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2期(股票大盘行情分析)

2022-07-16 15:44:24 证券 xialuotejs

海通证券2期



本文目录一览:



9月8日下午,海通证券发布公告称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公司因在开展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奥瑞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顾问业务的持续督导工作期间未勤勉尽责,涉嫌违法违规,已于9月7日签收了《立案告知书》和《调查通知书》。

除此之外, 2021年以来海通证券多次收到警示函,2021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也直降两级至BBB。而受影响更大的或许是部分正处于IPO进程中的企业,根据相关规定,由于海通证券被立案调查,其作为保荐机构的IPO项目或被“中止”,受波及企业或达45家,其中科创板19家,创业板17家,沪深主板共计9家。

因持续督导工作期间未勤勉尽责涉嫌违法违规

此次立案调查事件最早可追溯至2014年8月,西南药业发布了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2015年,奥瑞德完成了对西南药业的借壳上市,并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近10亿元。以上重大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的独立财务顾问均为海通证券。

作为资产重组的业绩承诺方,奥瑞德表示2015-2017年实现的累积实际净利润数不低于12.2亿元。然而,2017年奥瑞德业绩变脸,出现亏损,三年期届满,其业绩承诺仅完成64.02%。另外,根据2019年8月26日*ST瑞德发布的重组置入资产减值测试报告,截至2017年底,奥瑞德有限发生已减值约18.65亿元。

2019年9月4日,因在奥瑞德重大资产重组担任财务顾问项目主办人时存在违规行为,海通证券四名项目主办人被上交所予以监管关注。

除业绩承诺未完成以外,2018年6月以来奥瑞德暴露出一系列违规问题,例如提供大额违规借款、连带担保,且存在业绩造假等问题,随后公司也遭到了证监会的立案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5月4日,海通证券为奥瑞德出具的2017年度持续督导意见中表示:2017年度,奥瑞德整体经营情况正常;公司已经建立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控股股东没有超越股东大会直接干预公司的决策和经营活动,公司的重大决策由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规范做出;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资产、财务、机构和业务方面完全分开;公司制订了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等。

今年以来海通证券多次遭到处罚,分类结果降至BBB级

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前,海通证券已在今年多次收到警示函。

公告显示,3月24日,证监会对海通证券、海通资管在开展投资顾问、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过程中未审慎经营、未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合规风控管理缺失等违规行为下发行政监管措施事先告知书,采取责令暂停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债券投资顾问业务12个月、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并提交合规检查报告的监管措施,对海通资管采取责令暂停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提供投资顾问服务12个月、责令暂停新增私募资管产品备案6个月的监管措施,对多名直接责任人及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2年等监管措施。

4月6日,海通证券共收到三项行政监管决定。一、公司作为山东新绿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推荐挂牌主办券商,未勤勉尽责,对挂牌公司内控情况、股权情况等核查不充分,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二、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曾军、周威在保荐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过程中,在*提交的保荐工作报告等材料中未披露发行人实际控制人熊友辉涉嫌行贿的事项,被出具警示函。三、在履行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重组上市持续督导职责过程中,未按规定履行定期回访、现场检查等程序,未按规定对所利用的会计师工作进行审慎核查,走访客户的方式不合理且流于形式等。此外,在担任上海富控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收购上海宏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51%和49%股权财务顾问过程中,未对上市公司存贷双高、标的资产相关方在上市公司实控人关联企业缴纳社保等异常情况保持必要的职业审慎并充分核查,未通过函证、访谈等方式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情况进行核查。证监会对海通证券采取监管谈话。

5月7日,海通证券及四名保荐代表人在保荐星光农机与浙江方正电机申请的非公开发行股票过程中,与发行人报送的中车城市交通有限公司股权结构不一致,被出具两封警示函。

频收罚单的同时,今年7月23日,证监会公布了2021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海通证券由AA级直降两级至BBB级,也成为*落入B类的头部券商。而在此之前,海通证券已连续四年被评为AA级。

未来45家IPO企业或受影响

近两年海通证券的业绩增长较为明显,*2021年中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234.71亿元,同比增长31.95%;实现归母净利润81.7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投行业务表现亮眼,该业务实现营收30.08亿元,同比增长45.6%。

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共完成22 单IPO 项目挂牌,发行金额165.3 亿元,发行数量与金额均排名市场第二。另外,截至2021 年6 月末,公司IPO在审及待发项目数量为53家。

2021上半年IPO承销数量排名前十位券商

然而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2020年修订)》与《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中第六十四条规定,发行人的保荐人或者签字保荐代表人、证券服务机构或者相关签字人员因*公开发行并上市、上市公司发行证券、并购重组业务涉嫌违法违规,或者其他业务涉嫌违法违规且对市场有重大影响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侦查,尚未结案的,“发行人、保荐人和证券服务机构应当及时告知本所,本所将中止发行上市审核。”

换句话说,由于此次海通证券被立案调查,目前但凡由海通证券担任IPO保荐工作的企业,其上市进程或将被“中止”,而何时得以重启进程,则需根据海通证券被立案调查的进展决定。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1年9月9日,由海通证券作为保荐机构且处于进程中的IPO共计45家。

由海通证券担任保荐机构的IPO企业(截至9月9日)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深证主板中,海通证券担任保荐机构的有3家企业,其中湖南华联瓷业已取得核准发行批文,另外两家分别为播恩集团和新疆九州恒昌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证主板中有6家,其中3家处于已反馈状态,2家已受理,另外1家为预披露更新。

科创板和创业板作为海通证券投行业务的发力点,处于进程中的IPO项目分别为19家及17家。

科创板中,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证监会注册阶段;东芯半导体、陕西斯瑞新材料等6家企业由审核通过变更为报送证监会。另外还有12家公司处于已问询、问询已回复及已审核通过状态。

创业板的17家企业中,通过创业板上市委审核的共有6家,其中南通超达装备已经报送证监会注册,另外11家处于已问询状态。




股票大盘行情分析

今日复盘

大盘以小幅低开的形式开盘,展开快速下探的走势,目的性很明确,进行修复下方箱体平台位置,并且形成组合K线形态,以达到组合形态的平衡。(这个观点在昨天文章中已经明确指出,不再重复)特别是30分时图走势非常明显,随后展开快速反弹行情,特别是在汽车板块轮动概念股推动下,大盘走势翻红,市场人气明显的被带动,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链相关概念股形成反弹行情。大盘一度上攻到上方箱体平台,逐步展开横盘整理的走势,以达到多K线来形成组合形态,同时量能不能有效的放大,盘中有跳水动作,不过尾盘还是勉强上攻到半分位进行收盘。

周五大盘行情分析

大盘将继续下踩3349附近的平台位置,也是对周四开盘位置的确认过程,注意问题关键是,能否回踩成功,回踩成功,大盘将形成反弹行情,上攻近期高点凹口平台位置压力区间,回踩不成功,同样会有反弹,不过反弹力度和高度就不尽人意了。怎样来确认是否符合回踩成功的?一目了然,下探的力度和幅度,同时关注量能的推力,以及板块轮动能不能有效的持续,至关重要,一句话,市场合力达到平衡。

明天市场热点,继续围绕汽车板块概念股和板块轮动的人工智能概念股。





下载海通证券二期

1月27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关于给予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纪律处分的情况公示。

海通证券被通报批评,海通证券倪煜、张瑞华、陈若琪三名相关责任人被公开谴责。

全国股转公司明确指出将暂不受理陈若琪出具的业务文件三十六个月,并向相关部门出具监管建议函。

此次的处分原因,是海通证券未按照《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主办券商持续督导工作指引》及相关业务规则的规定,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相关责任人在持续督导过程中未做到诚实守信、勤勉尽责。

海通证券近两年可谓是流年不利,不仅在债券承销(永煤债)、IPO和并购业务上“翻车”,还因奥瑞德重组失败一事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自2017年以来,海通证券的营业收入就长期居于行业第二,仅次于中信证券。 2021年,海通证券成功保荐34家IPO公司A股上市,名列全国保荐机构第三位。

但根据中证协官网显示,海通证券的315位保代中,共有李春、陈新军、顾峥等14人有过违反监管规定的记录。这一数据远超保代规模更大的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等。

1月28日晚间,北京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发布了2021年度证券公司执业质量评价结果。

2021年度,101家证券公司由高到低分别被评为一、二、三、四档,其中,一档为申万宏源等20家证券公司、二档为银河证券等41家证券公司、三档为金元证券等20家证券公司、四档为长城国瑞等20家证券公司。本次评价结果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证券公司整体执业质量。

本次执业质量评级中,头部券商海通证券仅被评为第二档,其合规质量扣分最多,在101家券商中,仅位列第34位。

北京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表示,下一阶段,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执业质量评价工作,引导证券公司不断增强规范执业意识、持续提高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专业服务能力。




海通证券一

因持续督导ST瑞德工作期间未勤勉尽责,涉嫌违法违规,海通证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因财务顾问业务环节中涉嫌违法违规,头部券商海通证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尽管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但海通证券年初至今处罚不断。频频收罚单、评级地位不保的背后,合规问题敲响警钟,展业质量面临考验。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8日收盘,海通证券报收13.67元/股,股价下跌1.01%,总市值1534亿元。

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9月8日,海通证券发布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和调查通知书的公告。

公告内容显示,海通证券于9月7日签收了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和《调查通知书》,因公司在开展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奥瑞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为ST瑞德)财务顾问业务的持续督导工作期间未勤勉尽责,涉嫌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海通证券进行立案并调查相关情况。

海通证券表示,公司将全面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同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的经营情况正常。

8月26日,海通证券发布半年报,成绩可谓亮眼:上半年实现营收234.71亿元,同比增长31.95%;净利润81.7亿元,同比增长49%。

中航证券研报显示,上半年,海通证券实现经纪业务收入51.89亿元,同比增长4.92%;实现交易与机构服务业务收入64.73亿元,同比增长36.92%;实现资产管理业务收入24.16亿元,同比增长36.98%。

2021年上半年,海通证券实现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30.08亿元,同比增长45.6%。

股权融资方面,公司完成35个股权融资项目,共募集402.7亿元,同比增长256.69%。其中,完成IPO项目22单,发行金额165.3亿元,同比增长239.43%,发行数量和金额均位列市场第二,包括11单科创板项目和7单创业板项目挂牌,市场*。

频收罚单,合规敲警钟

尽管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但海通证券年初至今被处罚不断。

3月24日,证监会对海通证券、海通资管在开展投资顾问、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过程中未审慎经营、未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合规风控管理缺失等违规行为下发行政监管措施事先告知书,采取责令暂停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债券投资顾问业务12个月、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并提交合规检查报告的监管措施,对海通资管采取责令暂停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提供投资顾问服务12个月、责令暂停新增私募资管产品备案6个月的监管措施,对多名直接责任人及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2年等监管措施。

从2020年7月始,证监会网站新设了“投行业务违规处罚信息”一栏,集中公布投行处罚信息。在被处罚的券商中,海通证券的“成绩”位居榜首。

截至2021年9月7日,证监会共发布99条投行业务行政处罚类违规处罚信息,其中涉及券商30家。而海通证券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共被处罚6次,其中包括5次警示函,1次监管谈话。

8月6日,证监会公布了12条处罚信息,共涉及7家券商,海通证券被点名两次。

根据处罚函件,海通证券及四名保荐代表人江煌、张舒和李明嘉、朱文杰在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过程中,发行人报送的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中,发行预案披露的认购对象的间接股东股权结构,与发行保荐工作报告载明的公司股权结构不一致,受到证监会出具警示函监管措施的处罚。

频频收罚单的同时,评级地位还不保。今年7月,证监会公布了2021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海通证券成为*落入B类的头部券商。而在此之前,海通证券已连续四年被评为AA级。

截至9月8日收盘,海通证券报收13.67元/股,股价下跌1.01%,总市值1534亿元。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海通证券2期》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海通证券2期、股票大盘行情分析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