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玉米价格*行情,国际小麦价格*行情走势图

2022-07-14 5:25:54 证券 xialuotejs

国际玉米价格*行情



本文目录一览:



今日国内玉米价格总体稳定,期货价格继续下挫,影响持粮主体看涨心态,市场观望情绪较浓,交投清淡。

华北产区:山东寿光金玉米水分14%新玉米收购价2894元/吨,与昨日持平;菏泽成武大地水分14%新玉米收购价2890元/吨,与昨日持平。

东北产区:绥化昊天干粮挂牌收购价格2700元/吨,与昨日持平;青冈龙凤水分15%玉米挂牌收购价格2700元/吨,与昨日持平。

南方销区:四川成都15%水玉米到站价3100-3130元/吨,与昨日持平;重庆15%水玉米到站价3150元/吨,与上周持平。

北方港口15%水玉米平舱价2840-2850元/吨,与昨日持平;广东蛇口港15%水散粮成交价2830-2850元/吨,与昨日持平。

期货市场,外围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二”,油价每桶跌破100美元,金价跌破1800美元/盎司,美元指数飙升,创20年新高,大宗商品普跌。尽管美国农业部本周作物生长报告称美玉米优良率低于预期,利多玉米价格,但美玉米出口检验数据大幅下滑依然拖累其期价跳水,美玉米期货已经跌至7个月低点。

受外盘拖累,今日国内玉米期货大幅低开,日内探底回升,截止收盘,9月合约收2688,跌0.55%。

现货市场,在玉米期货持续大幅下挫后,现货贸易基本停滞,市场观望情绪空前。贸易商持粮成本较高,仍有挺价心态;用粮企业库存充足,采购节奏放缓。供需博弈下,市场成交愈发清淡,北港连续几日无报价。

综上来看,玉米期货此轮大跌比较出乎市场意料,目前供需双方都在观望。而在下跌的市场中,大家得到的消息也几乎都是利空的,更容易增添恐慌情绪。尽管目前玉米市场缺乏支撑其上行的动力,但也并没有实质性的利空因素可以把玉米期价砸到“一泻千里”的程度,玉米期货此轮暴跌究其原因还是受外围市场影响。

美联储激进加息,全球流动性收紧,叠加出口数据不佳,美玉米暴跌尚可理解,但国内玉米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新粮上市前市场供应仍存缺口,并不支持其如此大幅度的下跌。今日9月合约跌至2655一线,而按照市场预估,新季玉米种植成本大幅攀升后,理论集港成本在2700-2800元/吨,9月合约已经过度下跌,这也是为何期价大幅下挫后,现货价格仍坚挺的原因。

但是,目前整体市场空头氛围浓厚,美元指数飙升,大宗商品整体承压,玉米期货已经进入非理性下挫阶段,我们也只能观望,静待市场情绪宣泄完毕,价格企稳后再入场。(行情分析及操作建议仅供参考)

丨智农通行情宝

丨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文章所包含的分析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宣传,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生产、经营、销售、交易、投资建议。本公司对文章所引用的他人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任何人根据本文信息或意见做出的任何实际生产、投资等决策或其他任何行为所产生的风险、损失和责任均应自行承担,与本公司无关。

丨分享版权声明:任何形式的转载,必须保证文章图文完整性,不得删除作者、作者单位及来源信息。智农通行情宝对此保留一切权利!




中石油市值多少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股价未及时反映经营业绩,说明中国石油需找寻新的增长极,增强竞争力。

(了解更多石油行业资讯,请微信关注“中国石油石化”)

9月2日,

中国石油股价

文/ 毛芹 卢凯瑞

8月26日,中国石油A股早盘一度下落至6.02元,再创历史新低。这一股价再次击穿2013年6月25日创下的6.04元/股*点。截至收盘,中国石油股价跌0.82%,报6.07元,总市值1.05万亿元。

资料显示,中国石油近年来的股价表现有些不尽如人意。2019年以来,中国石油股价下跌逾14%,表现远逊于大盘,总市值蒸发1920余亿元。但此次股价创6年新低,从公司的经营情况来看,无论是营业额还是利润,同比却都有所增长。

股价触底,业绩不低,也许不久就会出现翻盘。然而,在石油产业已近黄昏的舆论中,石油企业的未来不再乐观。打造新的主业增长极,增强核心竞争力,方为上策。

股价愈发“接地气”

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重归A股市场,一度成为其他上市公司难以望其项背的存在――上市当日,市值高达约8.90万亿元,占上证综指权重超过23%,正所谓“打个喷嚏,市场都要抖一抖”。

在中国石油回归A股后的12年时间里,这个曾被视为“亚洲*钱的公司”和世界第一家跻身“万亿美元俱乐部”的公司终结了曾经的上市神话。随着能源转型的大势所趋、国际油价的起起伏伏,中国石油的股价每况愈下。

今年8月,中国石油股价二度探低。8月15日,早盘一度跌破历史*纪录6.04元/股,写下6.03元/股*价;26日,开盘再次走弱,盘中触及6.02元,再创6年来新低。

分析指出,从上市之初的*点48元/股算起,中国石油总市值累计蒸发7.2万亿元,按照当前汇率计算,已累计跌掉一个“万亿美元俱乐部”。与上市时相比,中国石油市值减少80%以上,相当于跌掉1个苹果、2.5个*、6个茅台。

“中国石油上市之初,由于股民们盲目地追涨,使股价过于虚高,透支了后期的收益。”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金镭如是表示。“而随着世界能源的转型趋势,石油等化石能源终将被更清洁的能源所取代,以石油为主的中国石油股价低迷是可以预期的。”

除了受石油时代即将终结的影响,油价的涨跌也成为左右中国石油业绩进而重创股价的因素之一。

安迅思中国能源研究总监李莉认为,油价不理想成为中国石油此次股价大跌的主要因素。她指出:“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市场对世界经济预期较为悲观,抑制了油价的回升。而中石油上游油田所占比重过大,油价过低则直接影响其整体效益,引发投资者对于其盈利能力信心不足,导致了此次的股价低迷。”

2019年上半年,在世界原油供需基本面、地缘政治、贸易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国际油价从年初持续上涨后有所回调。北海布伦特原油现货平均价格65.95美元/桶,同比下降6.6%;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现货平均价格57.42美元/桶,同比下降12.4%。

此外,即将成立的国家管网公司使中国石油失去了管网业务这块“肥肉”,盈利前景也是雪上加霜。“国家管网公司成立,中国石油大量优质盈利资产将会被剥离,将使其竞争能力进一步下降。”李莉说。

强化新的增长极

8月29日,中国石油在香港举行2019年中期业绩发布会。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实现营业额1.20万亿元,经营利润706.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和4.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84.23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每股基本盈利0.155元,同比增加0.005元。

“今年以来,中国石油经营效益稳定增长,财务状况保持稳健。上半年,四大业务板块均实现盈利!”中国石油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指出。

分析四大板块利润可以发现,同比上年同期,利润表现各异。

勘探与生产板块继续保持公司盈利主体地位,实现经营利润536.28亿元,同比增加237.39亿元;炼油与化工板块控油增化初见成效,但仅实现经营利润49.67亿元,同比减少197.24亿元;销售板块实现经营利润18.97亿元,同比减少25.88亿元;天然气与管道板块实现经营利润183.02亿元,同比增长13.6%,天然气销售量效齐增。

由此可见,得益于降本、提质、增效工作的持续推进,中国石油在国际油价低迷之际,上游油气业务效益仍然获得增量,但炼化与销售板块则受国内激烈竞争形势的冲击,竞争力偏弱。

“中国石油必须考虑如何重新布局核心业务和未来增长点。因为随着油价持续低迷,石油勘探与生产板块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削弱,而国内炼化产能的严重过剩也将对炼化与销售两大板块的利润空间形成制约。”李莉表示。在她看来,中国石油应加大天然气业务及细分市场的渗透和竞争力。“天然气仍具备长远发展空间,所以较为适合作为中国石油未来利润的核心点。”

随着能源转型的持续推进,化石能源终将为可再生能源让出市场。这也预示着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石油公司未来道阻且艰。去年,多个国家已陆续出台了禁售燃油车时间表;今年8月下旬,我国国家工信部对“禁燃”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正面回应――“将因地制宜,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领域开展城市公交出租先行替代、设立燃油汽车禁行区等试点,统筹研究制定燃油汽车退出时间表。”

“禁燃令”日益迫近。这对以石油为主营业务的中国石油而言,意味着调整与转型可能加快提上日程。“中国石油应加快能源调整与转型,增加新能源业务在整体业务中所占权重,将新能源作为未来的一大业务支柱。”金镭建议。

对中国石油来说,盈利前景果真如此黯淡吗?

后市仍可期

其实,今年,对中国石油来说,可称艰难。

上半年,博时基金、华夏基金、银华基金三家基金公司宣布减持中国石油股票。这三家基金公司正是2018年10月中国石油集团换购ETF的三家基金公司。

华夏央调ETF重仓股票显示,2018年四季度时,该基金持有中国石油约3.57亿股,为第一大重仓股票,占其基金净值比的17.55%;2019年一季度,这一比重下降为约2.11亿股,占其基金净值比的9.41%,但中国石油仍为该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2019年年中时,中国石油已经退居到该基金重仓股的第7位,该基金的持股数量下降为6473万股,占其基金净值比的2.84%。博时央调ETF、银华央调ETF也进行了减持,使中国石油占各基金净值的比重均有大幅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在基金中所占权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趋势和预期,因此三家基金的减持说明市场对中国石油的预期并不理想。加上上半年稳健增长的业绩并未给中国石油的股价带来同等幅度的增幅,股价未跑赢大盘,为中国石油的经营业绩蒙上阴影。

那么,对中国石油来说,盈利前景果真如此黯淡吗?

金镭认为:“A股市场热衷于追涨杀跌。虽然中国石油已经通过降本、提质、增效等手段大幅提升了利润空间及利润水平,但目前看来,仍然达不到长期以来股民们对其的期望值。”换言之,中国石油上半年的经营业绩表现并未反映在近期的股价走势上。他还表示:“虽然上半年国际油价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中国石油上游勘探与生产板块利润仍大幅增加,体现了公司在低油价下依然具备不错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虽然A股市场的反应足以给中国石油敲一记警钟,但若能如专家所说,顺应能源转型大势,强化新的增长极,如重新布局核心业务、加大天然气业务竞争力,中国石油便可能增强实力,缓解业绩表现和股价走势出现大幅悖离的走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石油石化,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827,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社




国际玉米价格*行情走势

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总体稳定。天力药业水分14%新玉米收购价2854元/吨,与昨日持平;临清金玉米水分14%新玉米收购价2844元/吨,较昨日涨6元/吨。

东北地区玉米价格稳定。青冈龙凤15%水玉米收购价2750元/吨,与昨日持平;绥化昊天15%水玉米收购价2710元/吨,与昨日持平。

港口价格稳定,鲅鱼圈港15%水玉米平舱价2875-2895元/吨;锦州港15%水新粮平舱价2870-2880元/吨,与昨日持平;广东蛇口港15%水散粮成交价2930-2950元/吨,与昨日持平。

南方销区价格稳定,成都15%水玉米到站价3080-3110元/吨,稳定;安徽淮北15%水玉米到站价2750元/吨,稳定;湖北武汉15%水玉米到站价2950元/吨,稳定。

农业农村部6月1日发布的小麦机收进度显示,全国已收获小麦面积6518万亩,收获进度过两成,其中机收面积6336万亩,日机收面积923万亩,今天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17.4万台。目前,湖北麦收进入扫尾阶段,安徽麦收进度过三成,河南过两成半,江苏过一成,陕西近一成,山西、山东零星收获。

随着新麦上市量增加,今日国内小麦价格小幅回调,山东禹城五得利新麦收购价1.6元/斤,稳定;河北大名五得利新麦收购价1.585元/斤,较昨日下跌0.5分;河南周口五得利新麦收购价1.545元/斤,较昨日下跌1.5分。

据市场消息,2017年稻谷库存还有2330万吨,预估今年饲用稻谷替代将达到3000万吨,折算成玉米约2500万吨左右,预估比去年增加1000万吨左右,玉米供应缺口预期下降。

美玉米播种速度加快,加上俄罗斯称愿意协助乌克兰谷物出口,乌克兰玉米出口增加可能性增加(旧闻回顾→允许乌克兰小麦出口,普京怂了?有前提!西方要解除对俄制裁限制),美玉米期货价格继续下跌,刷新两个月低点。进口玉米成本持续下降。国内玉米期货继续下跌,截至收盘,9月合约收2875,跌0.76%。

综上来看,黑海谷物出口可能重启的预期导致全球谷物价格下挫,国内玉米期货也不能幸免。现货市场,东北自然干玉米上量增加、华北贸易商腾库收麦、定向稻谷拍卖等利空因素叠加,玉米阶段性供应增加,近期上行乏力,价格将继续震荡。(行情观点和操作建议仅供参考)

丨智农通行情宝

丨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文章所包含的分析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宣传,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生产、经营、销售、交易、投资建议。本公司对文章所引用的他人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任何人根据本文信息或意见做出的任何实际生产、投资等决策或其他任何行为所产生的风险、损失和责任均应自行承担,与本公司无关。

丨分享版权声明:任何形式的转载,必须保证文章图文完整性,不得删除作者、作者单位及来源信息。智农通行情宝对此保留一切权利!




国际小麦价格*行情走势图

当下,全国小麦相继开镰收割,麦收进入后半程,各地各地捷报频传,从各地实打实收情况看,小麦籽粒饱满,粒重普遍高于常年,质量是近几年*的一年。

目前,全国小麦收获已过七成,粮食收购陆续展开,种粮农民,最担心的就是价格能不能涨上去,能不能卖个好价钱。

这得从全球小麦供应趋势分析,再看国内粮价上涨幅度,综合考量。

全球各国小麦收成预期下调,影响因素难逃天气条件之困

大家都知道,俄乌冲突,导致全球小麦出口量三成受限,全球陷入小麦供应紧张期。但是,除了这个之外,农民种粮靠天吃饭,这个亘古不变,由于受高温天气以及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几大小麦生产及出口国(区域)都下调了小麦预期产量,令小麦供应前景更加黯淡。

俄乌冲突,导致乌克兰大部分的小麦出口中断,而且小麦播种面积减少了40%左右,近三成冬小麦无法收割的情况下,欧盟、美国、澳洲、印度今年小麦的预期收成又呈下降趋势。

1、欧盟受热浪侵袭的影响,预计欧盟今年的小麦产量将比去年减少近5%。

美国农业部在今年报告中也预测,欧盟2022/23年度小麦产量将下降1.35亿吨至2.2亿吨,主要是因为保加利亚、法国、匈牙利、罗马尼亚和西班牙的预期产量都有所减少,而其它几个国家的产量预期上调并未能抵消下调的影响。

干旱席卷了欧盟的主要小麦生产国,其中西班牙的旱情最为严重;在法国,由于冬季降雨稀少且地下水资源低于平均水平,中部和东北部的小麦种植者也越来越担心干旱的影响;在匈牙利,全国的土地都异常干燥,尤其是中部地区旱情更严重;在德国,由于早秋降雨推迟了冬粮播种,缩短了作物周期,导致小麦等农作物产量预期下降。

2、全球第一大小麦出口国美国,持续的干旱导致硬红冬麦(适用于做亚洲面食)今年的产量同比剧降了21%,同时小麦的废弃率也大大增加。在德州,今年小麦的收获与种植比仅为24%,俄克拉何马州为55%。

根据USDA5月16日发布的报告,全美今年小麦产量预计为17.3亿蒲式耳,比上年增长5%,但比最近5年平均产量18.06亿蒲式耳下降了4%。其中冬小麦预计总产量(11.7亿蒲式耳)同比减少8%。

3、在澳洲,化肥等成本、化学品以及柴油三大投入品的价格在近几个月都出现了暴涨,导致小麦种植面积减少。澳洲小麦通常在4月至6月份种植,在10月到12月收割。

USDA今年4月25日的报告说,堪培拉预期澳洲2022/2023销售年度(10月到次年9月)的小麦产量将从上一个年度创纪录的3630万吨剧降至2900万吨,降幅将超过20%。同时,USDA在4月27日的报告中预计,澳洲2022/2023销售年度小麦出口量将从上一个年度的2750万吨降至2200万吨,降幅20%。

4、在小麦产量排全球第二位的印度,今年的小麦生产在关键播种阶段遭遇了高温天气的破坏。

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的热浪袭卷了印度小麦产区,导致相关地区小麦产量下降10%~15%。

根据美国农业部今年6月8日的报告,印度政府将其2022/2023市场年度(4月至次年3月)的小麦产量预期从1.1亿吨下调至9900万吨,将小麦出口预期下调至600万吨。今年5月13日,印度政府宣布禁止小麦出口,以缓解通胀压力,并确保印度的粮食供应安全。从5月起,印度政府的各种国内粮食安全计划都降低了小麦的分配,而代之以大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印度还有可能叫停大米出口的可能性。

这样以来,欧盟、美国、澳洲、印度今年小麦的预期收成又呈下降趋势,势必搅动着国际小麦价格持续飙涨,原因在于全球小麦供应紧张恐难缓解,加剧粮食危机进一步恶化。

不过,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对本国小麦出口采取了一定限制,将一直持续到这个月左右,与欧盟国家小麦生长遭遇干旱破坏不同,俄罗斯今年的冬小麦长势良好。国外相关机构分析,俄罗斯2022年的小麦产量保守估计也将达到8500万吨,而此前预计产量为8350万吨,也高于2021年的7600万吨。俄罗斯小麦预期增产,对全球市场是个好消息,不过,俄罗斯的供应存在较大政治风险。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今年5月26日就曾表示,愿意配合解决全球粮食供应危机,但西方必须先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2021年,美国、欧盟、俄罗斯、澳洲、乌克兰的小麦出口占到了全球总出口量的8成。但受制于小麦主要生产国收成下降,波及全球的小麦供应难以缓解,国际小麦价格持续上涨,难以避免。

国内小麦收成,好于预期,*收购价格同步提高

在全球粮食危机波及之下,国内口粮供需充足,而且夏粮收购相继开展,小麦收成也好于预期,并且统一收购价格同步提高,增产又增收,种粮有劲头,惠及亿万农民。

但是,据海关总署统计,中国1-4月粮食进口量5062万吨,其中,4月粮食进口总量1360万吨,较3月份增加160万吨,环比增幅13.3%,小麦进口量也有69.3万吨,可能还是来自俄罗斯的小麦,源自于年初签的进口小麦协议。

再看粮食收购价格,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上月发布信息称,今年夏粮收购仍将以市场化收购为主导,同时国家继续在部分主产区实行小麦*收购价政策,小麦的*收购价格水平较去年全面提高,为每50公斤115元。也就是说,小麦*收购价格是1.15元每斤,但不代表市场价格就是如此,国家鼓励“优粮优价”,这只是保底收购价格,现在小麦市场价格,*已经站上1.6元每斤左右。如果,国际小麦价格持续上涨,也会影响到国内小麦价格波动,持续上涨,可能性会越来越大,这也给种粮农民带来实质性的保障,好粮卖出好价钱,农民钱袋子更鼓、种粮更有劲头。

总之,在全球粮食危机来临之际,农民,守住粮袋子尤为关键,卖出好价钱更为关切。

乡村振兴领域,从开发到运营,选项目,抓政策,打市场,盯运营;请来关注“唯美乡村” 微信公众平台!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国际玉米价格*行情》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国际玉米价格*行情、中石油市值多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