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2月21日,漩涡中的万家乐股价再度跌停,截至下午14时
最近两个月,曾经家喻户晓的热水器品牌万家乐麻烦不断。子公司浙江翰晟办公场所被查封,受此影响,公司2018年度或亏损7.94亿元,公司股票甚至可能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
12月19日晚间,万家乐发布公告称,失联董事长陈环已经被逮捕、控股孙公司舟山翰晟的基本银行账户被冻结。消息一出,万家乐股价在12月20日跌停。
面临退市风险,股价连续跌停
万家乐陷入危机已经有些时日。受草根投资案波及,10月22日晚,万家乐发公告称,公司主要控股子公司浙江翰晟的办公场所及部分物品被公安局查封,基本存款账户被冻结。在浙江翰晟办公场所被查封时,浙江翰晟全资子公司舟山翰晟的公章及财务章亦被一并带走。在公告中,万家乐方面还表示,目前董事长陈环(也是浙江翰晟董事长)无法取得联系。
由于子公司浙江翰晟和孙公司舟山翰晟无法正常开展经营活动,且恢复经营的时间未能确定。万家乐表示,这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及业绩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2018年度业绩亏损。
11月14日晚间,万家乐发布关于提起诉讼的公告,将其子公司浙江翰晟、孙公司舟山翰晟和失联董事长陈环告上法庭,要求被告三方还钱,总金额超过5400万元。万家乐还提到,“浙江翰晟牵涉的草根案件是杭州P2P平台要案,但浙江翰晟的经营范围并不包括P2P业务,不排除个别人员以企业名义超出经营范围违法违规参与其中,使企业受到牵连,进而对上市公司产生负面影响”。
12月7日晚间,万家乐发布多份公告显示,由于控股子公司浙江翰晟生产经营停滞、财务状况恶化,公司对浙江翰晟的投资及债权款项难以收回,同意对浙江翰晟的投资及债权计提全额减值准备,这将对万家乐2018年度利润产生-7.94 亿元的影响。
12月19日晚间,万家乐发布公告称,失联董事长陈环已经被逮捕、控股孙公司舟山翰晟的基本银行账户被冻结。
公告中还提到,公司年度审计在即,但公安部门表示目前不能对浙江翰晟被查封的资料进行审计,“需要等案件有了定论方能解封浙江翰晟被查封的资料,具体何时能解封目前尚无法预计”。如若年审会计师不能对浙江翰晟进行审计,可能因审计范围受限,对公司2018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根据深交所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交易所有权对公司股票实行退市风险警示。
85后董事长曾谋求万家乐控制权
12月18日,万家乐现场工作小组人员与律师一同前往余杭分局,就董事长陈环失联等情况再次与余杭分局进行了沟通,公安机关明确告知,陈环已经被逮捕。随后,万家乐方面的律师与陈环聘请的律师取得联系,后者亦告知万家乐方面律师陈环已经被逮捕。
结合多份公告可知,陈环出生于1987年11月,硕士研究生学历,2013年2月起任金华市思俊贸易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5年2月起,任浙江翰晟携创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2015年7月任弘信控股有限公司总裁。2017年11月起,任广东万家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子公司顺特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佛山市顺德区万家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佛山市顺德区万家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万家乐(广州)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天眼查资料显示,陈环作为法人的企业有14家,作为股东的企业有10家,作为高管的企业有20家,疑似拥有实际控制权的企业有23家。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翰晟40%的股权由陈环持有,陈环是浙江翰晟和舟山翰晟的法定代表人,浙江基石创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也是陈环。
2018年4月,万家乐发布了一则关于公司控股权变更处于筹划阶段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称,弘信控股拟协议收购万家乐第一大股东蕙富博衍所持有的万家乐全部股权。陈环为弘信控股的法定代表人,持有弘信控股70%的股权。
上述收购如能完成,弘信控股将成为万家乐的控股股东,陈环将成为万家乐的实际控制人。弘信控股表示,本次收购目的旨在取得万家乐控制权,不以终止万家乐上市地位为目的。
4月19日,万家乐接到弘信控股的《告知函》,截至当日,弘信控股与蕙富博衍就万家乐控股权转让相关事项持续密切沟通,并就股权转让相关协议的正式签约版本及协议具体条款内容进行确认中,另外,弘信控股正在沟通引进外部投资者。
此后,万家乐便再无关于上述股权转让事件的相关公告发布。12月21日,新京报
万家乐于2017年3月17日起持有浙江翰晟携创实业有限公司60%股权,浙江翰晟是一家从事大宗商品贸易和供应链管理服务相结合的企业。为了取得浙江翰晟的股权,万家乐采用了收购浙江翰晟股权和增资浙江翰晟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万家乐累计出资4.56亿元。
万家乐两年前剥离厨电业务
官网显示,万家乐成立于1992年10月,1994年1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本次万家乐危机爆发后,多位网友表示“我们家厨卫全部是万家乐”、“家里的万家乐热水器快20年了还在用”⋯⋯事实上,由于万家乐厨卫电器业务自2015年起经营业绩持续下滑,2016年11月,万家乐便出售了厨卫电器业务。万家乐2017年财报显示,自2017年1月1日起,万家乐燃气具不再合并在公司报表范围,公司主营业务也不再包含厨卫家电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万家乐危机爆发后,10月23日,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便在官网发布声明称,“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从上市公司广东万家乐股份有限公司重组剥离后,广东万家乐股份有限公司仅保留原有‘万家乐’企业商号及上市公司简称,与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不存在任何从属和控股关系,其经营、管理、主营业务和产品均与其无任何关联。”
12月21日,新京报
万家乐客服人员告诉
家电产业观察家洪仕斌也关注到了万家乐此次危机,他告诉新京报
新京报
10月28日丨韶钢松山(000717.SZ)公布,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5.07亿元,同比增长48.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9亿元,同比增长32.64%。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70亿元,同比增长59.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0亿元,同比增长2.81%。
12月19日晚间,万家乐(000533)公告称,公安机关明确告知,董事长陈环(也是控股子公司浙江翰晟董事长)已被逮捕。此外,公司还表示,由于无法对查封中的浙江翰晟进行审计,公司2018年年报可能会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消息一出,昨天万家乐股价跌停
扬子晚报
据万家乐12月7日晚的公告,由于控股子公司浙江翰晟生产经营停滞、财务状况恶化,公司对浙江翰晟的投资及债权款项难以收回,将使万家乐2018年度利润减少7.94 亿元。
不久前的10月22日,万家乐发布公告表示,受P2P爆雷案件草根投资案波及,浙江翰晟的办公场所及部分物品被警方查封,存款账户被冻结,公司与董事长陈环无法联系。
万家乐证券部人士对媒体表示,公司已成立现场处置小组,赴杭州和公安机关沟通。目前,万家乐方面已起诉陈环及浙江翰晟,称去年向浙江翰晟借款1亿元,今年8月到期后,被告仅归还了5000万元,陈环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广东佛山市中院已受理此案。
他曾是网络公司首席律师,“空降”成董事长
据万家乐2017年年报,董事长陈环年仅31岁,硕士研究生,对控股子公司浙江翰晟,万家乐持有60%股份,其余40%股份由陈环持有。而其另一个身份是,曾担任浙江草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草根投资”)首席律师。
据公安通报,截至11月27日,“草根投资案”专案组已冻结292个银行账户,涉及资金超过2.3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陈环于去年12月29日起担任董事长。扬子晚报
企业的名称代表了一家公司的产品形象,并且随着时间的积累,企业名称更会形成一定的品牌效益。按理说,这么重要的一个名称,一家公司一旦定名本不应该轻易改变,但实际上在A股市场上市公司却非常热衷于改名。据MAIGOO编辑不完全统计,A股市场历史上共有1400多家上市公司有过更名记录,本期专题,maigoo小编就来聊聊这个怪现象。
上市公司为什么改名字
虽然现代企业非常重视品牌和名称,但事实上,在A股市场中上市公司改名潮由来已久。例如在2000年互联网科技席卷所有行业时,当时就有众多股票迅速把名称改为与科技沾边。200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大热时,带有地产、置业等名称的股票数量也大幅增多。这些上市公司频繁更名无外乎以下几点原因。
企业所有权更迭
因为企业所有权更迭而更名的上市公司还算情有可原,很多企业在经过资产重组或主营业务改变后都会用新名称来告别过去,新名称可以更好地反映出企业新的主营业务,帮助股民了解公司业务范围。
“戴帽”或“摘帽”
这种更名一般是被动为之,因为股市强制规定若公司股票有风险,则被冠以“*ST”字样;公司若被实行其它特别处理,名称则被冠以“ST”字样;未完成股权分置的公司,则被冠以“S”字样。比如*ST藏旅变更为西藏旅游,秋林集团变更为*ST秋林。
迎合市场热点炒作
此种更名是极具功利性的,只为迎合资本市场的偏好。比如前些年共享经济大火,很多企业名称就开始与共享经济沾亲带故。P2P概念大火,企业就把名称改为与金融相关。往往这种更名在短时间内的确能为企业股票带来涨停,故此企业更名现象屡禁不止。
规避负面影响
还有个别企业更名多是为了掩饰亏损、处罚等不良名声,规避此前企业的负面影响。例如在P2P互金业务上名声狼藉的万家乐为了避免严重的信任危机,于是证券简称变更为“顺钠电气”,从此再没有“万家乐”字样。
更名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A股上市公司更名总是是屡见不鲜,根据买购网编辑整理,A股市场历史上至少有1400多家上市公司有过更名记录。其中有不少上市公司更名非常频繁、多次更名甚至达十次有余。
上市公司更名数量
自2013年起,变更证券简称的上市公司逐年增多,在2015年达到一个小高峰。自2016年9月上交所发布了《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后,上市公司更名潮现象有所遏制,但2018年、2019年更名的上市公司数量再次多了起来。
2019上市公司部分更名名单
从2019年部分上市公司更名的原因来看,一方面是很多企业由于遭到退市风险警告,被“戴帽”。另一大方面是由于不少企业积极谋求多元化或业务转型而改名。纯粹蹭热点,迎合市场而改名的现象大大减少。
上市公司更名的利与弊
上市公司喜好更名只是问题表象,背后折射的是企业对自身发展战略的全面调整。只是这种调整对企业来说,究竟是好是坏,还有待市场来验证。
更名的福利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上市公司更名潮屡禁不止,就是因为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换个名字,确确实实能够为企业带来看得见的利益。“多伦股份”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趁着P2P概念大火,“多伦股份”宣布改名“匹凸匹”,看似玩笑的名称,股票却连拉6个涨停板。
据MaiGoo编辑不完全统计,A股市场上市公司更名后,持股30天平均涨幅达11.1%,持股30天上涨概率达到62.20%。从市场来看,通过程序简单且成本低廉的改名,这种蹭热点、博眼球的行为大多时候确实能够引来股价的上涨。
代表股票:*股份、多伦股份、海隆软件、科冕木业
更名的弊端
但凡事有利有弊,一些企业在更名后股价虽然会有一段时间涨停,但这种上涨效果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一般在2周之后就会恢复正常水平。
经历飙升再经历下滑,这种大起大落很容易导致企业被投资者集体抛弃,频繁更名更会把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暴露无遗。更为重要的是,据统计,上市公司更名后5个交易日内股票下跌的风险已经超过六成。
代表股票:星河生物、山水文化、中科云网、欧菲科技
上市公司更名程序
目前上市公司更名流程并不复杂,以深交所为例。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深交所上市公司更名流程如下。
上市公司的证券简称要求
★ 含义清晰、指向明确,不得利用变更证券简称误导投资者;
★ 具有明显辨识度,不与已有证券简称过度相似;
★ 不得使用过于概括、与公司实际情况不符的区域性、行业性通用名词;
★ 不得存在违反公序良俗等情形。
上市公司更名所需材料
★ 填写并加盖公章的《上市公司变更公司全称报备、变更证券简称申请表》,表格要填写完整,不能遗漏公司的英文全称、英文证券简称。
★ 变更公司名称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司印章)。
★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关于公司变更名称的证明复印件(加盖公司印章)。
★ 上市公司变更公司全称、简称的公告文件。
上市公司更名流程
结语
上市公司热衷于改名,这主要是因为大多股民对股票缺乏一定认识,只能通过浅显的名称来了解市场中眼花缭乱的各家公司。名字和热门行业有所关联,就容易受到追捧,故上市公司的改名风气怎么也降不下来。
但从长期来看,再小白的股民也有成长的一天,投资群体正在不断成熟。频繁改变名称的上市公司,也会在一味地蹭热点当中丢失自己的品牌价值,遭到市场的鄙弃。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万家乐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万家乐股票、韶钢松山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