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和讯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段时间被曝裁员风波不久,海银系旗下五牛基金项目近期再遭投资人维权。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旗下私募基金项目出现兑付危机,且多只项目产品均将相继到期,兑付压力不可谓不大;另一方面,海银系还在大手笔投资白酒产业。海银系的未来走向到底如何呢?现在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项目逾期遭投资者上门维权
5月11日,有部分中城大厦私募产品投资者代表相约在五牛基金公司楼下进行维权,要求后者给出合理解决方案。据投资者反映,所投周期为三年的写字楼并购项目——上海中城大厦到期清算。然而,让投资者没有想到的是在投资三年后,却被告知原来的本金只能拿回9%,剩下部分则被推迟至2021年2月20日前。
公开资料显示,该私募基金全称:五牛上海中城国际大厦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分为1号、2号、3号和5号,相继成立于2017年4月至5月期间,预计存续期3年,投资方向为上海中城国际大厦并购项目。私募基金管理人为上海五牛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代表机构海银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根据获得的项目运营回顾显示,五牛上海中城国际大厦私募股权投资系列基金通过“上海五牛贺赢投资中心(有限合伙)”间接并购上海徐汇区虹桥路 500 号,中城国际大厦的 3-15F 整层、 20 -31F整层以及地下 156 个产权车位,持有总建筑面积为 30,259.18 平方米,交易单价64,518 元/㎡,交易成本共 19.52 亿(不含税)。
在彼时五牛基金的介绍中,中城国际大厦是继2016年并购上海小陆家嘴(600663,股吧)金融贸易区写字楼项目、上海丰树商业城(600306,股吧)项目后,五牛基金再次斩获一线城市核心区域极具升值潜力的优质项目。
针对上述情况,有基金投资者提出质疑,基金合同到期最迟3个月结束,为什么要推迟到2021年2月20日前,在此期间投资者的损失应该由谁负责;此次兑付方案为什么没有提前召开投资者大会。
尽管五牛基金方面解释称,目前出售资产是未来两年内的*价格,但对此投资者却并不认可。在他们看来,在最初认购产品时,公司给出的收益测算中中城项目平均浮盈率可以达到24%,并且以周边的楼价进行对比推导,而清算方案中却将之前与周边楼价的对比推翻,导致目前的测算结果和当初的测算价格之间差距如此之大,着实让人无法接受。
在2017年年底,彼时作为五牛基金副总裁的全宇,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曾表示,私募基金一直所致力的是将项目进行全方位地增值和保值,为投资人带来良好的回报。并且将旗下中融资产包、中城大厦、丰树商业城等作为*投资案例进行分享。
然而,在去年年底,被全宇作为*案例分享的丰树商业城项目就出现兑付危机。在不召开投资人大会也不公布所有财务数据的情况下,五牛基金只是催投资人签署转让协议,转让价格是1.00元每份额,而受让方则是五牛基金控股的子公司。
此外,还有投资者表示,在路演过程中,对项目描述中有提及如果用到银行授信额度,估计不会有额度给到客户。然而实际情况是,基金规模19.52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3亿元,投资者募集资金10亿元。那么,剩下的3亿多资金去了哪里又是一个问号。
被当作*案例分享的项目接连出现问题,而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可以发现,在2020年7月,五牛基金还有杭州大悦城(000031,股吧)和杭州远洋国际两个写字楼并购项目将到期;2020年8月,上海中融碧玉蓝天项目和上海绿地虹桥世界中心将到期;2020年10月,上海漕河泾项目都将到期。
可以看出,五牛基金接下来兑付压力仍较大,能否成功兑付还待时间检验。
白酒布局的野心
尽管金融产业布局多年,目前项目问题频现。但这并不能阻挡海银系布局白酒产业的步调,甚至在2018年,海银系就曾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透露,拟用5年时间在遵义投资500亿元打造集现代化、智能化、酒旅一体化的10万吨酱香型白酒产业园;同时将并购数家遵义白酒产业,并购总产能将达5万吨。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海银系旗下上市公司st岩石以228.24万元的价格收购了贵州贵酒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85%股权,该公司为一家白酒销售线上平台;2019年11月,ST岩石公告拟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军酒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亿元,主要拟从事散酒的销售;2019年12月5日公告显示,公司名称由“上海岩石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 “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证券简称仍为“ST岩石”。
中国贵酒集团总部位于上海陆家嘴,自我定位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创新型白酒产业集团。同属海银系,上海贵酒和中国贵酒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韩宏伟曾在中国贵酒集团公司第四季度营销大会上,以海银集团董事长、中国贵酒集团公司董事长身份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在白酒行业有着巨大的梦想和发展愿景,目标是建立一个规范化和国际化的公司。
从先前的500亿规划,到后续的接连并购,海银系做高端酱酒、整合酱酒资源的路径逐渐清晰。但是这一系列的动作之下,所需的资金量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不过,根据此前上市公司st岩石公布的2019年财报数据显示,白酒销售情况并不乐观。根据年报显示,报告期内ST岩石实现白酒销售业务收入517.84万元。
在此背景下,有知情人士爆料称,中国贵酒集团采用类传销模式募集资金。简单来说,就是用户首先应聘成为贵酒集团员工,然后采购旗下白酒,比如采购5000元白酒,然后一个月后,返还本金5000元(名义上是工资)以及500元销售提成(提成10%),共计5500元。这么算下来,价值5000元的白酒就是白送出去了,还要给出500块的销售提成。
还有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需要注意。在4月15日晚间,海银系控股的st岩石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暨关联交易的提示性公告。
其中提到,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上海贵酒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江西章贡酒业有限责任公司95%股权和赣州长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95%股权。各方就上述事项于 2020 年 4 月 15 日签署了《收购意向协议》。本次交易的对手方为贵酒发展,系公司控股股东,故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尽管目前该方案还处于筹划阶段,不过已经有业内人士对此提出质疑。
此外,海银系旗下海银财富此前发售的一系列与金交所合作的产品也遭到投资者的质疑,对此和讯网也将继续关注。(完)
虽然昨天安徽建工今天炸板,大幅震荡,但是今年对基建行业的持续看好基调不变。在疫情没有实质性扭转之前,新冠相关概念和大基建有关产业链会是表现*的时候。
多部委持续发声
在湖南的上市公司里还有一个小而美的标的那就是湖南投资(000548)
也迎来了第二个涨停
综合分析,还是有一定概率的:
一,是市值较小,便于拉升。
二,刚从底部起来,假设在目前位置稍作回调,回到均线平台附近,更便于向上。
三,大基建、城镇化建设、城投概念。
四,财报也属于盈利,今年肯定会有大幅上涨,盈利空间巨大。
五,前有湖南发展做榜样,这个要不要跟随一下呢?也是毛爷爷的故乡,想象空间还是有的。
所以,市场资金极有可能再复制一次。
毛主席故居
今天就收到有些粉丝留言,说我推荐的怎样怎样了,这个事情我不能反驳也不做解释。我也说明了仅做参考。
还有就是我们对预期不一样,操作方式不一样,都会导致结果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我不会笃定的让人买股票的原因。
有人只想要鱼,而不是渔。心境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最后祝大家投资顺利,都能从投资角度去看问题,都能赚大钱[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来源 / 和讯房产
12月4日,根据证监会《2018年第61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获无条件通过,这意味着中粮地产(000031,股吧)历时一年多的重组之路正式宣告结束。
图片来自证监会官网
继10月中粮地产144亿重组大悦城被否,11月15日,中粮地产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继续推进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议案》,根据议案,本次重组的交易对价确定为147.56亿元,相比之前的144亿高出3.56亿元,由中粮地产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本次重组的全部交易对价。
据悉,交易完成后,中粮地产将持有大悦城地产91亿股普通股股份,占大悦城地产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64.18%,占大悦城地产已发行普通股及可转换优先股合计股份数的59.59%。
外界最关注的是中粮地产的主营业务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根据公告,重组将为中粮地产主营业务注入新的商业地产元素,释放住宅、商业板块整合的协同效应,既能通过开发型物业的高周转实现现金回流,又能分享持有型物业带来的长期稳定收益和升值红利,有利于改善中粮地产的持续经营能力,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另外,在战略规划和定位上,中粮地产将成为中粮集团旗下融合住宅地产与商业地产一体化的全业态房地产专业化公司,大悦城地产以商业地产为核心,发展城市综合体平台,易完成后中粮地产和大悦城地产能够充分发挥品牌合力,释放整合后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是市场和渠道的协同,中粮地产将形成“持有+销售”双轮驱动的商业模式,与大悦城地产将站在同一角度更加有效地分配住宅和商业资源,能够与大悦城地产共享住宅和商业的区位优势,实现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协同发展。
其次是共享品牌资源优势。中粮地产在城市更新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城市更新项目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深圳(楼盘),目前拥有深圳中粮天悦壹号、深圳中粮祥云国际、深圳中粮云景国际等7个城市更新项目,未来于深圳宝安计划开拓约130万平米的工业用地,具有城市更新的可能性。大悦城地产有良好的品牌优势,尤其在商业地产领域享有较高的号召力,是时尚流行的*品牌。本次交易后,中粮地产的城市更新优势和大悦城地产的品牌优势将能够得到充分融合,在优质区位开拓高质量地产项目,形成良好的协同。
再次是土地资源获取及项目储备能力提升。中粮地产和大悦城地产能够利用中粮地产和大悦城各自的拿地优势及渠道,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灵活性,从而获得低成本的土地,土地获取能力进一步增强。本次交易后,上市公司将整合目前项目资源储备,储备项目面积得到显著增长。
最后是体量增大,利于低成本融资。整合后中粮地产体量规模扩大企业融资成本有望降低,财务管理也将更加优化;目前中粮地产融资成本4.3%-8.5%,大悦城地产平均融资成本为4.28%,整合后将显著降低整体融资成本。
来源 / 和讯房产
12月4日,根据证监会《2018年第61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获无条件通过,这意味着中粮地产(000031,股吧)历时一年多的重组之路正式宣告结束。
图片来自证监会官网
继10月中粮地产144亿重组大悦城被否,11月15日,中粮地产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继续推进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议案》,根据议案,本次重组的交易对价确定为147.56亿元,相比之前的144亿高出3.56亿元,由中粮地产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本次重组的全部交易对价。
据悉,交易完成后,中粮地产将持有大悦城地产91亿股普通股股份,占大悦城地产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64.18%,占大悦城地产已发行普通股及可转换优先股合计股份数的59.59%。
外界最关注的是中粮地产的主营业务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根据公告,重组将为中粮地产主营业务注入新的商业地产元素,释放住宅、商业板块整合的协同效应,既能通过开发型物业的高周转实现现金回流,又能分享持有型物业带来的长期稳定收益和升值红利,有利于改善中粮地产的持续经营能力,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另外,在战略规划和定位上,中粮地产将成为中粮集团旗下融合住宅地产与商业地产一体化的全业态房地产专业化公司,大悦城地产以商业地产为核心,发展城市综合体平台,易完成后中粮地产和大悦城地产能够充分发挥品牌合力,释放整合后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是市场和渠道的协同,中粮地产将形成“持有+销售”双轮驱动的商业模式,与大悦城地产将站在同一角度更加有效地分配住宅和商业资源,能够与大悦城地产共享住宅和商业的区位优势,实现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协同发展。
其次是共享品牌资源优势。中粮地产在城市更新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城市更新项目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深圳(楼盘),目前拥有深圳中粮天悦壹号、深圳中粮祥云国际、深圳中粮云景国际等7个城市更新项目,未来于深圳宝安计划开拓约130万平米的工业用地,具有城市更新的可能性。大悦城地产有良好的品牌优势,尤其在商业地产领域享有较高的号召力,是时尚流行的*品牌。本次交易后,中粮地产的城市更新优势和大悦城地产的品牌优势将能够得到充分融合,在优质区位开拓高质量地产项目,形成良好的协同。
再次是土地资源获取及项目储备能力提升。中粮地产和大悦城地产能够利用中粮地产和大悦城各自的拿地优势及渠道,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灵活性,从而获得低成本的土地,土地获取能力进一步增强。本次交易后,上市公司将整合目前项目资源储备,储备项目面积得到显著增长。
最后是体量增大,利于低成本融资。整合后中粮地产体量规模扩大企业融资成本有望降低,财务管理也将更加优化;目前中粮地产融资成本4.3%-8.5%,大悦城地产平均融资成本为4.28%,整合后将显著降低整体融资成本。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大悦城股票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大悦城股票股吧、000548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