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研报(300087股票)

2022-07-18 5:50:28 证券 xialuotejs

个股研报



本文目录一览:



在我们平时阅读新闻、了解上市公司的时候,少不了要碰到研报,那么,我们今天就说说这个研报!


‍‍今天主要来给大家讲一下‍‍研报,首先我们就要找到看研报的软件,我们以同花顺为例。


‍‍看研报的目的‍‍不是说你就要去买股票,而是要做到读懂逻辑,‍‍这逻辑是什么?就是要看他们怎么吹。‍‍这些研究员为什么要写研报?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吹票,那吹票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形成‍‍大家的共性和一致性。所以研究员写研报,其实他自己也不买,‍‍他的目的很简单,在这个行业里出名‍‍,越出名,他的溢价越高,溢价越高,他的观点就能形成行业的一致性,‍‍毕竟专业的人太少了,所以研究员里面也参差不齐,所以我们看这里边有排行榜。



这些都是行业比较牛X的大佬,他们的观点‍‍就能改变短期的趋势,甚至能改变一个中长期的趋势,‍‍如果市场配合的话。


所以读研报的目的就是看到里面的逻辑,‍‍研报这东西你千万不要全信,‍‍因为之前给大家在讲的时候,我就告诉过大家这东西叫做估值,‍‍估值是永远不能估清楚的,是被市场最终给定义的,‍‍所以我们在牛市中能听见所谓的戴维斯双击,在熊市中就能听见所谓的戴维斯‍‍双杀,所以估值只是市场走出来,根据市场的理论去估,以后我会教大家怎么去估值。你就会发现‍‍这么估,但是市场会另一个样子。


比如说前段时间的盐湖股份研报给出了1,500亿的‍‍估值,但是第一天上市就能给你顶到2000亿。‍‍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告诉大家这东西是因为情绪‍‍和人性的关系,就是因为市场热,它可能就会获得更高的估值,‍‍因为它新,就吸引了眼球和火力。‍‍那么在热钱流动的暗涌下,它就会顶出更高的估值,所以大家去估这东西可能是估不出来的。


我们还可以从某某财富的网站看到研报


里面有个股研报和行业研报



我们读研报要注意哪些内容:

首先你要看研报给的估值是多少,当然你*得全篇的通读下去,‍‍你泛泛的看过去,你并不知道它是干嘛的。




‍‍比如说我们看盐湖股份,‍‍它是钾肥的龙头企业,每年大概产能是500万吨,‍‍它还有盐湖提锂的逻辑,里面参股蓝科锂业51%的股权,综上所述,研究员给予它的估值给到1300-2000亿,如果是1,300亿的估值,除以它的总股本54.3,得到每股是23.94。



‍‍如果是2,000亿的就是36.83,



这就是这篇研报认为的‍‍合理范围,所以你从年报可以看出来,这个区间其实非常大,‍‍从1300-2000亿,到底该怎么估,24也可以,‍‍36也可以,总之这就是我们看研报的第一目的。


其次,看研报的目的是,‍‍打开研报里的可比公司。


‍‍国内碳酸锂‍‍可比公司,那么盐湖股份的可比就是赣锋锂业、雅化集团、天齐锂业、科达制造‍‍和盛新锂能,这都是有碳酸锂产能的公司,所以它‍‍按照在这个行业的地位和它的产能去给出一个估值,‍‍所以这篇研报能给出这估值,是因为可比公司的估值。

如果大家细细的看完一篇研报,就能听懂我说的意思,它是根据‍‍产能然后给出一个估值。



它未来大概有10万吨的盐湖。‍‍所以在这个逻辑之下,‍‍现在目前的市场每1万吨的碳酸锂产能大概给100亿的市值,所以给出了1,000多亿的估值,这就是找到可比公司,如果‍‍龙头买不进,你还可以根据逻辑去买可比公司。





‍‍这个估值区间它只能说是相对合理,‍‍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有意思现象,就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盐湖股份龙虎榜上‍‍照样有机构在买,虽然高估了,机构还是在买入盐湖股份,‍‍为什么?因为估值归估值,情绪归情绪,逻辑归逻辑,最终能不能涨‍‍是市场定义,不是估值定义

大家要注意的是,研报和研报之间,估值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税友股份,‍‍某券商的刘雪某老师表示,这东西不过是一个做‍‍计算税务信息化领域的头部厂商,仅此而已,‍‍给它的估值叫做PE估值法,给予税友股份17-20倍的估值,‍‍这种估值逻辑下,它的净利润研究员老师给了3.4个亿,用20倍的估值去算,3.4*20/4.06(总股本)=16.75



‍它就值16块7毛5,这是其中的一种估值方法,如果按它的估值,这东西上市就该炸板,第一天就高估了,第一天19块2就高估了,那么为什么顶上去了呢?




这就‍‍牵扯到广发东方路了(有机会给大家拆席位的时候会讲到)。‍‍7月12号东方路‍‍买入这票,然后‍‍出现一篇研报


中间插一句,有的研报要在这个软件里去找,但是这种软件它是收费的,我不建议大家去用,‍‍因为你光把研报买了没有用,‍‍你光看研报,你看他吹的就把你忽悠死了,因为大家都是‍‍写研报的,老师们其实很多时候确实有调查,但是他们更多的是‍‍用嘴吹票。‍‍





我们来看这篇杨老师的研报,他不按照市盈率给税友股份估值,‍‍竟然按照市销率给税友股份估值,15(市销率)*18.18(净利润)‍/4.06(总股本)=67.16



这也就是‍‍该研报最终推出的一个目标价,在这种目标价范围内我们就看到了‍‍不同的估值结果,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但实际上‍‍你觉得这票应该用市销率估还是应该用市盈率估?‍‍‍‍


市销率是给未盈利企业估值的,‍‍而市盈率应该给盈利企业估值,所以从理论上讲‍‍不应该用适销率去估这种票,但是老师就这么估了,而且还是有理有据的



他用工业软件计算机行业在估,‍‍所以他没有放进来真正的可比公司航天信息做税务信息化的公司不应该是这些东西,‍‍‍‍但是他用这些工业软件的票去估,所以给了一个市销率,这种情况下市销率竟然高达25倍,老师表示我只给15倍,这并不高。所以‍‍估值方式鉴于你选用的票不一样,‍‍他就估的不一样。


‍‍所以看估值只是需要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写,其实研究员不过是为了‍‍出名而已,说白了大家都是吃饭,只是吃饭的方式要不一样,我研究的东西更有价值,‍‍我的研报更能得到市场的认可,更能得到公募基金的认可,基金经理的认可,看了我的东西就认为这东西确实写得好,‍‍其实是吹的好。‍‍吹的好,我的身价就会爆涨。‍‍所以你会看到明星研究员有时候一句话,第二天就顶一字了,所以,不同的研究员写出来东西也就不一样,市场认可度也就不一样了。‍‍‍


今天就先讲到这,明天会继续有干货奉上!!!

如果对您有所帮助,感谢点赞+关注,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风险揭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您务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认真考虑是否进行证券交易。投资建议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直接买卖建议,投资者须对其投资行为进行独立判断。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300087股票

7月13日丨荃银高科(300087.SZ)公布,公司收到副董事长、总经理张琴出具的《关于股份减持计划进展的告知函》,本次减持计划的时间已过半。其已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100.92万股,减持比例为0.15%。




网 个股研报

日前,中信建投非银分析师关于的个股研报在市场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这份研报认为,基于假设,在基准情况下2030年的收入可达到723.3亿元,2020年至203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4.2%;归母净利润可达到474.5亿元,2020年至203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5.8%。

很多投资者对这个结论不认同。因为尽管乘着互联网的东风,近年来的风头非常强劲,但是9年后的业绩能够预测吗?不知是否因为争议过大,这份研报在发布后不久就被撤回,目前已经不见踪迹。

一般来说,券商研报中出具的个股盈利预测普遍聚焦于未来两到三年,最多不会超过五年。这份研报之所以争议巨大,其实不在于盈利数据算的准不准,而是背后对应的公司估值究竟该是多少?而反观这份报告,一方面因为9年的预测周期太长,而研究标的又是典型的“互联网+”公司,存在的不确定性较高;另外一方面,则是在分析框架内设定的条件过于理想,以至于线性外推之时得出了较为乐观的结果。

笔者认为,姑且不论研报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这样的“线性外推”分析逻辑是有违基本常识的。首先任何公司都不可能是*理性的,其行为会被宏观环境、情绪、突发等各种意外因素所左右。个股研报的基本假设是公司能够有效识别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这不能说不对,但很显然过于理想化了。举个简单的例子,谁能想到短短两三年之内,国内某些行业的一些头部公司经营动机,突然就从营收*化变成了债务最小化呢?

其次类似个股研报还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就是假设不存在经济周期和行业兴衰。而实际上,外部环境在两三年内可以假定不变,但一旦时间拉长到5年以上,或者10年、20年,我们就不能再以目前的市场环境去看待公司的未来。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大多数个股研报,基本上只聚焦于未来两三年的原因,因为超出这个范围,真的是看不准啊。

这两个基本假设都出了问题,单以模型线性外推的方式去论证单家公司长周期的成长性和对应的估值,这种研报在市场引发争议显然是无法避免的。这样的分析里研究员不缺专业,但缺乏常识。

类似的案例在行业内其实并不鲜见。最有名的代表,无疑是去年国信证券研究团队对宁德时代40年后的营收、净利润及市场占有率给出的预判。这份研究报告一度也曾轰动市场,也被不少市场人士斥责为“拍脑袋”。此后,证监会对国信证券3名分析师出具了警示函,认为其研报分析逻辑不够严谨。

个股的研究和估值,对投资来说是基本功,长周期的估值更是如此。笔者认为,会找参照标的、会构建财务模型只是第一步,想要真正了解一家公司,研究员应该花更多精力去了解实际情况。我们不苛求券商的每一份研报预测都非常准确、科学,但起码在基本的方法论上要有讲究,不然就会落得被市场嘲笑的后果。




个股研报怎么写

在上市公司股票中,出研报是常有的事,研报一般就三种,买入,增持,中性,前两个看多,后面一个虽说中性但基本是看空的意思。研报在股价走势不同阶段都会出现,最常见的是在股价大涨或涨停后出来,见风使舵,察言观色是机构当家本领。楼主看过不少研报,关于这些研报对股价走势如何,结合一些股票研报,做了些总结,不想看细节的直接看最后红色结论部分。


首先看TCL的,在年初3月份时,TCL股价达到了历史新高10元附近,当时看多研报频出,目标价喊到了16,均价12,研报从3三月份一直发布到8月份,股价也是一路从3月份跌到八月份,现在没发了,估计也是没脸发了。期间参与的嘴强*有:信达(始终参与)、华西(始终参与)、国海(始终参与)、开源(始终参与)、西南(始终参与)、安信(始终参与)、国元、开源、光大、天风、西部。


箭头处为研报大概发布时间段,瞧人家这发布时机多好,总能躲过大跌或预测大跌


*价16,均价12,心动了是吧,然后把你一路从3月骗到9月。。


4月份研报扎堆,机构趁股价大涨,狂发研报


8月份之后到现在没有研报发布


再看看上海机场的,股价走势自今年1月起,从80跌到了40,腰斩了,正常来说今年业绩很差,走势也变坏,应该没什么机构推荐了吧,然而一看,终究是高估了啊。参与的嘴强*有:国盛(开始参与)、浙商(始终参与)、光大(始终参与)、华创、天风、长城、国海兴业。

箭头处为研报大概发布时间段


目标价*80,*54,记得有过*100的,就问你心不心动


3月份时机构在积极唱多


大半年下来,机构也知道不能忽悠太过,增持的多,中间还有个良心的评级为中性


再来看看英科医疗,股价在今年1月底达到*峰,之后腰斩再腰斩,记得目标价*是310元,后面下调了。期间大股东疯狂减持,嘴强们顶着大肿脸推荐。参与的嘴强*有:光大(始终参与)、开源(始终参与)、天风(始终参与)、东北、西南、国盛。


箭头处为研报大概发布时间段,大跌时都憋着不发


*290,三倍空间,同志们冲啊


1月份起,研报没停过,股价没涨过


嘴强们还在唱多,*目标价是167元,多会跟随形势啊


接下来聊聊信捷电气,今年2月中旬掉下来,一直到五月份企稳,横盘了三个月,然后八月中旬又是一阵暴跌,看看嘴强*都说啥了,“业绩高速增长,业务快速发展、景气持续,”不愧是嘴强*,看看有哪些:国海(始终参与)、东吴(始终参与)、平安、安信、中泰、浙商、新时代、西南。


箭头处为研报大概发布时间段


*目标价103,牛逼牛逼




接下来说说精工钢构,楼主被这个研报给狠狠黑了一把,从六块拿到四块,最后挥刀割肉。也是因为他,才想到写今天这篇文章,提醒下小伙伴们。看看参与的嘴强*们:国盛(始终参与)、兴业(始终参与)、光大(是始终参与)、华创(始终参与)、浙商(始终参与)、天风(始终参与)、安信(始终参与)、西南(始终参与)。

好家伙,你们是集体失明了吗,还是拿人手短啊。这么多人一起,难怪把我给蒙住了,俺也不冤,但也就这一次了。


*们总是能*的预判大跌,绝了


现在目标价更新了,记得前几个月*价是11.2,均价10




再说最后一个三安光电,为了更突出*们作风,时间从2021.7.22号开始,也就是三安拉了三个涨停板之后,*们按奈不住了,在7.30号,仅仅这一天有七篇研报蹦了出来,之前几个月加起来没到三篇,事实也证明,研报一出,大顶即现,我有时在想他们是真不会呢还是真会呢?就像一个人考一百分不太容易,但考零分那是真不容易啊。看看这次的嘴强*都有谁:信达(始终参与)、国金、国海、天风、国盛、民生、西南、安信、光大、


7.30号,高位研报喷射,研报一出,谁与争顶?


目标价总是这么诱人


信达这么喜欢三安?对了一次,疯狂刷存在感是不


8.19号之后*们消停了,但我知道,只要涨一点,他们就蹦出来了


说了这么多*们的惊悚往事,说点好的吧,找了蛮久,总算找出来这么两个。先说第一个金石资源。从今年3月份到八月份,就一家机构给出了研报,另外一个中途给出了后面自我怀疑直接放弃,还有个自称专家的不咸不淡来了个点评,也不支持也不拒绝。。参与的嘴强*有开源(始终参与,难得!)、光大(中途放弃)、兴业,好不容易一只大牛,就这么几个*发现了。

横盘期只出了一篇看多研报,涨上来后两篇,这么多*都瞧不上嘛


好不容易抓到个大牛,你们连目标价都不敢给



从头到尾看多的就一家开源证券,中间也一度怀疑自我,四个月没敢发


再讲讲最近大热的周期煤炭股,昊华能源。看了下研报数,简直感人,20年到21年8月份,没有一份研报,不过情有可原,这期间业绩是不咋地。但股价从今年4月份开始涨起来的,而且煤炭期货据说早有表现。然而4月到8月这中间4个月,嘴强们一直也没发现。这次参与的嘴强*有中泰、安信。



目标价早已经超过了,该多的时候不多,该少的时候不少


股价起飞后*们优雅从容的出现了


分析到这,就差不多了,下面说结论。


结论一、嘴强*们喜欢打群架,喜欢凑热闹,只要人多,信心就足,研报喷射状,只要人少,一定不去,研报拉稀状。人多大概率不管用,人少不见得会失败。


结论二、嘴强们最擅长见风使舵,高位冲锋。横盘下跌时见不到他们,拉升大涨时他们一定准时出现,而出现的结果十有八九是股价拉胯。


结论三、嘴强们在股价上涨初期是不会出来的,出来的也是极个别数,而且信心不足,如果你看好,不要因为嘴强们没出现而怀疑自己,坚定做自己的。


结论四、在股价已经涨幅不小时,嘴强们大概率出现,这时可能还有一小段涨幅。而当股价已经涨幅巨大,高位横盘时,如有嘴强们爆发式的出来鼓吹,万分注意,大顶已现,面霸将来!这时要严防风险,最差也要减仓,一旦有下跌赶紧不要命的跑路。


结论五、在股价已经历过巨大涨幅,现在下跌途中时,如果嘴强们一通研报出来表示如何如何看好,记住,千万千万别上当,那就是个锚,锚住你灵活的步伐,然后死死将你套牢。不清楚的去搜一下锚定效应。这里简短说下,假如股价之前300,现在150你觉得很便宜,300就是那个锚,最后你会发现他能去到50。。


结论六、嘴强们一般是看多,以买入评级最多,增持次之,很少有中性,假如你哪天看到个股增持的较多,买入的很少,偶尔还有中性评级,那一定是个股业绩变差了,赶紧跑路,我觉得这是嘴强们*有用的一点[笑哭]。


就说到这吧,希望能对大家有用,别被嘴强们戕害。(最后提示下,可以去统计下哪个嘴强出现的次数最多,这样下次见到可以绕远点,我就不统计了,狗头保命[狗头])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个股研报》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个股研报、300087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