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啤酒(江南奕帆股吧)

2022-07-15 3:09:24 证券 xialuotejs

燕京啤酒



本文目录一览:



诞生于42年前的燕京啤酒,曾经是我国啤酒行业的“*”,产销量一度稳居*,旗下产品获得国内外多个重要奖项。

自2014年开始,在啤酒行业整体遭遇天花板的情况下,由于过剩产能淘汰及高端化转型速度稍慢,燕京啤酒产品销量开始下滑,并被华润、百威(亚太)、青岛等品牌赶超,掉落至第二梯队。2020年10月,原董事长因涉嫌职务违法被调查,更是给公司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然,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格局,2019年,燕京啤酒推出“五年增长与转型战略”计划,两年来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且随着今年(2022年)5月新任董事长上任,近两年“群龙无首”的状况结束,多家机构给予了燕京啤酒更多的期待。


来源 | 野马财经研究组


啤酒*,不进则退


作为居民日常生活重要的消费品,我国啤酒行业向来有着不错的发展。


特别是在1978年,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后可能出现的新格局,啤酒被选为国家100个重点产品之一,从政策层面鼓励、支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及人才,并出现了“把啤酒搞到50万吨”的*批示,行业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提速。


当年,全国啤酒产量约为40万吨,次年便成功突破50万吨,1985年更是达到310万吨。短短七年时间增长近7倍,可谓井喷式上升。

燕京啤酒官方网站


基于如此背景,1980年,燕京啤酒(000729.SZ)前身“北京市顺义县啤酒厂”应运而生,后于1984年改名“燕京啤酒厂”。


彼时的燕京啤酒,通过与中国食品发酵研究所合作及国际先进技术引入,推出了多款高质量产品,备受市场欢迎。特别是“燕京牌12°P特制啤酒”,拿下了“首届全国轻工业产品博览会”金奖、第31届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金奖等国内外知名奖项。


与此同时,公司大力推进“胡同战略”,依托食品及副食公司的渠道,快速实现产品下沉,在北京地区成功打出了品牌知名度。时至今日,“燕京”二字一直是华北地区啤酒行业最鲜明的代表。


再加上对华斯啤酒的收购,1995年,燕京啤酒产销量一举上升至*,成为口碑与实力兼具的“啤酒*”。


尝到甜头的燕京啤酒,继续保持着“买买买”的步伐:1999年收购湖南湘啤、2000年与包头雪鹿合资建立子公司、2001年收购山东无名啤酒和三孔啤酒、2002年收购广西漓泉啤酒、2003年收购福建惠泉啤酒(600573.SH)……借助资本的力量,其全国化布局迅速落地。


其中,“雪鹿”、“漓泉”、“惠泉”与“燕京”一起,构成了燕京啤酒的“1+3”品牌战略。


“自建+收购”的策略下,燕京啤酒的头把交椅坐了十年,2006年才被华润啤酒(0291.HK)超越。且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燕京啤酒始终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


直到又一个十年过去。


浙商证券相关研报


2014年,受饮品竞争加剧及消费者结构变更等因素影响,我国历经数十年高速增长的啤酒市场触及天花板,掉头进入下降通道。2021年3562.4万千升的销量,对比2013年超5000万千升的峰值,已经跌去了近三成。


行业的停滞很快传导到企业层面,燕京啤酒不仅未能幸免,并且相比其他头部企业,受影响更大。


国盛证券相关研报


从上图可以看到,2014年开始,燕京啤酒营业收入逐年下滑,YOY(增长率)甚至多年低于行业整体水平。2021年,燕京啤酒实现营业收入119.6亿元,较2013年的137.5亿元,下降13.01%;相同时间段内,青岛啤酒(600600.SH)从282.9亿元,上涨至301.7亿元。



申港证券相关研报


另以销量计算,与其他主要品牌相比,燕京啤酒市场占有率同样呈下降趋势。



三大因素拖累增长步伐


昔日“啤酒*”,被多家竞争对手后来居上,除了行业大势,还有着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转型速度较慢,未能及时淘汰剩余产能。


国盛证券相关研报


“春江水暖鸭先知”,啤酒行业整体触顶之后,多家主要企业迅速反应。


2015年,重庆啤酒(600132.SH)率先开始优化供应链,一口气关停了綦江、柳州、九华山、永川、黔江、六盘水等多个酒厂,过剩产能及生产人员数量大幅下降;华润啤酒紧随其后,不断加大产能淘汰力度;受职工再就业等问题影响,青岛啤酒相对慢一些,但始终在稳定进行中,2018年、2019年各关闭2家,并计划3至5年内再关闭10家工厂。


习惯了“跑马圈地”的燕京啤酒,却未能及时调头转舵,始终没有具体的关厂动作。导致目前公司产能利用率处在行业较低水平,进而带来了人均创收、净利率、ROE(净资产收益率)均偏低等一系列问题。



国盛证券相关研报


国盛证券统计,2020年,燕京啤酒产能利用率仅为39.2%,华润啤酒、青岛啤酒、重庆啤酒则分别为59%、55%、81.4%。2021年,燕京啤酒这一数字小幅上升至40.24%。


不仅如此,与其他公司10%,甚至更高的净利率相比,燕京啤酒常年保持在2%左右,艰难维持在盈利边缘。具体原因,在于其管理费用中,“折旧及摊销”与“职工薪酬”占比较大,这正与产能(厂房、设备、人工)淘汰较慢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然,正如前文所述,作为身份特殊的国企,燕京啤酒与青岛啤酒一样,需要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考虑到职工安置问题,两者之间如何平衡,难度颇大。


二是高端化转型落后,相关产品占比较低。


野马财经研究组注意到,在市场容量见顶的同时,啤酒行业还正面临着成本上涨的难题。


一方面,作为原材料的大麦、小麦,因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主产地气候异常,乌克兰地区局势动荡等原因,产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价格不断走高;另一方面,啤酒的重要包装材料——铝,在全球“双碳”目标下产能受限,叠加新能源、航空领域需求快速放大,价格更是一路上涨。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高端化路线成为了众多啤酒企业的一致选择。


早在2012年,青岛啤酒就已推出奥古特,后又连续打造了“一世传奇、百年之旅、琥珀拉格”等一系列产品,始终保持着品牌创新;华润啤酒采用了SuperX、马尔斯绿、匠心营造、花脸四大中国品牌及喜力、红爵、苏尔、虎牌四大国际品牌组成的“4+4”战略,对多种类的不同目标人群进行了覆盖;而重庆啤酒与嘉士伯进行业务重组后形成的“6+6”产品矩阵,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光大证券相关研报


至于燕京啤酒,2018年推出的高端产品燕京U8同样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此后的V10白啤、狮王世涛等效果同样不错。但由于起步较晚,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可以看到,2021年,公司的毛利率、产品吨价都不算高。


三是华北核心市场消费疲软,特别是北京人口结构变化影响较大。

根据国盛证券相关研报,我国华北地区近年来啤酒产量呈现连续负增长态势。另据历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至2021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连续五年出现下降,从2195.4万人降至2188.6万人。而且,在解放非首都职能的过程中,适龄劳动力外流更加明显。2021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0.2%,高于全国18.9%的平均水平。


燕京啤酒起于华北、成于华北,2021年华北地区营收占比为49.44%,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五年计划”见效,基本盘企稳回暖


燕京啤酒从行业第一位置跌落,并逐渐落于人后,很大程度上在于面对行业变局时,未能及时求变。


显然,公司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2019年下半年,燕京啤酒宣布全面启动“五年增长与转型战略”,试图通过“强大品牌、夯实渠道、深耕市场、精实运营”四大举措,达到改变品牌架构单薄与形象老化的现状,加速高质量中高端产品的推陈出新;填补当前诸多空白和弱势渠道,继续加强高利润与全 国性的渠道建设;扭转基地市场量小分散的格局,因地制宜提升区域市场的销量和市占率等目标。


首先是品牌矩阵的打造。


如上文提及,2018年,在“漓泉1998”的基础上,燕京主品牌打造出“燕京U8”,而后又快速推出“燕京八景”、“燕京V10白啤”、“狮王世涛”等多个中高端品牌,以及桂花啤酒、ON/OFF 果啤等创新性品种,以满足年轻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市场缺口得到快速弥补,产品矩阵逐步成型。


罐头图库


2021年,燕京U8的销量已经接近30万吨,实现了快速增长。光大证券预测,2025年,销量有望达到100万吨。值得注意的是,该型产品吨价约在5000元/吨,毛利率超过50%,如果能够继续放量,对于燕京啤酒的业绩将会有较大改善作用。


其次为营销渠道的丰富。


在传统餐饮、流通渠道的基础上,燕京啤酒开始在电商、KA(重要客户,如大型商超等)、夜场渠道多种渠道发力。为了与之相配合,公司还积极布局“线上+线下”各类营销场景,引入抖音、小红书等直播、短视频宣传方式,并先后签约了多位一线代言人。


从2020年开始,燕京啤酒还在北京地区以小酒馆的方式售卖中高端啤酒,以提高消费者对于自身高端化品牌的认知。


光大证券相关研报


光大证券研报显示,多重措施下,目前,北京地区燕京啤酒中*产品销量占比已达40%左右。2021年,其在华北地区的营业收入达到59.12亿元,同比增长18.11%,出现明显回升。


再者是各处市场的深耕。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通过一系列并购动作,燕京啤酒构建了“1+3”品牌架构,分别为主品牌燕京,副品牌内蒙古雪鹿,广西漓泉、福建惠泉,惠泉啤酒同为A股上市公司。


光大证券相关研报


和燕京在华北地区一样,三大副品牌均是各地的*产品,有着广泛的消费者基础。通过市场深耕,可以充分挖潜,创造更多增长点。


特别是漓泉啤酒,一直保持着较好的经营状况,“漓泉1998”更是公司最早大获成功的中高端产品,亦为“燕京U8”带来了灵感。2021年,漓泉啤酒的净利率约在14%,远高于公司整体的2.45%,为公司创造了大量血液。



新帅上任,转型能否提速?


如果说,燕京啤酒四大举措中的前三大,均已经逐步落实,并取得了一定效果,那么刚刚过去一半的2022年,市场各方对于“精实运营”有着更大的期待。


实际上,2020年10月8日,燕京啤酒发布公告,称时任董事长因涉嫌职务违法被调查。时值燕京啤酒“五年计划”转型关键之际,这一消息不免令市场担忧,并且,此后一年多的时间,公司董事长之位一直未有定数,转型进程难免受到影响。


直到前不久,2022年5月18日,燕京啤酒新任董事长耿超正式走马上任。耿超有着丰富的国企改革实操经验。而产业链优化,正是燕京啤酒改革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结合前文分析,如果燕京啤酒剩余产能淘汰等工作能够迅速推进,那么公司净利率、ROE等关键性指标将会得到大幅改善,因此,这也是投资者十分关心的问题。


2021年业绩说明会上,即有人询问“是否会关闭老旧生产厂房?是否有减员提高人效规划?”同时有人对燕京啤酒股价、分红提出关心。


对于这些疑问,燕京啤酒并未直接回应。不过,野马财经研究组注意到,2021年,燕京啤酒完成了十余家工厂的产销分离工作,员工人数同比减少1839人,降幅6.6%,2022年,公司的“大部制改革”也正在进行中,运作效率提升工作已然有了一定进展。


德邦证券亦预测,管理层落定之后,预计22年将是燕京啤酒改革力度*的一年。


客观来说,啤酒市场容量天花板已经可见,想要在厮杀激烈的红海中争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有没有喝过到燕京啤酒近年推出的新产品?又是否看好燕京啤酒今后的发展?欢迎在文末留言。




江南奕帆股吧

7月8日丨江南奕帆(301023.SZ)公布,持股7.50%的股东宋益群拟自该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或者自该公告披露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协议转让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24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4%。




燕京啤酒代理加盟官网

证券代码:000729 证券简称:燕京啤酒 公告编号:2021-26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重要提示:

● 方案:每10股派0.22元人民币现金(含税)

● 股权登记日:2021年7月13日

● 除息日:2021年7月14日

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方案情况

1、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分配方案的具体内容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本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已获2021年5月20日召开的2020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刊登在2021年5月21日的《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具体内容为: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采取派发现金股利的方式,以固定比例的方式分配。按2020年12月31日总股本2,818,539,341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0.22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公司共分配现金股利62,007,865.50元,剩余未分配利润7,565,151,445.72 元,结转下一年度分配。

2、自分配方案披露至实施期间公司股本总额未发生变化。

3、公司本次实施的分配方案与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分配方案一致。

4、本次实施分配方案距离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时间未超过两个月。

二、本次实施的利润分配方案

1、发放年度:2020年度

2、发放范围:2021年7月13日登记在册的所有股东

3、分配方案: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采取派发现金股利的方式,按2020年12月31日总股本2,818,539,341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0.22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公司共分配现金股利62,007,865.50元,剩余未分配利润7,565,151,445.72 元,结转下一年度分配。

4、扣税说明:

扣税后,通过深股通持有股份的香港市场投资者、QFII、RQFII以及持有网友分享前限售股的个人和证券投资基金每10股派0.198元;持有网友分享后限售股、股权激励限售股及无限售流通股的个人、证券投资基金股息红利税实行差别化税率征收,本公司暂不扣缴个人所得税,待个人转让股票时,根据其持股期限计算应纳税额【注】;持有网友分享后限售股、股权激励限售股及无限售流通股的证券投资基金所涉红利税,对香港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部分按10%征收,对内地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部分实行差别化税率征收。)

【注:根据先进先出的原则,以投资者证券账户为单位计算持股期限,持股1个月(含1个月)以内,每10股补缴税款0.044元;持股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每10股补缴税款0.022元;持股超过1年的,不需补缴税款。】

5、公司总股本在本次分红派息实施前后未发生变化,股本总额为2,818,539,341股。

三、分红派息日期

股权登记日:2021年7月13日

除息日:2021年7月14日

红利发放日:2021年7月14日

四、分红派息对象

本次分红派息对象为:截止2021年7月13日下午深圳证券交易所收市后,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登记在册的本公司全体股东。

五、分配方法

1、本公司此次委托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代派的现金红利将于2021年7月14日通过股东托管证券公司(或其他托管机构)直接划入其资金账户。

2、以下A股股东的现金红利由本公司自行派发:

在权益分派业务申请期间(申请日:2021年7月6日至登记日:2021年7月13日),如因自派股东证券账户内股份减少而导致委托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代派的现金红利不足的,一切法律责任与后果由公司自行承担。

3、若投资者在除息日办理了转托管,其现金红利在原托管证券商处领取。

六、有关咨询办法

1、咨询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双河路九号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证券部

2、咨询联系人:史亿民 刘翠婷

3、咨询电话:010-89490729

4、传真电话:010-89495569

七、备查文件

1、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确认有关分红派息具体时间安排的文件;

2、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3、公司 2020年度股东大会决议;

4、深交所要求的其他文件。

特此公告。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二二一年七月六日




燕京啤酒股票

今年2月3日大盘跌停时我就在囤积燕京啤酒,从那时起它就已经是我A股持股数最多的公司(比珠江多),后来卖了大半珠江后,这货正式晋升为我A股第一重仓,但还不是AH第一重仓。

我的第一重仓在H股,目前也准备起飞了。

今天燕京大涨9%,我是不打算卖的,主要是我算来算去,比起已经飞起来的青岛、重啤、珠江,估值差太多了,只要盈利稍有改善,凭借他的体量,就是一匹标准的黑马(北京还真是盛产黑马,之前的顺鑫,现在的燕京?)。如果运气好,再来个“重组”题材就更不得了了。

当然估值低只是我不卖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我不想把我持有的啤酒资产量给扔没了(毕竟 珠江甩了不少,卖到*点我做不到,但是“卖飞”我自认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哈哈),所以暂时选择不动,除非又给一次大的单股投机机会或者投机换股机会。

重仓燕京啤酒的理由很简单:燕京3倍于珠江的体量,卖个不如珠江的市值。一个中华*,光这块牌子都值200亿了。我想无论外资还是内资的优等生都有“吃下”它的打算,毕竟,啤酒生意太好做不过了——吃下之后换个包装就成功升级了。

要么就是另一种可能,那也是有搞头的,那就是北京玩股权激励、混合所有制等国企改革,给燕京的高管们“涨点工资”(实在有点抠搜了),产品升级也就玩起来了,按照目前的体量,利润绝不是当前这么点(当前靠着子公司贡献利润,母公司一塌糊涂,一个70%市占的首府市场,居然做出亏损的业绩,把递延所得税资产都“打”起来这么多,也是够能耐的)。

现在整个啤酒行业到达什么位置了呢?

我翻了下燕京的年报,从财报中的情况基本可以判断整个行业(包括燕啤)已经出现了较大的拐点。我的理由是:一个经营这么差的公司,居然19年的吨酒价(财报显示的是除瓶价,只卖酒不卖瓶子,瓶子塞到存货里了,高手!)开始企稳了,预收在去年也达到了9个亿(从6亿跳升上来的),毛利率也在持续提升,虽然远输珠江的毛利率跳升,但是也可以从“最差”的公司身上看出来整个啤酒行业的大趋势——拐点已经确认。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白话点说就是——“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现在猪已经要准备起飞了,说明风已渐劲,那就好好守好自己手里的啤酒股权吧,祝福大家在“中国啤酒资产”上收获满满!

文末思考:

关于燕京的品牌价值,有不只一个渠道,得到的数据不一样,有说值800亿的,有说值1100亿的,又说值1610亿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燕京啤酒》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燕京啤酒、江南奕帆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