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4月的社融数据还是扭扭捏捏的走出来了。这次没有犹抱琵琶半遮面,而是有点直接撕破脸了。
一个字…你们造吧。
有几个槽点,具体来看:
槽点1:
受多地疫情反复的影响,4月的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增速明显放缓,增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双双减半,远低于市场预期,较3月的“天量”更是环比下滑80%。
主要两个原因:
1)直接原因
疫情冲击,正常消费投资融资需求都受到影响。另外,疫情冲击下企业和居民信用创造渠道不畅,放大了融资需求的放缓幅度。但如果只是单纯因为疫情冲击的话也就算了,因为这个因素会随着疫情的逐渐缓和而缓和。
值得警惕的是…
2)间接原因
哀莫大于心死,主要还是企业和居民对未来预期不乐观而缩减的融资需求。
比如居民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预期变得更强,从而进一步压制房贷、车贷需求,并且这种预期的下降并非一时一刻,因此非常值得警惕。因为预期就像火车头一样,要使其转势需要很强的力量。一旦方向形成,再掉头就会更难。前几天我们讲的村长大儿的视频里也已经提示。
这就需要政策层面更大力度的呵护,更多可落地的利好支持,以稳定市场主体的预期了。所以,更多的宽松还在路上。
槽点2:
M2-M1的剪刀差在扩大。
我们知道,M1代表的是流通中的现金+银行活期存款,意味着真正的购买力。M2等于M1加上单位、个人等各类定期存款,也就是等于M1加上潜在购买力。
M2同比增速10.5%,M1同比增速为5.1%,两者的差比上个月的5%扩大0.4%。而M2-M1的正差,历史上都是跟经济增速放缓有关。
M1是活跃的钱,M2是不活的钱。
两者差扩大,意味着无论是居民还是企业,对投资对消费的意愿都有所降低,更愿意去存钱,对未来的预期偏悲观一些。
槽点3:
新增贷款继续下降。
新增贷款同比少增8231亿元,无论是居民的信贷需求还是企业的融资需求,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尤其是居民的融资需求,下降明显。
从结构上看,减少最多的是住户贷款,同比少增7453亿元。其中,住房贷款减少605亿元,同比少增4022亿元。这其实意味着,很多人开始对贷款买房的意愿越来越少了,甚至已经开始提前还房贷。不仅不愿意贷,还急着往银行里还,这数据它能好看吗?这部分内容上期视频也有提到。
从近期各大上市房企披露的数据来看,销售情况的确很差强人意。
而房地产行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大概在7%左右,但是连着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整体占比估计超过20%。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行业下行期必然会拖累经济的增速。
4. 市场反应
所以,整体来看,与 3月份的社融不同,当时是徒有虚表,结构经不起推敲。而这4月的数据,干脆连遮羞布都省了。虽然也都在“射程”之内,算不上意外,但面对此番情景,也不禁唏嘘。
市场会给出什么样的反应呢?
一方面,3000点的保卫战还在胶着的进行,另一端的大洋彼岸,美股也终于开始高台跳水,通胀跟美联储的加息缩表一起,按照预定节奏表演。
而我们的舞台,因为有“中国速度”加持,如果不是突然袭来的疫情,其实无论美联储怎么玩,东欧怎么折腾,也基本都能安排。我想行就肯定行对吧。
但现在因为疫情的管控,整个市场未来的走向都很难按照常规方式来预测,就像喝麻了的你,再怎么给你诱惑激励,你也无能为力。
所以,至于今天的数据,3000点的大A已经给出答案:啥也不说了,都在酒里。
5. 未来预期
事已至此,我们已经没必要过分忧虑。当下疫情管控的直接原因预计不久会解除,而之后爆发出的复产复工的情景,以及政策的加倍呵护与护航,心理预期的间接原因也会改善。
基本上社融数据的恢复,只是时间问题。至于是不是可以进场买买买了,(一直看我们视频的读者)我认为都等到这时候了,还是先等解控给点确定性吧。
而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一下,政策层面的持续利好放出,比如:
货币政策:*降息降准,进一步释放流动性。
财政政策:减税降费,各类补贴。尤其是楼市的全面支持政策。(主要关注量能释放,价格估计变化不大)
还有进一步打通经济任督二脉的全国“大统一”平台。
上面的态度和决心,是当下决定经济复苏的最重要的因素。虽然有时候揶揄吐槽,但是讲真,咱们的制度优势,贯彻力度,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emmmmmm…
我们总要面向未来去生活,悲观当下不是我们的选择,而变成了一种经历,就像人生的悲欢起伏,都是实实在在成长的滋味。
初夏来临,在为糟糕的社融数据默哀之余,我们也共同期待下半年的经济伴随着天气,一起回暖。
周末愉快☕️
来自:保彪
证券时报•统计,近三日上证指数下跌1.20%,A股成交金额较前三日下降0.63%,主力资金净流出最多的概念为央企国资改革概念,该概念所属个股共有429只,其中主力资金净流出前列的个股是当升科技、中国中免、酒鬼酒,分别净流出6.65亿元、6.18亿元、5.93亿元;净流入最多的个股为航发动力、中科三环、中远海控,分别净流入7.24亿元、5.38亿元、5.37亿元。()
央企国资改革概念股主力资金近三日净流量排序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涨跌幅(%) | 相对大盘 涨跌(%) | 主力资金 (亿元) | 主力力度 (%) |
---|---|---|---|---|---|
300073 | 当升科技 | 16.28 | 17.49 | -6.65 | -7.49 |
601888 | 中国中免 | -7.39 | -6.19 | -6.18 | -5.38 |
000799 | 酒 鬼 酒 | -6.61 | -5.41 | -5.93 | -14.81 |
002415 | 海康威视 | -4.55 | -3.35 | -5.52 | -7.20 |
600938 | 中国海油 | -6.39 | -5.18 | -5.10 | -10.21 |
000625 | 长安汽车 | 6.15 | 7.35 | -4.93 | -1.88 |
601985 | 中国核电 | -2.81 | -1.60 | -4.90 | -12.38 |
600392 | 盛和资源 | -5.26 | -4.06 | -4.34 | -12.02 |
600030 | 中信证券 | -2.57 | -1.36 | -4.30 | -8.77 |
601975 | 招商南油 | -12.63 | -11.43 | -3.89 | -13.12 |
600176 | 中国巨石 | -7.34 | -6.14 | -3.61 | -14.00 |
600536 | 中国软件 | -6.16 | -4.95 | -3.48 | -15.99 |
601800 | 中国交建 | -3.52 | -2.32 | -3.23 | -17.92 |
601788 | 光大证券 | -1.80 | -0.60 | -2.99 | -4.96 |
601669 | 中国电建 | -2.98 | -1.78 | -2.86 | -8.82 |
注:本文系新闻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主力资金、超级复盘
主力资金、板块主力资金、资金流向、资金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7月份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6362亿元,引发市场对经济下滑等情况的担忧。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市场主体从金融体系新获得的融资总和,社融总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情况,以观察一段时间经济活动活跃度;通过观测社融“结构”分析国内资金流向,企业、居民等部门经济活动变化及趋势等。同时,根据社融增速可以大体判断货币信贷供给是否适度等,为宏观调控提供一定参考。按照*统计方式,社融主要由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折合成人民币)、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地方政府债券、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存款类金融机构ABS、贷款核销10个分项指标组成。
从历史经验看,国内社融数据季节性特征明显,7月社融增量环比往往会下滑。之所以7月社融数据引发市场普遍关注,主要是数据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超预期,叠加海外疫情加剧,市场担忧国内经济活动大幅收缩。从社融数据的10个分项指标分析看,7月社融下滑主要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人民币贷款和表外融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净融资下滑拖累。7月企业(债券+股票)净融资同比多增334亿元,维持平稳态势。
首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下滑。7月政府债券增量1820亿元,同比少增3639亿元,主要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下滑拖累,一方面是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进度慢于往年;另一方面是去年专项债资金结转的原因。同时,上半年国内经济稳步恢复,地方政府稳增长压力不大,为减少资金闲置、提高使用效率,地方政府倾向于发债后置。
其次,新增人民币贷款下降。新增人民币贷款主要涉及居民与企业两部门。7月居民短期贷款增量85亿元,同比少增1425亿元,主要与国内个别地方散发病例有关。除了居民外出活动因此趋于谨慎,防疫措施对交通运输、旅游餐饮等服务业也构成一定拖累。7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量3974亿元,同比少增2093亿元,与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趋严有一定关系。
7月企业短期贷款减少2577亿元,同比多减156亿元,波动不大。7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4937亿元,同比少增1031亿元,主要与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涨价、极端天气及基数效应有关。从近几个月国内制造业PMI分项指标看,工业原材料价格持续涨价导致部分中下游企业生产与补库存意愿有所降低;极端天气和散发病例不可避免通过物流运输、供应链影响部分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去年同期企业中长期贷款基数较高,也是个重要因素。
再次,表外融资继续收缩。7月表外融资减少4038亿元,同比多减1389亿元,银行表外融资连续6个月收缩。主要是国内持续强化监管与影子银行治理,银行积极压降表外非标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特殊年份,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导致去年社融基数抬升,加之今年货币政策基本回归常态,未来数月社融同比仍有一定压力。观察社融数据不仅要细究其结构,还要将近两三年社融数据结合起来看。
整体看,7月国内社融意外下滑,系多方面原因导致,不能仅凭单月数据就判定经济趋势下滑。从内外环境看,散发病例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平稳运行态势。目前,我国疫苗接种超18亿剂次,加之防疫经验丰富和疫苗研发进展较快,国内散发病例风险可控;国内托底政策保持灵活,下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适度货币信贷环境,疏通政策传导,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中小企业、制造业等重点和新兴领域支持力度,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稳就业、促内需。(周茂华)
经济日报
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在5月实现超预期增长后,市场对6月金融数据继续高歌猛进充满信心。
机构倾向于认为,6月新增贷款有望在总量和结构上同时改善。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创下历史同期的*值,但贷款结构不佳。
兴业研究认为,在信贷方面,6月中下旬票据利率回升,票据利率与NCD(同业存单)利率之差收窄,反映出融资需求有所改善。6月中下旬30城商品房成交显著改善、汽车消费回暖,且6月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较高,三者均可能拉动了融资需求。结合季节性因素来看,6月新增贷款可能在2.40万亿左右。
浙商证券则预计,6月新增信贷有望达到2.8万亿元,同比多增6800亿元,多增幅度较5月进一步扩大。
该机构预计,6月居民贷款新增9500亿,同比略多增815亿,其中居民短贷新增6000亿元,主要考虑上海等地疫情好转,多省逐步放松跨省流动,稳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后各地陆续出台一揽子促消费政策,居民消费有望较快复苏,拉动卡、消费贷款增长;居民中长贷同比降幅收窄,预计6月新增3500亿元,主要考虑地产销售边际回暖。预计6月企业贷款1.96万亿,同比多增4985亿。同时,信贷结构有望较5月显著改善。
除了新增人民币贷款,机构预计,政府债发行将推动社融6月高增。
华泰证券预计,6月新增社融规模至5万亿元,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3.7万亿元;同比增速至10.8%左右,高于5月的10.5%。其中,票据融资及到期非标等款项或继续维持同比增加;6月政府债融资额为1.4万亿元,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7508亿元。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有望达到3万亿元。
安信证券则预计,6 月社融存量增速预计升至10.7%附近,新增社融规模预计在 4.5-4.6万亿附近,高于上年同期的3.7万亿。
该机构指出,考虑到今年以来信托贷款的降幅较去年有较大幅度收窄,且波动幅度较小,预计6月新增信托贷款减少约600亿元。参考历史同期水平,预计6月新增委托贷款减少500亿左右。预计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净融资或小幅增加约300亿。直接融资方面,6月股票融资新增约700亿,非金融企业债券净融资规模在1200亿附近,政府债发行迎来发行高峰,净融资较去年同期多增了9500亿,或在1.7万亿附近。
机构同时认为,随着当前实体需求开始回暖,M1-M2剪刀差缩小。
国泰君安预计,6月M1同比5.0%,较5月上升0.4%;预计6月M2同比10.5%,较5月下降0.6% M1-M2剪刀差为5.5%,较5月剪刀差(6.5%)收窄。
安信证券则认为,6月信贷放量、财政支出发力对M2影响积极,但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M2同比或回落0.3个百分点至10.8%附近,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社融数据在哪查》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社融数据在哪查、601985 中国核电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