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截止至5月1日,已有4682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1年年报,上市公司共实现营收64.97万亿,占全年GDP总额的56.81%,营收总收入同比增长19.82%,高于GDP增速。约八成公司实现收入增长,四成公司收入连续三年持续增长。
根据中上协发布数据显示,全年实现净利润5.30万亿元,同比增长19.56%,扣非后净利润4.43万亿元,同比增长24.39%。
以下为2021年中国营收500大上市公司全榜单:
数据来看,营收超过万亿的公司有,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建筑,中国平安,中国中铁,中国铁建
净利润超过千亿的有八家,其中五家银行,腾讯控股,中国移动,中国平安
从分布地区来看,排名前七的,北京最多,共101家,广东70家,上海65家,浙江42家,江苏32家,山东24家,香港20家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关注,点赞,评论
具体来看,这29家机构分别是上海森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福建天信投资咨询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巨景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中富金石咨询有限公司、北京首证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股商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天相财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上海新兰德证券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民众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原名深圳君银证券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北京中方信富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中资北方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海南港澳资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亚商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上海证券通投资资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之星综合研究有限公司、武汉中证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河北源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顶点财经网络传媒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江苏天鼎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四川大决策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深圳市新兰德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大连华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益盟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江苏百瑞赢证券咨询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盈亚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原名北京盛世创富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以及深圳市国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武汉分公司、合肥分公司,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分公司、北京分公司,黑龙江省容维证券数据程序化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陕西分公司,海顺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湖南分公司。
从存在问题看,前述机构被采取监管措施多因存在误导性宣传、承诺收益、无证券投资顾问资格的人员向投资者提供证券投资顾问服务、未有效落实业务环节留痕管理的要求等。以湖南巨景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为例,因存在对服务能力进行不实、误导性的宣传以及业务推广、服务提供环节留痕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今年1月公司被湖南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并暂停新增客户一年的行政监管措施。
日前,“2021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榜单正式出炉,华为、正威、腾讯位列前三,其中40家深圳民营企业入选,这40家民企的总营收占上榜百强民企总营收约六成,另外,整个榜单中有36家上市公司上榜。
据了解,该榜单由广东省工商联开展调研排序工作,由企业自愿申报并以2020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基本标准,以企业会计年表为依据,并经有关部门审核排序。
其中,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分别以8913.68亿元、6919.37亿元和4820.64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该榜单前三。
广东省工商联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入围门槛持续增长,达到120.6亿元,增长9.2亿元,升幅高达8.26%。榜单中,2020年营业收入超过4000亿元的企业有5家,超1000亿元的有14家,超200亿的有69家。
从地区分布来看,深圳进入榜单的企业数量最多,达40家,这40家民企的总营收占上榜百强民企总营收约六成,广州则有28家入围,佛山15家,东莞4家,茂名3家,珠海、中山各2家,惠州、江门、汕头、汕尾、湛江、云浮各1家。
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共有40家入选,凸显广东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其次为批发和零售业15家,房地产业14家,商务服务业8家,建筑业6家,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保险业、综合各3家,农副产品加工业2家,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邮政业、畜牧业、租赁业、货币金融服务各1家。
数据显示,广东省市场主体超过1500万户,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超过一半。2021年,广东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78万亿元,占全省经济比重54.5%,吸纳全省六成以上就业人口。
证券时报·e公司
此外,在2021年全国工商联组织的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活动中,广东民营企业表现抢眼,共有61家入围202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45家入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23家入围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有70家入围2021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家榜单、67家入围2021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榜单,入围数均位居全国前列。
广东省工商联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广东广大民营企业以百强企业为标杆,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随着2021年的结束,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了*财报,有营收大幅提升的公司,如京东;有赚得盆满钵满的公司,如工行。当然,也有亏损惨重的公司,如广田集团,受恒大拖累,亏损55亿元。
据网数据,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榜单出炉,这份榜单按营收来排序,进入的门槛是244亿元。排在第一名的是中石化,营收达到2.74万亿元。实际上,前六名位置都没发生变化,依旧是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建筑、中国平安、中国中铁、中国铁建这6家公司。
京东上升4个名次,排在第7名,超过了中国工商银行,营收达到9516亿元,在民企中*,也就是说京东成为了第一大民企。华为由于不是上市公司,不在榜单之中,但2021年华为营收才6000多亿,远不如京东。
在前20名中,只有两家民企,除了京东,另一家就是阿里,排在第11名,营收8364亿元。腾讯营收5601亿元,跌出了前20名,排在第21名。除了这3家,民企4-10名分别为碧桂园、联想、美的、小米、龙湖、京东方、比亚迪。滴滴在去年6月底上市,*进入榜单,就排在第81名,营收达到1738亿元,只不过巨亏493亿元。
不过,营收高,并不代表赚钱能力强。在这500强公司中,大多数央企和国企都是盈利的,但民企却亏损惨重,京东营收这么高,还亏损了44亿元。而滴滴成为了2021年上市公司亏损王。美团也亏损了235亿元,华夏幸福亏损高达390亿元,蔚来汽车亏损了106亿元,看来新能源汽车的钱也不好赚。
在很多人看来,即便是华为让位,也不应该是京东成为第一大民企,一直不是说中国*的两家互联网公司是阿里和腾讯吗?为什么它们的营收还比如京东。特别是阿里,是电商老大,市场份额也多,京东反而更大了?
实际上,之前就解释过,这和京东的经营模式有关,京东就和线下的沃尔玛,华润万家这些零售商一样,销售额都算在营收里面,而阿里只是平台,营收不包括销售额,只包括服务费、广告收入这些。论实力,还是阿里更强。
京东9516亿元的营收,有8663.03亿元来自京东零售,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这一块业务也是赚钱的,但是京东其它业务却造成了上百亿的亏损,特别是京喜,虽然给京东带来了不少新流量,但亏损也是实实在在的。
为此,前段时间京东也开启了裁员,涉及到各个部门,重灾区也是京喜,有些区域还是***裁掉。下沉市场竞争激烈,获客成本提高,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只能优化运营,才能持续发展。
除了营收第一外,京东还是员工最多的民企,有近40万的员工,这里面大部分是京东物流的员工。京东说自己不再是一家电商公司,而是一家新型实体公司,在全国拥有上千个仓库,物流员工有近30万,这些人每天在线下为客户服务。另外,京东在线下还布局了京东MALL、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便利店、京东药房等数万家线下门店。所以,说京东是一家实体企业也没错。
如今,京东物流成为了京东*有优势的资产,在民企中,拥有最强的供应链和配送效率。这两年加速扩张,先后收购了跨越速运、德邦快递。在一二线城市,基本实现当天达,次日达,而在乡村地区,也能实现24小时送达。这样的效率是阿里拿下的通达系所不能比的。
京东物流除了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还能救灾救急,在这两年疫情期间,京东物流表现极其*,无论是武汉、吉林,还是这次上海,京东物流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次3000多名快递小哥,开启自杀式物流支援上海,更是令人敬佩和感动。
有人说京东为什么一直亏损,而阿里却可以盈利上千亿,主要原因是京东在物流上的投入非常大,京东电商业务本身是盈利的。但坚持投入物流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如今也在逐渐发力,成为京东最核心的竞争力。
当然,对于京东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找到了合适的接班人,在4月份,刘强东正式卸任CEO职务,交给了徐雷。过去2年多来,在徐雷的带领下,京东彻底走出低谷,业绩增长稳定,在去年四季度增速还超过了阿里。
相信在徐雷的带领下,京东在2022年可以再创佳绩,成为*家营收突破万亿的民营企业。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上市公司500强名单》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上市公司500强名单、中国投资资讯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