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下周解禁市值合计497.08亿元,华大基因以103.4亿元解禁市值居首。
证券时报·统计,下周(7月11日-15日),A股市场将有57家上市公司迎来限售股解禁,解禁量合计23.17亿股;以个股*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合计497.08亿元。
解禁市值规模方面,*医疗龙头华大基因解禁市值居首,为103.4亿元,股份类型为网友分享原股东限售股份。三只松鼠、航天发展、中熔电气等3股解禁市值落在30-40亿元区间,除航天发展股份类型为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外,其余两股均为网友分享原股东限售股份。另有苏盐井神、科德数控等6股解禁市值逾20亿元。
26股解禁压力较小,市值规模不足亿元,占比45.61%,类型多为股权激励一般股份或股权激励限售股份。中设股份、豫园股份、梅安森、皖仪科技和光库科技等5股市值规模低于一千万元。
相较于市值规模,解禁比例(解禁量占总股本比例)更能反映限售股解禁对于个股股价的冲击。统计,14股解禁比例超20%。值得买比例*,达到64.06%;其后中科通达、华蓝集团、三只松鼠比例在45%左右;华纳药厂、科德数控等5股比例在30%以上。
从流通盘增量来看,解禁后,中科通达流通盘将大幅增加223.33%;值得买、华纳药厂、华蓝集团、科德数控、中熔电气和英科再生流通盘增加也将超过140%。
解禁股6月至今平均大涨8.32%
6月至今,A股市场处于反弹上行区间。指数来看,上证指数收涨5.32%,报3356.08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也分别大涨逾11%、17%。
统计,期间57只解禁股平均涨幅达到8.32%,跑赢同期上证指数。20股涨逾10%,振邦智能、万集科技涨幅居前,依次为88.57%、60.74%。
振邦智能拥有近期较火的机器人概念以及光伏逆变器业务,此前曾在二级市场获得“10天8板”的好成绩。公司布局家用机器人,主要应用到清洁机器人和割草机等领域。目前逆变器及高效智能储能系统项目对公司营收无太大贡献。
机构关注度方面,美的集团独占鳌头,共计34家机构参与公司评级;亿联网络、益丰药房、倍轻松和西部超导评级机构家数也在20家以上。
中报业绩方面,截至目前,两股发布中报业绩预告。全国大型盐及盐化工企业苏盐井神业绩增幅较高,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46-5.35亿元,同比增长242.47%-310.81%。业绩增长主要系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上涨、利润持续增长以及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所致。
科德数控7月8日发布半年度业绩自愿性披露公告。公告表示,公司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营收1.4亿元,同比增加33.22%;归母净利润2660万元,同比增加22.41%;扣非净利润1410万元,同比增加256.96%。
至于原因,公司方面称,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在多行业领域市场需求旺盛,公司订单量持续增加,已打开欧洲及亚洲市场。同时产能扩建进展顺利,设备交付能力增强。此外,随着公司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各项费用趋于稳定。上半年期间费用占营收比例约16%,较上年同期22.33%明显下降。
声明: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证券时报智能分享新媒体。
智通财经APP获悉,开源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东方证券(600958.SH)财富管理转型被低估,资管优势带来高重估溢价。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21/64.09/76.95亿元,分别同比+88%/+25%/+20%,EPS分别为0.73/0.92/1.10元,预计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12.8/10.3/8.5倍,*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开源证券指出,大公募时代下,公司2020年代销及基金公司利润贡献较高,静态财务优势凸显。将券商财富管理业务与其他业务分拆重估下,公司仍有94%的动态重估溢价率。
开源证券主要观点
财富管理转型被低估,资产管理优势带来高重估溢价
公司依托东方红及汇添富两大品牌,资管业务先发优势明显,公司早于2015年进行财富管理转型,商业模式不断迭代,至今转型成效渐显,长期具备竞争力。大公募时代下,公司2020年代销及基金公司利润贡献较高,静态财务优势凸显。将券商财富管理业务与其他业务分拆重估下,公司仍有94%的动态重估溢价率。同时,上海出台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等资产管理机构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公司拥有东证资管和汇添富两大优质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支持或成股价催化。
资产管理:先发优势明显,大公募时代下利润贡献不断提升
公司资管业务包括券商资管、公募基金、私募股权投资三部分,业务优势明显,2017-2020年公司资管业务收入排名行业第一。券商资管业务通过东证资管开展,业务布局较早,为业务首家获得公募牌照的非基金管理类公司,东方红品牌知名度较高,自2005年起东方红资产管理主动管理权益类产品收益率远超指数收益率。公司通过联营企业汇添富开展基金业务,从2015 -2021Q1,汇添富非货基保有量市占率稳步提升,大公募时代下,东方红及汇添富利润贡献有望持续提升。
财富管理:转型较早,成效不断显现
公司依托资产端优势,财富管理转型动力充足,早于2015年进行财富管理转型,商业模式不断迭代,在组织架构、运营体系、生态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升级,成效不断显现,公司客户质量较高,高净值客均AUM比肩头部券商,2021Q1代销权益类产品保有量排名行业前列,代销金融收入占比不断提升,同时公司IPO项目发行及储备量整体靠前,有望为公司带来产品及高净值客户资源,未来随着财富管理转型不断深化,公司财富管理贡献有望不断提升。
风险提示:市场波动风险;公司业绩增长不及预期。
6月27日丨华大基因(300676.SZ)发布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拟每10股派3.5元人民币现金(含税),此次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2年7月5日,除权除息日为2022年7月6日。
7月15日早盘,华大基因(300676.SZ)股价低开低走,盘中一度跌逾7%。
7月14日晚,华大基因发布业绩公告,预计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35.0亿元至37.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8.71%至14.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00亿元-12.00亿元,同比下降27.34%-39.45%。
以一季度华大基因归母净利润5.25亿元测算,公司二季度预计净利润为4.75亿元-6.75亿元,环比变动幅度为-9.52%-28.57%。
对于业绩下滑,华大基因表示,由于全球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和服务单价下降,公司基于新冠相关的*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资料显示,华大基因主营业务为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为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提供研究服务和*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
从产品构成来看,华大基因拥有*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生育健康、感染防控、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肿瘤防控等多项业务。其中,*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业务在2020年疫情爆发后迅速增长,由此带动公司整体业绩大幅增长。
2020年年报显示,受新冠疫情全球爆发的影响,市场对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服务的需求急速增加。凭借“检测试剂盒+火眼实验室”双线布局,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83.97亿元,超过去三年营收总和。
具体来看,疫情爆发后,华大基因推出“检测试剂盒+火眼实验室”双线布局,一方面,公司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率先通过NMPA应急审批程序,成为首批正式获准上市的新冠病毒检测产品之一;另一方面,公司推出了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新冠病毒检测能力的“火眼”实验室,并通过不断扩大产能,在全球近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火眼”实验室超80余座。
凭借疫情相关业务,公司*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业务2020年实现营收55.62亿元,同比暴增8.7倍,其营收占比*超过66%,而在之前该业务占比仅为20.40%。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大幅提升至超过60%,在此之前,国内和海外营收占比约为8:2。
进入2021年后,华大基因的新冠相关业务是否可持续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华大基因曾在去年年报中表示,公司感染防控业务和*医学综合解决方案业务在报告期内实现了大幅增长,但是由于新冠疫情持续时间无法准确估计,未来销售是否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此外,公司称,美国商务部将公司子公司北京六合列入“实体清单”,北京六合可能存在不能采购部分或全部受EAR管制物项,进而导致未来业务受限的风险。
在今年6月份的调研活动中,华大基因表示,新冠相关业务收入和全球疫情防控的整体形势相关,公司目前尚无法预测其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目前来看,新冠检测仍是常态化防控的重要保障。公司通过“火眼“实验室平台探索向常规业务的转化,以寻求业务增量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除去2020年疫情刺激因素,华大基因近年来营收均未超过30亿元。2017年-2019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0.96亿元、25.36亿元、28.00亿元,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逐年下降,由2017年的3.98亿元跌至2019年的2.76亿元,陷入增收不增利局面。
尽管华大基因2020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近200%,但新冠病毒检测相关收入占比颇高。而这或许也是二级市场在华大基因交出亮眼年报后反响平平的原因。
今年以来,华大基因股价不断下行,累计跌幅17.92%。截至2021年7月15日午盘,公司股价报收105.2元/股,相较于2020年7月份的*点198.79元/股,已经下跌47%。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大基因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大基因股票、东方证券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