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四川长虹官网
三季报良好的业绩表现,仍挡不住低估值的银行股再度大跌。
11月2日,A股41只银行股全线飘绿,部分个股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其中,受房地产贷款影响的平安银行、兴业银行领跌,分别下跌6.24%和5.01%,招商银行下跌3.46%,17只个股跌幅超过2%。
日前,A股上市银行三季报已披露完毕,三季度上市银行中,多数银行实现营收、净利双增,有13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超20%,江苏银行、平安银行利润增速均超30%。
与此同时,在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普遍下降的情况下,部分银行因房地产等行业信用风险影响,关注类贷款占比环比有所上升。
银行股全线飘绿,平安、兴业跌幅超5%
本周第二个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高开低走。值得注意的是,三季报盈利数据表现较好的银行板块却在开盘不久后普遍下跌,当日A股41只银行股全线收绿,银行指数下跌2.09%,规模*的银行ETF基金更是下跌2.86%。这让原本估值偏低的银行股回撤至10月前的价格。
个股方面,平安银行和兴业银行领跌银行股。二者下跌幅度均超过了5%,其中平安银行跌6.24%、兴业银行跌5.01%。此外南京银行、张家港行、宁波银行、苏农银行、招商银行等个股的跌幅均超过了3%。
Wind数据显示,当日两只银行股净卖出额居于A股前十,兴业银行净卖出额达6.44亿元,报收18.02元/股;招商银行净卖出额达4.32亿元,报收52.25元/股。此外,平安银行的净卖出额也达3.25亿元。
华西证券研报称,上市银行三季报整体呈现业绩向好、个股分化加剧的格局,资产质量方面,不良率和拨覆率一降一升,关注类占比有波动,反映出一定的结构性风险。
该机构指出,虽然行业景气度受短期经济周期的影响略有下降,但整体经营环境较疫情期间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业绩也有较强的确定性,资产质量有结构性压力但整体无忧;需要关注后续经济保增长政策的落地对宏观经济的支撑,有助于提升板块估值空间。
不良率普遍压降,部分银行涉房业务风险暴露
第三季度末,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持续向好,整体而言,大部分银行不良率相较于去年年末下降。但受到不良认定趋严和部分信用风险暴露等因素的影响,披露数据的银行中,仍有11家关注类贷款占比较6月份上行。
据机构测算,三季度末上升银行整体不良率为1.39%,环比下降0.02个百分点;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等类别银行资产质量全线改善。上市银行中,仅青岛农商行、西安银行、浙商银行及重庆银行4家银行的不良率较去年末有所抬升。
截至9月末,41家A股银行中有10家银行不良率低于1%。其中宁波银行、常熟银行和邮储银行的不良率分别仅为0.78%、0.81%和0.82%,资产质量继续保持优异表现。而不良率较高银行分别为郑州银行、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分别为1.95%、1.79%和1.78%。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部分风险因素导致一些银行资产质量仍面临一定压力,相当部分银行的资产质量受房地产业贷款的影响。披露数据的银行中,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贵阳银行和厦门银行等11家公司的关注类贷款有所提升。
平安银行三季报显示,该行关注类贷款占比1.37%,较上年末上升0.26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余额从去年末的297.03亿元增长至407.86亿元,增长幅度达37.3%。在10月21日的对公业务暨风险开放日上,平安银行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郭世邦透露,这主要是受宝能贷款影响。
郭世邦称,目前宝能的贷款划入关注类,虽然还没有全部进入逾期,但该行已对宝能不良贷款进行足额拨备,其对宝能的所有授信都是有足值抵押物,随着抵押房产的交付,对宝能产生的*风险可控,相关部门已经成立宝能风险化解专班。
兴业银行三季报显示,该行关注类贷款余额633.83亿元,较期初增加89.76亿元,关注类贷款占比1.47%,较期初上升0.10个百分点。该行称,部分借款人因资金链紧张产生逾期欠息,导致关注类贷款有所增加。
此外,据招商银行三季报,该行关注贷款余额为450.3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16亿元,关注贷款率0.82%,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招行解释称,受部分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暴露影响,截至9月末该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率1.29%,较上年末上升1.06个百分点。
银行业不良资产仍有反弹压力
虽然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总体表现平稳,但银行业信贷质量的风险仍值得关注。
不久前,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王朝弟表示,受疫情冲击和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到期影响,不良资产反弹压力仍然较大,风险可能继续暴露。目前银行保险机构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风险整体可控。今年9月末,银行业境内不良贷款余额3.6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87%。
除此之外,近期各省、市陆续公布的银行业不良率指标也逐步显现出信贷资产质量风险。
小编梳理各省、市银保监局披露的数据后发现,全国多地区银行业不良率有所上升。截至9月末,天津银行业不良率为3.28%,环比提升0.17个百分点;山西省银行业不良率为1.96%,环比上升0.04个百分点,深圳银行业不良率环比提升0.05个百分点至1.4%。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地区银行业资产质量明显恶化。截至今年8月末,大连市银行业不良率高达6.66%,较年初提升1.8个百分点。9月末,海南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5.88%,单季度上升了3.37个百分点。
此外,银行业不良率较高的地区还有黑龙江和甘肃,9月末黑龙江银行业不良率为2.6%,6月末甘肃银行业不良率高达6.5%。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4月2日讯,有投资者向四川长虹(600839)提问, 请问营收10个亿净利润1.34个亿的长虹电源是否是上市公司的?如果是,请问其官网介绍的长虹电源涉及光伏储能,风电储能,是否属实?值此碳中和碳达峰如火如荼之际,请问贵司有此业务?请百忙之中澄清一下,谢谢
公司解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四川长虹的关注!长虹电源不是上市公司,其官网介绍的储能技术属实,请知悉!
5月19日收盘,银行板块7家银行上涨,32家银行下跌,3家银行平盘。在76个行业板块中,银行排名第70,房地产服务、种植业与林业、汽车整车领涨,互联网电商、油气开采及服务、农业服务领跌。上证涨0.36%,深证涨0.37%,创业板涨0.5%。银行板块下跌0.45%,以890.29点收盘。
银行板块今日表现糟糕,低开低走,全天都在水面以下。成交量再创新低,仅为1859万。指数也创近两个月来*值。
银行板块上一次的上涨浪潮开始于3月16日,结束于4月6日,累计上涨14.37%。截至今日(5月19日)银行板块已经从4月6日的*点下跌了9.94%,相当于已经回撤了69.17%(计算方法就是用大涨之后的累计下跌幅度除以下跌之前的累计上涨幅度,9.94%/14.37%=69.17%)。
咱们之前测算过,在过去三年里,每一次大涨之后都有回撤,回撤幅度*的一次是回撤了72.52%。银行板块从2020年11月3日涨到2020年12月3日,累计上涨13.32%,2020年12月4日开始下跌,跌到12月22日,累计下跌9.66%,回撤幅度为9.66%/13.32%=72.52%。
此时已经回撤了69.17%,与72.52%非常接近。如果要回撤到72.52%,那银行板块就会下跌到885.54点,距离现在的890.29点,也就相差0.53个百分点。
这也就意味着,银行板块很有可能会于近期止跌。看到这里,别高兴太早,这里有三个不可控因素。
一、是否会创造新的历史
经过一番分析之后,我相信银行板块的下跌空间非常有限,历史的可参考性还是非常高的。不仅历史会给我们指引,现在的大环境也在开始逐渐向好,各种利好政策,甭管有没有用,都在不断往外放。即使是小火慢炖,菜也该熟了。
我相信大家也经常看到网络上有各种大V,包括基金经理、证券公司老总、经济学家都在谈最近的大盘是加仓的好时机。这些人可不是信口开河,他们能得到的消息比我们都要广,分析手段也更加多样化。我们也是可以参考一二的。
别人的话是别人的判断,历史的数据只能参考,这些都不能全信。如果银行板块非要作妖,打破近三年的历史记录,创造新历史,回撤幅度超过72.52%,那谁也没有办法。
二、止跌不意味着要上涨
股市走势不是只有上涨和下跌,还有震荡横盘。事实上,银行板块已经有将近两周的时间在900点上下震荡了。本来我以为,银行板块已经基本止跌,没想到今天又突破了新低。这样的走势,加上这样的成交量,很难不让人担心接下来会不断下跌。
不过经过今天分析回撤幅度来看,我更愿意相信,今天的下跌只是偶然,后续*的下跌空间可能也不会超过1%。即使止跌了,未来也有可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横盘震荡,正如前一周的走势一样。
三、个股与板块走势有差异
银行板块即使止跌了,也并不意味着个股会止跌。银行板块代表的是大部分银行股的走势,也有部分银行股的走势和银行板块是不一致的。
近期,银行板块一直横盘震荡,但是某些个股却是表现良好。比如民生银行、南京银行等。还有些个股没有横盘,一直在下跌,比如工商银行、苏农银行、兴业银行、杭州银行等。
既然现在有些银行股的走势与银行板块不一致,那么未来银行板块涨的时候,依然会有些个股会走出独立行情。
当然了,长期来看,个股和板块走势还是比较一致的,只是在以周为单位的期限里,走势可能会有较大的不同。
最后总结一下,银行板块跌回到了两个月前的水平,根据历史走势以及大环境判断,后续下跌空间有限。不过依然有三个不可控因素会导致我们无法获得收益。
1、市场有自己的思想,它会不会下跌与我们的判断无关,持续下跌,谁也没有办法。
2、银行板块除了上涨、下跌,还有横盘震荡。止跌之后不一定就是上涨。
3、个股走出独立行情,即使银行板块上涨,部分个股也有可能下跌。
我是银行研究僧,关注我,咱们一起学习探讨,如果你觉得我说得对你有帮助,真诚希望你点开屏幕右上方的三个点,给我打赏一笔!你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动力。
6月21日收盘,银行板块有29家银行上涨,8家银行下跌,5家银行平盘,在76个行业板块中,银行排名第11,自动化设备、黑色家电、传媒领涨,小金属、教育、金属新材料领跌。上证跌0.26%,深证跌0.51%,创业板跌0.63%,银行板块上涨0.48%,以920.27点收盘。
从走势上来看,银行板块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开盘半小时就涨了0.8%,此后虽然有所下滑,一度甚至跌到水面以下,但是谁也没想到,银行指数在尾盘时又被拉了回来。
我看到有个朋友在评论区留下了这样一条评论:“业绩更好的张家港行,这次没涨过江阴银行,可惜江阴银行接近清仓了。”
这位朋友的评论主要表达了一种观点,业绩更好的银行股在涨幅上理所应当就该超过业绩相对来说较差的银行股。真的是这样吗?
接下来,咱们就来谈谈业绩与股价之间的关系:
业绩好,股价表现就一定好吗?不一定!比如宇宙第一大行无论从资产规模也好,还是净利润总量也好,都是常年位居银行业榜首。可是它的股价常年波动都很小。股价多是在4元到5元之间震荡。
业绩差,股价就一定会表现差吗?也不一定!比如民生银行,净利润增幅连续多个季度为负,但是从4月27日以来,它一直处于上涨浪潮中,已经累计上涨了7.69%。
业绩好坏和股价表现之间看似毫无联系,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尤其是很多大咖喜欢通过研究财报,分析业绩来选股,来择时呢?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业绩与股价表现呈正相关
业绩好,并不能立即带来股价的上涨,否则投资就太简单了,那些财务分析专家各个都是股神。
我认为业绩与股价应该是处于正相关的。通俗来说就是,在长期投资,长期观察的前提下,业绩较好的银行股,股价会在上下波动中走出上涨浪潮。反之,业绩较差的银行股,股价会在上下波动中,走出下跌的浪潮。
业绩好,股价长期来看较高的银行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招商银行与宁波银行。这两家银行一个是股份制银行中的扛把子,部分指标的业绩甚至超过了国有大行。另一个是城商行*,不良指标全行业*。
打开月K线图,咱们可以很明显看出它们的上涨趋势有多么坚定。
可是再看民生银行,虽然中间也有过上涨,但是它的月K线却是不断向下的。想要长期投资的小伙伴,如果碰上民生银行,那就是吃了没关注业绩的亏。
这三家银行放在一起比较,就很能说明业绩在长期投资中的力量。
二、投资的底层逻辑离不开业绩
如果回归本源去看投资这件事儿。咱们投资的目的是获得公司成长带来的分红,分红从何而来,就是从业绩里来。
业绩不好,公司濒临破产,肯定不会有分红。反之,如果业绩好,分红就会多,投资的朋友就会多,股价也会在资金的簇拥下上涨。最终实现分红与股价上涨的双重收益。追逐业绩其实就是在追逐投资收益。
我承认,一些仙股也会吸引投资者,炒作者,但是只有业绩较好的股票才能够吸引来长期稳定的资金,而这些长期稳定的资金就是咱们普通投资者的心理依赖。
为何很多人愿意投资国有大行?因为有很多机构投资者都是奔着长期投资去的。这些机构投资者也多是在市面上有头有脸的大机构,甚至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
这些机构为股票带来的信任背书就好比是品牌认证,咱们普通投资者是可以在大部分情况下相信的。
连那些大机构都依赖业绩,咱们没有理由不去看业绩,不是吗?
三、股价短期与业绩预期有关系
当然了,如果你想要短期投资,那有的时候业绩表现就不是很重要了,业绩预期更能左右股价。
咱们还是以上边提到的三只银行股为例来说明,业绩预期在短期股价上的影响力。
比如招商银行换帅,投资者担心招商银行的业绩不能持续,一下子跌了许多。再比如宁波银行年报业绩增速放缓,股价迟迟没有涨起来。
民生银行为何上涨,就是因为投资者对于它未来业绩增长的预期比较高,毕竟已经跌了那么多年了,现在的风险资产不断出清,将来股价也一定能够涨起来的。
这种短期的表现能否持续,还是决定于业绩的好坏。如果业绩较好,符合预期得好,那过去的股价就会再上新台阶。如果业绩确实下降了,符合预期得差,那过去的低股价还会继续走低。
我是专门研究银行,喜欢讲干货的银行研究僧,关注我,咱们一起学习探讨,如果你觉得我说得对你有帮助,真诚希望你点开屏幕右上方的三个点,给我小小地打赏一笔!你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动力。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银行股大跌什么意思》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银行股大跌什么意思、四川长虹官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