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基金报
前有中信银行向大客户泄露客户信息,今有民生银行重大缺陷让账户资金大幅“消失”。钱消失不见的背后,是民生银行客户在不知情或不小心的情况下签约了*叫“薪盈宝”的产品。钱无故“消失”的体验广受网友诟病,然而,这款产品上线将满三年,民生银行仍在公开宣传高收益。
民生银行账户现金无故“消失”
作为一个主要精力在写基金及理财的
何为薪盈宝?基金君第一反应是搜索民生银行的直销银行,因为民生银行直销银行市场影响力很大,特别是如意宝的“带货”能力广受基金公司认可。搜索一圈并没有发现薪盈宝,民生银行重点推的仍然是如意宝。基金君继续搜索民生银行APP的基金代销的栏目,皆一无所获。
最终通过APP搜索“薪盈宝”才进入薪盈宝的页面,发现申购了一只货基,民生银行也展示了薪盈宝的持仓,数目正好与“消失”的钱一致。基金君基于朴素的经验积累,这肯定是一项在不知情情况下签的约,先解约看能不能把钱取出来。没想到,解约薪盈宝后,钱直接不见了,基金君找遍所有可能显示持仓数据的地方都查了一遍,却一无所获。
好在是自动申购了低风险的货币基金,且基金公司的交易流程非常规范,基金君淡定了许多,随后拨通民生银行的客服。温柔的客服小姐姐在电话另一头告知,签约薪盈宝后,账户资金只留存2000元,这也意味着,账户留存资金高于2000元时就会发生自动申购签约货基,当账户资金自动申购签约货基后,基金公司T+1日确认,客户T+2日在民生银行手机银行的代销基金持仓才可查到资金及收益情况。
这也意味着,基金君5月11日在不知情情况下申购薪盈宝对接的货基,需要5月13日才可查看持仓情况,然而直到5月13日下午5点后,基金君仍未查看到所申购货基的持仓数据。
薪盈宝公开宣传高收益
基金君致电民生银行客服获悉,民生银行薪盈宝于2017年6月22号上线。相对民生银行的如意宝,薪盈宝太没有市场存在感,基金君也是被签约后才获知。当基金君表示要获取自己的签约日期时,民生银行客户表示需要提交账户信息给总行等三到四个工作日才可能有回复。
在不知情的背景下签约,这已不是正常用户可接受的体验。出于职业的敏感,基金君全面使用体验薪盈宝后,发现三大问题,其中前两大问题已有违监管精神。
第一,民生银行薪盈宝公然宣传高收益。基金君打开薪盈宝页面发现,薪盈宝介绍主打两大卖点:一是高流动,一年*天随时支取,账户余额不足也可以在ATM取款;二是高收益,基金销售相关的监管条例明确规定不可宣传高收益,曾有基金销售平台在宣传资料中写有\"*可享8.8%年化收益\"的文案而被罚。民生银行简单直白宣传高收益,且未做任何风险提示,极有可能误导部分客户。
第二,前浪梦寐以求的选择权利,民生银行的后浪客户并未享受到。截至发稿,薪盈宝对接四只货币基金,签约只要选定其中任何一只就行。选定一只货基后进入签约流程页面,需要勾选三个选项,其中,“允许自动申购”、“允许自动赎回”被默认勾选,不可取消。默认勾选已被广大网友诟病。
第三为体验问题,不涉及与监管精神相背的地方。打开薪盈宝持仓后,基金君想做赎回操作。点击“资金转出”按钮后,却进入了转账流程页面。由于*打开薪盈宝未截图,下方截图为重新体验流程后做的截图。
薪盈宝问题多遭吐槽
事实上,薪盈宝的问题存在已不是一两天,民生银行多位用户两年前已在社区痛诉这一缺陷。网友“青山如醉”2018年6月表示,签约薪盈宝后,申赎基金后,查不到任何记录,致电民生银行客服,居然被建议去报警。
两个月后,网友“轻重不分”发帖表示“仅开民生银行卡三天,就遇到民生薪盈宝又一次出现了扣款不见的问题。”
网友“霸王行动”2018年10月发帖直言垃圾、劣质、客户体验差等,其认为*的弱点:一是申购后,份额确认前,资金完全是“失踪状态”。如果是长假7天。失踪7天以上。完全不可忍。二是没有提供自动或者手动转入转出的自由选项。
从网友反馈来看,以2017年6月的上线时间计算,民生加银薪盈宝上线快三年都没有都没有修复完善产品。
APP流氓行径不止
美团用户被寄信用卡
手机APP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大网民被办各种业务已是层出不穷,监管也在不断重拳整治相关违规行为。今年2月,金融标准化委员会下发了《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其中对个人金融信息从敏感度进行了分类,还对个人金融信息在收集、传输、存储、使用、删除、销毁等各环节的安全防护提出要求。
然而写作本文时,基金君向朋友圈内打听近期遇到的APP流氓行为时,一网友遇到被美团合作的上海银行寄信用卡的行为。对于这张突如其来的美团联名信用卡,网友深感莫名其妙,不知情也没有主动申办信用卡。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比较有可能的原因是,美团通过客户绑定银行卡获取客户个人信息,再通过APP诱导客户点击信用卡申请链接,然后将客户信息给到上海银行完成信用卡办理。这里可能不合规的地方首先是美团通过APP诱导客户办信用卡,其次是随意转发客户个人信息给合作机构。
APP流氓行径防不胜防,一招不慎,很有可能影响个人征信。亲爱的粉丝们,为个人信息安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遇到的APP流氓行为。
“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基金报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 “在看” 行不行!!!
陕天然气2022年6月22日在深交所互动易中披露,截至2022年6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88万户,较上期(2022年6月10日)减少497户,减幅为1.27%。
陕天然气股东户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6月20日公用事业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股东户数为8.22万户。其中,公司股东户数处于3万~5.5万区间占比*,为27.83%,陕天然气也处在该区间范围内。
公用事业行业股东户数分布
股东户数与股价
2022年5月10日至今,公司股东户数有所下降,区间跌幅为6.10%。2022年5月10日至2022年6月20日区间股价上涨0.14%。
股东户数及股价
股东户数与股本
截至2022年6月20日,公司*总股本为11.12亿股,且均为流通股。户均持有流通股数量由上期的2.83万股上升至2.87万股,户均流通市值20.88万元。
户均持股金额
陕天然气户均持有流通市值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6月20日,公用事业行业A股上市公司平均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为20.52万元。其中,25.22%的公司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在8.5万~13万区间内。
公用事业行业户均流通市值分布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基金报
前有中信银行向大客户泄露客户信息,今有民生银行重大缺陷让账户资金大幅“消失”。钱消失不见的背后,是民生银行客户在不知情或不小心的情况下签约了*叫“薪盈宝”的产品。钱无故“消失”的体验广受网友诟病,然而,这款产品上线将满三年,民生银行仍在公开宣传高收益。
民生银行账户现金无故“消失”
作为一个主要精力在写基金及理财的
何为薪盈宝?基金君第一反应是搜索民生银行的直销银行,因为民生银行直销银行市场影响力很大,特别是如意宝的“带货”能力广受基金公司认可。搜索一圈并没有发现薪盈宝,民生银行重点推的仍然是如意宝。基金君继续搜索民生银行APP的基金代销的栏目,皆一无所获。
最终通过APP搜索“薪盈宝”才进入薪盈宝的页面,发现申购了一只货基,民生银行也展示了薪盈宝的持仓,数目正好与“消失”的钱一致。基金君基于朴素的经验积累,这肯定是一项在不知情情况下签的约,先解约看能不能把钱取出来。没想到,解约薪盈宝后,钱直接不见了,基金君找遍所有可能显示持仓数据的地方都查了一遍,却一无所获。
好在是自动申购了低风险的货币基金,且基金公司的交易流程非常规范,基金君淡定了许多,随后拨通民生银行的客服。温柔的客服小姐姐在电话另一头告知,签约薪盈宝后,账户资金只留存2000元,这也意味着,账户留存资金高于2000元时就会发生自动申购签约货基,当账户资金自动申购签约货基后,基金公司T+1日确认,客户T+2日在民生银行手机银行的代销基金持仓才可查到资金及收益情况。
这也意味着,基金君5月11日在不知情情况下申购薪盈宝对接的货基,需要5月13日才可查看持仓情况,然而直到5月13日下午5点后,基金君仍未查看到所申购货基的持仓数据。
薪盈宝公开宣传高收益
基金君致电民生银行客服获悉,民生银行薪盈宝于2017年6月22号上线。相对民生银行的如意宝,薪盈宝太没有市场存在感,基金君也是被签约后才获知。当基金君表示要获取自己的签约日期时,民生银行客户表示需要提交账户信息给总行等三到四个工作日才可能有回复。
在不知情的背景下签约,这已不是正常用户可接受的体验。出于职业的敏感,基金君全面使用体验薪盈宝后,发现三大问题,其中前两大问题已有违监管精神。
第一,民生银行薪盈宝公然宣传高收益。基金君打开薪盈宝页面发现,薪盈宝介绍主打两大卖点:一是高流动,一年*天随时支取,账户余额不足也可以在ATM取款;二是高收益,基金销售相关的监管条例明确规定不可宣传高收益,曾有基金销售平台在宣传资料中写有\"*可享8.8%年化收益\"的文案而被罚。民生银行简单直白宣传高收益,且未做任何风险提示,极有可能误导部分客户。
第二,前浪梦寐以求的选择权利,民生银行的后浪客户并未享受到。截至发稿,薪盈宝对接四只货币基金,签约只要选定其中任何一只就行。选定一只货基后进入签约流程页面,需要勾选三个选项,其中,“允许自动申购”、“允许自动赎回”被默认勾选,不可取消。默认勾选已被广大网友诟病。
第三为体验问题,不涉及与监管精神相背的地方。打开薪盈宝持仓后,基金君想做赎回操作。点击“资金转出”按钮后,却进入了转账流程页面。由于*打开薪盈宝未截图,下方截图为重新体验流程后做的截图。
薪盈宝问题多遭吐槽
事实上,薪盈宝的问题存在已不是一两天,民生银行多位用户两年前已在社区痛诉这一缺陷。网友“青山如醉”2018年6月表示,签约薪盈宝后,申赎基金后,查不到任何记录,致电民生银行客服,居然被建议去报警。
两个月后,网友“轻重不分”发帖表示“仅开民生银行卡三天,就遇到民生薪盈宝又一次出现了扣款不见的问题。”
网友“霸王行动”2018年10月发帖直言垃圾、劣质、客户体验差等,其认为*的弱点:一是申购后,份额确认前,资金完全是“失踪状态”。如果是长假7天。失踪7天以上。完全不可忍。二是没有提供自动或者手动转入转出的自由选项。
从网友反馈来看,以2017年6月的上线时间计算,民生加银薪盈宝上线快三年都没有都没有修复完善产品。
APP流氓行径不止
美团用户被寄信用卡
手机APP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大网民被办各种业务已是层出不穷,监管也在不断重拳整治相关违规行为。今年2月,金融标准化委员会下发了《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其中对个人金融信息从敏感度进行了分类,还对个人金融信息在收集、传输、存储、使用、删除、销毁等各环节的安全防护提出要求。
然而写作本文时,基金君向朋友圈内打听近期遇到的APP流氓行为时,一网友遇到被美团合作的上海银行寄信用卡的行为。对于这张突如其来的美团联名信用卡,网友深感莫名其妙,不知情也没有主动申办信用卡。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比较有可能的原因是,美团通过客户绑定银行卡获取客户个人信息,再通过APP诱导客户点击信用卡申请链接,然后将客户信息给到上海银行完成信用卡办理。这里可能不合规的地方首先是美团通过APP诱导客户办信用卡,其次是随意转发客户个人信息给合作机构。
APP流氓行径防不胜防,一招不慎,很有可能影响个人征信。亲爱的粉丝们,为个人信息安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遇到的APP流氓行为。
成立于2013年6月的余额宝,过去几年间可谓是风光无限。门槛低、灵活性高、安全性高以及操作便利,使得余额宝几乎成为人手必备的理财工具,更是掀起了普通大众互联网理财的浪潮,余额宝对接的天弘基金也成为理财市场的规模不可小觑的基金之一。
不仅如此,余额宝曾经的收益率高也是有目共睹的。2014年1月,余额宝的7日年化利率高达6.7%,超过当时银行5年定期收益率。可以说,当时人们只要动动手指,将钱转进余额宝内,就能轻易的跑赢通胀,甚至跑赢大盘。
而目前余额宝的收益率却江河日下。6月1日,其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低至1.513%,比银行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1.75%)还要低0.2个百分点;6月3日7日年化收益率更是达到1.49%,创下收益率的历史性低位。
实际上,余额宝收益率走低的情况并非个例。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传统货币基金收益率都在持续下跌,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百度百赚、京东小金库、新浪微财富、苏宁零钱宝、易方达E钱包、民生银行如意宝、广发基金钱袋子、平安银行平安盈等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均低于1.75%。
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风险小短期货币市场工具,如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等。简单点来讲,就是聚集一些社会闲散基金,供国家、银行或者企业利用,从而获得收益。
当市场资金短缺时,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较高;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企业贷款便利、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降,各方都不缺钱自然对社会闲散资金需求不高,收益率自然走低。而反观今年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包括降息、专项再贷款、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定向降准等,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货币基金收益率走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当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不仅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持续走低,同时银行负债端的成本降低也导致银行的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如此背景下,普通民众如何才能找到收益率较高、同时安全、便于操作的理财产品呢?
有基金经理就表示用中短期纯债基替代货币基金投资是不错的选择。中短债基相比中长久期债基,波动更小;中短债基也可投资一定比例的中长久期债券,在波动变大的同时获得较好收益。
另外,"固收+"策略产品也可考虑入手。"固收+"策略产品主要是在固收类资产的基础上增加部分风险资产。具体来看,固收+策略通常以债券作为打底,获得基础收益;与此同时增加股票、定增、可转债等风险资产,增厚收益空间。
最后,在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走低的当下,如果是看中其操作便利、流动性强的特点,还是可以购买货币基金的,例如将零钱放在余额宝里,用于日常消费、转账等,还能赚个些收益。但如果追求收益,不妨综合考虑自身承担风险的能力,寻求合适的替代理财产品。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民生银行如意宝》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民生银行如意宝、陕天然气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