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上升背景下,近期随着中国股市的持续回暖,大盘指数跑赢全球股市,越来越多国际知名投行加入了唱多中国资产的行列。 外资行普遍认为,目前中国股市的估值合理,政策偏向宽松,有望继续跑赢全球。其中,花旗将中国股票评级上调为“超配”;美银则建议投资者“将短期调整视为买入机会”;瑞银也预计,中国股票将在未来几个月继续跑赢全球股票。 7月6日,花旗银行策略分析师Robert Buckland等在报告中称,将中国股票升为超配,因为目前估值相对有吸引力,并且在全球货币政策收紧之时,中国政策偏向宽松。报告显示,花旗对未来12个月亚洲整体前景持乐观态度,MSCI亚洲(日本除外)指数有望获得双位数上涨,因相对于其它主要经济体,亚洲市场的估值合理,并且通胀压力温和,经济或将受益于重新开放及其他政策支持。 美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 Winnie Wu也在周三表示看好中国股市。尽管新冠疫情仍存在潜在波动,但从更大的角度来看,业务中断及新冠疫情的最糟糕时刻应该在第二季度就已经过去了。 Wu还提到了美银证券的“盛衰指标”,该指标根据投资流动等因素来衡量市场情绪,以预测市场的前景。该指标目前处于坚定看涨的区域,暗示沪深300指数近期上涨的可能性为***,未来两到六个月的回报率中值在16%-19%区间。“所以我们保持积极态度。我们建议投资者抓住这次反弹的机会,并将短期调整视为买入机会。”她表示。 星展集团也在近日发布下半年策略报告称,面对全球不明朗的环境,A股及港股有更好准备,*给予恒指于今年年底目标23800点,认为港股估值水平具吸引力,风险回报良好。该行表示,看好投资主题包括受益于利率上升周期及积极性支持性政策的蓝筹科技股,以及盈利清晰及具韧性的股票。 7月6日,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马克•海菲尔(Mark Haefele)等表示,今年下半年,中国股市将继续表现突出,并为中国保留了在亚洲股市中的*先评级。“我们预计中国股票将在未来几个月继续跑赢全球股票,这可能有利于亚洲各大市场的表现。中国的政策支持应会提振周期股、价值股以及部分电商平台企业。” 瑞银认为,对于有持股能力并长线布局的投资者而言,熊市往往是逐步加仓重要结构性主题的良好入场时机,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网络安全以及亚洲的新经济龙头股等等。在股票之外,瑞银认为亚洲短久期高评级债券的价值浮现。至2022年四季度,随着美元的强势消退,亚洲货币(包括人民币)应会回稳。 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及宏观经济主管胡一帆博士也在本周三表示,下半年中国市场估值还是有很多的吸引力。胡一帆表示,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全球进入一个“安全至上”的时代,这一变化可能会孕育很多新的短期和长期投资机会。尽管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激增,但胡一帆表示,下半年非常看好中国市场。中国经济下半年复苏是非常确定的事件,区别只是在于复苏的幅度有多大。 他认为,今年上半年在6月份MSCI中国指数已开始企稳跑赢全球市场,下半年瑞银预计该趋势会持续。另外,预计全年企业盈利在10%,MSCI中国指数将有7%-10%的上升空间。短期内,瑞银比较看好数字经济、消费、汽车和电动汽车供应链、可再生能源,周期股和价值股,特别是能源和银行板块。中长期看好网络安全、智能制造、智能基础设施。另外,中美政策周期分化背景下,瑞银认为人民币还会保持相当的稳健,预计该趋势会持续到年底。 更早之前,摩根大通、高盛等华尔街巨头已率先对中国保持乐观。6月29日,摩根大通曾表示,中国为全球股市提供了一个“安全避风港”。细分板块中,摩根大通偏好优质增长股,并认为中国股票中*的是与互联网、绿色生态系统和医疗保健相关的股票。 高盛集团也在7月1日的报告中指出,随着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导致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股票暴跌,中国股票将成为一个亮点。“尽管市场担心美国可能衰退,但我们预期中国股市仍将在国内经济活动的带动下,与其他新兴市场的走势脱钩,至少短期将如此。” 6月29日,瑞士信贷也在2022年下半年投资展望报告中称,瑞信看好未来3-6个月股票投资的回报前景,短期内股市存在上行潜力。企业盈利回归正常等因素能支撑股市,利好股市前景。瑞信预计中国股市将跑赢新兴市场。中国政府的稳增长举措等因素,对于中国股市显然构成利好。经济运行态势持续向好,意味着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整体盈利信心将趋于稳定并逐步回升。 资金面上,6月份以来北向资金买入力度明显加大。Wind数据显示,今年6月,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额达到729.60亿元,月度净买入额为互联互通以来历史第三高,仅次于2021年12月(889.92亿元)及2019年12月(729.94亿元)。 今年7月以来,北向资金仍整体净买入,截至7月7日收盘,成交净买入额为23.25亿元。
本刊特约作者 蒋豹/文
2018年7月,《财富》公布世界500强,上汽集团(600104,股吧)以1288.19亿美元的营业总收入,雄踞第36名,比2017年提升5名。全球汽车行业中名列第7,中国车企第一名!这是上汽集团第14次入选世界500强。
看起来非常*,但是,请注意,这是营业总收入。笔者浏览上汽集团财报数据,尤其是利润表后,才发现了上汽集团的并表魔术。
合并整车收入
从2012年至今,上汽集团净资产收益率(ROE)虽然略有下滑,但是依然维持在16.5%以上的高水平,2018年前三季度ROE为12.1%,意味着股东投入1元,可以为股东带来0.121元的净利润。股神巴菲特曾在致股东的信中讲过,如果非让他用一个指标进行选股,他就用ROE,他表示ROE能常年持续稳定在15%以上的公司都是好公司。从ROE的角度来看,上汽集团是好公司。
同时,上汽集团分红慷慨,2012年至2017年分别分红66.15亿元、132.31亿元、143.22亿元、149.95亿元、192.78亿元和213.81亿元,占实现净利润的比例不断增长,由2012年的31.9%增长至2017年的62.1%。分红慷慨证明了公司赚取的利润都是真金白银,上汽集团的股息率特别具有吸引力。
然而对比利润表就可以发现,上汽集团的利润构成中,对合营企业的投资占比超过一半,2018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实现营业利润430.28亿元,对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高达206.50亿元,占比48%。这个占比从2013年至2017年分别为55%、63%、61%、57%和52%,也就意味着上汽集团的核心利润缺失,主要依靠合营企业贡献利润。
上汽集团的合营企业分别是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持有后两者的股份均为50%,另外50%被世界汽车巨头大众和通用分别持有。
2017年上汽集团整车实现营业收入6568亿元,占总收入8706亿元的75%,这个占比从2013年开始几乎一直维持在75%左右,是上汽集团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利润表显示,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并没有并表,为什么上汽集团的营业收入却包含了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的销售收入?
追溯此前的公告显示,自2012年9月1日起上海通用、上海大众收入均通过销售公司的形式体现在合并报表收入中,权益净利润则均体现于上汽集团合并报表的投资收益中。
进入世界500强
2006年12月,上海汽车实施重组,通过向上汽股份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整车企业股权和紧密相关汽车零部件企业股权,将上海汽车打造成一家以整车为主业的上市公司。2011年,上海汽车启动整体上市,将零部件、汽车服务贸易和新能源汽车三大板块业务整合进入上海汽车,从而实现整体上市,变成了今天的上汽集团。
而2006年8月的重大资产重组公告显示,上汽大众成立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下称“上汽大众销售”),上汽大众把整车卖给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再销售给经销商,销售公司等于二道贩子,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意义。根据重大资产报告书,上汽大众销售2005年实现营业收入297.62亿元,实现净利润只有113.63万元,也就意味着销售公司近乎只是空壳。
但是根据股权协议,上汽集团直接持有上汽大众销售50%的股权,加上通过上汽大众持有的20%股权,意味着上汽集团持有上汽大众销售60%的股权,因此可以并表。
而关于上海通用,则说来话长。2006年重大资产重组上市时,上汽集团持有上海通用50%的股份,当时并表了。但是2009年新的会计准则要求不允许合并合营企业的报表,因此2009年上汽集团宣布购买1%的上海通用股权,从而实现对上海通用的合并。不过这个购买带有回购条款,2012年该1%的股份被通用回购,又形成了合营企业各占50%的原貌。
这个期间上汽集团做了什么呢?学习上汽大众,成立上汽通用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下称“上汽通用销售”),上汽集团持股51%,从而实现对上海通用整车收入的继续合并,但是不再合并上海通用。期间权益法变成本法,成本法又变成权益法核算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总之,上汽集团通过单独设立销售公司,把整车营业收入全部转移至销售公司,然后并表销售公司,就可以把整车的全部销售收入并表了。如果查看上汽集团整车的毛利率就会发现,整车毛利率只有11.8%,近几年均在10%左右波动,远低于长城汽车(601633,股吧)(601633.SH)和吉利汽车(00175.HK),后两者2017年的毛利率分别为15.73%和19.38%。
为什么不直接并表整车公司,要费这么大力气做这个事情?应该是大众和通用都不愿意让渡控股权,都希望有同等话语权。不过,上汽集团持有上汽通用五菱的股权为50.1%,刚刚好并表了。
那么,费力气并表整车销售收入有什么意义?当然有意义,就是开头提到的进入世界500强,并且名列全球汽车产业第7名。
2017年如果剔除上汽大众2562亿元和上汽通用2281亿元的营业收入,上汽集团的营业收入只有3864亿元(还包含了上汽通用五菱1055亿元的营业收入),别说全球汽车产业第7名,能不能进入世界500强都另说。
所以当年整体上市时,真是通过一番运作,才把收入算进报表,至于利润,则看投资收益多少了。
再看上汽集团ROE
回头来看ROE,由于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包含了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的净利润,但是资产负债表中只包含了当初成本法计算的资产,因此上汽集团的ROE需要重新修订。
如果纯粹看数据,2017年上汽集团的ROE为16.5%,同期上汽大众的净资产为433.49亿元,实现净利润267.24亿元,ROE为62%;上汽通用净资产为302.35亿元,实现净利润154.21亿元,ROE为51%;上汽通用五菱净资产107.45亿元,净利润为53.32亿元,ROE为49.6%。也就是说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通用五菱们的ROE水平大大拉高了上汽集团的ROE水平。
那么上汽集团本身的ROE水平应该是多少?笔者于是做了如下的调整:上汽集团的营业收入中扣除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的营业收入,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作为计算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的依据;在营业利润中扣除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按照上汽集团的所得税税率计算净利润,作为计算净利率的依据,杠杆率不变。
调整后的上汽集团的实际ROE维持在10%左右,远低于原有16.5%以上的水平,这意味着资本市场给予的估值也应该有所下滑。而且这个调整后的ROE还包含了ROE为49.6%的通用五菱,所以上汽集团实际的ROE更低。
上汽集团2017年虽然实现净利润381.66亿元,但是上汽大众贡献133.62亿元、上汽通用贡献77亿元、上汽通用五菱贡献53.33亿元,此外上汽财务公司贡献39.20亿元,华域汽车(600741,股吧)(零部件为主)贡献65.54亿元,其他所有部分合计12.88亿元。而2012年至2018年前三季度的7年时间里,大众和通用共计分走1656.25亿元的净利润。
上汽自主汽车其实一直在变好,而且是所有汽车集团里表现*的,可是从上述这些财务数据来看,自主品牌离成功任重道远!在汽车行业逐步步入寒冬时,更需要努力,打铁还需自身硬,躺在合资品牌利润上的巨婴,不是投资人希望看到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声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
关注“自主汽车”,或者添加
AI快讯,沪深300指数上涨2%至4902.27点。
#众说财经:寻找热爱财经的你#A股大盘和多数个股巳到“双顶警界线”,三季度大概率跌破3000点
周五收盘上证指数下跌8个多点,深证指数下跌79个点,创业板指数下跌32个多点,科创板指数下跌7个多点,沪深指数下跌15个点,两市成交量10294亿元,成交量较前大幅萎缩。
一、大盘已到今年顶部,60%以上个股已达到“天价”,出现“双顶”
A股从4月27日开始不断疯狂上涨,几乎没有像样回调,上证指数上涨500多点,深成指数上涨2700多点,创业板指数上涨660多点,科创板指数上涨200多点:沪深指数上涨700多点。不但各板块指数疯狂上涨,多数个股也疯狂上涨,有的涨了50%,有的涨了***,有的涨了2倍,许多个股已形成严重资产泡沫,已被炒成了“天价”。
二、国际、国内形势均不支持股票上涨
从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情况来看,今年的形势并不支持A股1疯狂上涨,主要有以下十二个方面的原因:
1、国家为"动态清零",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年全国仅核酸检测费就化了1500亿元;
2、从去年到今年,国家仅新冠疫苗费就化了近350亿元
3 2021年全国财政收入111248亿元,财政支出209862亿元,新增财政赤字98614亿元,收不抵支。今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财政收入赤字较大;
4、今年新冠疫情在全国肆虐,许多省市停工停产,人员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费用太多由国家承担,停工停产造成的损失无法计数:
5、国家为应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挑衅,在东海、黄海、渤海等地不断军演,为打赢现代化战争作准备,耗资巨大;
6、王毅外长近日向美国摊牌,火药味极浓,台海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国防部长魏凤和近日在峰会上霸气警告美国等国家,胆敢把台湾分裂出去,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不惜一战”。
8、印度在边境不断挑衅,在边境争议地区部署6个师9万兵力和重装备,对中国虎视眈眈:
9 、2021年12月国家开征房地产税,先在几个城市试点,试点完后将在全国实施,以发展公租房,公共产权住房为主,以房地产刺激经济时代结束;
10、美国制定全球美元缩表,每月缩减或销毁在全球各国的美元1000亿:美联储在今年六月、七月、九月分期加息,加息可能超过180个基点甚至更多,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构成较大利空
11、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面临政策调整后,地方财政普遍出现了收入下滑。财政部数据显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501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9.8%
12、俄乌战争不是俄罗斯与乌克兰的两国之战,而是亚洲主要国家与北约29个成员国的战争,如果北约东扩的阴谋成功,将对我国国防安全构成潜在风险。
三、天量见“天价",下跌是市场的必然选择
两市连续二十多天成交量均在万亿以上,6月28日成交量接近13000亿元,并创出今年以来*天量,天量已见天价。俗话说事不过三,但大盘连续七个交易日未创新高,还震荡下跌,说明今年顶部已经确立,震荡下跌开始。
四、震荡下跌,股票价值回归是国家金融安全的需要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A股为什么会疯狂上涨呢?就是有人兴风作浪,企图在中国制造股市泡法,危害国家金融安全。
股票价格虚高,股价与实际价值不匹配对我国金融有什么风险呢?
股票价格虚高,对国,对民,对投资者都不利,最有利的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用虚高的股票价格从银行办理低押贷款、定向增发、融资入股,股票价格与实际价值相差巨大,严重危害我国的金融安全。
最近一个星期,A股为什么大幅震荡,既拒绝上涨,不有效突破,又拒绝大幅下跌,只是小阴小阳,那是机构在出货,酝酿一场更大的割韭菜阴谋。
机构为什么要制造股市泡沫,除宰割散户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主要跟集团利益和个人“天价”利益有关,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有人与所谓外资勾结,企图扰乱证券市场,制造中国股市泡沫,危害国家金融安全。
目前大盘和个股已进入高风险区,达到“双顶警界线”,风险大于机遇,亏损大干收益,机构宰割散户的时刻已经来临。
今年三季度总的行情是下跌趋势,从哪里涨上来,跌回到哪里去,三季度大概率会破3000点。如3000点支撑不住,上证将再创新低。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沪深指数300》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沪深指数300、上海汽车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