多晶硅的价格达到了25.5万元/吨。
近期,中国光伏行业发展继续回暖,多晶硅及硅片行业需求量继续加大,硅料价格已连涨两周。在硅料价格再度上涨的背景下,“硅料概念股”在4月底以来触底反弹。
5月16日午盘,通威股份(600438.SH)以下跌1.31%报收39.82元、大全能源(688303.SH)以下跌1.59%报收54.37元、新特能源(01799.HK,特变电工子公司)以下跌1.70%报收16.22港元、协鑫科技(03800.HK,原名为保利协鑫能源)以下跌0.43%报收2.33港元。
硅料价格或将突破新高
资料显示,多晶硅是单质硅的一种形态,是银灰色、有金属色泽的晶体。根据纯度,多晶硅可分为太阳能级(光伏级)多晶硅与电子级(半导体级)多晶硅。
上市公司年报截图
其中,光伏级多晶硅今年价格延续了去年的上涨态势,多晶硅致密料的最近均价达到25.3万元-25.5万元/吨,而在今年1月初的价格为22.5万元-23万元/吨,至今涨幅已经达到10.87%-12.44%。
时代财经注意到,硅料目前价格即将逼近历史新高。
受供求关系影响,2021年,中国多晶硅价格整体呈上扬走势,并屡创10年内历史新高。复投料成交价从2021年初的8.76万元/吨,高点达到27.22万元/吨,年底回落至23.25万元/吨,年初到年底涨幅为165.40%。
“5月初的时候,有部分多晶硅企业处于部分检修状态,老产能开工率暂未全面恢复,再加上光伏下游的需求回升较快,导致近期的硅料价格再度上涨。”某券商电新行业分析师告诉时代财经,国内的新增光伏项目还在全面提升,而且美国有望取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制裁,因此光伏产品市场需求或将持续保持强势。
在他看来,受疫情影响,市场预计今年第三季度的新投多晶硅产能释放不足预期,硅料价格保持强势,第二季度的主体企业检修也对多晶硅市场起到支撑作用,“因此,不排除硅料价格突破新高的可能性。”
为了了解硅料企业对价格上涨的看法,5月15日,时代财经致电通威股份,其证券部一位人士表示需要邮件采访,“但今天要开股东大会,不知道来不来得及回复。”截至发稿,时代财经尚未得到通威股份的回复。
大全能源相关人士则告诉时代财经,“硅料价格波动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供求关系,以及政策利好。至于未来价格会不会上涨,市场的问题很难说,没办法预测准,这个我们没办法解答。”
“多晶硅这个行业,我们是2008年就进入的,而且我们布局的高端产品。”5月16日上午,特变电工证券部一位人士在电话中要求时代财经以邮件采访,但是截至发稿同样没有得到其回复。
“硅料概念股”近一个月股价触底反弹
在通威股份的股吧里,大多数投资者对于硅料价格上涨充满乐观情绪,有人说“还有人喊过剩,看来硅料还得涨!”也有人表示,“这一波硅料周期将超出所有人想象!”
实际上,在去年硅料涨价的背景下,“硅料概念”上市公司都赚得“盆满钵满”。
Wind数据显示,2021年,“硅料龙头”通威股份实现净利润82.08亿元,同比增长127.50%;大全能源实现净利润57.24亿元,同比增长448.56%;新特能源实现净利润53.84亿元,同比增长503.89%;协鑫科技实现净利润50.8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2022年一季度,通威股份实现净利润51.94亿元,同比增长513.01%;大全能源实现净利润43.12亿元,同比增长640.85%。
由于港股没有披露一季报的习惯,因此不能知晓新特能源、协鑫科技今年一季度的业绩情况,但从行业增长与硅料涨价两个角度来看,业绩大概率也不会差。
除去已上市的上述4家外,国内的硅料巨头还有东方希望集团以及刚刚终止IPO的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亚洲硅业)。
受到硅料近期价格上涨的影响,“硅料概念股”在今年4月25日以后触底反弹。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通威股份的股价已经反弹了14.79%、特变电工已反弹了14.6%、新特能源反弹了7.56%、“新玩家”上机数控已反弹了23.8%……
截至5月13日,中证光伏产业指数的周度涨幅达到7.34%,该指数已经自4月底的阶段性低位3231.46点反弹至3952.76点,反弹幅度约22%。
“新玩家”介入或将加剧行业竞争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球多晶硅有效产能约67.10万吨,同比增长19.2%。2021年全球多晶硅产量约63.10万吨,总需求量约65.30万吨;中国多晶硅产量约49万吨,进口量约11.60万吨,而总需求量约61.30万吨。2021年,全球和中国多晶硅市场都呈现供应小于需求的现状。
有数据表明,到2021年底,东方希望集团多晶硅产能约7万吨,协鑫科技、通威股份、新特能源、大全能源分别为11万吨、10万吨、8.1万吨和7万吨,他们组成了光伏硅料“五巨头”。
广州期货研报截图
时代财经了解到,新特能源回归A股的节奏正在加快。
4月13日业绩说明会上,特变电工独董陈盈如向投资者表示,公司已于3月份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该事项,目前联交所正在对公司召开股东大会的通函进行事前审核,审核时间大致为1个月。
“新特能源预计5月初完成股东大会的召开;在股东大会结束后进行相关辅导验收以及材料申报,预计5月中下旬完成材料申报,如果顺利的话今年年底能够通过审核,争取明年一季度完成发行。”陈盈指出。
另外,硅料赛道外的“新玩家”也开始跑步进场。
“光伏玻璃龙头”信义光能(00968.HK)去年12月与母公司信义玻璃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成立信义晶硅公司,拟在云南曲靖投资建设20万吨多晶硅产能及1万吨白炭黑产能。其中,首期项目年产能6万吨,拟投资人民币60亿元,预计2年内完成建设。其后,信义晶硅可选择分不同阶段将年产能提升至20万吨。
“硅片新秀”上机数控(603185.SH)今年2月宣布,拟在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高纯工业硅及10万吨高纯晶硅生产项目”,以拓展新的硅料供应渠道,项目总投资预计为118亿元。
“我们作为老牌硅料公司,在技术与品牌都是领先地位的,至于新进入的玩家,不管是真金白银投的,还是只是宣布要投产的,我们都是具备优势的。”上述大全能源相关人士告诉时代财经,硅料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创新的产业,并不是投点钱就能生成出好产品的,“还需要有竞争力的团队。目前全国前五的硅料头部企业都是历经了多年的市场历练,新玩家最终能获得多少市场份额,我们也拭目以待。”
至于硅料何时会供需平衡,他表示至少从目前的价格上涨情况来看,“供给明显小于需求,但是至于何时能供需平衡,这个很难说。”
由此可见,随着产能释放,以及“新玩家”入场,硅料市场的未来竞争将非常激烈。进入2022年之后,硅料的供需能否平衡?
“我们预计2022年底全球多晶硅产能将快速增加至100-120万吨。”上述某券商电新行业分析师告诉时代财经,随着颗粒硅在市场应用上的逐步渗透,“多晶硅的价格最终还是会得到控制,但这个时间段最快估计也要到今年第四季度。”
今天,持有各种“茅”的投资者又是亏钱的一天!
3月15日,机构抱团股再度走弱,Wind茅指数跌3.99%,“光伏茅”隆基股份(601012,SH)盘中摁死跌停,截至发稿,该股大跌10%跌停,报81.99元,成交额87亿元,*市值高达3092亿元,一日蒸发22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隆基股份陷入了裁员风波。隆基股份回应称,主要因为上游原辅材料阶段性供应影响对产线进行调配。中信证券预计,硅料中短期供给有限,产能释放速度较慢,2021年、2022年,硅料均“供不应求”。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背景下,3月12日,五部门联合发文,旨在加大光伏等发电行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对此利好消息,股市似乎并不买账,当日,在头部的光伏企业中,有企业股价呈现下跌态势。
针对今日隆基股份股价的极端走势,股吧热度迅速飙升至第6名,网友们纷纷开展评论。有网友称,“通威的跌停每个都吃到了,割完肉又来隆基挨跌停。”,也有倒霉的股友刚杀进去,“心痛,早上刚买的”。还有人开玩笑称,“离张磊的成本越来越近了”。
截至2020年9月30日,该股股东人数为15.80万户。
光伏三巨头股价继续重挫
据华夏时报报道,近期,在原材料硅料价格波动、颗粒硅技术对主流硅料提取技术西门子法的挑战、2020年光伏市场的火热情绪退潮等因素的影响下,光伏板块呈现回调趋势。
经历了前段时间股价的持续下挫,本周一,光伏行业“三巨头”隆基股份、通威股份、阳光电源的股价再次经历了集体重挫。截至发稿,隆基股份股价大跌10%;通威股份股价大跌7.39%;阳光电源重挫10.95%。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隆基股份被曝下属公司咸阳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咸阳隆基”)发生裁员事件。3月4日前后,多位网友在抖音等社交平台上爆料称,咸阳隆基发生裁员事件,原因是“厂里没有活儿”。有网友表示,其于2月23日入职咸阳隆基,3月4日咸阳隆基便召开劝离职动员会,鼓励员工主动离职。
日前,隆基股份证实此事并回应称:“经初步调查,因受上游原辅材料阶段性供应影响对产线进行调配,咸阳隆基于2月底开展人员工作安排调整,并给出调配建议,目前已经全部妥善安置。”
据数据显示,隆基股份的主营业为单晶硅片、太阳能组件,集中式电站、分布式电站。也就是说,隆基股份的产业链包括中游单晶硅片和光伏组件的生产和销售,还包括下游光伏电站的设计安装。值得注意的是,光伏产业链的上游——硅料,价格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
此前2月24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公布*一期的硅料价格,硅料迎来超预期的大涨。根据硅业分会对8家上游企业调研统计,2月22日至28日,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为10.5-11.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0.63万元/吨,环比上涨12.13%;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为10.2-10.7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0.34万元/吨,环比上涨11.78%。硅业分会表示,硅料价格的上涨,引发了下游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上涨,光伏组件价格在一季度将很难下降。
中信证券预计,硅料中短期供给有限,产能释放速度较慢,2021年、2022年,硅料均“供不应求”。
值得关注的是,3月11日,隆基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乐叶”)与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年产5GW单晶电池制造项目投资协议》,就公司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5GW单晶电池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公告称,本投资项目由隆基乐叶的项目子公司投资约31亿元(含流动资金),项目预计在2022年投产。
隆基股份表示,本次签订的项目投资协议符合公司的未来电池产能规划,有利于公司充分发挥高效电池技术的领先优势,抢抓光伏市场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公司高效单晶电池产能规模,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本次项目预计在2022年投产,不会对公司当期营业收入产生影响。
茅股再度集体跳水
上周A股市场整体还是普跌的状态,不过随着后半周的反弹,让市场的悲观情绪得到了不错的缓解。但短暂反弹后,A股再次进入二次探底走势。机构普遍认为中期看估值中枢下移的大趋势并未改变,因此战略上依然是防守为主,调整持仓结构,业绩增长可充分匹配甚至对冲估值下移的品种仍然是*。机构抱团股仍是下跌重灾区,Wind茅指数跌近4%,成分股仅招商银行飘红,隆基股份一度跌停,通策医疗、金山办公跌超7%。
白酒和光伏等去年机构重仓的板块3月15日继续跳水。其中白酒股快速走低,板块指数跌3.27%。成分股中,山西汾酒跌超8%领跌,泸州老窖跌近7%,酒鬼酒跌超6%,五粮液、洋河股份跌近5%,茅台跌超2%失守2000元,*至1965元,市值2.48万亿元。
光伏板块继续走低,阳光电源一度跌逾11%、隆基股份一度跌停,再创年内新低,成交金额超74亿元,通威股份、固德威、东方日升等跌幅居前。
上周的短暂反弹是否就此结束?中银证券*策略研报认为,美债利率趋势易上难下,A股更多会呈现为盈利上行而流动性收缩的博弈行情,年内A股将会更多呈现为阶段性震荡、顺周期占优的结构性行情。而基于当前两类板块的估值盈利分析,顺周期板块的性价比优势将会进一步演绎,“碳中和”主题的发酵将会成为顺周期板块下一轮行情的催化剂,而目前处于较高估值分位的前期机构抱团股票则需要时间去进一步消化估值。
海通证券指出,指数预计将维持一段时间横盘震荡,重新积聚多头动能。操作上,继续把握全球需求复苏和通胀预期这一逻辑主线,三月跟着“涨价”预期,关注有色、化工、建材、轻工等顺周期板块,以国有大银行、保险为代表的低估值金融股、地产蓝筹等也有估值修复的机会,同时关注十四五规划对科技产业的推动以及两会政策推动下的“碳中和”等主题性机会。
中信证券策略研究称,A股已步入平静期,有底有压。近期海外再通胀交易过度演绎,后续美债利率对A股情绪影响减弱,国内市场流动性风险非常有限,反弹减仓行为作用下市场可能出现二次调整,但低点预计就在3月9日低点附近,建议投资者继续积极调仓,增配新主线。短期重点关注“碳中和”主题下短期受益最明显的钢铁;季度维度建议重点布局科技安全和国防安全,增配去年因疫情受损的相关行业板块。
综合华夏时报、股吧、上市公司公告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隆基股份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隆基股份股吧、山西焦煤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