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市场观察风口浪尖的中概股

2022-07-18 21:06:24 基金 xialuotejs

市场观察



本文目录一览:



央广网北京7月8日消息(

按基金成立日计算,今年2月,新基金平均发行份额降至2019年以来的低点,随后逐月回升。到了6月,新发基金数量达到139只,月度合计基金发行份额将近2400亿份,相比5月增长156.88%,创出今年以来月度新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中国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学勇分析,近期基金发行市场回暖主要与三方面因素有关。

“一是A股市场逐渐反弹回暖,从5月初的3000点到5月底的3149点,以及到6月底的3398点,上证指数呈现了一个明显的反弹趋势。二是国内疫情,尤其是上海、北京的疫情逐渐得到了控制,遭到疫情重创的供应链逐渐得到了恢复,生产和消费也逐渐恢复反弹。三是中央的决策,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得到了实施,在经济层面和企业有所汇集,使得经济的基本面逐渐向好。”张学勇分析。

今年前6个月,风险偏低的债券型基金受到投资者青睐,不过,进入7月,权益基金发行热度提升,截至7月6日,7月以来有11只新基金成立,其中股票型、混合型和债券型基金发行份额分别为13.24亿份、10.97亿份和2.33亿份,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发行份额较多。张学勇说,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预期趋于乐观,推动了权益类基金发行的升温。“对资本市场的预期不断提升,北向资金6月份净买入超过了729.6亿元,创出2020年以来的新高,这些都是对资本市场的预期逐渐增强,导致投资者避险需求的减弱,对投资收益的追求需求在提升,这会导致股票型基金发行呈现一个上涨的趋势。”

截至目前,今年以来有296只主动权益型基金收益为正。从这些基金的布局上看,快速反弹的基金中,有不少涉及新能源车、新能源上游材料等新能源产业链,也有基金投向了军工、光伏设备、锂电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创金合信基金首席量化投资官董梁提醒投资者,不要过度追捧一段时间内热度已经很高的股票和基金。“在当前这个位置,对于新能源这些赛道股跟这种行业基金或者主题基金,还是要保持一定的谨慎。不是说新能源接下来一定会大幅下挫,但考虑到很多新能源基金从4月底低点起来已经涨了50%,高的到60%、70%,个股已经有翻番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之下,再追新能源股票或者新能源基金,短期之内回调的风险确实存在。”

对于基金市场下半年的行情,董梁预计,市场可能将延续复苏势态,权益类基金估计会继续受到市场的青睐,投资者可适当关注。




嘉应制药股吧

深交所2021年7月7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嘉应制药因属于当日跌幅偏离值达7%的证券而登上龙虎榜。嘉应制药当日报收9.56元,涨跌幅为-7.72%,偏离值达-9.40%,换手率9.40%,振幅9.75%,成交额4.66亿元。

7月7日席位详情

龙虎榜数据显示,今日共3个机构席位出现在龙虎榜单上,分别位列买一、卖一、卖五,合计净卖出2118.77万元,占龙虎榜净卖额的46.4%。

榜单上出现了2家实力营业部的身影,分别位列买四、卖四,合计买入834.54万元,卖出2243.17万元,净额为-1408.64万元。

买四为中国国际金融上海分公司,该席位买入688.02万元,卖出675.67万元,净买额为12.35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248次,实力排名第25。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市场观察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1年3月,主流在线招聘平台用户活跃度普涨。BOSS直聘、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猎聘、拉勾等五大在线招聘平台月活跃用户数分别较2020年同比上涨66.10%、18.36%、25.47%、39.77%、53.13%。其中,BOSS直聘月活用户数达到2800万人,暂居第一。

与此同时,2021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而加速的求职招聘线上化进程仍在继续。此前TalkingData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有54.8%的用户认为线上面试更高效,23.7%的用户认为跟线下面试差不多,仅21.5%的用户认为线上面试效率低,不如线下直接面试。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作为新一代求职招聘的主力群体,近80%的Z世代使用过线上求职渠道,有63.5%的人会在找工作时选择使用网络招聘平台。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五大在线招聘平台使用次数较2020年一季度大幅增长。其中,BOSS直聘使用次数达到21亿次,智联招聘、前程无忧分别达到5.5亿次,4.6亿次。

行业人士认为,在未来潜在求职者增速不及企业增速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将加剧。这将推动企业通过线上渠道招募更多元专业背景、更多地区的人才。

与此同时,新业态与新职业的发展也将推动求职招聘线上化的速率。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业态的发展,越来越多新职业诞生,供求职者选择。该行业人士认为,通过各类线上招聘渠道,潜在求职者有机会更快接触到新业态与新职业,探索职业新选择。




市场观察风口浪尖的中概股

报道 | 投资界PEdaily

大家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4月23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杰伊•克莱顿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因为信息披露的问题,投资者近期在调整仓位时,不要将资金投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美国证监会主席在电视媒体上,公开提醒投资人,不要投资中概股。

(FOXBusiness)

这句话无疑是火上浇油,后果立马显现——周四美股收盘,热门中概股普遍下跌,其中哔哩哔哩下跌7.25%,拼多多下跌5.71%,京东下跌0.11%,百度下跌1.87%,阿里巴巴下跌2.25%,唯品会下跌7.64%,寺库下跌10.59%,品钛重挫12.20%。

“行了,中概股排队回国吧。”一位VC/PE*人士感慨。瑞幸造假事件曝光之后,4月以来超过半数中概股股价下跌。如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的发言,让中概股的信任危机进一步蔓延。市场人士预测,下一步可能更多中概股会被调查,如今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嗅到了危险的气息。眼下,一些原本对美股蓄势待发的企业已经考虑撤退。“今年赴美IPO可能是没戏了”。北京一位VC投资人跟正筹备IPO的被投企业沟通完后,忧心忡忡。

回想十年前,那场中概股危机最终导致一批企业退市、赴美PO大门基本关闭。曾经黑暗的历史似乎正在重演,甚至更加惨烈。种种迹象显示,这可能会是中概股历史上*的一场信任危机。

SEC主席亲自下场提醒:

不要投资中概股

这是最近三日内,克莱顿第二次公开提示中概股投资风险了。

更早是在4月2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一封重磅声明,指出新兴市场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无法获取审计底稿等问题,存在重大投资风险。

在这篇题为《新兴市场投资涉及重大信息披露、财务报告和其他风险,补救措施有限》的文章里,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被提及了21次。

(SEC)

这份声明由克莱顿及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主席William Duhnke等五位官员联合署名,提醒美国境内投资者在投资总部位于新兴市场或在新兴市场有重大业务的公司时,注意财务报告及信息披露质量的风险。

声明称,“与美国国内相比,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新兴市场,信息披露不完全或具有误导性的风险要大得多,并且在投资者受到损害时,获得追索的机会要小很多。”这些公司“应该以简明扼要的英文提出风险,并具体阐述”。

其中,更是将“PCAOB仍然无法获取中国公司的审计底稿”作为小标题,更用了整整一个小节,来专门介绍相关情况。众说周知,PCAOB是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根据2002年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创立,其任务是监督公众公司的审计报告。

(清科研究中心整理)

与此同时,在克莱顿发表上述言论之际,美国鹰派议员和部分前官员正努力说服特朗普政府让联邦雇员退休金计划停止投资中国企业股票。

瑞幸事件带来的信任危机正愈演愈烈。如今的种种迹象,不禁让人想到十年前,绿诺科技、中国高速频道、东南融通等一批中概股因财务造假被集体做空。绿诺国际因欺诈从被做空机构浑水质疑到退市只用了短短 23 天, “中国概念股”也被推到风口浪尖 上,此后一年内超过20家中概股退市。

更严重的是,随着事情的发酵,中国公司接下来在美上市数量将大幅减少,即使成功上市,市值也会被严重低估,并最终导致不少中国公司私有化回国。

统计显示,迄今为止,358家中国公司赴美上市,已有108家被摘牌。历史似乎正在重演,甚至会更加变本加厉。

这是黑暗的一个月

一批中概股被血洗,集体破发

近一个月,是中概股的黑暗时期。克莱顿的发言,对于如今本就陷入信用危机的中概股而言,无异于是火上浇油。

美国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美股在3月份创下了10天4次熔断的历史记录,中概股市值一度大幅缩水。

Wind统计,截至3月16日收盘,247只中概股的总市值达13460.44亿美元,而在3月16日的前一交易日,即3月13日收盘,中概股的总市值达14632.05亿美元。经计算,仅3月16日一个交易日,中概股总体市值缩水1172亿美元。

没想到这还不是最致命的一击。4月2日晚间,身披光环无数的中概股瑞幸咖啡自曝财务造假,举世哗然。公司公布调查显示,其COO刘剑以及部分员工伪造交易价值大约22亿元人民币。同一时间,瑞幸股价暴跌,盘前暴跌85%,开盘20分钟内三次熔断。

此后短短几日,爱奇艺、跟谁学相继被做空,好未来自爆销售丑闻……中概股市场乌云密布。

一系列重磅利空之下,伴随而来的是中概股的股价暴跌。4月7日晚间,好未来教育发布公告称,在例行的内部审计过程中中发现了某些员工夸大销售数据,制造虚假合同。随着好未来的自爆,当晚,其股价下跌17&,市值一下消失了420亿元。

4月14日,做空机构香橼发布报告,跟谁学虚增营收70%,称其是2011年以来*的中概股造假案。报告一经发布,跟谁学股价迅速大跌10%,市值也蒸发了近50亿元。

股价暴跌,甚至让一批互联网金融中概股濒临退市边缘。有些不仅全部跌破发行价,更有多只步入了1美元区间。

如今随着中概股信任危机愈演愈烈,更多出现经营问题的中概股公司面临淘汰风险。黯然退市,可能是最坏的结果。事实上,前不久,2020年第一家退市中概股已经出现了。

4月15日上午9点半,聚美优品宣布完成私有化,成为母公司 Super ROI 的全资子公司。同时,聚美优品已请求暂停其在纽交所的ADS交易。随着私有化交易的完成,聚美优品也将正式从美国纽交所退市,这距离其来到大洋彼岸才刚刚过去6年。

与此同时,畅游也完成了从纳斯达克私有化退市,这意味着中概股纯游戏公司实现从美股市场的完全撤退。

赴美IPO大撤退悄悄开始

今年可能是没戏了

美股市场暗潮涌动,中国企业已经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今年赴美IPO可能是没戏了”。北京一位VC投资人跟正筹备IPO的被投企业沟通完后,忧心忡忡。

回顾整个一季度,自疫情爆发以来,二、三月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寥寥无几,这是史上罕见的。

瑞幸的自爆,无疑彻底浇灭了一批企业赴美IPO的想法。一方面,境外投资者信心受到了打击;另一方面,中国公司赴美上市势必将面临更加复杂和严苛的环境。

“对赴美IPO的中国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情况的信任度会有所下降,进而增加交易成本,比如要通过大量路演来进行更全面的解释。”创世伙伴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周炜表示。此外,还包括在申请上市发行阶段,企业所面临的中介服务费、董监事及*管理人员责任保险费等成本的增加。

投资界获悉,一些原本对美股蓄势待发的企业已经悄然撤退。4月18日,优客工场举办了一场名为“起源——优客工场进化论”线上战略发布会,发布会中,创始人毛大庆丝毫没有提及优客工场上市的相关情况。

而去年四季度,优客工场向纽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毛大庆曾说,优客工场的股权架构、招股书审批文件都已完成,上市已经“箭在弦上”。

被殃及的还有今年1月被曝已申请赴美IPO的理想汽车。瑞幸事件出来以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社交媒体转发陆正耀相关报道时留下一句“诈骗犯”,愤怒心情不言而喻。据路透社报道,2020年1月,理想汽车已申请在美国IPO,计划筹资至少5亿美元,最早于2020上半年上市。

还有更多企业正在考虑重新设计IPO路径,未来一年,有可能会出现企业拆掉红筹返回国内资本市场的潮流。

回想十年前,因中概股的一场信任危机,曾出现数年赴美上市的空窗期。如今,枪声又响起,中概股恐怕将付出更惨痛的代价。

为缓解这场中概股危机,清科研究中心认为:“一方面中美政府之间需加强监管协同,就跨境监管困境共同探索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自身亦需要加强信息披露,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共同维护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与价值。”

投资界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市场观察》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市场观察、嘉应制药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