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银行股呈现颓势之际,银行高管出手了!
近日,上海银行、重庆银行高管纷纷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A股股票。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股价触发维稳机制,高管们抛出“真金白银” 稳定股价。
高管增持释放对自家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业内人士认为,在稳增长的基调下,后续配套政策有望逐步落地,叠加市场流动性充裕,有助于稳定银行的扩表强度,形成有效对冲,稳定银行板块表现。
银行高管自掏腰包增持
上海银行近日公告称,行长朱健等6位公司高管于5月5日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A股股票,合计买入数量为56.5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6.45元至6.50元。整体来看,此次上海银行高管增持耗资至少逾360万元。
具体来看,行长朱健、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施红敏、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胡德斌、副行长汪明、副行长崔庆军、董事会秘书李晓红分别买入12.3万股、11万股、11万股、10.2万股、10万股、2万股。6位高管均承诺,将所购股票自买入之日起锁定两年。截至5月9日收盘,上海银行股价为6.38元/股。
重庆银行5月6日也发布公告称,自 2022年5月5日起,该行董事、*管理人员按照稳定股价增持计划陆续增持该行A股股份,履行稳定股价义务。据了解,上述增持计划是指今年2月重庆银行采取由该行现任董事、高管、第一大股东增持股份的措施稳定股价,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2662.24万元。12名董事、*管理人员拟以不超过上一年度自该行领取薪酬总额(税后)15%的自有资金增持该行股份,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76.34 万元。
据中国证券报
银行股整体估值处于低位
实施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是连续“破净”,即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银行股票收盘价均低于该行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情形。
Wind数据显示,A股银行板块42家银行中,截至5月9日,股票收盘价低于一季报每股净资产的银行有36家,仅6家银行未“破净”,破净率超过85%。
Wind
银行板块大面积“破净”的背后,是银行股整体估值的低位徘徊。
今年以来特别是二季度以来,银行板块股价回落明显,4月1日-5月9日Wind银行指数累计跌幅为7.33%。4月1日-5月9日,仅成都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区间涨跌幅为正,剩余39家A股上市银行股价均有所下跌。
Wind
其中,区间累计跌幅超10%的有兰州银行(-22.15%)、招商银行(-22.07%)、重庆银行(-16.89%)、厦门银行(-13.08%)、瑞丰银行(-12.97%)、郑州银行(-11.22%)。
Wind
面对股价下跌,银行高管多次在公开场合发声。3月2日,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的银行股都不适合做短线,但长期来讲,其股息率已经远远高过理财产品,同时持有之后还有获利的机会。
3月10日,平安银行董事会秘书周强在该银行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开个玩笑,14块钱的平安银行要珍惜,以后可能价格就不多见了。市场可能有点缺乏信心,但平安银行管理层在去年集体增持股票过程中,已经体现出了信心。”
区域性银行获机构热情调研
值得一提的是,4月以来,机构对银行股的热情有所升温,共有14家银行迎来机构的扎堆调研,其中大多为区域性银行。
从被调研次数来看,常熟银行最多,为*一个被调研超10次的银行。江阴银行(9次)、苏州银行(8次)、张家港行(8次)紧随其后。从调研家数来看,常熟银行依旧*,共接待147家机构;江阴银行和苏州银行并列第二,接待71家;张家港行居第三,接待65家。
从调研问题来看,信贷投放成为机构投资者重点关注内容。杭州银行表示,今年一季度该行基建类贷款投放情况较好,长期来看城建类国企客户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方面具有较大的融资需求,项目储备情况较好,包括较多省市重点项目。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银行板块今年的投资主线是宽信用、稳增长。首先,今年一季度末上市银行贷款同比增速还未明显提升,可以预期后续宽信用或将持续加码。基建类贷款和制造业贷款将为信贷扩张提供抓手。其次,友好的监管环境使银行能够维持较高的利润释放水平,强化内生性资本补充能力,为信贷扩张提供资本弹药。最后,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上市银行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继续保持一降一升态势,资产质量核心指标向好,表现优于市场预期。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董文欣认为,二季度疫情演化对银行股走势来说是重要变量。在明确的“稳增长”信号之下,后续配套政策有望逐步落地,叠加市场流动性充裕,有助于稳定银行的扩表强度,形成有效对冲,进而稳定和延续银行板块表现。
东方日升公告,经申请,公司收到深交所同意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恢复审核的通知。
截至2022年7月8日收盘,东方日升(300118)报收于30.61元,下跌0.03%,换手率7.69%,成交量54.0万手,成交额16.54亿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7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411.21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5613.97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2202.76万元。融资融券方面近5日融资净流入1.11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102.24万,融券余额增加。
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东方日升(300118)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可能有财务风险,存在隐忧的财务指标包括:有息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利润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近3年增幅、存货/营收率增幅、经营现金流/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0.5星,好价格指标2星,综合指标1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5星)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增持评级2家。
东方日升主营业务:从事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太阳能灯具等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董事长为林海峰。公司总经理为孙岳懋。
重仓东方日升的前十大基金
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基金为前海开源新经济混合A,目前规模为109.81亿元,*净值3.5246(7月7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3.89%,近一年上涨32.85%。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崔宸龙。
近10个交易日共有30家公司股份获高管增持,合计增持量3523.76万股,增持金额11.53亿元。
根据深沪交易所披露的董监高股份变动情况,近10个交易日(6月8日~6月21日)共有79条高管增持记录,涉及30家公司,合计增持3523.76万股,增持动用资金11.53亿元。期间高管减持记录共涉及113家公司,累计减持数量为1.95亿股,减持金额合计32.29亿元,增减持金额相比,整体上近10日高管呈净减持态势。
证券时报•统计显示,从增持金额看,近10日增持金额最多的是长龄液压,累计增持2800.00万股,增持金额合计10.27亿元;其次是弘亚数控,增持量为138.00万股,增持金额3022.43万元;爱尔眼科近10日累计获高管增持2815.84万元,增持金额位居第三。
增持次数方面,爱尔眼科增持最频繁,近10日共有13条增持记录,北京银行、万科A等紧随其后,近10日分别有12条、6条增持记录。弘亚数控、东杰智能、德创环保等期间也有两条以上的增持记录。
以增持的高管人数统计,近10日北京银行高管抱团增持,共有11位高管集体出手;其次是万科A,有6位高管出手增持;征和工业、万里扬等也都有两位以上高管同时增持。
板块分布显示,近10个交易日高管增持股中,主板23只、创业板7只,获增持的公司数量看,主板公司高管增持最积极。行业方面,高管增持股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轻工制造、银行等行业,分别包含4股。
市场表现方面,高管增持股近10日平均上涨1.98%,整体弱于期间沪指表现(沪指期间上涨2.00%)。个股看,近10日涨幅居前的有喜临门、长缆科技、爱尔眼科等,涨幅分别为26.39%、15.00%、13.44%。跌幅居前的有ST美盛、德创环保等,分别下跌34.50%、28.09%。
资金流向看,近10日高管增持股中,期间主力资金净流入的有10只,净流入资金最多的是爱尔眼科,合计净流入资金7.43亿元;资金净流出个股中,净流出资金居前的有盐湖股份、顾家家居等,净流出资金分别为23.75亿元、2.39亿元。()
近10日高管增持股一览
代码 | 简称 | 增持次数 | 增持高管数 | 合计增持 数量(万股) | 合计增持 金额(万元) | 近10日 涨跌(%) |
---|---|---|---|---|---|---|
605389 | 长龄液压 | 2 | 2 | 2800.00 | 102676.00 | 5.12 |
002833 | 弘亚数控 | 6 | 1 | 138.00 | 3022.43 | 8.40 |
300015 | 爱尔眼科 | 13 | 2 | 75.65 | 2815.84 | 13.44 |
603008 | 喜临门 | 2 | 1 | 64.85 | 1792.47 | 26.39 |
600389 | 江山股份 | 1 | 1 | 44.25 | 1063.33 | -7.09 |
300240 | 飞力达 | 1 | 1 | 120.00 | 798.00 | -4.73 |
603177 | 德创环保 | 4 | 2 | 46.64 | 713.13 | -28.09 |
601169 | 北京银行 | 12 | 11 | 105.11 | 477.36 | 2.03 |
000002 | 万科A | 6 | 6 | 25.67 | 448.89 | 6.60 |
301059 | 金三江 | 1 | 1 | 18.64 | 304.20 | 6.99 |
603816 | 顾家家居 | 1 | 1 | 4.13 | 258.95 | 10.36 |
002879 | 长缆科技 | 1 | 1 | 15.60 | 218.71 | 15.00 |
003033 | 征和工业 | 4 | 4 | 4.74 | 118.60 | 5.00 |
300258 | 精锻科技 | 2 | 1 | 10.00 | 106.70 | 2.82 |
001308 | 康冠科技 | 1 | 1 | 3.55 | 99.90 | -0.59 |
300703 | 创源股份 | 1 | 1 | 9.50 | 84.93 | 2.58 |
601601 | 中国太保 | 2 | 2 | 4.24 | 80.09 | 9.10 |
300826 | 测绘股份 | 1 | 1 | 4.49 | 57.07 | 2.75 |
002434 | 万里扬 | 3 | 3 | 4.15 | 34.20 | 6.57 |
300486 | 东杰智能 | 5 | 3 | 3.20 | 25.60 | 10.73 |
601515 | 东风股份 | 1 | 1 | 5.55 | 24.98 | 1.32 |
601860 | 紫金银行 | 1 | 1 | 8.10 | 22.93 | 2.02 |
002699 | ST美盛 | 1 | 1 | 5.00 | 17.25 | -34.50 |
60*6 | 泰禾智能 | 1 | 1 | 1.33 | 14.74 | -0.09 |
600697 | 欧亚集团 | 1 | 1 | 1.00 | 13.30 | -2.51 |
000792 | 盐湖股份 | 1 | 1 | 0.05 | 1.52 | -5.71 |
601187 | 厦门银行 | 1 | 1 | 0.13 | 0.78 | 3.16 |
002966 | 苏州银行 | 1 | 1 | 0.10 | 0.61 | 0.83 |
600801 | 华新水泥 | 1 | 1 | 0.03 | 0.52 | 6.33 |
002446 | 盛路通信 | 1 | 1 | 0.06 | 0.38 | -4.76 |
股东风向
高管、增减持、增持、增持金额
注:数据来源于深沪交易所网站,由上市公司自行填报,仅供参考。本文系新闻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股价被低估,保险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上市险企开启股份回购、高管增持以及股票分红等计划,向市场和投资者传递信心。
6月15日,A股三大股指震荡攀升,全线飘红。大金融全面爆发,保险板块涨幅居前。截至收盘,保险板块上涨7.7%。其中,参股国华人寿的天茂集团、中国人寿涨停,新华保险涨超8%,中国太保涨超7%,中国人保涨近6%,中国平安涨超5%。
消息面上,刚出炉的保费收入数据显示,五大上市险企前5月合计实现保费收入1.35万亿,同比增长3.76%。
此外,上市险企于近期开启股份回购、高管增持以及股票分红等计划,向市场和投资者传递信心。
国泰君安证券非银金融刘欣琦团队表示,寿险尚在转型阵痛期,预计建立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服务体系将引领行业走出困境;财险监管政策不确定性基本消除,盈利确定性大幅提升。
前5月保费增3.8%
整体来看,今年1至5月,A股五大上市险企合计实现保费收入1.35万亿元,同比增长3.76%。除中国人寿保费增速下滑外,其余4家均呈上升趋势,中国人保同比增速超12%。
5家寿险公司前5月实现原保费收入8904.5亿元,同比增长1.08%。保费增速边际有所改善,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同比增速分别为-1.86%、-2.5%、5.1%、4.97%、22.58%。
东吴证券非银研究团队表示,客观来看,寿险公司5月新单有企稳迹象,但由于价值型业务受供需两弱持续影响,价值增长仍旧承压,但队伍产能持续改善,指向头部寿险公司队伍改革成效初现。
受益于近期疫情有效控制对车险保费的负面影响大幅缓解,3家财险公司前5月保费增速基本稳定。人保财险实现保费收入2227.9亿元,同比增长9.95%;平安财险实现保费收入1182.8亿元,同比增长8.83%;太保产险实现保费收入740.8亿元,同比增长9.57%。
国泰君安刘欣琦团队认为,随着后续汽车产业链逐步复苏、燃油车新车购置税减半以及新能源车下乡等政策的实施,预计行业车险保费将实现修复性增长,维持全年车险保费高个位数增长的预期。非车方面,预计上市险企总体保费维持较快增长。
健康险公司前5月增速仍保持较好水平。人保健康实现保费收入281.4亿元,同比增长29.5%;平安健康实现保费收入62.7亿元,同比增长23.43%。
保险股集体大涨
6月15日,保险股全线飘红。截至收盘,中国人寿涨停,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分别上涨8.11%、7.29%、5.51%、5.37%。参股国华人寿的天茂集团也涨停。
(截图来源于同花顺iFinD)
东吴证券非银分析师葛玉翔表示,券商涨停潮带动保险板块加速表现。复盘近三年间,在寿险基本面孱弱,券商带动保险上涨阶段(2020年7月,2019年2月),保险业绩和估值同样受益。国寿和新华保险短期涨幅可观,平安和太保中期持续性更强。今年二季度以来,寿险新单有企稳迹象,头部寿险公司队伍改革成效初现。当前板块估值目标修复至此前两轮平均水平,仍有30%上涨空间。
事实上,今年二季度以来,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上市险企管理层均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公司股价被低估,保险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此后,上市险企纷纷开启股份回购、高管增持以及股票分红等计划,向市场和投资者传递信心。
截至2022年5月31日,中国平安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A股股份约1.0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56%,已支付的资金总额合计约50亿元(不含交易费用),*成交价格为43.72元/股,*成交价格为51.96元/股。
6月8日,中国太保董事长孔庆伟在港股二级市场买入2.18万股中国太保H股,耗资约41.16万港元。此前,孔庆伟已于5月下旬在A股市场两度买入该公司股份。据统计,今年中国太保A+H股已累计获高管增持28.79万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高管增持》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高管增持、300118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