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周期2022年趋势(京基智农股票股吧)

2022-07-17 20:56:28 证券 xialuotejs

猪周期2022年趋势



本文目录一览:



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受到市场广泛关注。生猪(猪肉)产品是“菜篮子”重要产品之一,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

伴随文件的出炉,市场的目光再度聚焦至生猪养殖产业。分析人士认为,政策抑制波动是周期运行中的一个方面,而企业自身降本增效、规模稳步提升是核心。目前仍处于猪周期下行阶段,预计2022年二季度后猪价才会略有好转,投资者需要关注气温升高、资金链和需求低迷等状况给未来猪价波动带来的影响。

政策发布有利于提振板块信心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下简称“《文件》”)发布后,多家券商发布研报,并对生猪养殖产业给予了关注。中国银河证券表示,文件强调种业振兴及生猪产能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表明,一定程度上政府会采用行政手段调控生猪供给,以期稳定生猪价格。

在猪周期波动的影响下,国内生猪养殖产业在过去一年经历了艰难时刻。公开信息显示,A股多家生猪养殖类企业2021年业绩面临亏损和净利润下滑,部分企业预计将出现超百亿元的深度亏损。总体来看,2021年生猪养殖行业供给过剩,我国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从*的36.34元/公斤震荡下跌至10.78元/公斤,跌幅达到70%;行业出现5个月的持续亏损,产能逐步去化。

在此背景下,此次文件的发布被认为对提振板块信心有积极影响。天风证券指出,农业板块景气上行,是今年的重要投资机会,持续推荐生猪、种子、饲料、动保等细分农业板块优质龙头公司。银河证券则表示,在生猪养殖行业层面,政策抑制波动是周期运行中的一个方面,而企业自身降本增效、规模稳步提升将是核心。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陈晓宇认为,2022年一号文件给生猪养殖行业带来的两点启示和影响值得关注:“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为核心调控指标,是生猪生产的基础和市场供应的‘总开关’,要强化监测预警,适时调控基础产能。稳定基础产能的另一方面,还需要调控生猪规模养殖产能,稳定规模猪场存量。”他向《证券日报》

2月下旬至3月份猪价或仍有下滑空间

在政策面带动市场对生猪养殖板块关注的同时,猪价波动趋势、行业何时见底依然是焦点话题。

卓创资讯发布的数据显示,自春节过后,终端需求持续清淡,供多需少局面一度拖累猪价由1月30日的13.82元/公斤下滑至2月11日的12.16元/公斤,降幅达12.01%。随后养殖方出栏积极性减弱,商品猪上市节奏减慢,猪价触底后小幅回升,但涨幅较小。截至2月21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在12.48元/公斤,较年后*点上涨0.32元/公斤,涨幅在2.63%。

“市场反馈整体动力不足,除了产能释放、周期下行的大背景,还存在分体重价差缩小、局地小猪供少需多,消费端被提前透支、疫情影响仍在等原因。”卓创资讯分析师李晶向《证券日报》

陈晓宇则认为,猪价或在下半年有所好转:“目前仍然处于猪周期下行阶段,乐观点来看,预计2022年二季度后猪价才会略有好转。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在去年9月份之后散户去化的速度或超预期,在猪价拐点出现后猪价上涨预期或偏高。”

(编辑 李波 白宝玉)




京基智农股票股吧

7月6日丨昨日跌停的京基智农(000048.SZ)再度跌超6%,盘中低见16.5元创5个月新低,总市值失守百亿元大关。公司控股股东京基集团7月4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1046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9991%。另据数据显示,昨日遭主力抛售6213万元,环比增加8075%。




猪周期2022年趋势

本周三,猪肉板块遭遇重挫,温氏、牧原、新希望均暴跌6%左右,跌幅显著高于大盘,跟扑街的新能源车龙头股有得一拼。后两个交易日小幅上涨,整体不温不火。

4月27日以来,沪指上涨17.4%,深成指上涨26%,创业板指更是大涨30%。成长赛道股,诸如宁德时代、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亿纬锂能、比亚迪、明阳智能、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涨疯了,少则50%,多则翻数倍。就连业绩暴雷的阳光电源底部上来也有近70%。而猪股上涨如蜗牛一般慢慢爬行,但跌下来毫不含糊,不少猪股投资者按捺不住了:周三为何如此大跌?公司出问题了吗?还有,猪价涨这么凶,股价为什么不火?

猪圈上空弥漫着悲观氛围。更有某平台坚定认为:猪价连涨11周,猪周期并未反转。目前行业供给严重过剩的局面仍存,猪价还会再次触底来推动新一轮产能去化。接下来,聊一聊我的观察与理解,仅供参考。

01

再论拐点

时到如今,对于本轮猪周期的拐点,市场仍有较大分歧。有人说,今年4月份的能繁母猪数量高达4177万头,5月又扩张了14.7万头至4192万头,后者较去年6月高位的4564万头仅仅去化372万头,还远远高于爆发非洲猪瘟之前的水平。如此之高的能繁母猪水平,去化幅度太小,笃定猪价不可能反转。

在我看来,依据能繁母猪数据来判断猪周期很不靠谱。在过往正常猪周期中,三元母猪(商品代肥猪直接留种当能繁)占能繁母猪总量区区只有百分之几,二元母猪占比高达90%以上。两者生产效率差距实在太大。其中,影响成本最关键的PSY,二元母猪每胎是21头断奶仔猪,而三元母猪仅仅只有14头。

2018年下半年爆发非瘟之后,中国核心种猪群遭遇严重破坏。能繁母猪总量从爆发非瘟之前的3300万+快速滑落至1900万头,较正常年份去化高达50%左右。不管是上市猪企,还是养殖场,还是农民,均预期未来高猪价会持续很久,便疯狂扩张产能,但又没有能繁母猪,结果就直接留种育肥猪当正常母猪用(即三元母猪)。因此,三元能繁占比走高,在2020年一季度后高达45%左右。即便是现在,三元占比仍然不低。这亦是非瘟后行业平均养殖成本大幅提升的核心逻辑。能繁母猪数据夹杂着大量低效能三元,以此数据来判断猪周期拐点其实已经丧失了意义,且有可能会误导。

在我看来,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在2022年4月开启了。

首先看猪价。7月1日,生猪现货价格已经快速飙升至20.5元,而6月12日仅仅16元。短短18天,猪价暴涨28%。现价较3月20日的11.8元暴涨73.7%。

有券商做了一个统计,2006-2021年生猪月度均价,*猪价的时期为4—6月。而正是这个消费淡季期间,今年猪价逆势大幅暴涨超70%,何以见得生猪供需缺口有多大。为什么这么大?在我看来,就是因为猪周期已经反转了。

去年10月初—11月底,猪价从10.7元快速飙升至18.5元,主要逻辑是前几个月因为猪价暴跌引发恐慌性出栏踩踏后断档叠加消费旺季的阶段性行情。今年的情况与之不同,不能以这段行情线性外推接下来也会走相似的行情。

能繁母猪数据“注水”不少,无法依此判断周期拐点。但我们可以从出栏猪价与仔猪价格来辅助佐证判断。

去年5月,出栏猪价跌破20元,即跌破行业平均养殖成本线,后到了7月,仔猪价格也跌破成本价。全行业陷入集体亏损状态,可以推断市场开始收缩能繁母猪的产能(农业农村部去年6月数据见顶,数据值本身参考意义不大,但趋势仍有参考意义)。

去年5月开始全行业出现亏损至今,真实的能繁母猪其实一直处于较为惨烈的去化阶段(比数据要严重的多),因为出栏猪价一直低于20元的成本线。能繁母猪高点位于6月-7月,对应今年的出栏将会是4-5月,后续10个月每个季度的猪都会环比的供应减少。叠加消费旺季来临,生猪的供需缺口会逐步加大,而不是逐步减少,猪价具备持续上涨的基础。

这也意味着今年4月将会是本轮猪周期的拐点。前面也提到,有人说猪价还要探底,请问靠什么来探底?

02

不一样的猪周期

非瘟之前的猪周期,可以称为传统猪周期。因为养殖成本基本稳定,养殖经营主体的成本差距比较小。比如行业平均养殖成本在14元,温氏股份13元,正邦14元,而牧原略显优势,可以做到12元。当然,行业中*秀的散养户其实可以做到10元,因为可以利用其廉价的生产要素来养殖,比如厨余与农余。

传统猪周期有一个鲜明的特点,能繁母猪去化并不剧烈,基本维持在10-20%之间,不会对养殖生产秩序造成很大的扰动。这也决定了猪价高峰与低谷悬殊不会太大。纵观2006-2018年间的3次猪周期,猪价基本在10-20元之间波动。

非瘟之后,行业游戏规则彻底改变了。

首先,核心种猪群遭遇非瘟破坏,育肥商品猪留种充当能繁母猪,繁育效率大幅下降,养殖成本大幅上升。当前,行业平均养殖成本大幅抬升至20元左右,各经营主体差距也被显著拉开。在统一计算口径下,今年一季度,牧原、温氏、新希望、正邦、大北农、傲农、天邦7家企业的育肥猪完全成本为:15.4,19.9,23.5,20.6,20.1,21.8,23.1(元/公斤)。

其次,由于非瘟是恶性传染病,农户散养以及“公司+农户”模式不能低成本有效防控瘟疫,传统*产能压减,高成本低效产能大幅增加。以上两个维度的变化,意味着传统猪周期被终结了。

传统周期,仅会去产能。猪瘟之后,不仅去产能,还会去债务去信用,极大妨碍了养猪业的正常经营秩序。

非瘟后,每头猪平均亏损1000元以上,即便是自繁自养亏损也达到了400元。而传统猪周期在行业低谷时期平均每头亏损200-300元。从去年5月开始到今年5月,行业亏损超过1年,相当于至少亏掉了2—3个以上的传统周期低谷的钱,会吃干吃净行业现金流,造成一部分没钱养猪没钱补栏的困局。

其次,非瘟后,行业负债水平越来越高,引发行业融资信用大幅锐减,处于历史*水平。2022年一季度末,正邦、傲农、天邦、新希望、温氏,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7%、89.9%、83.7%、68.4%、66.5%。这远超猪企负债率红线水平,还有3家超80%,很大概率已经不能从外界融到资金了。上市公司如此,大中型养殖场能好到哪里去?

债务信用去杠杆,将会是比去产能更为彻底的出清方式。这可能会导致一种情形是猪价涨起来还在去产能——猪价上来了,债主们登门了,先卖猪还债,更不要提说借钱补栏了。

可见,非瘟彻底改变了养猪行业,也较为彻底扰乱了行业的经营秩序。过去2年,养猪业高效产能(低成本)并没有有效恢复,一旦跨入下一个上涨周期,猪价高点可能远超市场预期。

03

尾声

猪价涨这么多,为何猪股不温不火?

猪是有周期性的。之所以叫周期股,就是因为波动大,上下振幅剧烈,容易患得患失。在周期高点,线性外推利润的成长和行业格局,在周期低点,一大堆利空,悲观至极。并且,股价走势与猪价走势会存在时间差,并不是价格涨,股价就要涨。后者逻辑更为复杂,且干扰因素较多,比如大盘表现,机构资金行业高低切换等等。

其实,猪股并不是没有上涨。从去年7月底至今,*农牧大涨160%,温氏大涨77%,新希望上涨42%,牧原上涨38%。这已经大幅跑赢上证50(-3.47%)和沪深300(-6.17%)的表现。

过往的猪周期行情演绎,主要有“产能去化阶段”和“猪价主升阶段”,主要分别以产能去化程度和猪价上行高度作为投资的锚。在我看来,当前猪股已经演绎完成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正在演绎中。猪股近来表现似乎并不亮眼,主要是因为市场对于猪周期还存在一些分歧。当然,市场目前主要扎堆搞新能源、光伏赛道,猪股似乎并没有太多主力资金眷顾。

参照分析上一轮周期,猪价在2019年10月就以冲顶至40元以上,后回落震荡1年多时间。而牧原股价的主升浪还有几波,一直到2021年2月才见顶。而其余中小猪企早就开始跌了,主要是前期讲的故事没有成为现实。当然,我们做投资不能刻舟求剑,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过去的规律可以参考。

在我看来,下一轮猪周期已经开启,谁栏里有更多的货将最为受益,戴维斯双击嘛。当然,中短期行情好不好,不仅单是猪价上涨、业绩改善说了算,还跟大盘表现、资金轮动等都有关联。对于下一波猪周期,我们不妨乐观一点,耐心一点。




猪周期2022年趋势河北

北京新发地市场白条猪价格走势(2022.6.18-2022.6.24)

本周,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稳步上行。

6月24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21.55元/公斤,比上周同期(6月17日)的19.50元/公斤上涨10.51%;比上月同期(5月24日)的20.25元/公斤上涨6.42%,比去年同期的15.65元/公斤上涨37.70%。周环比大幅上涨;月环比明显上涨;年同比大幅上涨。上周末价格同比上涨21.88%,本周末价格同比涨幅大幅放大。

本周日均上市量为1652.43头,比上周(6月11-17日)的1793.86头下降7.88%;比前2周(6月4-10日)的1674.57头下降1.32%;比前3周(5月28-6月3日)的1528.57头增加8.10%;比前4周(5月21-27日)的1434.71头增加15.18%。

去年同期,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1535.14头,年同比增加7.64%,上周同比增加23.05%,本周同比增幅大幅缩小。

本周,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出现比较明显的上涨,价格的上涨,除了毛猪价格上涨的因素以外,也有屠宰厂压量保价的因素。从毛猪的价格走势来看,本周的走势是比较强硬一些,全国多地毛猪的价格涨幅均比较明显。但是,近期仍然处于肉类消费的淡季,白条猪价格缺少消费的支撑,所以屠宰厂为了稳住价格上涨的走势,就逐渐压缩白条猪的上市量。从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来看,本周的日均上市量环比下降了7.88%,而去年同期,白条猪的上市量周环比却增加了5.30%。同样是消费的淡季,去年同期上市量是增加的,今年则是减少的,这种减少,实际上就是屠宰厂为了维持肉价上涨的走势而不得不采取的压量保价的对策。

导致日均上市量周环比下降的另一个因素是高温天气。本周,北京地区出现了年度内的首波高温天气,不仅仅是高温,空气的湿度还比较大,运抵市场的白条猪虽然是全程冷链,但是也不适宜较长时间的存放,有时候,商户摆在肉案上的分割肉到下午就“有味儿”了,此前曾经有客户因为肉“有味儿”找商户退货的。所以,现在商户基本上都不敢多上肉。屠宰厂也不敢多(往市场)拉肉,屠宰厂运抵市场的白条猪稍微多一点儿就卖不出去,就得降价促销,就有可能出现亏损。所以市场上白条猪的上市量基本上保持“紧平衡”状态,也使得肉价比较坚挺一些。

从本周的肉价走势来看,肉价上涨的幅度大于猪价上涨的幅度,这里面就有屠宰厂压量保价的因素。不过,由于近期仍然处于消费的淡季,在毛猪供应仍然比较充裕的情况下,肉价继续上涨的空间有限。特别是本周的猪价已经回升到养殖场的盈亏平衡点以上,猪价继续上涨的动力不足,在肉价得不到需求支撑的情况下,后期能不能维持本周的价位还有待于观察。

2022年第26周天津肉类和鸡蛋批发价格情况

肉类批发价格走势相对平稳,供应量充足。

1.猪肉批发价格环比上涨,交易量环比上涨。20家批发市场猪肉交易量为2455.66吨,日均交易量为350.81吨,环比上涨17.28%。猪肉批发价格为21.69元/公斤(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1.28元/公斤,6月17日),环比上涨1.02%,同比上涨1.33%;零售价格33.12元/公斤,环比上涨0.09%,同比下降17.19%。

2.鸡肉批发价格环比下降,交易量环比上涨。4家批发市场鸡肉交易量为333.67吨,日均交易量47.67吨,环比上涨3.54%。鸡肉批发价格14.31元/公斤,环比下降0.36%,同比上涨2.88%;零售价格19.59元/公斤,环比上涨0.80%,同比下降4.49%。

3.牛肉批发价格环比下降,交易量环比上涨。20家批发市场牛肉交易量601.86吨,日均交易量85.98吨,环比上涨15.16%。牛肉批发价格70.67元/公斤,环比下降0.27%,同比下降1.12%;零售价格79.75元/公斤,环比下降0.05%,同比下降0.34%。

羊肉批发价格环比下降,交易量环比上涨。20家批发市场羊肉交易量658.43吨,日均交易量94.06吨,环比上涨7.90%。羊肉批发价格74.04元/公斤,环比下降0.76%,同比下降12.67%;零售价格86.00元/公斤,环比下降0.25%,同比下降7.94%。

(三)鸡蛋批发价格环比下降,交易量环比上涨。

20家批发市场总交易量为1319.89吨,日均交易量188.56吨,环比上涨0.75%。鸡蛋批发价格9.23元/公斤,环比下降1.16%,同比上涨6.70%;零售价格10.15元/公斤,环比下降0.56%,同比上涨8.59%。

河北省2022年第26周畜产品价格分析

河北省2022年第26周畜产品与饲料价格

主要畜产品集市交易价格

猪肉27.72元/公斤,环比上涨10.9%,同比上涨13.7%。

牛肉73.87元/公斤,环比持平,同比下降1.2%。

羊肉73.02元/公斤,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7.2%。

鸡蛋9.0元/公斤,环比下降3.5%,同比上涨4.7%。

奶农收益价格

奶牛养殖户全省平均牛奶销售价格3.96元/公斤,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4.6%。

商品畜收购价格

生猪19.21元/公斤,环比上涨14.8%,同比上涨27.6%。

肉牛33.42元/公斤,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2.7%。

肉羊25.96元/公斤,环比下降1.3%,同比下降17.4%。

仔猪、雏鸡销售价格

仔猪43.69元/公斤,环比上涨7.6%,同比下降0.3%。

商品代蛋用雏鸡3.13元/只,环比下降1.3%,同比上涨1.6%。

商品代肉用雏鸡3.2元/只,环比下降4.8%,同比上涨7.4%。

大宗饲料原料交易价格

玉米2.91元/公斤,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1.0%。

豆粕4.41元/公斤,环比下降1.8%,同比上涨23.2%。

小麦麸2.22元/公斤,环比下降0.4%,同比上涨7.8%。

畜禽配合饲料价格

育肥猪配合饲料3.56元/公斤,环比持平,同比上涨6.3%。

肉鸡配合饲料4.04元/公斤,环比持平,同比上涨5.2%。

蛋鸡配合饲料3.39元/公斤,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6.9%。

数据河北省畜牧总站

辽宁省2022年第26周主要畜产品价格分析

一、本周省内主要畜水产品市场价格

本周(2022年6月27日至2022年7月1日),通过全省联络员报送系统监测显示,省内畜水价格指数为134.51[1],环比下降0.48%,同比上涨8.00%,其中主要畜水品种价格为:

【鲢鱼】批发均价为18.80元/公斤,环比下降3.09%,同比上涨10.59%,价格较高的是沈阳新民市农贸批发市场24.00元/公斤,较低的地区是阜新市农贸批发市场12.00元/公斤。

【牛肉】批发均价为78.16元/公斤,环比下降0.81%,同比上涨0.30%。价格较高的是丹东农贸批发市场86.00元/公斤,较低的地区是阜新市农贸批发市场65.00元/公斤。

【羊肉】批发均价为83.68元/公斤,环比下降2.15%,同比下降0.70%。价格较高的是丹东农贸批发市场100.00元/公斤,较低的地区是阜新市农贸批发市场75.00元/公斤。

二、近期市场回顾

生猪市场:全国外三元生猪及辽宁地区土杂猪收购均价大幅上涨。自2021年7月份开始,能繁母猪存栏量逐渐下降,产能调减效果明显,仔猪供给量下降使今年下半年生猪供需形势逐渐好转,对猪价形成有力支撑。叠加近期全国各地大范围降雨影响,生猪出栏难度加大,且养猪户在猪价上涨后压栏惜售,适重生猪供应紧缺,屠宰企业收猪难度大,一再提高收购价格,猪价大幅上涨。

鸡蛋市场:上周虽然到周末鸡蛋价格有反弹迹象,但各地周环比均价降幅均较为明显。由于当前新开产蛋鸡数量增加,各地大中小码鸡蛋混搭上市,因此各地价格差异偏大,但究其根本原因,主要为终端集中性消费较少,气温渐高,养殖户存蛋风险较大、出货积极,经销商拿货谨慎,导致各地鸡蛋走货缓慢,蛋价下降。

三、短期市场关注重点

生猪市场:近期虽然适重猪源相对紧缺,对猪价形成一定支撑,但涨幅过快,存在一定泡沫。且随着猪肉价格上涨,消费者初期会囤货,以避免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增加额外消费,但后期购买将减少,并转为购买其它替代品,屠宰企业销量不佳,将采取降量屠宰或压价收购措施,因此猪价存在一定回调风险。

鸡蛋市场:当前鸡蛋产能不断提升,终端需求有限,天气不利于存蛋,但当前价格已经基本接近成本线,鸡蛋价格面临涨跌两难的局面,预计鸡蛋价格将保持低位震荡调整。

吉林省2022年第26周生猪价格上涨, 肉牛、肉羊、鸡蛋价格下降,肉鸡价格稳定(6月27日—7月3日)

 一、生猪

  本周生猪价格上涨,平均为10.3元/斤,与上周相比增长14.4%,玉米(含15个水)平均价格为1.38元/斤,与上周相比下降0.7%,仔猪(体重10公斤)平均价格为32元/斤,与上周相比增长6.7%。本周猪粮比价7.46:1,按此价格计算外购仔猪的养殖场(户)出栏一头体重110公斤重育肥猪平均可盈利600元左右;自繁自育的养殖场(户)出栏一头体重110公斤重育肥猪平均可盈利460元左右。

  二、肉牛

  本周育肥牛价格下降,平均为17.5元/斤,与上周相比下降1.1%,按此价格计算,出栏1头体重700公斤重育肥牛平均可盈利1350元左右。

  三、肉羊

  本周育肥羊价格下降,平均为12.3元/斤,与上周相比下降2.4%,本周出栏1只育肥羊(育肥期2个月,体重平均45公斤)平均亏损70元左右。

  四、肉鸡

  本周肉鸡价格稳定,平均为4.8元/斤,与上周相比持平,鸡雏平均价格2.6元/只,与上周相比下降7.7%。本周出栏一只体重2.5公斤重肉鸡平均可盈利6.5元左右。

  五、蛋鸡

  本周鸡蛋价格下降,平均为4.55元/斤,与上周相比下降3.2%。鸡雏平均价格3.4元/只,与上周相比下降2.9%。本周出售一公斤鸡蛋平均可盈利2.1元左右。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猪周期2022年趋势》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猪周期2022年趋势、京基智农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