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摩托(顺丰控股 股吧)

2022-07-09 14:44:00 证券 xialuotejs

飞天摩托



本文目录一览:



2018年6月26日,晴空万里,一阵巨大的轰鸣声过后,湖南农民赵德力驾驶的飞天摩托缓缓升上了半空。

只见他身穿黑色防护服,跨骑在黑色的飞天摩托上,稳稳地在空中飞了好长时间,然后,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四平八稳地落在了指定地点。

这是赵德力驾驶的“飞行摩托”第1564次试飞,也是国内*载人飞行摩托试飞成功。

大家一定好奇,一个农民,只有初中学历,却能造出如此高精的产品。底气何在?

背后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艰辛历程呢?

1978年,赵德力出生在洞庭湖的鱼米之乡—湖南常德的一户农村家庭,他从小喜欢拆卸东西组装。中学时学到的物理知识,更是让他的动手能力如虎添翼。

在家乡一望无际的稻田里,喷洒农药的小飞机经常在天空中出没,每到这时,他总是想,等我长大了,我也能飞上天。

爸爸曾经问过他,长大了想干啥,他不假思索地解答,驾驶飞机上天。

可是,家庭的贫困不足以支撑他的飞天梦想。

在填饱肚子和坚持梦想之间,他无奈选择了屈从。

中学毕业,赵德力背起行囊,到了广东东莞打工。他曾经做过流水线工人,也卖过水果。解决温饱应该不成问题。

日复一日的生活像流水一样,无波无痕。

没过多久,他身上的不安分因子开始苏醒。

2008年,小型无人机在国内开始受追捧。
在公园里,赵德力看见一群年轻人,操纵着航天模型,在天上自由地翱翔。

他心里的梦想一下子迸发了出来,我也要玩这个。

想到这,他用自己的积蓄,从网上买了一架价值不菲的航模。

回到家,他迫不及待地拿出航模开始操纵。

可是,他太急于求成了,航模从空中急剧下落,掉到地上摔坏了。

看到自己的积蓄打了水漂,他顿时目瞪口呆。

哪里倒下,就哪里爬起来。

赵德力找来资料,自己开始买零件,动手修理。

只要有时间,他就会找电器方面的书读,上网也是在各大论坛之间无缝衔接,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在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芬芳。

开始的时候,他就是一只菜鸟,跟论坛的各位大咖们学啊,学啊。慢慢地,他也能解答别的菜鸟的浅显问题了。

这让赵德力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他常对妻子说,没上高中、大学是我一生的痛啊,没办法,学呗。我得努力赶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他居然无师自通,摸清了航模的工作原理,成了航模发烧友。

商机也在他的脑海中,如电光火石般呈现。

他还对航模市场进行了调研,发现高端航模和低端航模的受众人群不同。

高端航模,不仅造价高,玩也是个技术活,只有航模发烧友才喜欢。

而低端的航模,才是大部分人的*。

于是,他开始对航模的外观、性能做对比,筛选出了一批性价比占优的航模,并做起了航模代理,依托电商平台,依靠梦想赚取了第一桶金。

后来,航模这一行业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产品出现了同质化现象,利润越来越低。

赵德力开始另辟蹊径。

既然别人能做出这款航模,我为什么不能自己造航模呢?

说干就干,凭着自己对航模的理解,他很快从网上买来原料组装,还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钱来,组建了自己的研发团队。

开始的研发并不顺利,他凭着自己的执着,每天跟研发人员泡在实验室,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请教专家,对航模的热情,无人能及。

2013年,赵德力研制出了70厘米的超微型燃油航模。当时市面上最小的航模是2米。

这款航模原来采用电力驱动,赵德力还改良了动力系统,改用燃油驱动。

此产品一经问世,立时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销量一时间蹭蹭飙升。

赵德力团队又乘胜追击,研发出5款新型无人机。

至此,航模公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一时间风头无二。

机会总是稍纵即逝。2016年,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被迫关停,他也因此背上了巨额债务。

公司倒闭了,还欠着外债,如何在泥泞中爬起来成了赵德力首先思考的问题。

不能放弃飞行梦,干自己擅长的东西。有个声音一直在他的耳边回响。

小时候,骑着飞行摩托的黑猫警长形象一下子蹦了出来。

一拧把手,虎虎生风的感觉,真是太帅了。

我为什么不能造*能飞起来的飞行摩托呢?

想到这个点子,他的热血再次沸腾

可是家里已经没有钱,供他搞研发了。

实验室卖了,科研人员也四散奔走。

朋友的车库够大,他把各种电器元件搬了进去,这里成了他梦想的孵化厂。

新型的飞行摩托,发动机要能提供足够动力、要有完善的控制系统,螺旋桨要足够承重,这些都需要自己现造。

没有办法,他只能把搞设计的朋友约了出来,照脑子里的零部件模样,先画出草图,再找公司生产。

他的零部件生产规模很小,没有厂家愿意跟他合作,他只得拉下脸皮,求爷爷告奶奶,央求人家帮忙生产。

实在不行,先赊账购买零部件。

妻子见他实在痴迷,毅然决然地把广东*的房子卖了,一家人租房住。

他拿着卖房的钱还了外债,继续研究飞行摩托。

开始的时候,研发并不顺利,每次他照着图纸把零件组装好,可是,等试飞的时候,飞行摩托往往撑不上几分钟,就栽了下来。

看到摔坏的零件,他心疼极了。

一个螺旋桨叶,是最贵的部件,摔一次,就要3000元

造飞行摩托的成本很高,一辆至少也要八九十万,几年下来,赵德力甚至穷到没有钱交房租。

可是妻子看他太痴迷了,就暗地里去央求朋友:赵德力就这一个爱好,我得支持他。朋友也被感动了,继续借钱给赵德力交房租。

看到妻子的支持,他无以回报,只能更用心地修改数据,重新组装零件。期盼飞行摩托早日成功,以平复一下自己对家人的愧疚。

他的飞行摩托曾经试飞了1500多次、摔了50多次。

曾经有一次,试飞眼看就要顺利落地了,可是飞行摩托突然失控,一头栽了下来,他的手被碰伤了,鲜血直流,他也只是去医院包扎了事。

像这样的小打小闹,都是常事。赵德力已经习以为常。

每次摔玩,他都会产生心理阴影,想着不要再碰飞行摩托了。

可是,第二天太阳升起,他又会准时出现在试飞现场。

在他试飞的草丛中,摔坏的零部件很多,每次一摔,就损失成千上万。

周围的朋友很不解,放着好好地日子不过,偏要去搞什么飞行摩托,真不知道咋想的。

面对这样的冷嘲热讽,赵德力心里很坦然。

他说,这是我的梦想,现在的广东,交通这么拥挤,如果我的飞行摩托能成功,那就会大大减轻交通压力。我觉得我应该去做。

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一路走来。

后来,第一代飞行摩托终于造出来了。赵德力想到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就给它取名“筋斗云。”

可是,飞行器一旦载人,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承重的*量,稳定性,安全性,都是摆在赵德力面前的难题。

他常对妻子说,民航的试机都需要勇敢的人担任,我愿意以身冒险。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

通过一次次试飞,分析参数,改良数据,他对筋斗云,倾注了他所有的热情。

一次次的失败,都在提醒他,你又败了。一次次的重新开始,都在告诉他,也许成功就在前方。

经过多次改良后,“飞行摩托”旧貌换新颜,主体采用四轴八旋翼结构,*承载100公斤,最快飞行速度高达每秒20米,飞行高度约为7米,*行程达到了30公里。

筋斗云操作非常方便,既可以手动驾驶,也可以自动驾驶、自动降落。

见证奇迹的时刻终于到了。

2018年6月26日,穿着一身黑色防护服,头戴红色五角星标志头盔的赵德力,在众人的注视下,跨上了筋斗云,摩托上还插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他缓缓推动油门,一阵轰鸣声过后,筋斗云平稳地升空,飞行了一段距离后,稳稳当当地落在了指定地点。

在这一刻,他和妻子相拥而泣,这是胜利的泪水,也是心酸的泪水,在1563次失败后,赵德力终于成功了。

这标志着中国国内*载人飞行摩托试飞成功。

外国媒体也对此次飞行做了报道,并称他是“*飞行骑士”。

他说,飞起来,凌驾于万物之上,整个人很通透,很自由的感觉。

筋斗云的试飞成功,也成功地吸引了外来投资,北京的一家投资公司,一下子就投了两千万。

赵德力骑着摩托飞上天的视频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网络轰动,许多人都想一睹飞行摩托的风采。

他先后登上浙江卫视《制造将来》、湖南卫视《我是未来》、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天津卫视《非你莫属》 ,成为家喻户晓的“发明网红”。

同样注意赵德力的还有青岛奇异果创始人王谭,他来到赵德力身边,决定和他一起打造飞行摩托。

作为*设计师的王谭,首先对飞行摩托进行外观改造,现代感设计增加了,全机身改成全碳纤、抗冲击设计,增加了强度和实现轻量化。

通过外观设计改造,现在的飞行摩托,简直太酷了。

它由八根旋翼组成,还设有座舱和支架,很好地保证了飞行平稳。

这款飞行摩托被称为“旅航者T1”。

它身高2.18米,重230公斤,纯电动输出,充电3小时,可飞行30分钟,*承重量800公斤,最快飞行速度,每小时72公里,最远飞36公里。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 ,证明飞行摩托通勤的可能性。

2020年3月5日,赵德力驾驶旅航者T1从机场外围通道飞到机库门口草坪,模拟完成了从家到公司,两点一线的通勤路线,再一次通过事实证明,旅航者T1在未来空中驾驶的可能性。

2020年,赵德力同小鹏汽车联合成立公司,着手研发生产民用飞行摩托。

为了实现从研发到量产的过渡,赵德力和他的研发团队,选择在调整数据、增加试飞次数的路上,一直乐此不疲。

2021年9月15日,第三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赵德力对外宣布:旅航者X2飞行汽车最快2024年上线。

旅航者X2是赵德力公司推出的第三代载人飞行器,它*采用封闭式座舱,外型美观,纯电动力设计,可搭载2位乘客,*载重400公斤。可自动驾驶,也可手动驾驶,整机还装有弹射降落伞、24小时监控系统等配置。

据赵德力介绍,这款飞行汽车可实现90%时间在路上开,10%时间在天上飞。

在赵德力的描绘下,飞行汽车很快就能面世,人类低空飞行不再是梦想,空中通勤不再是奢望。

终于,赵德力的飞天梦想离现实又近了一步。

从一个高中都没读过的农民到“国内飞行汽车第一人”,44岁的赵德力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有人好奇,为什么一个农民敢于做出常人都不敢想的事情?

赵德力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人总是还得有梦想,就算到了四十岁。

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要轻易去放弃它,撞了南墙不回头,再撞一下,把它撞穿,如果你有这样的魄力,你就一定能成功。”

40岁的人生,不应该是享受的年龄,更应该是彪悍人生的开始。

也许,你消失的发际线,是成功起跑线的开始。如赵德力一样,心中有梦,眼中有光,才是人生最美的模样。

-END-




顺丰控股 股吧


王卫



从2017年3月1日开始,一直到2019年1月4日,顺丰控股(002352.SZ)的股价累计下跌了50.44%。

从其第一份正式年报——也就是2016年开始,顺丰就明确了“国内领先的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商”的战略定位,并且要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

这是王卫为顺丰定下明确的战略方向和*经营目标。

但众所周知的是,在上市之前他更热衷于挖掘高净值客户的价值,做生鲜、线上线下的商贸,为此在顺丰商业身上大举投入,最终换来的是巨额损失,整个板块在上市前悄然剥离。

走了一圈弯路的顺丰借壳上市却非常顺利,并获得了*超3000亿的市值和60多倍的市盈率,王卫本人的财富数值超过了马化腾,冲上中国富豪榜前三,资本市场对这家物流行业龙头企业的期待之情溢于言表。

但人们的乐观情绪没能持续太久。宣布借壳的第283天之后,顺丰控股的股价开始了漫长的下跌之旅。更令投资者始料未及的是,随着限售股的解禁,大股东和投资方轮番发布多轮减持公告,对股价的高低毫不在意。在2018年上市公司减持套现排行榜中,顺丰高居第二位。

明星公司、明星企业家、明星投资机构,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顺丰控股,就这样在一轮腰斩式下跌的过程中,来到了自身命运的关键节点。

补短


顺丰控股一直是一家“单一产品”企业。2018半年报显示,速递业务仍占到总收入的99.19%。王卫长期以来都面对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在原有速递业务基础上转型增长?

2014-2015年,他交足了学费。根据公开数据显示,顺丰控股在上市前“已剥离商业板块”,自2013-2015年,亏损额分别是1.26亿元、6.14亿元、8.66亿元,也就是说,累计的亏损数额是16.06亿元。坊间更有传闻,顺丰在O2O商贸上的整体损失近百亿元。

从任何角度去分析,顺丰基于优质C端客户,对于商贸的尝试和执着似乎都没有错,但最终的结果却并非如此。与C端顾客每天亲密接触的顺丰,却始终无法在电商和线下门店的业务中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他们始终将顺丰定位为一家物流公司。

也许是经过了痛定思痛的挣扎,上市之前顺丰先后剥离了商贸业务和金融业务,变成了一个更加彻底且专注的物流公司。在各种公告和文件中,“国内领先的快递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定位都已经非常明确。

对于这个定位投资者是认可的,因为顺丰在2017一整年*的市盈率也是47倍,*时超过了60倍,股价则一直保持在36.5元以上,*上窜至73.16元。

2017年3月,顺丰宣布以17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新邦物流,进入大件和零担业务。同年4月,顺丰宣布1亿美元投资美国物流服务平台Flexport,加码全球业务。

2018年10月,顺丰祭出上市以来*动作,宣布将以55亿元的价格收购收购德国邮政敦豪集团(DPDHL)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地区的供应链业务,大幅度补齐了自己的短板,这也是其上市之后*的一次动作。

再加上近年来对快递柜业务“丰巢”的不断投资,顺丰为了实现“一体化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不遗余力。然而资本的投入,并不意味着业绩上立竿见影的提升,甚至还会影响一定时期内企业的财务表现。在更强调财务安全的今天,激进扩张下任何潜在的整合风险都会被放大。

对于高价买入的二级市场投资者来说,这些并购动作则更像是几针“安慰剂”,对股价表现几乎没起到丝毫作用。

一体化短板

2018年三季度净利润下滑之所以令人吃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顺丰控股是一家盈利能力极强的企业。

顺丰一直以高价高质著称,快递费远超国内竞争对手四通一达。数据显示,2018年11月,顺丰单票收入为23.15元,同比增长3.95%。而在这个月份里,韵达股份(002120.SZ)、申通快递(002468.SZ)、圆通速递(600233.SH)的单票收入分别为1.94元、3.3元以及3.43元,分别同比增长-2.61%、1.54%、-7.01%。无论是单票收入还是单票收入的增速,顺丰控股都明显高于主要竞争对手。

虽然同等重量的运单价要高出很多,但实际上顺丰的盈利能力却并没有超过竞争对手太多。2018上半年其速递业务毛利率18.85%,在国内上市公司中仅超过了圆通的11.80%,相比申通19.14%、韵达股份的30.64%,以及美股上市的中通快递2018Q3毛利率33.4%都有差距。

为什么顺丰以*的价格揽件,却收获了相对较差的毛利率?这和顺丰长期坚持自营导致成本较高有一定的关系,相比更多依靠加盟的四通一达,顺丰更重的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本应”更好的盈利能力。

高价高质是顺丰速递业务最显著的标签,这个策略为顺丰积累了业内*的品牌效应,也让其上市过程更加顺利,拿到了更高的估值,从上市之后顺丰的单票价格不断提升也能看出,不论是出于成本考虑还是战略考虑,顺丰仍然在坚持这一策略。

但客观事实是这同样对顺丰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就是增长的速度下降。从现有的财务数据就可以清晰看到,顺丰2017、2018年三季度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4.12%、-16.87%,韵达股份同时期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5.01%、68.42%,申通快递17.93%、42.86%,中通快递的数据更加亮眼,2017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4%,2018年三季度净利润继续同比大增47.7%。

顺丰以行业内*的单票收入,创造了行业上市公司中第二低的净利润增长,一方面和近两年大规模投资布局有关系,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使用提价策略的效用已开始递减。

另外一个潜在的风险,是由于顺丰的单票价格*,导致客户群体向商务用户过度聚集,而生活消费类快递业务停滞不前,这会让顺丰的业务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而物流本身是一个周期性相对较弱的行业,这会让顺丰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受到比竞争对手更加严重的冲击。

顺丰在上市后执着于物流链条的后端,也就是供应链体系的布局和完善,收购新邦和敦豪中国业务,这些业务同样具备较强的周期性。整体来看,顺丰的棋局虽然越来越大,但距离消费者却越来越远。这样做带来*的问题就是更大、更难预测的业绩波动。相比之下,速递业务市场份额下降等其他负面影响,已经是小事了。

顺丰“一体化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这个宏大的愿景,如果变成了顺丰负责提供生产制造和商务环节的一体化综合物流解决方案,而消费者端最终被四通一达所占据的局面,显然这就是一个不充分、瘸腿,甚至是定价权缺失的一体化。

估值虚高

王卫*的理想之一,就是将顺丰打造中国的联邦快递或者是UPS,为此顺丰打造了全行业最清晰醒目的品牌标识系统,也花费大价钱买飞机甚至是建机场,甚至和耐克合作推出行业最炫酷的快递员制服,而其他同行甚至没有制服。

联邦快递和UPS对于美国物流体系的掌控是全方面的,不仅体现在对各行业产业链的渗透,数百架的飞机、宽阔且自动化程度极高的厂房,更重要的,是这两家企业对于产业链最终端,也就是消费者的掌控。然而顺丰却因为过高的单价和战略的调整,渐渐失去着消费者市场:人们嘴上赞美顺丰,下单却选择四通一达。

美国只有美国版的顺丰,没有美国版的四通一达。对终端的掌控,不仅能够保证联邦快递和UPS有足够强的盈利能力,同时对于产业链业务来说,也是更好的黏着作用和高利润基础。毕竟从工厂直达消费者手中,是所有企业都在为之不断努力的*境界。

现状是不尽如人意的盈利能力,未来是消费者端筹码的丢失,摆在王卫面前的挑战不可谓不严峻,但大多数投资者似乎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因为顺丰控股的估值相比所有竞争对手,仍然是*的,即便是刚刚经历了50%的下跌。

顺丰的两大标杆企业,美国联邦快递截至美国时间2019年1月4日收盘,市值4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60.1亿元,市盈率(TTM)8.64倍;UPS同一天市盈率(TTM)15.44倍,同在美股上市的中通快递这一数据为19.77倍;中国的上市公司竞争对手申通、圆通、韵达,截至2019年1月4日收盘,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1.66、16.92、19.48。

这一天顺丰控股的动态市盈率则是36.06倍,这个数据不仅超过了比自己规模更大、净利润增速更慢的同行,也超过了比自己规模更小、净利润增速更快的同行,而这还是在连续两年增速下滑的基础上形成的。

享誉中国的品牌是顺丰引以为傲的本钱。投资者往往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不计成本支持自己认同和喜爱的公司,这是顺丰之所以能够吸引大批投资者、在一片赞誉声中上市,获得高估值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也意味着顺丰经营层面的机遇和压力。

各路明星资本之所以投资顺丰,来帮助顺丰完成转型和升级,一方面是因为对王卫经营能力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种美誉度可以直接转化成高估值和流动性,使其更有机会盈利和退出。

但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如果战略飘忽,如果利润表现不尽如人意,如果经过两次尝试,转型仍然难见成效,那么再强大的品牌美誉,也不能转化成企业更大的成功。

整个2018年,顺丰控股出现最多的新闻就是“减持”,大股东和各路明星资本纷纷选择落袋为安。1月、4月、8月,几十上百亿的减持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下跌50%和大规模减持之后,顺丰控股的股吧里仍然鲜有谩骂之声,这和其他股吧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只有个别投资者并未得到回复的小声抱怨:不断出货,哪里还有升的希望。




飞天摩托车哪里可以买

作者|元亦

来源|极果编辑部

如今随着5G技术的成熟应用,无人机送外卖和无人驾驶汽车早都不是啥难事了,电影里开飞行器在城市上空频繁穿行的场景真的触手可及。#汽车科技要闻#

极果君可没“画大饼”。据统计全球一共有超过200多家公司,正在开发被称作“飞行汽车”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整个行业共融资在20亿美金左右。

这里面下场的科技大佬们可都是行业里的佼佼者。

从航空制造公司比如空客、贝尔、波音、巴西航空工业、卡特等,再到汽车公司吉利、现代、长城、奥迪、保时捷、阿斯顿马丁等,阵容够强大了吧。

虽然eVTOL的赛道越来越拥挤,研发进展越来越快,但出乎意料的是,没等到大公司将其正式投入到商用中,反倒让一家瑞典一家初创公司给捷足先登了!

人家不仅实现了商用,而且今年的订单已经被预定一空,火到你买不到。

近日,瑞典eVTOL 初创公司 Jetson 已正式推出其Jetson ONE 单人版eVTOL飞行器。这家公司由 Peter Ternstrom 和 Tomasz Patan 于 2017 年创立,专门从事电动垂直起降 (eVTOL) 的研发。

虽然公司资历有点浅,奈何产品路子野。从*曝光的试飞视频来看,Jetson ONE开起来非常炫酷,同时官方表示,整个驾驶操作仅5分钟就能学会。

Jetson ONE 单人版eVTOL飞行器在 2018 年就成功完成了原型设计。

从外观看上去,它的设计十分简约,主要由一个全铝机身底盘组成,周围围绕着铝制空间框架建造,四角部分配备4个螺旋桨。

Jetson ONE整机采用复合碳纤维和*的 3D 打印组件,所以体量会极其轻巧,飞行时阻力也会更小。 重量仅为 86 千克(190 磅),不使用时还可折叠至 90 厘米(35.5 英寸)宽,也很方便存放。

Jetson ONE的使用也挺方便,没有“车门”直接一脚坐进去即可。顺带一提,它采用的是单座设计,日常使用无法带人。

在Jetson ONE的内部带有八个强大的电动机,来维持动力运转。

不过它身上*的亮点,莫过于配备了许多安全预防措施,比如推进系统和弹道降落伞,不能垂直降落时方便驾驶员直接跳伞,甚至即使失去一个发动机也能飞行的能力,这可是其他单人飞行器上很少见的功能。

此外,为了防止迷路,Jetson ONE还配备了 LiDAR 传感器,可自动探测地形、跟踪目标以及规避障碍物,所以飞行操作上整体没什么太大难度。

从此前曝光的丛林试飞视频来看,驾驶员穿梭在树林中完全无压力,并且飞行状态很稳定。

话说回来,极果君认为,比起低空障碍物的威胁,似乎天气因素对飞行效果影响更大点,而且Jetson ONE的续航能力并不长,飞行受限条件还挺多。

虽然这架Jetson ONE飞行器设计非常轻便小巧,但同时也带来了动力的限制。

从Jetson 发布的*消息来看,2022 年其新型Jetson ONE单人电动飞行器,底盘将装有一个*输出功率为 88 kW 的高放电锂离子电池。

根据Jetson的官方说法,当Jetson ONE的八个电动马达同时驱动时,该车将实现20 分钟的飞行时间(85 公斤/187 磅飞行员体重),并且能够以102 公里/小时(63 英里/小时)的*速度飞行。

不过目前Jetson ONE的*速度目前受计算机限制,预计实际行驶时会更高。

同时创始人Ternström表明,驾驶 Jetson ONE 不需要任何飞行经验。

他说:"我们有信心,我们可以把任何人放入Jetson,我们可以在五分钟内教他们飞行。而且他们将获得乐趣。"

根据联邦航空管理局的规定,驾驶Jetson不需要飞行员执照,因为它的重量不到250磅,*速度不到每小时55海里。

联合创始人 Peter Ternstrom 谈到了 Jetson 的目标,因为其旗舰机型 eVTOL 已经正式推出,而我们的使命是让每个人都可以乘坐它,并让每个人都成为飞行员。

总的来说,Jetson ONE是一架真人人都能开的飞行器,只不过价格就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了。

目前,Jetson表示,2022 Jetson ONE 飞行器的生产计划于明年夏天开始,随后将在秋季交付,价格为9.2万美元(约合584273元人民币),用户需要先支付2.2万美元的定金。

创始人Ternström在接受CNET采访时说,自 Jetson ONE发布以来,他们已经接受了163份预订单,该版本 2022 年的限量机型已售罄,现在正在接受 2023 年的订单。

Jetson考虑到2023 年的生产计划,目前仅提供五个 Jetson ONE的购买名额,其中两个已经被预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观望一波。

顺带一提,当这辆车到达购买者手中时会处于部分组装状态,需要车主完成组装,不过该公司表示,组装并不需要特殊工具,更增添了几分趣味性。

预计到2030年的时候,在一些特大城市,真的会有几百或者上千架eVTOL飞行器在空中飞行,“飞着”去上班不堵车的日子终于来了,你期待吗?




飞天摩托车

相信很多人都飞行梦,对于未来的摩托车,不少电影、动画也都描绘出可以在天上飞行的蓝图,近日美国一间Mayman Aerospace公司,就亮相一台令人振奋的Speeder喷射飞行摩托车原型机,搭载有八具喷射引擎和模块化设计,能载着骑士飞上天,或变身成无人机来使用。

一台能飞上天的摩托车,还是喷射引擎的,怎能让人不兴奋呢!

Mayman Aerospace是JetPack Aviation旗下的子公司,近年渐渐从开发喷射背包过渡到研发VTOL垂直起降飞行器,Speeder是该公司旗下*推出的原型机种。

Speeder搭载有八具喷射引擎,能使用零净碳、可持续航空燃料,并且配备有专门设计的航空电脑,即便发生引擎故障,系统仍然可以自动分配动力来保持平衡; Speeder也能通过计算机计算来一键起降,降低飞行时的操作难度。

Speeder采用模块化设计,飞行电脑能自动平衡、起降

此外,Speeder机身使用模块化设计,除了可载人飞行之外,也能安装遥控飞行模块来支援消防救火、救护送医、军事行动等; 更特别的是,Mayman Aerospace表示在货运模式下,Speeder*时速可达805公里,并且具备644公里的续航里程,最重能承载450公斤的货物。

Mayman Aerospace表示模块化设计能安装多种平台,针对不同任务需求做改变

根据Mayman Aerospace表示,目前他们正与美国联邦航空总署(FAA)密切合作,期盼尽快取得Speeder的飞行许可展开测试,尽管目前Speeder还处于原型机状态,但相信以近年VTOL蓬勃发展的态势来看,这台喷射飞天摩托车应该很快就会出现在市场上,只不过价格肯定不便宜就是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飞天摩托》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飞天摩托、顺丰控股 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