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俗话说喝酒吃药、药酒是一家,本轮上涨行情中,白酒和医药的行情来得晚了一些。前一段时间白酒发力,走出了一波行情,这几天终于轮到医药板块上涨了。关注医药板块的投资者可能知道,从上次的高点算起,医药板块连续调整都快要一年了,随着估值的进一步消化,近来资金逐步介入,现在是否适合布局呢?
其实从*点到现在,医药板块已经整体反弹超20%,甚至有个别医药股短期翻倍。作为基金投资者,我们对于医药基金该如何选择呢?今天我们就从不同方面,了解下市场上热门的10只医药主题基金,看看哪只适合你。
一、了解医药行业及相关基金
1、行业分类:
医药是现有的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一个,一般称为医药生物。医药生物又分为6个二级行业,分别为生物制品、化学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中药以及医药商业。我们投资的医药主题基金,除了细分行业的指数基金外,绝大部分都至少涵盖以上两个行业板块。
2、热门医药行业指数:
中证医疗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业务涉及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疗信息化等医疗主题的医药卫生行业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医疗主题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中证创新药指数:从沪深市场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不超过50只*代表性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深市场创新药产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中证医药指数:反映医药卫生行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中证中药指数:中证中药指数选取涉及中药生产与销售等业务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反映中药概念类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热门的主要就是创新药、医疗器械、中药等。当然医药行业还有一些其他的中证指数、国证指数、港股医药指数、美股医药指数等。
3、热门医药主动基金
大家应该都有熟知的,甚至钟爱的主动型医药基金。比如葛兰管理的规模*的中欧医疗健康,及中欧医疗创新,同样业绩出众的赵蓓管理的工银前沿医疗。除了女基金经理外,男基金经理也有*的代表,比如吴兴武的广发医疗保健股票、谭冬寒的工银医药健康股票、曲扬的前海开源医疗健康等。因为业绩基准不同、管理风格不同,所以这些主动基金整体表现也略有不同。
二、十只基金业绩测评
综合参考基金规模、业绩、跟踪指数等情况,筛选出了10只医药主题基金,其中6只主动型医药主题基金,4只被动型医药细分行业指数基金。篇幅原因,这里不挨个罗列基金基本信息,想了解具体情况的可以参照下图,或自行搜索相关基金。
1、从历史阶段收益。中欧医疗健康、中欧医疗创新、工银医药健康整体表现超出同类平均水平。
2、从历史年度收益来看。工银前沿医疗、中欧医疗健康、广发医疗保健整体表现超出同类平均水平。
3、从近3年基金走势来看。工银前沿医疗、广发医疗保健、工银医疗健康等基金的表现优于同类。
4、基金持仓情况。整体仓位占比、个股占比、细分行业占比情况差异还是比较大的,篇幅原因,这里不做过多分析。
5、其他指标。因篇幅原因,还有一些重要的指标数据无法展开来分析,比如基金经理基本情况及管理基金表现,指数基金跟踪指数情况及误差表现,基金规模及变动,仓位、持仓及历史变化情况,换手率、机构占比情况等。如果大家感兴趣,随后再写一篇文章详细梳理分析。
三、简单总结
篇幅原因简单总结,直接上干货。
1、整体看,医药行业主动基金的历史表现明显要好于指数,所以投资医药基金挑选好的主动基金更为明智。
2、医药行业近两年的调整幅度很大,从上面数据图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所有医药基金今年来都是亏损的,绝大部分去年也是亏损的。如果定投的话,除非本次调整中建仓或加大仓位,否则近两年的医药基金定投,亏钱概率会非常的大。
3、行情来了医药主题基金的赚钱能力很强。2019年和2020年度,我们所选的医药基金,两年平均收益率均在50%左右,并且几只表现好的直接年度翻倍。可见风口来了医药会飞得很高。
4、虽然不同风格的医药基金表现有一定的差异化,但是整体走势还是趋同的。相对来说,主动基金波动比细分指数基金大一些,这也说明了主动基金一直保持高仓位运作。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想着当行业走弱时,主动基金会通过调整仓位来规避风险。想躲避行业调整,同样也可能会错过上涨。
5、从长期角度来看,无论是现在的位置还是行业的估值,医药板块的投资价值还是可以的,但是短期反弹较大,风险逐步升高。想要投资,就要想清楚自己准备拿多久,同时做好承受短期调整的准备。
最后附上一些机构的看法:
国盛证券认为,医药风险偏好在往上走,积极乐观一点,从中长期维度,这是修复的开始。
天风证券指出,多个指标指引医药板块的长期底部位置,但更重要的是基本面预期的变化已经在发生。
安信证券认为,长期看医药创新仍是主旋律,CXO行业具有配置的性价比。
篇幅原因很多内容无法展开来写,就写到这里吧,如果有需求,评论区留言,我会近期更新下一篇。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喜欢的朋友记得关注+转发,感谢支持。
#众说财经##基金#
中国石油股份(00857.HK)公布,有关该公司出售其所持有的辽河储气库公司***权益,本次出售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于工商变更登记完成后,辽河储气库公司不再是该公司的附属公司,其财务结果不再合并入该集团的财务报表。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本次出售的未经审计除税前收益(即出售的对价与辽河储气库公司净资产账面值的差)为人民币4011.22万元。
截至2022年7月8日收盘,中国石油股份(00857.HK)报收于3.56元,上涨0.85%,换手率0.27%,成交量5687.97万股,成交额2.04亿元。投行对该股关注度不高,90天内无投行对其给出评级。
中国石油股份市值744.79亿元,在石油开采Ⅱ行业中排名第1。主要指标
中国基金报
7月以来,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公布了旗下部分基金投资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情况。
其中,睿远基金旗下傅鹏博、赵枫、饶刚等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3只基金,参与了“动力电池一哥”宁德时代的定增,合计认购金额约2.4亿元,目前账目价值已有不错的浮盈。
还有,广发基金吴兴武管理的广发医疗保健等4只基金认购了国内纳米微球材料行业龙头纳微科技的定增股份;谭昌杰管理的广发趋势优选等基金,参与了油服装备龙头杰瑞股份的定增。
易方达基金杨康、张雅君、王晓晨等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参与了光伏EVA龙头标的东方盛虹的定增;兴证全球基金老将申庆管理的2只基金,则认购了超频三的定增股份,其将投资于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生产。
睿远3只基金认购宁德时代2.4亿元
7月4日,睿远基金发布公告,旗下睿远成长价值混合、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3只基金参与了宁德时代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认购。
具体来看,傅鹏博、朱璘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混合,认购了宁德时代21.95万股,总成本约为9000万元左右;赵枫管理的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则认购了24.39万股,总成本约为1亿元左右;还有饶刚管理的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认购了12.20万股,总成本大概是5000万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7月1日,这3只基金获配的宁德时代定增的股份,账面价值有所提升。睿远成长价值混合认购股份的账面价值升至1.05亿元,占基金净资产比例为0.32%;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认购宁德时代股份的账面价值为1.16亿元,占基金净资产比例为0.71%;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认购股份的账面价值为5807.67万元,占基金净资产比例的0.56%。
这三只基金认购宁德时代股份的限售期均为6个月。
宁德时代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哥,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电池回收利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从财务数据来看,宁德时代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86.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3.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93亿元,同比下降23.62%。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短期来看,在疫情之后行业需求持续复苏、原材料价格走势趋弱的背景下,公司业绩拐点显现,盈利能力有望迎来边际修复;中长期来看,公司坚持大规模扩产+产业链多元布局两条腿走路,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考虑到全球电动化转型的不断加快,上调公司盈利预测。
宁德时代定增浮盈已超27%
就在今年6月22日晚间,宁德时代公布了其非公开发行的结果,发行股份1.10亿股,发行价格为410元/股,共募集资金总额约为450亿元,共有22家投资者获配,阵容非常豪华。
其中,睿远基金合计获配*.85万股,获配金额为15亿元;同时,国泰君安证券、J.P.Morgan Chase Bank(摩根大通银行)、Barclays Bank Plc(巴克莱银行)分别以46.64亿元、40.73亿元和33.60亿元排在本次配售金额的前三位;还有,高瓴旗下的HHLR管理有限公司、申万宏源、博时基金、南方东英资管、麦格理银行、摩根士丹利等知名资管机构也参与了认购。
根据此前的报告,宁德时代此次募资有几大用途:152亿元用于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117亿元用于广东瑞庆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一期,65亿元用于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四期),46亿元用于宁德蕉城时代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车里湾项目),70亿元用于宁德时代新能源先进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
但是,6月27日,宁德时代发布《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为提高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在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和公司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公司拟利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以增加资金收益,为公司及股东获取更多的回报。
据了解,公司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230亿元(含本数)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使用期限自本议案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从股价表现来看,宁德时代在今年6月24日曾经一度反弹至564.97元/股,但6月27日大跌了2.57%,7月1日继续下跌2.13%,截止7月4日收盘,宁德时代报522元/股,相较之前的阶段高位已经跌去了7.61%;但是相比定增价410元/股,仍然涨了27.32%。
宁德时代*总市值为1.27万亿元,该股今年以来下跌了11.22%。
易方达、广发、兴全等公告参与定增情况
7月以来,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发布旗下部分基金投资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告。
7月2日,广发基金公告,旗下广发医疗保健股票、广发医药健康混合、广发创新医疗两年持有混合、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等基金,参与纳微科技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认购,4只基金合计认购了63.58万股,总成本为4134.26万元;截至7月1日,合计账面价值为4637.21万元。
这几只医药基金都是广发明星基金经理吴兴武管理的。资料显示,纳微科技是国内纳米微球材料行业龙头,公司所处的色谱填料/层析介质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并参与市场竞争,将产品应用于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众多领域,打破了国外企业长期以来的技术和产品垄断。
同时,广发基金旗下的广发趋势优选、广发聚宝混合、广发睿享稳健增利、广发恒隆一年持有、广发恒信一年持有等几只基金,参与了杰瑞股份的非公开发行,合计认购了149.25万股,总成本约为5400万元;截至7月1日,合计账面价值为5408.95万元。
其中,广发趋势优选、广发聚宝混合、广发恒隆一年持有、广发恒信一年持有这几只基金由广发明星基金经理谭昌杰管理。杰瑞股份是油服装备龙头,主营油田专用设备制造,油田、矿山设备维修改造及配件销售和海上油田钻采平台工程作业服务。今年6月,杰瑞公布重大订单进展:公司与北美知名油服公司签署涡轮压裂整套车组大单,合同金额超2 亿元人民币。
7月2日,易方达基金也发布了旗下易方达鑫转增利混合、易方达裕富债券、易方达双债增强债券3只基金,获配东方盛虹非公开发行股票,分别获配32.62万股、32.62万股、717.55万股,成本分别约为500万元、500万元、1.10亿元。这几只基金分别是杨康、张雅君、王晓晨等管理的。
东方盛虹是在精细化工新材料领域耕耘时间最长的民营炼化一体化企业,公司旗下新能源新材料平台斯尔邦受到市场关注,其是国内EVA光伏材料第一大生产商。
7月1日,兴证全球基金老将申庆管理的兴全沪深300指数、兴全中证800六个月持有指数2只基金,参与超频三的非公开定向增发,此次发行价格为7.49元/股,最终2只基金合计获配249.67万股,成本合计约为1870万元;截至6月29日,账面价值合计为2604万元左右。
公开资料显示,超频三是一家集LED灯具套件和PC散热件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为全球客户提供*照明及系统散热解决方案。公司表示,募集资金将全部投资于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生产基地建设一期子项目。
01
医药,我们曾经一起赚过的收益。医药是穿越牛熊的常青树,也是当之无愧的“牛股集中营”。过去十年,医药行业诞生了16只十倍股,仅次于当前“火爆”的电力设备和电子。与此同时,医药也能赚得“盆满钵满”:2005年以来,医药行业指数涨幅超10倍,不会辜负每一个坚持的你!
02
“4.27”以来医药已悄然反弹20%。反弹主线有三条:一是消费医疗,沿着消费复苏的逻辑演化;二是疫情受损板块,受损越大,反弹弹性也更强;三是集采边界产品,市场悲观以为要进“集采”,但实际未进“集采”,业绩大幅上升下,情绪也在修复。
03
“杀估值越狠,反弹力量越大”。大市值龙头不是反弹的先锋,反而“二线品种”更受青睐。究其原因,市值在500-1000亿的品种,具有比小市值公司“业绩稳、前期杀跌狠”的特征,反弹力量也更大。
04
医药修复到哪里了?即使已有反弹,医药行业估值依然在5%的历史分位数之下,且多数医药子行业估值也在20%历史分位数以下。2021年下半年以来,医药行业“遭受打压、受人冷落”,但往往“估值低”中有黄金,或是开启新一轮行情的起点。
05
医药当下的困境一:“钱”是估值的核心瑕疵。“缓交职工医保+医保控费+集采”让医药投资者看到了估值的“天花板”,与此相似的环境是2020年,当时的医保基金收入和支出增长不足2%。
06
医药当下的困境二:供给端会“出清”么?投资的哲学在于,不能按照“线性外推”的思维去理解市场。“集采”和“创新”是天秤的两端,如果假设不同细分行业50%的产品会被集采,那么集采进程已处于中后阶段,天秤已开始向创新药倾斜。
07
公募基金持续“偏爱”医药行业。随着经济结构向高质量发展演进,A股开始拥抱产业思维,其中医药市值占比在过去十年中稳步上升至9%。与此同时,公募基金对医药行业的“偏爱”体现在,医药是公募配置的第二大行业,持股市值占比为5.62%。
08
医药行业当下怎么看?估值跟着业绩跑,上涨幅度取决于业绩修复程度。本轮调整后,估值位于历史底部,而业绩增速在历史均值的上方,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的wind一致预期为24.21%。第一,对比历史上与2022年业绩增速相当时的估值,目前修复尚未到位;第二,对比历史上与2023年、2024年业绩增速相当的时期,新一轮“戴维斯双击”或正在酝酿中。
09
持续“赚钱”的力量是评价一个公司是否能在长期投资的核心。在医药行业中,持续超额收益的来源主要在于不断被证实的“创新能力”,那些研发实力强劲,产品创新程度高,且已证明具备较强商业化自我造血能力的公司,更容易被资本市场所青睐。
10
本轮医药回撤已与历史四轮大调整相当。2005年以来医药行业经历过4轮大的调整,分别在2008年、2011-2012年、2015-2016年,以及2018年,调整幅度均在40%-60%区间,此次中证医药指数自2021年以来的*回撤也达到了44%。
11
利润走向历史底部,未来修复可期。截至2022年5月,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为-20.60%,创下历史新低(自1999年以来)。底部都是走出来的,“坑”砸的越深,未来修复就越明显,反弹弹性就越大。
12
医药的明天会更好么?医药是门“好生意”,长期投资逻辑清晰。1)壁垒强:医药行业具备政策、技术、人才、资金四大壁垒;2)需求好:人口老龄化趋势+进口替代趋势+产业升级趋势。
市场可能会辜负聪明的投资者,
但不会辜负有耐心的投资者!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富国基金不保证基金投顾组合策略一定盈利及*收益,也不作保本承诺,投资者参与基金投顾组合策略存在无法获得收益甚至本金亏损的风险。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医药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医药基金、中石化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