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26(600026中远海能股吧)

2022-07-17 16:43:07 股票 xialuotejs

600026



本文目录一览:



1月21日丨中远海能(600026.SH)公布2021年度业绩预亏公告,经公司(连同其附属公司,简称“集团”)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集团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9.20亿至-51.20亿元。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9.20亿至-51.20亿元。

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

1、2021年,新冠疫情的反复扰乱了全球经济活动,石油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同时,石油商业库存的持续消化进一步拖累了石油运输需求。运力供需结构矛盾导致国际油轮运价持续在低位徘徊。超大型油轮(VLCC)TD3C(中东中国)航线全年平均等价期租租金(TCE)为-518美元/天,同比骤降48,697美元/天、降幅101%。国际政治、经济中不确定性因素压抑了市场提振动能。

为实现集团在复杂经营环境中“跑赢市场、跑赢同行”的年度经营目标,集团采取了超低速航行、精细化燃油采购、创新经营模式等多项有效措施,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但是,由于2021年度内持续低迷的国际油运市场和后疫情时期防疫成本的刚性增长,仍严重影响了集团的经营业绩。

2、报告期内,集团对94艘船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约人民币49.6亿元。




华夏优势增长基金净值查询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汪梦婷

同花顺数据显示,上周,上证指数累计下跌1.19%,深证成指累计跌2.08%,创业板指累计跌2.79%。

上周北向资金连续五日净流出,合计127.79亿元。净流入前三的行业为电新、有色、石油石化,流出前三的行业为食品饮料、计算机、非银金融。截至3月25日收盘,北向资金持仓市值为2.24万亿元,较前周减少655亿元。

申万一级行业中,煤炭行业上涨5.84%*,农林牧渔上涨3.93%位居第二,房地产上涨3.84%;跌幅前三的行业计算机、电力设备、建筑材料。

资源股涨幅居前

据东财Choice数据显示,上周,股票型基金中,英大国企改革主题股票涨6.2%以上,成为股票型基金周内净值涨幅*的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英大国企改革主题股票成立于2018年11月,成立以来回报率为92.38%,基金经理为张媛。

截止2021年12月31日,英大国企改革主题股票前五大重仓分别为中国神华、华阳股份、中国核电、内蒙华电、中国石油。

此外,Choice数据显示,上周业绩排名靠前的产品另有国泰中证煤炭ETF,周内涨幅5.6%,居于股票型基金产品的第二位。

公开资料显示,国泰中证煤炭ETF成立于2020年1月,成立以来回报率为-132.13%,基金经理为徐成城。

截止2021年四季度末,国泰中证煤炭ETF前五大重仓分别为美锦能源、中国神华、陕西煤业、永泰能源、兖矿能源。

富国中证煤炭指数(LOF)上周居于股票型净值涨幅榜第三位,周内净值增长超5.39%。公开资料显示,富国中证煤炭指数(LOF)成立于2015年6月,成立以来回报率为26.6%,基金经理为张圣贤。

截止2021年四季度末,富国中证煤炭指数(LOF)前五大重仓分别为美锦能源、中国神华、永泰能源、陕西煤业、兖矿能源。

此外,上周,富国中证煤炭指数(LOF)、中融中证煤炭指数(LOF)、嘉实农业产业股票等均位于股票型基金周内净值涨幅榜前列。

混合型基金方面,上周,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资源混合周内领涨,净值涨幅超过6.81%。

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资源混合成立于2016年10月,基金经理为吴国清,自成立以来,该产品回报率为207.69%。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资源混合的前五大重仓股为西部黄金、中金黄金、赤峰黄金、银泰黄金、北方稀土。

上周,前海开源周期优选混合居于混合型基金产品的第二位,周内净值涨超6.7%。

公开资料显示,前海开源周期优选混合成立于2017年1月,自成立以来,产品回报率为151.78%,基金经理为刘宏。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前海开源周期优选混合的前五大重仓股为震安科技、普莱柯、三棵树、坚朗五金、民德电子。

前海开源沪港深农业混合(LOF)上周居于混合型净值涨幅榜第三位,周内净值增长超6.6%。

公开资料显示,前海开源沪港深农业混合(LOF)成立于2015年6月,自成立以来,产品回报率为65.35%,基金经理为吴国清。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前海开源沪港深农业混合的前五大重仓股为海大集团、生物股份、温氏股份、普莱柯、天康生物。

此外,上周,前海开源金银珠宝混合、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混合、银华内需精选混合均位于混合型基金周内净值涨幅榜前列,净值增长均超5.04%。

债券型基金方面,据Choice数据显示,华泰紫金周周购3月滚动债摘得债券基金周涨幅的*,涨幅超过2.8%。

公开资料显示,华泰紫金周周购3月滚动债成立于2020年2月,基金经理为李博良。

光伏赛道跌幅居前

据Choice数据,上周,汇添富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增强发起式周内净值下滑逾6.3%,位于股票型基金产品周净值收益跌幅榜第一名。

公开资料显示,汇添富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增强发起式成立于2021年10月,基金经理为赖中立,自成立以来该收益率为-25.80%。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汇添富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增强发起式的前五大重仓股为阳光电源、隆基股份、迈为股份、通威股份、固德威。

Choice数据显示,华夏优势精选股票上周净值下滑超6.1%,位于股票型基金产品跌幅的第二位。

华夏优势精选股票成立于2018年8月,成立以来收益率为63.42%,基金经理为李湘杰。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华夏优势精选股票前五大重仓股为宁德时代、恩捷股份、锦浪科技、德业股份、奥特维。

创金合信积极成长股票居于股票型净值跌幅榜第三位,周内净值回撤超6.04%。

公开资料显示,创金合信积极成长股票成立于2021年2月,自成立以来,产品回报率为-10.98%,基金经理为王先伟。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创金合信积极成长股票的前五大重仓股为兆易创新、士兰微、震安科技、北方华创、瑞芯微。

此外,上周跌幅靠前的还有国泰中证光伏产业ETF、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天弘中证光伏产业ETF等,跌幅均超过5.9%。

混合型基金方面,Choice数据显示,上周,东方阿尔法优势产业混合回撤幅度超6.06%,位于混合型基金跌幅榜第一名。

东方阿尔法优势产业混合的管理人为唐雷,成立于2020年6月,成立以来收益率71.88%。

截止2021年12月31日,东方阿尔法优势产业混合前五大重仓股分别为天赐材料、亿纬锂能、华友钴业、明阳智能、恩捷股份。

此外,Choice数据显示,东方阿尔法产业先锋混合上周净值下滑逾6%,位于混合型基金产品净值跌幅榜的第二位。

公开资料显示,东方阿尔法产业先锋混合由唐雷管理,2021年7月成立,成立至今收益率-26.99%。

截止去年四季度末,东方阿尔法产业先锋混合前五大重仓股为天赐材料、亿纬锂能、华友钴业、恩捷股份、欣旺达。

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期混合上周净值下滑逾5.97%,位于混合型基金产品净值跌幅榜的第三位。

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期混合由刘格菘管理,自2021年8月成立以来,收益率-20.45%。

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期混合合前五大重仓分别为隆基股份、正泰电器、晶澳科技、阳光电源、亿纬锂能。

此外,上周混合型基金周净值跌幅榜的产品还包括中信建投低碳成长混合、安信创新先锋混合发起等,周内产品净值下滑超过5.82%。

债券型基金跌幅方面,南方希元转债上周净增长率垫底,净值周内回撤超5.32%。

南方希元转债成立于2018年3月,成立以来收益率为51.94%,管理人为刘文良。




600026中远海能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中信证券 扈世民)

已打造油成运规模第一梯队,外贸油运带来高业绩弹性

已打造成全球油运船队规模第一梯队,外贸油运成为周期之源

专注国际和中国沿海原油及成品油、国际液化天然气运输主业,依托国内强劲的油气进口需求、国内外大型客户资源以及集团完善的产业链资源优势,已打造成全球油运船队规模第一梯队。中远海能为全球油轮运输龙头,业务范围涵盖国际和中国沿海原油及成品油、国际液化天然气运输业务,为全球船型最齐全的油轮船队。

截止2021年末公司已打造成全球油运船队规模第一梯队,拥有和控制油轮运力166艘,2524 万载重吨,其中,自有运力154艘,2186万载重吨;租入运力12艘,338万载重吨。

依托国内强劲的油气进口需求、国内外大型客户资源以及集团完善的产业链资源优势,打造全球油运船队规模第一梯队,在中国油气进口运输中始终保持在领先地位。同时作为中国 LNG 运输业务的引领者,全资子公司上海 LNG 和持有50%股权的CLNG为目前国内仅有的两家大型 LNG 运输公司。

截至2021年末公司共参与投资49艘LNG船,均为项目船,其中已投入运营的LNG船舶38 艘,642万立方米,LNG运输业务为公司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来源。

资产整合叠加外延式并购,专注原油及成品油、国际液化天然气运输,第一大股东中国海运集团持股32.3%,实际控制人国务院国资委。

公司前身为中海发展,2016年中海发展与中远集团进行资产重置,中海发展正式剥离干散业务并收购大连远洋 ***股权,资产重组后改名为中远海能,专注于能源运输,主要从事国际和中国沿海原油、成品油运输,国际液化天然气运输。

资产重组之后油轮运力上升至99艘,运力总计1488.5万载重吨(不含在建),2018年3月成功收购中石油成品油船队,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沿海成品油运输市场的地位。

中远海能拥有的主要经营实体主要包括四部分:

(1)中海发展(香港)航运有限公司***权益,主要经营国际海上货物运输、船舶租赁、修船、船代、货代、船舶备件供应;

(2)中远海运石油运输有限公司51%的权益,主要经营国际、国内沿海及内河原油、成品油等油品运输业务;

(3)海南中远海运能源运输有限公司***权益,主要经营国际和省际散装液体危险品运输;

(4)上海中远海运液化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权益,主要经营 LNG 海上运输业务。

截止 2022Q1 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中国海运集团持股 32.3%,实际控制人国务院国资委。

2021年高油价背景下开启去库存周期压制原油运输需求,考虑补库存周期叠加运距潜在拉长的可能性较大,预计未来 2 年外贸油运将迎来周期弹性释放。

2016年公司完成资产整合后,外贸油运为公司主要业务,占公司营收的 45%~60%,由于油运属于强周期性行业,近年来周期底部徘徊,外贸油运成为拖累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

2020年上半年受俄罗斯与沙特石油价格战带来的补库需求,扣非净利增幅较为明显,毛利率回升至29.5%。

但在2021年高油价背景下开启去库存周期压制原油运输需求、VLCC TCE 转负,2021年公司扣非净利同比下降 306%,毛利率同比下降 22.2pcts。

随着美国原油库存储备、OECD 原油库存低于过去 5 年平均水平,补库需求周期或临近叠加运距潜在拉长的可能性较大,预计未来 2 年外贸油运业务将迎来周期弹性释放。

外贸油运向上周期或临近,料内贸与 LNG 将构成业绩压舱石

外贸油运布局三角航线,供需结构改善叠加地缘政治事件影响有望开启上行周期。外贸油运运价弹性变化极大,受全球化竞争影响运价波动剧烈,2007~2008年极端情况下 VLCC TCE 峰值*超 20 万美元/天,但需求增速弱于供给时的运价,如2021年 TD3C-TCE 可下降至-518 美元/天。

高运价弹性带来的外贸油运利润弹性极大,公司外贸油运船队主要以 VLCC 为主,截至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控制的 VLCC 为 59 艘,其中自有 48 艘,在手订单一艘,并已于2022 年第一季度交付。

公司积极构建“中国-新加坡-中东-远东-中国”三角航线,航线覆盖澳洲、东非、欧洲等区域,2021年公司提升大西洋货载承揽力度,VLCC 三角航线营运天占比达 18.8%,较2020年高 10.1pcts。

公司预计 2022Q2 净利润环比改善,中小型油轮及成品油市场景气度上升,建议关注VLCC 运价复苏至反转进程。7 月 8 日中远海能发布 2022H1 业绩预告,预计当期实现归母净利润 1.1 亿~1.8 亿元,同比下降 66.9%~79.8%;扣非归母净利润 1.1 亿元~1.8 亿元,同比下降 67.7%~80.2%,其中 Q2 归母净利润环比增加 0.6 亿~1.3 亿元,对应增幅239.5%~519.1%。

上半年 VLCC 主要航线 TCE 仍为负值,但 Q2 可以看到 VLCC 运价逐渐改善,截止 2022 年 7 月 7 日,TD3C(中东-中国)TCE 为-5446 美元/天,环比 5 月低 点-24517 美元/天改善明显,期待补库存拐点到来叠加地缘政治影响,关注 VLCC 运价复苏至反转进程。

上半年受地缘政治影响,中小型油轮及成品油市场提前显现,公司抓住机遇提高船队收益,公司预计 2022 年二季度自营中小型外贸油轮毛利为 3 亿元,较第一季度环比增加约 3.6 亿元。随着小船收益逐渐传导至 VLCC,下半年公司业绩有望环比改善。

COA 合同锁定90%以上内贸油运基础货源,料2022年贡献净利润 7~8 亿。

内贸原油运输主要包含沿海成品油运输、进口原油二次中转和海洋钻进平台原油回运。

公司2018年收购中石油成品油团队后在内贸原油市场份额上升至55%以上,运量稳步增长。

内贸油运客户主要为国内三桶油、多数采用 COA 的方式锁定基础货源,2017~2021年内贸原油运输整体运力增速平均每年增长 2%左右,运价整体基本保持稳定,其中2021年与多家客户签署 COA 合同,锁定 90%以上基础货源。

2019~2021年公司内贸油运毛利分别为12.7/14.9/14.8亿元,同比增长9.3%/17.7%/-0.9%,毛利率为 25%/28%/26%,内贸油运每年贡献毛利润 15 亿元左右,2021年剔除 49.6 亿减值准备后公司归母净利润为-0.15 亿元,假设运营天数为 355 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6.5,VLCC 单船保本点为 24000 美元/天,按等效载重吨将公司船只换算成 VLCC 对应数量为 83 艘,则判断2021年对应的单日毛利为 17500 美元/天,实际单船利润略有下降。

2021年外贸油运毛利为-12.4 亿元,则判断2021年外贸油运归母净利润在-13 亿元~-14 亿元,扣除2021年归母净利润 6.6 亿 元,对应2021年内贸油运归母净利润在 7 亿元~8 亿元,在内贸业务波动不大的背景下,预计2022年贡献归母净利润 7~8 亿人民币左右。

LNG 业务成为公司的第二发展曲线,绑定项目获取稳定的船舶租金和收益,拓宽公司的安全收益边际。目前全球的 LNG 船队中,大部分船舶均与特定的 LNG 项目绑定,与项目方签署长期期租合同以获取稳定的船舶租金和收益。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海 LNG 与持有 50%股权的 CLNG 为中国仅有的两家 LNG 运输公司。截至2021年 12 月 31 日,公司共参与投资 47 艘 LNG 船,在建 9 艘,运营中运力为 486 万立方米,在建运力为 156 万立方米,均为项目船,收益稳定。2019~2021年 LNG 业务税前净利润分别为 6.0/7.9 亿元,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 6.6 亿元,我们预计2022/2023年该业务能带来 7~8 亿左右的稳定归母净利润。(报告远瞻智库)

典型周期行业,挖掘周期上行的驱动因子

80%的石油通过油轮运输,探讨供需多重的影响因素

近年来全球约 80%的石油通过油轮运输,地缘政治事件或引发全球原油航线格局重构。

全球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分布与消费区域之间的不平衡,石油和天然气贸易和运输在国际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凭借运输能力强、运量大、运费低、可以跨洲过洋等优势,目前全球约 80%的石油通过油轮运输。

船型分布:原油油轮根据吨位大小分为 5 种,UL/VLCC(20万载重吨以上)、苏伊士型(12 万~20万载重吨)、阿芙拉型(8 万~12万载重吨),巴拿马型(6 万~8万载重吨),灵便型(小于6万载重吨),通常将 ULCC 与 VLCC 合并作为特大油轮一起研究。截止2021年底 VLCC 占原油油轮运力的59.4%(以载重吨记),因此我们选取VLCC作为原油海运供 给变化的主要指标。

航线结构:根据波罗的海交易所数据,全球的原油海运航线涉及19条,相对于集运航线集中度更高。

受石油产量以及主要消费国进口量影响,全球原油海运的主要流向分别为:中东-远东、中东-北美/欧洲、西非-远东、美洲-远东,其中的主要航线(VLCC 航线)有:TD1(中东-北美)、TD3C(中东-中国)、TD15(西非-中国)、TD22(北美-中国)、TD2(中东-新加坡)。未来如果欧洲全面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进入实施阶段,原油贸易路线有望增加。

目前老旧船拆解是影响行业供给主要变量,向上周期多由于供给增速相对需求增速的滞后性。

原油海运的需求主要影响因素:原油周转量与储存需求、运距、料未来两年地缘政治事件变化影响日益突出。其中储存部分主要来自利用油轮存储的海上浮仓需求;原油周转量主要受运量与运距影响,其中运量可以进一步拆分为产油国放量、原油消耗量和库存变化。

原油海运的供给主要受两部分影响:

运力供给与航速,其中运力供给为:每年实际交付的新船-拆解的油轮数量-海上浮舱数量-检修及改装数量。

而航速主要影响运输效率,进而影响有效运力。原油海运供给与需求的错配造成油轮运价的剧烈波动,回顾2013~2021原油海运供给和需求的变化,需求增速是周期整体回暖的风向标,当需求增速高于供给增速时一般会带动新船订单的提升,但考虑船东意愿和新船 2~3 年建设周期,供给增速与需求增速相比呈现滞后性,当需求增速下滑后,新船订单下降,并且船东大多会选择延迟交付进而出现需求增速下滑供给增速增长。

接下来我们将谈论每个因素对需求或供给的影响:

需求端之一,运量:产油国放量、消耗量和库存变化为影响运量的直接因素,原油消耗量一般跟经济发展有较强的相关性,观察 1995~2020 年全球 GDP 同比变化与全球石油消费量同比变化走势,可以发现两者走势基本一致。

在消耗量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库存变化为直接影响运量需求的主要因素,反应了进/出口量的直接变化情况。当处于补库存周期时,海运需求大于消耗量,运价上升;当处于去库存周期时,海运需求小于消耗量,运价下降。

回顾 2008~2021年石油库存与 VLCC TCE 的走势图,可以发现,库存周期与 VLCC TCE 呈正相关。2020年上半年,沙俄石油战导致油价大幅下跌时,开启被动补库,可以发现 2020年 4月经合组织国家石油库存环比提升 3.6%,对应的 VLCC TCE环比变化 7.4%。

需求端之二,运距:运距为周转量的放大系数,当总体出口量保持稳定时,运距拉升将会提升周转量。

原油海运历史上存在过两次因运距拉长带来的需求提升:

(1) 1967年~1976年:此次受第三次中东战争影响,中东往欧洲方向航线必须改道好望角,大大提高运距。

(2) 2018年以来石油出口西移影响,美国2018年原油出口大幅增加抢占中东份额,运距明显增加,2018~2019年运距同比增长 1.4%/0.3%。2018 年贸易量同比增长 1.1%,但贸易周转量同比增长 2.5%,进一步印证运距增长的影响。

供给端之一,新签订单:

每年船东会根据当年的营运情况以及未来市场的景气程度来确定是否新签订单,景气程度上行时船东造船意愿提升,如2008年的新订单数量为 107 艘,同比增长 215%;2015年新订单数量为 69 艘,同比增长 116%。

供给端之二,在手订单:

在新船交付前的订单被称为在手订单。在手订单基本决定了未来2~3年供给增速的变化情况。在手订单会随着景气周期上行而增加,但在景气周期后,船东往往会选择延迟交付导致在手订单进一步增长。所以在手订单趋势与运价变化相比会呈现一定的滞后性。

供给端之三,新船交付:新船交付是运力供给增长的最直接来源。

原油油轮的造船周期一般在 2~3 年,但船东会根据每年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延迟交付,以 Clarksons 每年 1 月给出的预期交付数为预期交付值,则2008~2021年的原油油轮的交付率平均在 80%左右。

供给端之四,运力拆解:运力拆解通常也被称为运力退出,会直接引起供给收缩。

原油油轮的寿命一般在 20~25 岁左右,在达到相应的使用寿命后受维修成本等因素便会进行拆解。同时环保合规也是影响运力拆解的主要因素,2002~2003年,环保公约对单壳油轮限制逐渐增加,运力拆解数量保持高位;2005 年 5 月单壳油轮禁止载运重油的公约开始生效;2018年受压载水、硫排放等环保公约影响,VLCC 拆解数量激增至 31 艘。另外市场景气程度也会影响拆解,当市场供过于求时,船东可能会选择提前拆解来获取部分收益。

供给端之五,海上浮舱:

由于原油无法像集装箱或干散货一样,货物储存要求相对较低,而是需要特定的储存容器,所以原油油轮通常也会被当作储存原油的容器使用,因此诞生了油轮特有的海上浮舱。

海上浮舱的增加会导致运力供给的下降,一般与原油期货合约的期限结构相关,当满足远期升水并存在套利机会的时候,浮舱数量会明显上升。2020年 5 月沙俄石油战期间,浮舱 VLCC 数量提升至 98 艘,环比增加 36%。

供给端之六,运力闲置/改装:

当环保公约对船的排放或燃油有需求时,现有船舶就会需要进行改装。如2020年正式实施的限硫令,年内有近 552 艘油轮进坞安装脱硫设备;包括压载水公约,都要求船舶满足相应标准,改装期间会导致运力供给的短暂下降。对于运力闲置来说,当供给严重过剩时,船东会考虑通过闲置的方式来改善供需情况。

供给端之七,航速:

航速主要影响运力供给的效率,当航速降低时,航程天数增加,航次减少,有效运力下降。在一定区间内,航速与油耗的三次方成正比关系,所以在部分环保公约的要求下,船东会选择降低航速来满足相应要求,造成有效运力下降。

复盘历史,未来两年或可对标 2014.3~2015.4 周期

原油海运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供需结构为主导周期变化的因素,周期景气时期航运股票收益增长明显。回顾原油海运历史,除了核心主线外的同频因素数量越多,原油海运景气周期持续时间越长。原油海运景气周期受多重因素影响:需求(进口+补库)、运距、环保公约、储油套利、船龄结构。

中国强劲的原油需求,OPEC 增产为景气周期核心主线,地缘政治将带来需求或供给的不确定性。

我们定义中远海能收益率高点至前一*点位上升持续时间超过半年以上为景气上行周期。

2000 年以来,一共经历了两个景气上行周期,中国市场崛起和 OPEC 增产分别是 2005年 7月~2007年 10月年和 2014年 3月~2015年 4月景气周期的核心主线,这里再额外讨论 2020 年由于特殊情况下引起的特殊周期。

第一轮景气上行周期(2005 年 7 月~2007 年 10 月):中国强劲的原油需求为主线的景气上行周期,同频因素为环保公约、船龄结构。

此轮景气周期 VLCC TCE 峰值超 20 万美元/天,2007 年 10 月中远海能收益率涨幅 715%,相对沪深 300 超额收益 302%(以 2002 年 12 月 31 日为基点)。此轮周期主要受益于中国市场的繁荣引起中国石油进口量增加,带动需求上行。同时同频因素有环保公约,单壳油轮限制逐步增加开始逐渐退出;船龄结构,2005~2007 年的平均船龄为 8.7 岁。

第二轮景气上行周期(2014 年 3 月~2015 年 4 月):OPEC 增产为主线的景气上行周期,原油价格大幅下降引发储油套利。此轮景气周期 VLCC TCE 峰值为 10 万美元/天,2015 年 4 月中远海能收益率涨幅 330%。此轮周期主要受益于 OPEC 增产库存变化导致油价大幅下降,各国开启补库周期推动需求增加。同时同频因素有储油套利,油价下跌带来了远期套利机会,远期升水使得浮舱数量增加,推动供给下降。

特殊上行周期(2020 年 3 月~2020 年 4 月):特殊周期由于时间较短,我们主要关注运价变化,驱动2020年 VLCC 运价上行的主线为储油需求。

2020年 3 月受沙俄石油价格战影响,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全球开启被动补库,但在陆岸储油能力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油轮的储油能力受益,全球油轮供不应求,VLCC TCE 峰值达到 24万美元/天。

每次景气上行周期都存在一个或多个同频因素推动周期持续,但核心主线均与需求相关,消耗量、库存变化、特殊周期的储油需求,都带动了原油海运需求的提升,需求高增长或为周期上行的风向标。

另外相比于传统周期中的需求供给变化,地缘政治也有可能导致供需发生短期错配,在未来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逐渐增加的情况下,短期的供需错配引起运价波动或为常态。

未来两年外贸油运行业或将开启新一轮向上周期:在供给端偏紧背景下,补库需求的拐点临近及原油贸易路线的可能重构将为核心主线支撑本轮周期上行。

本轮周期核心主线为俄乌冲突下带来的贸易路线重构以及持续去库存下带来的强劲补库需求。

俄乌冲突未来俄罗斯原油出口不确定性增加,传统的黑海航线或将逐步被更长航线取代;同时油价持续高位,各国仍在去库存阶段,截至 2022 年 5 月,美国原油库存(含SPR)已经降至2004年水平,预计持续的去库存换来的是未来更为持久的补库周期。

未来新船订单的低位,船队老龄化以及 EEXI 和 CII 的即将实施,部分运力有望逐渐退出,供给有望维持紧平衡状态。需求的潜在高增长叠加以供给预期收缩的同频,此轮周期级别或可对标 2014.03~2015.04 上行周期甚至更为强劲。(报告远瞻智库)

新船订单占比达历史冰点,未来两年低供给确定性强

新船订单占比降至历史冰点,旧船拆解加速或强化供给

油运行业是典型的周期行业,需求受原油和成品油运量、运距、储油以及地缘政治变化的影响,只能模糊跟踪,市场研究将主要精力花在试图精确地测算行业短期的运力供给变化。

目前尚未观察到油运船队扩张的明显信号,预计新船在手订单和旧船的拆解数量成为未来2 年油运供给关键影响因素,供给可以简化为存量运力+交付运力-旧船拆解,同时航速、坞修时间等船队效率指标也将产生影响。

VLCC 船队规模月度增速降至2022年3月1.4%低位,供给端低增速对后续周期上行、TCE 反转奠定基础。

从油轮存量运力来看,根据 Clarksons 数据2021年VLCC共交付35艘、拆解17艘,2022年1-6 月对应交付运力23艘、拆解运力2艘。

截止2022年6月 VLCC 船队总量864艘,其中闲置运力、海上储油运力分别占比4.5%、6.4%,运价低位运行背景下闲置运力有所增加。

全球VLCC数量月度增速由2020年1月8.4%(近 5 年增速高点)降至2022年3月1.4%,存量运力增速降至较低水平。

Clarksons2022年6月预计2022年原油运输总体运力增速仅为4.6%,其中VLCC船型运力增速为 5.8%,原油运输总体运力增速较需求增速低 1.5pcts,供给端低增速为后续周期上行、TCE 反转奠定基础。

VLCC 在手订单维持低位,同时老旧船舶运力占比较大,新船订单无法满足旧船的替代需求。

VLCC 的建造一般需要两年,因此近期的交付量很大程度取决过去两年的订单量。 VLCC 的订单量经历了2009年左右和2016年左右两个区间的高峰,彼时正是油运市场的牛市。之后市场由于运力供给过剩等原因大跌,订单量及交付量趋于平稳。

2020年三季度后 VLCC-TCE 低迷,在手订单占总运力比例持续下降。截至2022年6月,在手订单运力占比为 5.5%。

由于缺少更新换代,油运行业老旧船舶运力占比较大。

截至2022年 6 月,VLCC 中 15 年以上船龄数量占比达到23%,其中20年以上船龄数量占比达到 6.9%。随着船舶拆解年限到来,部分老旧船舶将相继退出市场,对行业供给增长形成压制。另外,叠加环保新规影响,预计油运船队未来1-2 年运力增长十分有限。

Clarksons 6 月预测2022年原油运输总体运力增长为 4.6%,其中 VLCC 船型市场供给增速为 5.8%。新船订单占比位于历史低点,船台紧张导致未来两年油轮新船交付率保持低位。

2021年 VLCC 新船订单运力仅占船龄 15 年以上运力的 16%,位于历史低点,2019 年以来 VLCC 在手订单占比持续下调,2021年降至 9.6%,创2008年以来的历史低点。

一方面2020年受沙特俄罗斯石油战推动的补库需求带动的短期运价拉升后迅速回调,2020~2021年VLCC TCE(TD1、TD3 均值)分别为 37902/-7977 美元/天。

运价长期低位导致船东对新建运力积极性下降,截止2022年 5 月无新船订单,2020~2021 年新船订单占现有运力占比分别为 9.6%/7.9%,我们预计2022年全球将交付 44 艘。同时受限于船台紧张,油轮即便在2022年新签订单,考虑 2~3 年的造船周期,预计最早也得在 2025 年才能投入使用。截止2022年 6 月 VLCC 在手订单占比降至 5.5%,低于疫情前集运在手订单的比例(2019年 8.9%)。

全球 VLCC 载重吨占比来看 20 年以上船龄、16~20 年船龄占比分别 6.9%、16.4%,部分老旧船舶将退出市场,预计将成为影响未来两年油运供给的重要因素。

从船龄结构来看,VLCC 船队自2012年 12 月平均船龄 7.5 年持续提升,截止2022年 6 月 VLCC 船队平均船龄提升至 10.5 年,与2002年初基本相当。同期从全球 VLCC 数量占比来看 20 年以上船龄、15~20年船龄占比分别 6.9%、16.3%、载重吨对应数值分别 6.7%、16.3%。

受船舶老龄化程度加剧叠加环保新规的影响,部分老旧船舶将退出市场,2020/2021年油运旧船拆解分别 4 艘、17 艘,2022年 1-6 月拆解仅 2 艘、弱于市场预期,预计旧船拆解将成为影响未来两年油运供给的重要因素。

中远海能 VLCC 船队更为年轻化,供给下降幅度预计小于行业平均幅度,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

高船龄油轮在环保压力以及效率逐渐下降的背景下,或将作为储油船或被拆解,有效运力或将进一步下降。此次替换船舶主要为2000~2002年左右交付的船,当时为替换 20 世纪 70 年代的高龄船,交付量明显提升。

进入2022年后,2006年交付的船正式进入 15 岁以上,观察船龄分布,2005~2007年交付的船分别占比3.4%/2.1%/3.4%,但在手订单仅占现有运力 7.9%左右,占 15 岁船龄以上运力占比 31%,在供给增速保持低位的情况下,运力退出将推动运力供给下降。中远海能 VLCC 平均船龄为 9.1 岁,比行业年轻 1.3 岁,我们预计未来的合规风险更小,运力供给增速将优于行业供给,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

重置成本上行抑制订单扩张,二手船或为部分船东的选择。

新造船价格持续上行,2021年新造船价格是2008年价格高点的73%,相比2017年低点同比增长35.4%。

我们认为重置成本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

1)人工成本的持续上升:疫情加剧了人工成本的上升。2)钢材价格上涨。3)船厂产能受限,在集装箱订单与 LNG 订单增长情况下,受限的造船产能进一步抑制了未来 VLCC 的运力供给。

目前的原油运输市场仍位于底部运行,未产生实际性盈利情况下,船东不会轻易下订单。

根据 Clarksons 数据,从2021年10月~2022年6月,VLCC 的造船新订单数量为0;2019~2021年VLCC二手船交易数量分别为 45/70/92 艘,5 年船龄 VLCC 与新造船价格比值分别为 82%/74%/63%。

在 EEXI 和 CII 即将推行的情况下,船东或将购买二手船来完成运力扩张,同时观望环保公约实施后具体的力度。

LNG 业务发展迅速,造船周期上行,进一步挤压未来原油船只供给交付。

全球“碳中和”背景下 LNG 业务发展有望加速,2021年全球 LNG 贸易量同比增长 6.5%至 3.79 亿吨,我们预计2021~2026年 LNG 贸易量 C*R 为 4.6%。美国 LNG 供应量的上升有望拉长运距,推动 LNG 运输需求上升。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中国 LNG 进口量为 7893.0 万吨,同比增长 17.6%,已经成为全球*的 LNG 进口国。

根据 Clarksons 数据,2020、2021年全球 LNG 船队总运力增长增速连续 2 年递减,由2019 年的 9.9%回落至2021年的 4.9%。2008年交付的 LNG 船舶以蒸汽燃料为主,受 EEXI 和 CII 影响,约 19% 的 LNG 船将产生替代需求,2020/2021年 LNG 新船订单占现有运力占比分别为 9.1%/13.7%,截至2022年 6 月 LNG 新订单占比为13.6%。大部分船舶均与特定的 LNG 项目绑定,料2022~23年 LNG 运力增长延续递减趋势,在需求大幅回暖背景下,将加剧供给紧平衡的格局。

图 46:LNG 贸易量(亿吨)变化情况 图 47:中国 LNG 进口数量月度变化情况

环保公约或加速运力退出,供给端参数与疫情前集运相似度高

EEXI 和 CII 环保公约即将生效,加速老龄船的退出或改为储油,部分船只效能或下调,有效运力或进一步趋紧强化周期向上动能。

新环保公约即将生效,2021年 6 月,IMO 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 76 次会议通过 IMO 温室气体减排战略路线图短期措施,引入现有船能效指数(EEXI)和碳排放强度指数(CII),将减排措施从新造船向现有运营船舶普及,EEXI 要求所有 400GT 及以上的现有国际航行船舶(限于适用 EEDI 的 12 类船舶),于2023年 1 月 1 日起的 IAAP 的第一个年度年检时不超过相应的标准,现有老旧船舶仅通过限制发动机效率或无法满足标准,改装难度增大,老龄船在合规风险和逐步增长的废钢价的背景下或将被拆解和用作储油。

同时部分船舶或将通过限制发动机功率以满足要求,运行效率或下降、航行时间拉长。CII 会对所有 5000GT 以上的船舶进行评级,评级为 E 或连续三年为 D 的船舶需要制定整改计划。

根据 Vessels Value 的研究表明,截止2022年 2 月,符合 EEXI 和 EEDI 的油船的合规比例为 30.4%,其中 VLCC 合规比例为 35.5%,不合规的油轮的船龄为 16.6 岁,合规油轮的船龄为 12.5 岁。

回顾2002~2008年,2017~2020单壳油轮限制以及压载水公约和限硫令的实施,造成船舶供给下行,为周期上行提供动能,料2023年本轮公约实施后,将有利于供给进一步下修,周期持续性动能更强。

成本控制*,2021年公司燃油成本增长仅为4.4%,远低于国际油价涨幅,同时尽采用多种措施可能减少环保公约对公司有效运力的影响。

作为全球油运龙头中远海能深挖降本增效潜力、单船成本管控*,以公司自有运营VLCC 船队平均载重吨作为基准,将船队其他船只通过等效载重吨的方式折算为VLCC后,假设运营天数为355天,2018~2021年的单船成本分别为37.7/40.6/39.5/38.1万人民币/天,2019~2021年同比变化8%/-3%/-3%,自2019年开始实现稳中有降。

2019~2022年公司燃油成本占比26%~29%,挖掘燃油成本降控潜力,加强对航行油耗、货物加温油耗的管理,船队平均燃油单耗同比降低 5%,2021年公司燃油成本增长仅为 4.4%,远低于国际油价涨幅。

同时公司未来将通过控制航速,采取 EPL 方式限制功率,提高燃油效率来使得船舶满足公约排放要求以及效能指标,尽可能减少环保公约对有效运力的影响。

供给测算:未来两年油运船队供给低位确定性强,供给端各项参数与疫情前集运相似度高,一旦需求端逻辑兑现、周期上行可期。

对标同为周期的中远海控,连续多年低供给在短期需求端爆发式增长背景下激活巨大弹性,2021年中远海控归母净利润 893 亿,股价累计*涨幅超 9 倍。

新船订单交付:年初 Clarksons 预计2022年将交付 44 艘,2023 年交付 24 艘 VLCC。2022 年受 VLCC TCE底部影响,船东交付或将推迟,假定交付率为 80%,未交付船舶推迟至后一年交付。

运力退出和无效运力方面:进入2022年后将有 33 艘船进入 20 岁以上,2022年 6 月仅拆解 1 艘 VLCC,对应上半年仅拆解 2 艘 VLCC,下半年假设与上半年持平,全年对应拆解 4 艘 VLCC;储存上维持克拉克森 6 月预测,全年将有 1530 万载重吨用作储存,对应 51 艘,闲置数量与2021年保持一致,则预计2022年无效运力数量总计 68 艘;2023年将有 34 艘船进入 20 岁以上,预计有 12 艘被拆解;截至2023年底,储油数量为 38 艘,预计2023年无效运力总计 55 艘。最终我们预计2022年、2023年油运行业有效运力增速将为 5.4%,3.6%。(报告远瞻智库)

期待需求补库存拐点,地缘政治事件或重构运输格局

补库或将主导本轮需求上涨,运距拉长或为潜在因素

OECD 的石油库存为2016年历史*值,较 5 年均值低 9.1%,料补库存周期拐点或临近,地缘政治也成为未来几年影响需求较大不确定因素。

原油海运需求主要与原油周转量与储存需求、运距有关,料未来两年地缘政治事件变化影响日益突出。

周转量方面主要分为两部分:原油消耗量和库存变化。原油消耗量具备韧性,2010~2019年石油消耗量变化幅度大部分都在1%~2%附近,随着全球疫情影响逐渐减小,预计消耗量增速回归常态。

补库周期或将主导本轮需求上涨,截止2022年 3 月,OECD 的石油库存为 4053.6 百万桶,低于 5 年均值 404.1 百万桶,为2016年来的历史*值。目前高油价背景下库存周期或将持续一段时间,持续去库存将为未来更为强劲的补库需求提供动能。

伊朗及委内瑞拉制裁若解禁将提升贸易量,有望加速补库拐点来临。

未来可以预期的补库需求下仍需关注产能变化,2020年 5 月沙俄石油战后,OPEC 开始实施减产叠加疫情推动原油需求下降,OPEC 产量*时下降至 22.2 百万桶/天。

随着疫情逐渐缓和、油价拉升,OPEC 逐渐增产,但增产速度受疫情、设备老化影响不及预期。

2022年 5 月 OPEC+实际增产情况与 43.2 万桶/天仍有差距,OPEC+6 月决定提前 1 个月完成增产计划,即 7-8 月每月各增产 64.8 万桶/日,实际完成时间或有所推迟。同时仍需关注伊核协议以及委内瑞拉制裁变化,伊朗和委内瑞拉2017年出口量分别为240万桶/天和 170 万桶/天,制裁后分别为 60 万桶/天和 50 万桶/天。

2022年 6 月初,美国对委内瑞拉放开部分制裁,允许其运输原油至欧洲,但委内瑞拉短期产能提升有限或无法完全填补欧洲原油缺口。

期待后续伊核协议进展以及进一步放开委内瑞拉制裁,若进一步释放有望推动油价下行,加速补库拐点来临。

运距拉长将推动需求提升。

回顾2000~2021年 VLCC 运距变化情况,可以发现2009年开始,运距不断提升,料受益于美国原油出口大幅提升。

随着美国页岩油技术不断成熟,部分中东原油出口量逐渐向美国转移。可以发现,2009~2021 年,美国原油出口 C*R 为 42.1%。同时2009~2019年中国原油进口 C*R 为 8%。双重因素下,美国到远东的需求逐步提升带来运距的逐渐提升,料部分TD3C(中东-中国)航线被部分 TD22(美国-中国)航线替代。另外2019年 9 月 14 日沙特油田遭受无人机袭击,在 OPEC 变相减产情况下,VLCC-TD3C 运价不降反升至37000美元/天左右,进一步印证了美国出口提升带来运距的提升。

美油出口增加驱动平均运距拉长,叠加地缘政治影响,2019年全球油运公司的利润明显回升。回看2018下半年~2019年美国页岩油增产逐步取代中东,运距拉长带来需求提升,同时受地缘政治影响,大连油运船队受到制裁引起运力短暂短缺,供需同频。

从运价来看,2018~2019年 VLCC TCE 分别为 4843 美元/天和 24199 美元/天,同比增长-52.7%%/399.7%。全球油运公司上各家利润均有增长。

看国内油运企业,2019年中远海能与招商轮船油运业务毛利分别为 18.91 亿元和 20.56 亿元,同比增长 65.2%/199.3%。国际船东 Euronav 油运业务2019年的毛利为 7.30 亿美元,同比增长 88.2%。

俄乌冲突或重构全球原油贸易格局,预计小船运价提升将逐渐传导至VLCC

俄乌冲突或改变全球原油运输路线,潜在运距拉长概率提升。俄乌冲突以来,欧洲逐步加大对俄罗斯原油的制裁力度。

短期来看,3 月市场担心俄罗斯石油出口全面制裁,以阿芙拉、苏伊士为主的俄罗斯主要油船运价大幅拉升。中期来看,随着俄罗斯原油贸易受到欧洲的逐步制裁,俄罗斯原油料或将出口至亚太/印度地区,同时欧洲将从美洲进口原油,运距均被放大。

长期来看,欧洲国家或将通过第三方国家填补原油缺口,以往黑海至西欧或波罗的海西欧航线被取代的确定性高,全球原油贸易路线或新增航线,运距拉长,油运需求增加。

4 月阿芙拉、苏伊士型 TCE 环比提升 40.2%/43.5%,预计未来小船收益将逐渐传导至 VLCC 市场,2023年中远海能收益改善明显。

3 月份阿芙拉、苏伊士型油轮涨价明显,2022年 4 月阿芙拉、苏伊士型 TCE 分别为66424 美元/天和 77175 美元/天,环比提升 40.2%/43.5%,一方面苏伊士、阿芙拉为俄罗斯主要船型,俄罗斯油轮船队运力占全球运力 2.4%。

另一方面,制裁俄罗斯的欧洲港口大部分吃水较浅,当黑海市场无法进口原油后将从北美或者西非进口原油,运距拉长推动阿芙拉和苏伊士需求上行。

当现有贸易协定执行完毕,欧洲原油及成品油缺口或进一步扩大,或将通过小船过驳到 VLCC 的模式运输原油,运价上行将逐渐传导至 VLCC。中远海能油运船队中,排除灵便型和巴拿马型小型船后,VLCC 占比为 68.1%,其中自有 49 艘。

预计未来两年内贸与 LNG 业务分别为公司提供 7~8 亿的稳定利润,VLCC TCE增加10000 美元/天,有望贡献利润增量 11.5~11.7 亿。

需求测算:原油运输的需求相对模糊,俄乌冲突影响不确定性导致原油贸易量较难预计。

在原油需求上:高油价背景下,全球目前仍处于去库存中,加上疫情影响仍在,我们维持 Clarksons 6 月预期,2022年原油需求 99.4 百万桶/日,对应增速 1.8%。

预计2022年原油海运贸易量增长 150 万桶/日,对应增速 3.9%;预计运距增速1.6%,对应周转量增速为 5.6%,其中 VLCC 需求增速为 5.9%/4.7%。

▍ 风险因素

1、 老旧船拆解量不及预期:老旧船舶为影响供给端的主要变量,在未来新船交付预期收紧的情况下,若老旧船舶拆解不及预期则供给下行幅度有限,整体周期幅度或不及预期。

此外若伊朗及委内瑞拉所受制裁解除,对应受制裁老旧油轮解禁后若拆解数量维持低位,供给端有效运力将迎来大幅增长,供需关系或无法逆转。

2、原油价格持续维持高位:原油价格若持续升高对原油消耗端或有较大冲击,当原油消耗需求下降完全对冲补库需求后,供需结构或无法逆转。公司成本或不断增加,盈利能力或不及预期。

3、原油消费需求下降超预期:在通胀背景下,衰退预期逐渐增强,若出行等原油消耗需求大幅下滑,抵消甚至超出补库需求,供需结构或无法逆转,原油海运仍然将保持供大于求。

4、船厂产能大幅扩张:船厂产能大幅扩张,外贸油运市场景气周期来临后,VLCC新船订单大幅增长,在建订单占比大于25%,若未来2~3年供给端重新上行,则周期持续时间会逐渐缩短。

5、地缘政治影响超预期:若对委内瑞拉及伊朗制裁持续保持,两国原油产量及贸易量无法释放,原油供给端短期无法增加,补库拐点延后;俄乌冲突缓解,欧盟制裁不实施,运距恢复,原油需求增长幅度减弱。

6、全球疫情控制不及预期:疫情重新大幅度扩散,原油消耗量需求再一次被抑制,供需结构或无法逆转,原油海运仍然保持供大于求。

盈利预测及估值:关注补库存拐点,期待受益传导至 VLCC

盈利预测

1)船队假设

受新船订单以及造船意愿影响,假设未来 3 年公司自有船队规模保持不变:VLCC 49艘,苏伊士 6 艘,阿芙拉 17 艘,巴拿马 33 艘,灵便型及以下 50 艘,预计2025年受景气周期影响但受限于先前新船订单意愿较弱,我们假设公司船队2025年新增 1 艘阿芙拉型、1 艘巴拿马型以及 1 艘灵便型及以下,预计未来 4 年船队运力增速分别为 2.4%/0%/0%/1.2%。

1)成本端

外贸原油油运业务:外贸原油油运业务成本主要由两部分决定,一部分为燃油成本,另外一部分为非燃油成本。非燃油成本与船队规模相关,我们假设2022~2024年公司外贸原油船队数量为 VLCC 49 艘、苏伊士型 3 艘、阿芙拉型 7 艘,2025年阿芙拉型增加 1 艘,根据 Moore Stephen 确定每日成本来确定非燃油成本增速;燃油成本与布伦特原油价格相关,假设未来四年(2022-2025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增速分别为8%/-10%/-14%/-5%,对应外贸原油成本增速为2.2%/-1.2%/-1.2%/0.6%。

外贸成品油业务:船队规模维持外贸原油油运业务部分的假设,但假设成品油船队规模未来 3 年 22 艘不变,2025 年受景气度影响增加 2 艘,根据Moore Stephen 确定每日成本。布伦特原油均价增速维持外贸原油业务部分的假设不变,对应(2022-2025年)外贸成品油业务成本增速 2.19%/-2.9%/3.8%/-1.1%。

外贸油品船舶租赁业务:租赁业务与租赁船舶数量有关,假定数量不变,整体业务维持2021 年收入水平不变。

内贸油运业务:由于内贸油运业务较为稳定且公司并无拆分,故整体对内贸成本进行预测。观察公司2019~2021年内贸油运成本增速,可以发现2020~2021年成本增速较为稳定,在内贸市场保持稳定的背景下,预测内贸油运成本增速未来 4 年增速分别为 3%/3%/2%/1%。

外贸 LNG 业务:考虑到未来 4 年公司 LNG 船舶交付计划分别为1/5/2/2艘,人工成本上考虑船舶增加带来的人员增加,假设人工成本增速与船舶增长保持一致,未来 4 年增速分别为 3%/7%/5%/3%;润物料方面同样假设与船舶数量增长趋势保持一致,分别为-6%/6%/3%/2%;折旧方面考虑到船交付后折旧提升具有一定延迟性,假设折旧费用增速分别为-2%/4%/8%/7%;保险费和修理费同样假设与船舶数量增长趋势保持一致,分别为1%/7%/5%/5%和 5%/8%/6%/3%。

2)收入端

对于收入端,由于2021年公司端并未披露内外贸原油运输量细则,故采用确定毛利率方式来确定收入。

外贸原油:外贸原油油运业务毛利率根据 VLCC TCE来确定,此处我们假设 VLCC 的盈亏平衡线为24000美元/天,2022年上半年运价仍然维持低迷,预计下半年开始出现改善,整体维持在保本点。

预计2023年进入上行周期,2025年略有下降,故假设未来 4 年运价为24000/30000/37000/33000美元/天,对应毛利率分别为 0%/20%/35%/27%。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成本可得对应收入增速预测为25.5%/23.5%/21.9%/-10.3%。

外贸成品油:外贸成品油油运业务毛利率根据 MR TCE 来确定,假定 MR 盈亏平衡线为 18000 美元/天,2022年成品油市场提前崛起,预计2023~2024受到原油轮景气情况带动继续向上,2025年略有下降,假定未来 4 年运价为22500/24000/25000/22000美元/天,对应毛利率预测分别为20.0%/25.0%/28.0%/18.2%。

根据所确定成本可得对应收入增速预测为 50.4%/3.6%/8.1%/-13.0%。外贸油品船舶租赁:由于租赁市场相对现货市场,收益具备一定的滞后性,以外贸原油运输业务过往三年的平均毛利率(含当年)为基准,预计2022年及2023年受交付低于预期影响,租船市场较为景气而有所上调,2024年&2025年景气保持不变。

基于此假设未来4年毛利率分别为5.0%/9.0%/18.4%/27.5%,对应收入增速预测为21.9%/4.4%/11.5%/12.5%。

内贸油运:内贸油运毛利率保持稳定,2018~2021年内贸油运毛利维持在 25%~28% 附近,2022年迄今受油价涨幅影响毛利率或微跌,基于此我们假设未来 4 年毛利率分别为 25.0%/26.2%/26.4%/26.5%,对应收入增速预测为 1.6%/4.7%/2.3%/1.1%。

外贸 LNG 运输:2019~2020年外贸 LNG 毛利率维持在 52%~54%附近,外贸 LNG 运输受项目绑定影响毛利率保持稳定,基于此我们假设未来 4 年毛利率分别为53.0%/52.8%/52.9%/52.9%,对应收入增速预测为1.9%/5.8%/7.4%/5.6%。

结合收入与成本端假设与预测,我们最终预测2022/2023/2024/2025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 17.0%/24.9%/31.9%/28.5%。

综上,考虑到未来油运市场或迎来上行周期、LNG 业务逐渐扩大,盈利将逐步回升;同时内贸油运业务保持稳定,公司未来 3 年业绩增长确定性高,我们预测公司2022/23/24年 EPS 预测 0.26/0.58/0.89 元,现价对应 PE 为 28.6/12.7/8.1 倍。此外,还需要关注地缘政治带来的供需不确定性,若不确定性增加会带来运价的大幅波动引起公司收入端弹性变化。

估值

对比中远海能 PB 与可比公司 PB 以及运价变化情况。

回顾景气周期 PB 和运价走势可以发现 2006~2007 年景气上行周期 VLCCTCE 突破 10 万美元,中远海能 PB 突破 9.0,招商轮船 PB 突破 5.0。

2014~2015年景气上行周期,运价突破 5 万,中远海能 PB *升至 2.6,招商轮船 PB *突破 5.0。

招商轮船除油运业务外还具备干散、集运、滚装等业务,导致 PB 略高于公司。目前中远海能的动态 PB 在 1.4 左右,对应可比公司招商轮船 PB 在 1.7 左右。

考虑到目前 VLCC 运价尚未正式提升,但多种同频因素可对标2014~15年上行周期,目前 PB 仍具吸引力,叠加公司2021年资产减值计提充分,在内贸与 LNG 业务预计将成为业绩基石的背景下,外贸油运的运价弹性将给公司带来较大的业绩弹性空间。

补库存周期拐点临近和地缘政治事件对运距和拆船量的影响,期待公司新一轮业绩周期弹性的释放,对标2014年 3 月~2015年 4 月周期,给予公司2022年 1.8 倍 PB,对应目标价为 10.9 元。

图 63:中远海能及可比公司 PB 与 VLCC 运价变化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的行业分析报告!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更多精选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战略报告|管理文档|行业研报|精选报告|远瞻智库




600026中远海能股吧

上交所2022年7月6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中远海能因属于当日跌幅偏离值达7%的证券而登上龙虎榜。中远海能当日报收9.42元,涨跌幅为-10.03%,偏离值达-8.60%,换手率2.63%,振幅6.02%,成交额7.24亿元。

7月6日席位详情

龙虎榜数据显示,今日共5个机构席位出现在龙虎榜单上,分别位列买三、买五、卖三、卖四、卖五,合计净卖出4596.39万元。除此之外还有山煤国际、新天绿能、司太立等38只个股榜单上出现了机构的身影,其中11家呈现机构净买入,获净买入最多的是上海沿浦,净买额为8107.36万元;27家呈现机构净卖出,其中遭净卖出*的为山煤国际,净卖额为3.97亿元。

今日龙虎榜单上出现了沪股通的身影,占据了买一、卖一的位置,净卖出2046.25万,占当日成交总额的2.82%。除此之外沪股通还参与了司太立,呈现净买入1953.37万元。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600026》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600026、华夏优势增长基金净值查询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