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6月上旬以来,伦铜、沪铜开启一波“瀑布式”下跌行情。周五LME铜自去年2月来*跌破8000美元/吨,日内跌幅超3%。沪铜方面,截至周五收盘,沪铜主力2208合约报收于61630元/吨,跌幅4%,周五夜盘,沪铜继续下跌。
“近期宏观面悲观情绪是铜市重挫的主因。”方正中期研究院有色研究员尹心表示,继本月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美国国会的听证会继续释放出鹰派的信号,表明了未来控制通胀的决心,并承认加息引发衰退的可能,而其间欧洲、澳、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央行也持续释放鹰派加息的信号。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冲突仍在持续扰动欧美地区的经济前景,*公布的西方国家经济数据也显露出衰退的信号,悲观情绪的反馈进一步加剧。在西方央行一系列的鹰派动作以后,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近十年*水平,市场对年底美国联邦利率的普遍预期已经从月初的2.5%—2.75%上涨至近期的3.5%—3.75%,衰退预期的不断升温与货币的加速紧缩意味着大宗商品周期顶点可能已经提前到来。
国内方面,金瑞期货铜研究员龚鸣表示,国内经济修复较为缓慢,市场对于国内消费前景也较为悲观。“此前6月上旬市场交易复工复产逻辑,但实质上6月以来修复进程较为缓慢,市场悲观情绪进一步加剧。”
“此次‘铜博士’因宏观情绪加速下跌,是对西方经济衰退的提前反应,但鉴于本次铜周期的复杂性,下半年铜价仍可能维持高波动的情况。”尹心分析指出,此次铜周期与过去几次*的不同在于,中美经济周期的不同步。过去,中美经济周期大多是同步的,中美货币政策在时间上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铜价在加息和衰退周期的下跌是比较顺畅的。但这次因为疫情对全球经济的扰动,导致中国经济周期领先于西方经济体。
“去年下半年至今年年初,中国的消费较弱,但海外的需求支撑了铜价。而目前的情况是,虽然海外进入衰退周期,而中国作为铜*的消费国,正在经历经济复苏的周期,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在持续加码。据我们对铜下游企业的调研,大多下游企业都认为下半年的情况要远好于上半年。”尹心说。
此外,尹心认为,目前市场关注的新能源产业链景气度也在持续超预期,铜作为主要受益品种,消费前景值得期待。总体上,未来国内外经济周期的不同步,可能是导致铜价迎来高波动的重要原因。
中信建投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张维鑫表示,目前铜的运行逻辑有两条,主线是衰退预期,次线是供需偏紧,前者主导铜价下行,后者给予铜价支撑,未来可能主导波段反弹行情。
“当前的急跌行情是铜市彻底转入熊市的信号,未来1—2年铜价趋势走弱,*可能跌至50000元/吨的水平,但过去三周那样的跌势不会持久。”张维鑫说,相对而言,本轮经济下行更有可能只是经济周期的正常波动,并非是危机或萧条,因而铜价在经过短期内的急剧调整后,在某个价格水平企稳,并且完成较大级别的反弹是很有可能的。这个反弹的基础是,对衰退的担忧或恐慌降温,同时供需出现阶段性的紧缺。
龚鸣则认为,近期铜市场缺乏逻辑主线。前期价格大跌反应了市场对海外经济衰退和悲观政策预期,市场下一步判断方向需要验证经济数据和政策事件,但是7月上旬缺乏有效政策指引,确认方向可能需等待7月中旬后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和国内中央政治局会议给予更清晰指引。当前节点并未能观察海外经济衰退现实,且国内经济边际好转,预计铜价短期仍将在当前价格区间僵持,向下先关注60000元/吨附近的价格支撑。“未来1—3个月美联储加息预期沟通充分的情况下,加之国内8月前后是政策窗口期,铜价有望在现实环比改善的情况下进行弱反弹。”
上海期货及衍生品研究院战略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张宜生在7月1日由期货日报举办的“2022大宗商品年中峰会——我国有色期货市场发展与产业链变革”会议上表示,期货价格的形成要素包括商品供求关系、货币供求关系、突发事件、交易系统交易特性(持仓与库存)程式化交易(高频交易)等。他在对铜产业链的形态特点与价格要素进行分析时指出,铜产业链上游企业规模小、中游企业规模化集中、下游企业极为分散。铜产业链较长,环节多,每一环节都较分散,下游涉及应用领域广阔,且需求弹性大,原料保障不稳定,对非矿原料依赖重,铜矿资源储备较少,相对其它品种,大矿很少,开采难度大。“由于铜产业链每一环节的资源垄断性相对较弱,不可控因素多,影响供求关系因素也多,突发因素多,导致铜的价格波动频繁,波幅较大,价格预测难度大。”
此外,张宜生表示,国际铜期货市场有几个特点,一是场内外期权衍生品多样化;二是在很多商品指数中都有铜期货的身影;三是铜期货深受投行和对冲基金青睐。“铜产业自身客观特点与市场创新,加剧了铜价价格波动的频率与波幅,继而进一步刺激了保值与对冲的要求。”
在市场下行周期,张维鑫认为,对于产业链的企业而言,活下去是首要目标,稳定经营是*选择。“过去两年的牛市,让许多企业对先产后销赚取差价产生了依赖,而这在下行周期将带来巨额亏损。铜加工行业本就是资金占用大、毛利率低的行业,如果暴露风险敞口,价格的波动便可能将加工利润完全吞噬。”张维鑫建议,铜产业链上下游在未来1—2年应该更加注重铜的价格风险管理,尤其是减少多头风险敞口,规避价格趋势下行给企业稳定经营造成的威胁。
尹心表示,考虑到未来铜价仍维持高波动的可能性,运用期货工具对企业风险敞口进行适当的管理显得很有必要,同时也对相关企业套期保值的仓位、资金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行情急剧变化的阶段,也可以引入期权等衍生品工具组合来满足多样化的保值和投资需求,如在可能的重大事件发生之前,采用买入波动率的策略来规避极端行情带来的风险。
今年以来,不少银行下调了部分客户的非柜面交易额度,线上支付、转账不再“无拘无束”,这让用习惯了线上支付、转账的受影响用户一时间难以适应。
对此,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接受第一财经
同时,董希淼也建议,银行在调整非柜面交易额度的过程中,工作可以做得更加细致一些,大数据分析要更加*,以减少对正常账户的影响。
打击电信诈骗
近日,一位小微企业主对第一财经表示,自己的招商银行借记卡此前都是自定义额度,因为自己做生意,经常需要大额的资金进出,但后来被限制为5000元/天。
为此,他去第一次银行调额,结果只给提到10万/天,但这个额度显然不够,他只能第二次去银行提额,银行提到了50万/天。
如果提升到100万/天,他需要拿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到再到银行去核实,而且,银行也会根据他非柜面的支出需求,要求他提供各种相关的辅助材料进行审核。
“可能是因为做生意的原因,自己在银行被归纳为流动群体,为此还需要提供房产证,证明是长期居住,不属于流动群体。”该小微企业主说,一旦出现临时大额资金的转账需求,要么申请当日的临时额度,过了当日就失效,要么就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往银行跑,非常不方便。
与此同时,该小微企业主选择的某股份行代发员工工资,而这些员工的非柜面支付限额依旧被设置为5000元/天,这也就意味着,员工收到工资后,如果选择线上转账,要分几天才能完成。
所谓非柜面支付,是指个人结算账户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柜员机、POS机具、第三方支付等非柜面渠道办理的资金支付。今年,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监管要求下,不少银行调整了非柜面交易额度。
在全国性商业银行方面,比如农业银行官网发布“关于调降部分客户网络金融渠道交易限额的公告”称,近期电信网络诈骗频发,为保障客户账户和资金安全,落实监管规定,我行会陆续对部分客户个人网银及掌银转账限额进行调整。
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公告:自2022年5月12日起,该行将对网上支付交易限额进行调整,网上支付交易默认单笔限额及单日限额本次统一调整为10000元人民币。
部分省份集中调额
在部分省份内,城商行、农商行更是集中调整了非柜面业务限额。
比如,在福建,龙海农商银行公告称,该行将批量调整个人结算账户非柜面业务限额。所谓批量调整是指该行参考客户预留的个人信息(年龄等)、近6个月收付款交易金额、笔数以及账户余额等因素后,对账户进行风险分级分类后设置不同档次的非柜面业务限额。
龙岩农商银行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龙岩市中心支行和龙岩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加强存量账户管理的通知》要求,该行将批量调整该行非活跃个人结算账户非柜面业务限额,设置单日累计支付限额调整为1000元。
福建海峡银行在公告中称,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频发,为进一步强化账户风险防控,促进广大客户合理安排和使用个人银行账户资源,该行将开展个人银行账户非柜面转账限额调整工作。其中,网银+手机银行渠道调整为日累计限额4000元,年累计限额120万元;第三方渠道如微信、支付宝等日累计限额各1000元。
在广西,柳州银行对近一年日均余额低于1000元的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将下调非柜面交易限额,调整为日转出限额2000元、日累计限额2000元。对6个月未主动发生交易的小额借记卡账户,暂停非柜面业务交易渠道。
广西北部湾银行公告称,为遏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高发态势,充分保障客户资金安全,该行将调整个人结算账户非柜面交易限额(包括但不限于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自助设备、POS、微信及支付宝等交易渠道)。
而桂林银行则公告称,将多人使用同一预留手机号码开立和使用的个人结算账户的账户功能调整为暂停非柜面支付。
如何减少“错杀”
早在2016年,央行下发《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就明确表示,要全面推进个人账户分类管理,加强银行非柜面转账管理,银行应约定非柜面渠道向非同名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转账的日/年累计限额和笔数,超出的应该银行柜面办理。同时,存在大量转入转出交易的,应该进行交易背景调查。
2021年9月,央行又发布了《关于做好流动就业群体等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银行应当建立个人账户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审慎与客户约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快捷支付等非柜面业务,并合理设置非柜面渠道单一账户资金转出总限额、交易笔数、验证方式等,后续可根据客户正常合理需求或临时需求、账户风险情况等动态调整。
“事实上,调整非柜面交易额度的银行并不多,有些银行也只是针对部分地区、部分客户下调,并不是一刀切,受影响的客户是比较少的。”董希淼说,部分被下调的账户可能是被认为交易存在异常的情况。比如,出现频繁的、大额的资金进出等。
“在境外,银行账户大额的资金进出往往需要履行报告制度,我国相关的监管要求也在逐步完善之中。”董希淼说。
与此同时,董希淼也建议,银行在调整非柜面交易额度的过程中,工作可以做得更加细致一些,大数据分析要更加*,以减少对正常账户的影响,另外,个性化申请提额的流程也要优化,提升用户体验。
LME期铜收跌198美元,报8780美元/吨。LME期铝收跌12美元,报2246美元/吨。LME期锌收跌30美元,报2771美元/吨。LME期铅收跌19美元,报1920美元/吨。LME期镍收跌38美元,报16152美元/吨。LME期锡收跌115美元,报25200美元/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
长久以来,有色金属铜一直被视为世界经济晴雨表,经济预期弱,铜价走势便会下跌。近期伦敦铜价遭遇持续下跌,7月1日一度下探至每吨7970.50美元,收盘于8055美元/吨,跌幅2.22%。
今年二季度,无论是伦铜还是沪铜都在经历自疫情以来最糟糕的一个季度,自3月7日至7月1日,伦铜期货价格跌幅达21.91%。
7月4日伦铜开盘后继续下跌。截至北京时间9:30分,伦铜暂时收于8014美元/吨,跌幅0.51%,下跌41美元/吨。
“作为全球定价的商品,有色金属对于全球经济形势的敏感度高于能源类。今年以来主要铜消费国家整体需求不足,对于有色金属存在一定的向下拉动,同时全球供应链缓慢恢复也压制着有色金属的价格。”中大期货副总经理景川对《华夏时报》
金融危机以来*单季跌幅
进入7月之际,大宗商品市场的恐慌性抛售仍未结束,尤其是有色系金属的下跌行情似乎还在加速。据
在LME(伦敦金属交易所)六种基本金属指数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季度跌幅后,可以看出,有色金属下半年的开局较为惨淡。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欧美通胀高企,叠加俄乌冲突,对商品价格提供支撑。因此,上半年有色金属呈现高位震荡的特征。
不过,景川表示,美联储加息缩表对于通胀的打击同时也削弱了欧美经济,有色金属的海外支撑减弱,价格整体回落在情理之中。需求上看 中国需求不振,欧美经济在下半场,加息缩表对于对于欧美经济的负面影响渐渐显现,在有色金属上游矿山供给整体充裕的背景下,价格的支撑逐渐减弱。
据了解,7月1日,沈阳市场铁峰电解铜价格较上个交易日下跌1070元/吨;金剑电解铜价格较上个交易日下跌1070元/吨。紫金电解铜价格较上个交易日下跌1080元/吨。天津市场电解铜成交价格集中在63060-63120元/吨成交,中间价6308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1160元/吨。
一德期货分析师李金涛对《华夏时报》
不过,李金涛也表示,此次铜价的回调,单纯从库存方面还不足以解释铜价出现大幅下挫。因为从库存*值来看,全球铜显性库存处于近几年比较低的位置。另外,从其它有色金属看,比如锌铝还在去库中,但价格同样出现了大幅下跌。所以,本轮铜价大跌一度跌破8000美金与库存关系不大。
业内人士表示,此轮铜价大幅下跌,与新冠疫情期间全球货币政策过度宽松有关,货币宽松大放水带来的经济边际增量很有限外,还带来推高通胀的负面影响。今年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价格高企,更将通胀推高至几十年以来的高点。美联储犹豫再三后终于推出加息和缩表做为对抗通胀的重要手段,全球其它大多数国家的货币政策也是被动跟随,加息抬高了全球经济运行成本,会抑制经济需求。
李金涛表示,全球经济仍在疫情泥坛中挣扎,此时加息周期开启的负面影响就是会加速全球经济衰退的到来,目前市场就是在交易这个预期。7月1日下午公布的欧洲PMI终值数据进一步下滑,而且有加速的趋势,导致衰退的预期进一步强化,有色金属接连下挫。
与此同时,银河期货分析师师富广对《华夏时报》
第一轮下跌是从4月底每吨28884元的高位一路暴跌,一度跌至7月1日的每吨22780元,跌至欧洲冶炼厂减产之前的位置。
可以看出,第一轮下跌在四月底五月初,主要驱动在于工业品需求端“内忧外患”引发的共振下跌,四月底五月初,美联储加息缩表的预期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的预期升温,通胀压力引发市场担忧。
师富广表示,此后,第二轮下跌在6月中下旬,主要是美国通胀率远超市场预期,美联储激进加息75个基点,并且后续继续加息75个基点的作用下,市场对经济衰退和商品高估值的担忧严重。尤其是欧洲在高负债的情况下加息,债务危机有概率出现,叠加6月份美国经济数据出现大幅下滑,市场情绪再度悲观,尤其是此前比较坚挺的代表宏观趋势的铜的大幅下跌,导致了后期锌价的补跌行情。
机构预测伦铜大概率继续下行
期货市场交易者李欣表示,此轮下跌主要是对全球经济的衰退进行交易。美国一季度GDP实际值下滑1.6%,此前预期下滑1.5%,美联储预测2季度GDP维持负增长(-1%),且经通胀调整后的个人支出年内*下降,住宅及制造业表现不佳。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浓郁,多家机构下调GDP增速,此前摩根大通预期二季度增长2%,现在预期预计降至0.3%。
李金涛也表示,当前市场已经将联储到年底加息至3.5%的目标充分消化,开始交易衰退预期。美国经济客观上有走弱的痕迹,但是否进入衰退,市场存在分歧,我们认为市场会在陆续的数据佐证下继续交易衰退风险,铜价还会保持弱势运行。不过7月拜登中东之行成果有待关注,如果原油价格大幅回调可能引起市场对未来加息路径重新评估,商品价格也会被修定。
不过,银河期货分析师王颖颖却对《华夏时报》
20世纪70年代的滞涨时期给各国央行以警示,当时央行对经济放缓的容忍度不够曾经导致通胀居高不下,为了避免重蹈覆辙,目前的央行坚定控通胀的态度和信心,在年底前大力度的紧缩政策仍会继续,7月份、9月份处于加息的高潮,这仍会给商品市场形成压力。
王颖颖表示,从基本面上来讲,铜的消费在第二季度已经出现放缓的迹象,在欧美国家,高房价和信贷成本走高已经导致新房开工和营建支出出现同比下降的现象,国内消费虽然在疫情后得到恢复,但除了基建有预期,光伏风电新能源车维持景气外,其它行业很难有好的表现。但从供应上看,铜矿产能释放周期终于开始实现。
据了解,卡莫阿二期20万吨的新产能在3月份已经提前投产,英美资源下面的28万吨的Quellaveco铜矿投产在即,这是今年*的增量。另外上半年南美铜矿*的干扰已经结束,如秘鲁Cuajone铜矿从2月28号开始的停产已经在4月底结束,五矿资源下面的Las Bambas铜矿从4月20号开始的停产也已经从6月11号开始复产。
王颖颖表示,不仅如此,铜冶炼产能也恢复正常,方圆老线、祥光相继复产,五鑫、大冶、富冶下半年新扩建产能也会逐步释放,供应走向宽松是大趋势。技术上来讲,伦铜跌破震荡一年多的区间低点8740美元/吨,打开下行区间。宏观面、基本面和技术面出现共振,铜价继续下行是大概率事件。在美联储政策转向前,我们倾向于铜价仍然处于下行趋势。
此外,师富广表示,6月份,基建方面,从挖掘机和重卡销量来看并未有很好的表现,根据第一商用车网初步掌握的数据,今年6月份,我国重卡市场大约销售5.4万辆左右(开票口径),环比今年5月小幅上升10%,比上年同期的15.77万辆下降66%,净减少10.4万辆;5月份挖掘机产量2.09万辆,同比增长-42%,累计同比-52%;从中游开工率来看,锌中游*消费部门镀锌部门,据SMM统计来看,5月份镀锌开工率68.57%,而去年同期是87.36%。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伦铜期货行情》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伦铜期货行情、网上银行转账限额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