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基金报
随着公募基金2021年年报全部披露完毕,揭开了2021年公募基金的整体答卷,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各项数据也公之于众。
虽然A股市场2021年演绎结构性行情,但整体基金还是交出了一份不错盈利答卷,基金2021年总体盈利超7000亿元。
备受市场关注的基金管理费、托管费、交易费、销售服务费等“四费”,2021年合计金额超过2000亿级别,达到2122.86亿元。受益于公募基金总规模的大幅增长,这四大费用较去年同期均出现显著增长。
2021年管理费收入1425.71亿
同比激增超50%
权益基金发展驶入快车道,公募基金也集体迎来管理费的丰收。
根据WIND对基金2021年报的统计,2021年全年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总计达到1425.67亿元,比2020年的938.03亿元增幅达到51.99%。这一增速要低于2020年的68.54%,不过,2021年整个行业管理费收入创出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表示,管理费增幅主要受益于以权益基金为代表的公募基金规模的大幅激增。截至2021年底,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25万亿大关,当年度不断创新高。同时,很长时间权益类基金都是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的主力军,去年底权益类基金规模已突破8.5万亿。
从基金类型来看,相比2020年,2021年各类型基金管理费收入都有增长。其中管理费收入*来源是混合型基金,这类基金合计收取管理费765.23亿元,在管理费总收入中占比达53.67%。而这类产品相较2020年全年425.88亿元的管理费收入增长了79.68%。
紧随其后是货币基金,2021年收取了243.81亿元的管理费,占比超17%。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2021年收取的管理费分别为198.14亿元、178.59亿元,分别占比13.9%、12.53%。这类基金管理费收入较2020年也拥有17.47%的增幅。
QDII基金和另类投资基金2021年管理费收入分别为23.55亿元、9.03亿元。虽然FOF管理费仅7.35亿元,在所有类型中*,但相较2020年的水平增长了154.6%。
31家公司管理费收入超10亿
受益于基金公司管理基金规模的激增,不少基金公司2021年管理费收入都赚得盆满钵满。
根据WIND资讯对基金2021年报的统计,2021年,在173家有数据可统计的公募基金公司中,有31家公司管理费收入超过10亿元。而在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为20。
也就是说,在短短一年时间内,管理费收入超过10亿元的基金公司数量大幅增长。
具体而言,非货币资产规模*的易方达基金以106.06亿元的管理费收入稳居第一,成为首家管理费收入超百亿的基金公司。
而同样基金管理规模较大的广发基金和汇添富基金紧随其后,2021年管理费收入分别达到73.82亿元、70.37亿元,均较2020年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除了这三家2021年度管理费收入超70亿的基金公司外,还有5家公募超过50亿元,分别是富国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中欧基金、嘉实基金。这些基金公司非货管理规模也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另外,还有4家基金公司2021年管理费收入在40亿元至50亿元之间,包括兴证全球、工银瑞信、景顺长城、博时等。
这12家公司合计收取管理费698.05亿元,占行业总收入的差不多半壁江山,显示出行业集中度依然高企。
同时,2021年有61家基金公司收入不足5000万元,收入低的基金公司(包括券商资管)上半年仅得到6多万元管理费,规模大小带来的收入差异巨大。
整体来看,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结构继续分化。在可比基金公司中,2021年共有136家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实现同比增长,仅17家出现管理费收入下滑,这些公司多数是中小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近一年以来管理费收入实现几何式跃升。其中恒越基金2021年管理费收入为1.57亿元,较2020年的438.35万元的数据激增近3492.54%。
管理费的跨越式上升,源于其规模大步前行。2021年底,恒越基金总规模达到146.98亿元,全年实现规模大踏步发展。而在2020年底,恒越基金权益基金规模仅10.55亿元。
无独有偶,朱雀基金2021年管理费收入同比涨幅同样惊人。朱雀基金管理费收入达到3.89亿元,而相比2020年的5597.34万元,同比增加594.24%。而该基金公司也实现了管理规模大幅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2021年基金公司基金管理规模的跨步前行,主要来自其突出的业绩表现及其市场号召力,尤其是一批业绩较好的中小基金公司强势“逆袭”,在2021年个股分化加剧、板块轮动加速的*化结构性行情中较好地把握住了市场机会。
客户维护费合计408.11亿
占管理费的28.7%
事实上,基金公司并不能得到账面上的全部管理费收入,银行、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等基金销售渠道也要从中分一杯羹,客户维护费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支出环节。
根据Wind数据统计,扣除没有客户维护费的部分基金管理人,纳入统计的基金管理人在2021年共向销售机构支付客户维护费(即“尾随佣金”)408.11亿,比2020年全年的242.68亿元有较大的幅度增长,达到68.17%。
统计还显示,2021年基金向销售机构支付的尾随佣金占到管理费收入的28.7%,与上一年的25.94%相比有所上升。
从基金公司的情况来看,尾随佣金占管理费收入的差异较大,部分基金管理人尾随佣金占管理费收入比例较高,如贝莱德基金、汇泉基金、兴证资管、朱雀基金、达成基金、凯石基金、国融基金等,这一比例高达40%以上,多数为中小型基金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剔除基金公司向销售机构支付的客户维护费,基金公司2021年实际取得的公募基金管理费净收入约为1013.7亿元,依然突破了千亿大关。
基金托管费收入288.3亿元
工行排名仍居第一
除管理费收入外,另一项受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是基金托管费收入。伴随着行业竞争白热化,基金公司新产品发行及持续营销愈加依赖渠道,托管费持续激增。
Wind数据根据2021年基金年报所做的统计显示,去年49家托管机构合计收取基金托管费收入288.3亿元。对比来看,2020年基金托管费合计199.85亿元,今年出现44.26%的大幅增长。
对比来看,去年托管费收入增速明显加快。2020年,44家托管机构瓜分了200亿元的托管“蛋糕”,同比增幅为36.55%。
其中,全年托管费用超过十亿元的商业银行共计有9家,较2020年新增1家,累计达245.99亿元。仅上述9巨头的市场份额超过了八成,高达85%。
与2020年相比,2021年基金托管收入前三的机构座次未发生改变。具体而言,2021年,“宇宙行”工商银行以51.5亿元的托管费收入,蝉联托管费收入第一的宝座。
而建设银行以45.78亿元的托管收入位居第二。中国银行以33.88亿元的托管费收入,位居第三。招商银行继续占据托管收入排名第四的位置,2021年共获得托管费收入29.02亿元。
此外,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等8家银行2021年全年的托管费收入也超过5亿元。
相比之下,券商系托管情况不尽人意。截至2021年年末,多达13家证券公司全年托管费用不足上千万,仅在数百万元以下。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从公募行业托管格局来看,“头部效应”显现。可以说,托管机构获得的托管收入高低往往和基金托管规模有关,而基金托管规模则与托管行的销售能力相关。鉴于大银行的销售渠道广且销售能力更强,自然获得的托管费也较多。
从增长比例来看,除个别机构外,绝大多数机构2021年托管费实现正增长,多达38家机构增幅超过***。
从基金公司的角度看,托管费同比增幅同样明显。数据显示,易方达基金托管费超过20亿元,广发、汇添富、华夏、富国、南方等基金公司2021年托管费已超11亿元,景顺长城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银华基金、招商基金、鹏华基金托管费支出也超过5亿元。
销售服务费189.82亿
大型公募激增明显
在上述各项费用之外,货币基金或基金C类份额收取的销售服务费也受到业界关注。去年大型基金公司销售服务费激增明显。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2021年基金销售服务费合计189.82亿元,主要是货币基金收取较多。而在2020年基金销售服务费为151.02亿元,同比增长26%。
从基金类型来看,货币基金2021年收取的销售服务费大概在147.17亿元左右,在全部销售费用中占比达到78%,是收取销售服务费的主力。
对比来看,2020年,货币基金占整体销售服务费的比例为85%,显然因为各大银行渠道逐渐增强对权益基金C类份额的布局力度,因此混合型、股票型的相关费用的占比明显提升。
混合型基金在2021年收取销售服务费为22.66亿元,而2020年这一数据仅8.26亿元,显示出去年较快的增长力度。同样,去年股票型基金的销售服务费为7.3亿元,占比达到4%,而2020年这一数据仅3.32亿元。
债券型基金2021年的销售服务费合计达到9.53亿元,较2020年的9.99亿元出现一定幅度下滑;其他类型基金销售服务费较低。
从基金公司来看,上半年收取销售服务费*的基金公司为天弘基金,另外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南方、中欧、博时基金等公司也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大型基金公司销售服务费激增明显。数据显示,华夏基金2021年销售服务费6.92亿元,同比增长38%;招商基金销售服务费4.89亿元,同比增长14%;银华基金销售服务费4.70亿元,同比激增55%;鹏华基金销售服务费4.18亿元,同比下降10%;景顺长城基金销售服务费4.12亿元,同比增长35%。数据显示,除个别基金公司外,去年多数基金公司销售服务费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交易佣金合计219.02亿元
同比激增近6成
数据显示,受去年行业竞争加剧和市场风格频繁转换等原因影响,2021年基金公司销售服务费增加外,交易佣金更是大幅度上升。
Wind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末,基金交易佣金合计219.02亿元,较2020年末的138.54亿元增加58.1%。
按照基金公司来看,交易佣金*的是富国基金,达到13.4亿元;汇添富基金的全年交易佣金同样超过10亿元,为12.47亿元。另外,南方基金、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的交易佣金均比较领先。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些公司高企的股票交易额。
受市场风格频繁变换影响,去年基金换手率普遍较高,基金交易佣金激增。
数据显示,招商基金2021年交易费用5.93亿元,同比增长100.41%;中欧基金2021年交易佣金费用9.39亿元,同比增长近90%。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基金公司交易费用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债基个人投资者占比上升
从2021年年报披露的公募基金持有人结构来看,伴随着市场震荡调整,个人投资者明显谨慎起来,持有混合型基金、债券基金份额占比提升。
天相投顾根据基金年报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末,债券型基金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88.74%,较去年二季度末减少2.29个百分点,较2021年末同期减少4.07个百分点;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11.26%,较去年年中增加2.29个百分点,较上一年年末增加4.07个百分点。
同样地,对于权益类基金的配置,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出现降温。近一年混合型基金持有人结构也呈现出机构投资者占比下降、个人投资者占比上升的态势。
截至2021年末,个人投资者持有混合型基金份额占比83.56%,较2020年末增加5.28%,较2021年中略微降低,基本保持不变;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在一年内则由21.72%减少至16.44%。
对股票类基金而言,与2021年中相比,机构投资者占比出现上升,由24.32%增至27.24%;而个人投资者占比则减少近3个百分点。与2021年相比,同样呈现出机构投资者占比增加、个人投资者占比上升的趋势。
同时,个人投资者持有FOF基金份额份额占比持续攀升。截至2021年末,这一比例高达95.29%,较2021年中的93.75%稳中有升,较2020年末的90.39%更是增加近5个百分点。
55只权益基金持有人户数超百万
从单只产品持有人结构来看,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最为偏爱的权益型基金(包括股票型、混合型)仍然为侯昊管理的招商中证白酒指数A,截至2021年年末持有人户数为943.57万,个人投资者占比99.73%,仍然为当之无愧的“国民”基金。
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和葛兰掌管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C,截至2021年年末持有人户数分别为602.61万和527.87万,同样受到个人投资者青睐。此外,刘彦春管理的景顺新兴成长混合去年四季度末末持有人户数接近500万,显示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除了上述4只权益基金“坐拥”数百万基民,还有51只基金也拥有上百万投资者。其中,持有人户数在300万到400万之间的基金有2只,分别为天弘中证食品饮料ETF联接C和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持有人户数在200万到300万之间的基金有11只,包括诺安成长混合、华夏创新未来18个月封闭运作混合、兴全合润混合、兴全趋势等。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0年末,拥有百万级别以上投资者的权益型基金共计44只,2021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增加至55只。
2021年震荡之下不弱的盈利能力
2021年全年基本演绎的是震荡格局,但新能源、光伏、半导体等走势较强,让公募基金仍整体获得不错收益。
根据天相投顾对全部基金2021年年报统计显示,2021年各类基金合计盈利达到7171.89亿元,虽然相比2020年创出历史性纪录的1.98万亿的利润下滑了64%,但是整体上维持了不错的盈利水平。
从基金类型来看,除了商品性基金和QDII基金之外,其他债券型、货币型、混合型、股票型、FOF、封闭式等各类型基金利润均为正。
具体来看,因2021年权益市场震荡不已,偏稳定的固收类基金成为助力2021年基金获得不错利润的主要来源。其中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利润分别达到2287.24亿元、2159.42亿元。
因为2021年仍存在结构性行情,整体权益类基金还是交出了正收益的答卷。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2021年整体盈利也得到1868.04亿元、1186.72亿元。
2021年赚钱50强公司出炉
由于规模大小和基金业绩表现差异巨大,基金公司盈利情况较为分化,一些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整体盈利非常可观。
纳入统计的147家基金公司(含有公募资格的券商资管)中,仅11家公司未实现盈利。其中有25家基金公司盈利超100亿元,广发、天弘、富国、博时、国泰、工银瑞信、南方基金、华安基金等公司盈利较高。
突发!上海刚发布:离沪需48+24双阴性!普京宣布重磅决定!拜登放大招:史上*石油储备释放!新冠疫苗龙头去年狂赚超900亿?
今晚12点油价要降价啦!2022年国内成品油零售价“第12轮”调整将在6月28日24时开启,迎来今年第2次下调,准备加油的朋友们请等等!请转发朋友圈,通知亲朋好友,油价要跌了!
6月28日,第10个工作日,预测累计下调幅度为310元/吨,折算为0.24-0.27元/升!按50升计算,加满将少花12-13.5元左右,调整时间为:2022年6月28日24时。
(注:国内油价以10个工作日累积计价为周期,涨或跌超50元/吨,启动价格调整)
6月28日全国各省市汽油价格表
6月28日全国各省市柴油价格表
【国际油价消息】
国际油价27日上涨。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95美元,收于每桶109.57美元,涨幅为1.81%;8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97美元,收于每桶115.09美元,涨幅为1.74%。
最后来看下国内油价:今天6月28日,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部分地区汽柴油报价情况;江西新余92号汽油新价92号汽油新价9.27元/升;江西新余调整后95号汽油新价格9.96元/升;98号汽油在江西新余调整后11.46元/升;江西新余调整后0号柴油新价9.09元/升;山西阳泉国六0#柴油今日9.11元/升;山西阳泉国六92#汽油今日9.26元/升;山西阳泉国六95#汽油今日9.98元/升;海南92号汽油价格 10.43元/升, 今日0号柴油价格 9.12 元/升。
上半年已成往事,快不快?我估计大部分人都没意识到今年已经过完一半了吧?每天这么努力,应该赚得不少吧?
好欠打的问法。[狗头]
如果还没出坑,也别着急,因为公募巨佬们一样被套得死去活来,今年还真不是散户被割,而是大炮开兮互相割,王侯将相,who is afraid of who啊!
公募上半年排名落定,万家基金成为*赢家:由黄海管理的三只产品——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万家新利、万家精选包揽前三名,收益率分别为52.63%、46.80%、40.77%。
此外,由章恒管理的万家颐和收益率30.6%,排名第四。
一家基金公司霸榜前四,这足以说明今年的分化有多严重:压对了上天跑赢99.9%的人,压错了在坑里打滚哭泣,第一名的收益率甚至比后排高出***去,前所未见。
哦,对了,排名垫底的就是蔡嵩松,他管理的诺安创新驱动上半年以-36.79%的收益率吊车尾;另外两只产品,诺安成长、诺安和鑫的收益分别为-23.32%、-24.55%,同样垫底。
黄海包揽正数前三,蔡狗包揽倒数前三,一在平地一在天,背后当然是所投行业景气度的区别:黄海上半年重仓了煤炭和猪肉,蔡狗则一直全仓半导体,但差距如此巨大,也反映出市场对趋势的追逐,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翻译过来,就是A股博弈太严重了,涨跌永远都过头:不少赛道股前4个月跌60%,而接下来两个月又能翻倍,大家看看固德威、上机数控、京山轻机,包括兴齐眼药、爱旭股份等,这玩意谁能遭得住?
排名靠前的基金还有个特点:几乎全是小盘产品,除了丘栋荣管理的中庚价值品质(58.4亿)和中庚价值领航(70.6亿),前20名所有产品规模都小于20亿。
黄海的前两只产品规模只有2亿多,第7名英大国企改革7000多万,而最少的先锋聚利A,排名第13,只有区区200万……连个大号散户都不如!
而那些百亿甚至千亿明星基金经理,绝大部分还在坑里奋战:张坤、刘彦春上半年亏7%左右,刘格菘管理的产品跌了4-13%,葛兰的中欧医疗亏12%。
所以大家也别着急,巨佬们都亏钱,并不比你们强多少,而他们所持有的几乎都是优质核心资产,规模庞大,我不信会永远亏下去,总有出头之日的。
……
1. 中免准备港股上市,今天跌3.4%,开盘一度-6%,主要是市场担心摊薄股东权益,此外将来的H/A折价,多少也有影响。
去年中免说要去港股上市就大跌过,这玩意也跟股性和行业相关,像天齐锂业就没事。
2. 港交所:7月8日收盘后,将剔除9家内房股公司,包括融创、中国恒大、恒大物业、中国奥园、世贸集团等。
理由是停牌时间过长,未来业绩模糊,对指数的影响高度不可控。
3. 长江电力805亿收购云川公司***股权,对交易方增发160亿置换股权,并定增募资不超过160.97亿元,剩余484亿以现金+债务形式支付。
云川的主要业务就是白鹤滩和乌东德电站,堪称现金流奶牛,而且长电的收购价很低,增发也不多,肯定算利好。
6月的收益不错,7月又开门红,但要对市场始终保持敬畏,胜不骄、败不馁。
股票的涨停跌停,都不如家人陪伴的温情,祝大家周末愉快!
2022年权益基金市场“期中考”正式收官。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大幅震荡,基金净值波动不断,但截至6月30日,上半年仍有1125只权益类基金产品收获正收益。从回报率来看,排名前三的权益基金回报率均超过40%。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业绩较为突出的权益基金在重仓股、重仓行业上重合之处较少,“打法”各不相同。
名噪一时的“黑马”常有,而持续领跑的常胜将军却不常有。
业内人士表示,公募基金行业一直坚持长期深度研究、力争挖掘出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的投资机会,从而实现长期稳健发展。同时也希望投资者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坚持长期理性投资,享受可持续投资成果。
主动权益基金
跑赢众多主流指数
2022年上半年,A股市场经历多次起伏。从主要板块的市场表现来看,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跌幅分别为6.63%、13.2%和15.41%,科创50上半年跌幅20.92%。
A股市场也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分化态势,煤炭、化工、基建、银行等板块涨幅巨大,互联网、元器件等遭遇“寒冬”,市场表现较差。
在此背景下,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凭借着精选个股、控制仓位为投资者不断争取获得超额收益。
《证券日报》
若剔除指数型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上半年平均收益率回升至-7.25%。其中股票仓位在60%以上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9.67%,股票仓位在80%以上的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9.82%,灵活配置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6.98%,而平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3.84%,整体跑赢大盘。
数据Choice
2022年上半年
五类基金排行榜单出炉
整体来看,主动权益基金背后仍有不少产品演绎出较为可观的超额收益,斩获了较行业平均水平更高的收益率。
2022年上半年,收益率*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为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混合,今年上半年收益率达52.63%,该基金成立于2017年3月份,现任基金经理为黄海,该基金是一只灵活配置型基金。
黄海所管理的另两只产品万家新利灵活配置混合和万家精选混合A同时摘得“榜眼”和“探花”之位,上半年收益率达46.8%和40.77%。据
从黄海的配置思路来看,地产板块一直是他的“偏爱”,自2021年三季度起,黄海开始大力配置煤炭股。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混合前十大重仓股包括陕西煤业、保利发展、淮北矿业、山煤国际、潞安环能等。
另外,章恒管理的万家颐和灵活配置混合、缪玮彬管理的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的年内收益率也超过20%,赚钱效应明显。包括上述基金在内,上半年收益率超过10%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共计32只。
【主动权益基金前20名业绩排行榜】
【灵活配置型基金前20名业绩排行榜】
【偏股混合型基金前20名业绩排行榜】
【普通股票型基金前20名业绩排行榜】
【平衡混合型基金前20名业绩排行榜】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回报率排名靠前的基金中,大部分是规模较小的“小而美”基金产品,很多“业绩黑马”是由新锐基金经理掌舵。然而,这就意味着,即便这些基金斩获了极高的回报率,由于基金持有人户数不高,能够分享这个成果的基民也是少数。
这3只基金蝉联主动权益类
业绩排行榜百强席位
在今年“期中考”榜单出炉之际,回看去年下半年的基金业绩榜单,
此外,还有周智硕管理的建信潜力新蓝筹股票A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收益分别斩获30.74%和5.87%;张勋管理的泰达宏利新能源股票A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收益分别斩获30.12%和7.96%。
以下3只基金蝉联主动权益类业绩排行榜百强席位。
三年期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排行榜:
770只是“翻倍基”
事实上,在公募基金领域,名噪一时的“黑马”常有,而持续领跑的常胜将军却不常有。目前,权威基金评级机构通常会将考核周期放长至三年、五年来评价基金经理的“长跑能力”。
据
近三年收益率超300%的基金名单: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基金能在长跑中胜出,与其面对不同市场行情的灵活度密不可分,能力圈更是核心要素,适应市场节奏、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的基金业绩表现更具有可持续性。
(编辑 白宝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基金排行榜前十名》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基金排行榜前十名、汽油历史价格表图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