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前两周我已经明确指出“本轮反弹行情已经告一段落”,本周大盘继续弱势回落,各大指数均收出一根周阴线,两市成交量继续萎缩。截至周五收盘,沪指本周涨幅-3.81%,沪深300涨幅-4.07%,深成指涨幅-3.47%,创业板指数涨幅-2.03%,科创50指数涨幅-2.88%。
本周主板市场弱于科创和创业板,主要原因是银行、券商、地产等权重板块开始走弱。上证指数连续跌破5、10、20、30和120日均线,周五收盘在本周*点,在跌破3400和3300点两个整数关口后,3200点也岌岌可危,而这一道防线恰好就是当前60日线所在的位置。各大指数目前短期均线已呈空头排列,走势不容乐观。
很明显,本轮行情各大指数均未能突破年线阻力,距离年线最近的上证指数在年线处遇阻大幅回落,这也侧面证明本轮行情就是一轮超跌反弹行情,而不是很多人臆想的牛市行情,前期在大盘上涨时我不断提示还是把当前的行情当成反弹行情比较合适,否则很容易套在高位。
本周涨幅前三名的非新股个股为新特电气(69.62%)、恒大高新(60.82%)和南网科技(58.73%)。本周跌幅前三名的个股为新股N中科(-29.85%)、索菲亚(-26.33%)和高乐股份(-23.16%)。
本周有6只新上市(加上北交所是8只新股),再现大幅破发股,周五上市新股N中科(中科蓝讯)上市当天大跌29.85%,下跌27.36元。作为一只科创板新股,中一签500股,要亏超1.37万元。其实按照去年该股发行估值并不算太高,主要是赶上大盘和芯片板块走势不佳,同时中报业绩预减30%。下周有7只新股申购,近期我也一直提示,一些估值偏高且*股价较高的新股要谨慎申购了。
行业板块方面,从主力资金看,本周两市行业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的板块仅有1个,那就是电气设备(上周也是一个,农林牧渔板块),该板块流入7.4亿。本周行业主力资金流出前5的分别是有色、电子元器件、化学制品、银行和医药板块。从概念板块看,本周两市概念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的分别为一体化压铸、高压快充和核准制注册制概念板块。本周概念流出最多的依然是融资融券、标普道琼斯和MSCI概念。本周主力资金流入前20名的个股名单
本周五个交易日北向港资全部为净流出,合计流出231亿元,创出今年周流出新高。而上一周是净流入金额35.6亿元,可见外资开始明显调头。本周人民币汇率继续小幅贬值,贬值幅度超1%,或许这也是北向港资净流出的重要原因。近5日港资流入前10名的个股名单如下,其中超一半为新能源龙头,可见新能源依然是未来的方向。
美国6月零售销售意外环比上升1%,表明消费者支出仍保持稳定。7月消费者对明年通胀预期从5.3%下降至5.2%,信心指数也从6月的史底50回升至51.1,同样好于市场预期。FOMC在7月27日会议上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从昨日的40%再度下降至30%附近,远低于周三通胀报告公布后的80%。受到以上消息影响,周五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2.15%,纳指涨1.79%,标普涨1.92%;银行、大型科技股普涨,花旗集团涨超13%,道富银行涨近10%,奈飞涨逾8%,Meta涨超4%。
截至7月15日中午,A股共有1643家上市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752家公司预计实现正增长,占比接近一半。然而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可小觑,后面业绩预减和预亏的公司应该也不在少数。从技术走势看,大盘已经呈现空头排列,集体断供事件对地产和银行板块的影响比较大,继而有可能会影响经济增长,因此市场对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开始增加。
上证指数已经连续调整200个点,短线看再继续大幅下跌的动力也不足,因此未来一段时间里,大盘很可能在3200点区域内弱势震荡整理,市场活跃度降低,操作难度会进一步加大,建议控制仓位,多关注中报超预期且估值较低的品种。
扬农化工(600486.SH)发布2021年业绩公告,公司全年共完成销售收入118.42亿元,*跨越百亿大关,同比增长20.4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2.22亿元,同比增长1.02%。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5元(含税)。
2021年,面对疫情持续蔓延、原辅材料大幅涨价、能耗双控限电限产等多种风险挑战,公司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多产快销、降本增效,主要经营指标保持稳中有升。
7月15日,A股行情全天低迷,三大指数集体收跌,跌幅均超1%。业内人士表示,经济最差阶段已过,短期控制好房地产、银行风险,拐点可期,时机或许就看相关的刺激政策出台。
今日大盘全天震荡走低,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截至收盘,沪指跌1.64%,深成指跌1.52%,创业板指跌2.08%。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89.31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65.9亿元,深股通净卖出23.4亿元。
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600只个股下跌,超50只个股跌超9%,市场亏钱效应明显加大。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10881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602亿元。
盘面上,汽车产业链个股早盘一度活跃,一体化压铸方向大涨,多股涨停。下跌方面,基建地产股全天低迷拖累指数。
业内人士表示,整体市场并不悲观,受疫情影响经济最差阶段已过,短期控制好房地产、银行风险,拐点可期,时机或许就看相关的刺激政策出台。
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今日A股行情全天低迷,三大指数集体收跌,跌幅均超1%。截至收盘,沪指跌1.64%,深成指跌1.52%,创业板指跌2.08%。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89.31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65.9亿元,深股通净卖出23.4亿元。
盘面上,申万一级行业中仅汽车行业板块收涨,其余30个行业板块集体下跌。
具体来看,汽车行业板块整体上涨1.42%,板块内个股狂掀涨停潮。纽泰格、立中集团20CM涨停,美力科技、华安鑫创分别大涨13.98%、10.24%。另外,瑞鹄模具、沪光股份、旭升股份、上海沿浦、广东鸿图、合力科技等多股10CM涨停。
下跌方面,基建地产股全天低迷拖累指数。从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来看,房地产以4.67%的跌幅领跌,建筑装饰、建筑材料分别以3.37%、2.85%的跌幅跟跌。
房地产板块内,124只个股中仅顺发恒业、ST海投、电子城、卧龙地产4只个股收涨。中交地产、信达地产等多股跌停或逼近跌停,18只个股跌超8%。
消息面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相关数据显示,1月份至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8314亿元,同比下降5.4%;其中,住宅投资51804亿元,下降4.5%。1月份至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488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
国盛证券指出,从政策端、需求端、供给端看,当前我国地产压力仍大。总体看,房地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2022年一季度房贷占银行总贷款的比例达26.5%。当前看,地产销售在6月反弹过后,7月上旬再度明显回落。
此外,商业贸易、钢铁、非银金融、纺织服饰、银行、农林牧渔、传媒、医药生物等板块也跌幅居前,跌幅均超2%。
关注后市三大风险
今日A股持续震荡,有不少投资者担忧后市是否会延续下跌,重演年初的走势?
对此,排排网旗下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夏风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
夏风光认为,目前困扰市场的主要因素有二,且这两大因素的后续演进会影响到A股市场何时企稳:一是房地产销售回暖,但增速同比仍然大幅下滑,烂尾事件频发,已引发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二是海外衰退预期急剧升温,且对7月份美联储加息预期已达100个基点,中概和港股的走势已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并影响到北上资金。
夏风光进一步表示,“展望后市,三季度市场可能还是一个磨底阶段,等待数据的好转和预期的变化。”他认为,因为就业和经济的压力犹存,所以在政策层面上仍然会全力稳增长,预计房地产调控政策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且由于去年下半年的低基数,数据上恢复增长难度不大,重点在于房企债务违约问题的解决。在海外市场方面,加息最剧烈的阶段即将过去,衰退预期的进一步发酵,很可能会缩短整个加息周期,明年年初乃至今年年底,降息预期可能就会抬头。
壁虎资本基金经理张小东认为,整体市场并不悲观,受疫情影响的经济最差阶段已过,短期控制好房地产、银行风险,拐点可期,时机或许就看相关的刺激政策出台。
张小东提醒投资者,后市风险重点看三方面:一是国内房地产风险是否能有效控制,一定要软着路;二是疫情没有大面积反复蔓延;三是国际局势不发生较大动荡。
投资者如何配置
关于投资建议,张小东认为,有危就有机,今年下半年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除了新能源行业,刺激消费、基建增长一定是拉动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环节,且该板块估值也较低,是不错的投资方向。
夏风光认为,以风光电、新能源、半导体等为代表的成长股,显然是人气所在,相关指数走势明显强于上证50和沪深300,这一方面是由于银行和地产受到情绪的干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今年中报业绩多数下滑的背景下,长期逻辑清晰、成长路径明确的个股,更能够不受短期业绩的冲击。但总体上而言,在市场震荡期间,仍然应该*安全边际较厚的价值品种,耐心等待低吸机会,可能是更优选择。
铨景基金研究总监李振晖向
李振晖进一步表示,展望下半年,我们预计沪深300指数将围绕4200点一线做上下400点左右的震荡与整固,结合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持续落地,给新旧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给予更多的耐心,疫情对经济的扰动也正在变小,坚持发展以我为主,保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积极和稳定性。市场将会以震荡盘升为主基调。“对于后市,我们非常看好政策激励、增长确定的新能源板块和因稳增长、促消费受益的家电、文旅、医疗美容等相关板块机会”。
“本次调整或将再持续半月左右,8月随着国内疫情减缓和欧美货币政策四季度转鸽预期,A股将重拾升势。”建泓时代投资总监赵媛媛向
赵媛媛认为,年初A股下跌是在美联储开始收紧货币、俄乌冲突、上海长时间封控等多重利空因素的影响下出现的长时间下跌。但目前看来美联储货币收缩对A股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短暂和微弱,而且中期来看美国加息落地后国际资金又将开始交易并重新流入A股。而疫情冲击方面,虽然这次有出现新的变种病毒,但疫情常态化政策使得长时间封控的概率较小,对经济的冲击也将更弱。此外,俄乌冲突虽然还在继续,但随着近期大宗商品暴跌,已经不会造成太大通胀担忧。因此,在市场调整期间,建议关注低位股,尤其是和能源、中报超预期、新主题相关的低位股。8月市场明朗后,如疫情好转则配置可选消费,如经济未修复则参与新基建。
7月8日,A股午后震荡下行,截至收盘,沪指跌0.25%,深成指跌0.61%,创业板指跌1.13%。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12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
板块方面,消费电子、元宇宙、中药股涨幅居前,半导体、旅游餐饮、啤酒概念活跃,储能、锂电、汽车、煤炭、军工股表现低迷。
具体来看,消费电子板块全天强势,国光电器、惠威科技、科力远、春兴精工等涨停。
元宇宙概念集体发力,汉威科技、宝通科技涨逾10%,宝鹰股份、智度股份涨停。消息上,上海市发布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
近日持续火热的钒电池概念大幅回调,5连板攀钢钒钛跌停,易成新能、金浦钛业、银龙股份、新天绿能、金岭矿业等多股跟跌。
北向资金尾盘再度入场,全天净买入12.36亿元。
【机构观点】
中原证券:国内市场经过上半年的大幅回调,整体估值已经处于历史*30%的水平,估值优势比较明显。央行保持相对宽松的政策,资金进入股市信心增强,公募基金发行已从冰点开始回升,杠杆资金重新增加,外资开始逐步回流,市场进入相对稳态。A股市场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是战略布局的窗口期。建议关注稳增长、涨价、科技以及业绩改善的行业。
山西证券:建议重点关注和布局盈利能力强、具有较优防御能力及估值修复空间的大盘价值股和行业龙头,同时,随着中报预期的逐渐明朗,持续关注高成长的新能源和军工等板块。
中泰证券:密切关注上游价格高点能否得到进一步确认,这对于此前受原材料涨价成本压制的中游制造业、交运等行业成本承压或将迎来缓解,利润率或将迎来预期改善契机。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上证指数实时行情》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上证指数实时行情、扬农化工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