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826(郑棉期货今日实时行情)

2022-07-06 11:22:40 证券 xialuotejs

603826



本文目录一览:



坤彩科技(603826.SH)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各业务板块生产运营稳定,实现营业收入8.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47%。因受到原材料涨价、海运费暴涨、人民币升值、利息支出增加等内外部不利因素影响,2021年公司的净利润没有与收入实现同步增长。




郑棉期货今日实时行情


棉市日报

郑棉期货

7月1日,国内产业面偏弱,郑棉反弹高度受限,CF2209合约开盘17675元/吨,午后减仓走弱,盘终下跌445点报收于17315元/吨。现货交投清淡,基差暂时持稳,一口价报价18500元/吨左右。下游棉纱交投不佳,成交量萎缩,需求并未改善,库存压力上升,纺企降低开机减少亏损。整体看,郑棉经过前期大幅下挫,利空情绪得到释放,但下游持续弱势,限制棉价反弹空间,预计价格维持区间震荡。

纽约期货价格

6月30日,ICE10月合约105.64美分,涨66点;12月合约98.84美分,涨136点;成交量31267手,增加8423手。上周美棉出口表现平平,USDA公布的实播面积高于意向面积,同比增长11%,但以上情况对市场影响不大,交易商继续关注美国产棉区干旱对供应造成的影响,而纺织厂继续在100美分以下逢低买入锁定供应,推动ICE期货继续上涨。进入下半年,天气、供应、大宗商品波动以及美联储加息仍在继续,面对下游需求滞后以及原料价格高企,产业链需要时间去调整,但同时棉价大幅回落之后也为后期可能出现的行情做好了准备。





棉价跟踪

7月1日,进口棉到港均价(M指数)146.82美分/磅,较6月30日涨1.41美分/磅,折1%关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24059元/吨,折滑准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24126元/吨;国内3128棉均价(B指数)18282元/吨,较6月30日跌48元/吨。新疆棉山东到厂价3128B级18380元/吨,较6月30日跌61元/吨;国家棉花基差指数CNCottonJ(CF2209)1005元/吨,较30日跌34元/吨。


棉市要闻





新疆

新疆库尔勒地区棉花从播种至今,持续晴好天气,利于棉花生长。由于今年利好天气较多,棉花从出苗至开花的各发育期较历年均有所提前。截至目前,当地棉花普遍长势较好,多数棉花已进入开花盛期。
当前正值棉花打顶、灌溉、追肥、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也是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并进时期,根据棉花苗情长势、品种布局,按照“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打顶原则,大部分棉田正在陆续打顶中。部分棉农表示打顶剂效果不及人工打顶,所以仍采用人工打顶的方式。
2022年新疆棉花播种以来,利好天气较多,各地棉花长势较好,好于去年同期水平。随着高温天气增多,新疆博乐地区棉花出现虫害,主要是蚜虫、红蜘蛛等。为保证棉花正常生长,棉农积极喷施虫药,进入7月份,棉花逐渐迎来打顶期。




国内纺织

据江苏、浙江等地棉纺织厂反馈,截至6月中下旬,苏州、常州、绍兴等地印染企业的接单量仍比较低,开机率普遍在60-70%,这表明终端服装、面料客户的下单仍不理想。
浙江绍兴某中型织布厂反映,该公司剑杆、喷气织机的综合开台率目前在60%左右,对棉纱的消费仅为前两年高峰时期的35-40%,一方面全棉坯布订单少且短单、小单偏多;另一方面美国、欧盟对新疆棉禁令升级的影响仍在发酵,业内既要观察、了解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到底如何溯源及执法尺度,又要思考如何给国外采购商提供证据标准。
河南焦作某6万锭纺企表示,该厂自5月份以来OE8S-16S棉纱订单相对略好,主要是供给广东佛山、中山等地的牛仔布厂,而公司的拳头产品高配C32S、C40S棉纱的订单则相对比较少,主要维持几个常年合作客户的采购需求,尽可能不存或少存成品,降低原料和成品大量占压资金流的风险。该公司棉花采购的重点是新疆低基差中品质现货及2021/22年度地产棉,要求河南、山东等、河北等仓储库提货。由于高支纱订单太少且长绒棉价格高企,该厂五六月份停接50S及以上普梳、精梳纱订单。
近半个月来,郑棉主力合约从20350元/吨跌至16505元/吨,引发棉花基差报价、一口价全线下挫,但纺企并不买账,不仅没有大规模、集中补库原料,反而悲观情绪不断蔓延,部分小型纺企减产、停产的现象屡见不鲜。




美棉

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2022年6月17-23日,2021/22年度美国陆地棉净签约量为1.09万吨,较前周显著增加,但较前四周平均值减少71%。主要买主是越南、中国(5761吨)、墨西哥、秘鲁和日本。取消合同的是印度、哥伦比亚、土耳其、韩国和孟加拉国。

美国2022/23年度陆地棉净出口签约量为1.05万吨,主要买主是土耳其、葡萄牙、墨西哥、日本和印度尼西亚。

美国2021/22年度陆地棉装运量为8.26万吨,较前周减少2%,较前四周平均值减少5%,主要运往中国(2.33万吨)、土耳其、越南、巴基斯坦和印度。

2021/22年度美国皮马棉净签约量为181吨,较前周减少39%,较前四周平均值减少13%,主要买主是泰国。

美国2022/23年度皮马棉净出口签约量为113吨,买主是秘鲁。

美国2021/22年度皮马棉出口装运量为1452吨,较前周增长14%,较前四周平均值减少33%,主要目的地是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秘鲁和中国(91吨)。

根据美国农业部6月30日发布的报告,2022年美国棉花实播面积为1250万英亩,同比增长11%,其中陆地棉面积1230万英亩,同比增长11%,皮马棉面积15.6万英亩,同比增长23%。此前,3月底的意向面积为1230万英亩。




国际纺织

最近一周,由于担忧全球经济衰退,巴基斯坦国内下游需求不足,棉纱价格下跌。
美联储的激进加息政策导致终端消费大国的需求下降,巴基斯坦服装厂不愿在目前的价格上采购棉纱。此外,政府对包括纺织业在内的一些*行业新增税收,这也增加了市场负面情绪。因此,巴基斯坦国内纱线交易明显受挫,30支普梳纱单周下跌1.32%,所有涤棉纱和涤粘纱则表现坚挺。
当周,巴基斯坦棉花价格跌至17500-18400卢比/毛德,单周下跌2000卢比。进口美棉价格下跌20.45美分,跌幅12.98%。目前,巴基斯坦棉花播种可能达不到政府预期,这意味着未来一年巴基斯坦还将依赖进口棉。
最近一周,印度棉纱价格受国内棉价下跌影响全面下调。当周,受ICE棉花期货暴跌影响,进口棉价格优势显现,国内棉价缺少了支撑,S-6价格下跌3.6%。
当周,印度棉纱价格下跌,16支纱到24支纱下跌22-27卢比,30支普梳纱和40支精梳纱经过前几周大跌之后相对稳定。和四周前相比,所有棉纱价格下跌了7-8%,印度棉纱出口报价单周下跌不少于35美分/公斤,跌幅7.3%。涤棉纱和涤粘纱也下跌2-13卢比。





603826坤彩科技 股吧

传统主业增收不增利,坤彩科技携盐酸萃取法“黑科技”切入钛白粉行业;产能尚未释放,公司股价早已高高在上。

2021年,坤彩科技(603826.SH)实现营业收入8.93亿元,同比增长19.10%;净利润1.44亿元,同比下滑8.47%。

2017年以来,坤彩科技的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年化增幅超过17%,但净利润年化增速仅为5.01%。

与经营业绩相对,2022年年初以来,坤彩科技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持续攀升,区间涨幅超过36%。

2021年12月,坤彩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投资30亿元用于扩建60万吨二氧化钛产能。与传统硫酸法和氯化法不同,坤彩科技将采用目前“*”的盐酸萃取法进行生产。

需要指出的是,此前,坤彩科技已公布过投资18亿元用于10万吨二氧化钛产品投产计划。按照公司之前预计,首期10万吨二氧化钛项目应于2020年年底完工投产。然而,在经历数轮延期后,公司二氧化钛产品仍处于试生产阶段,其负责生产的子公司也始终处于亏损状态。

增收不增利 产能“糊涂”账

坤彩科技主营珠光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2017年上市。上市前,坤彩科技业绩增长平稳,2013-2016年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3.92%,净利润年均增长10.54%。期间,公司毛利率始终维持在44%至46%,净利率也维持在24%至29%,同样表现稳定。

2018年,坤彩科技迎来上市“开门红”。公司当年实现营业收入5.87亿元,同比增长25.07%;实现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52.69%。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46.13%和30.68%。

2019年起,坤彩科技开始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2019年和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了5.15%和21.54%,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8.54%和6.97%。

2021年,坤彩科技实现营业收入8.93亿元,同比增长19.10%,公司的净利润则为1.44亿元,同比下滑8.47%。

2019年起,坤彩科技的利润率开始持续下行。2019年和2020年,坤彩科技毛利率先后降至44.56%和39.91%,净利率分别降至24.15%和21.58%,2021年,公司毛利率再度下滑4.92个百分点至34.99%,净利率下滑4.95个百分点至16.63%,为近5年来*值。

根据招股书,上市前,坤彩科技已具备年产珠光材料1.4万吨的生产能力。2016年,公司销售珠光材料1.24万吨,对应销售收入4.03亿元。通过IPO,坤彩科技募集了5.53亿元资金,用于年产3万吨珠光材料项目。

募投资料显示,3万吨珠光材料项目的计划总投资金额为11.86亿元,项目建设期为18个月,建成后将增加2万吨天然云母珠光材料和1万吨合成云母珠光材料产能,预计年收入可达到10.35亿元,项目运营期8年的利润总额为30.46亿元,平均年利润总额3.8亿元。

2019年,坤彩科技披露,公司目前具备年产3万吨珠光材料、年产1万吨合成云母的生产能力,成为全球规模*的珠光材料生产企业。

需要指出的是,与最初的募投计划相比,坤彩科技在项目的实际投资上有明显差距。

2017-2019年,坤彩科技通过在建工程中的“二期工程”项目分别转入固定资产4663万元、6765万元和6379万元,合计1.78亿元。至2019年年末,公司“二期工程”项目在建工程账面余额为零,项目工程进度为100%。

截至2019年年末,坤彩科技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8.51亿元,其中包括公司2019年转入固定资产的2.36亿元二氯氧钛项目建设。在扣除二氯氧钛项目后,截至2019年年末,坤彩科技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6.15亿元,仅为公司3万吨珠光材料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的51.85%。

事实上,在上市前的2016年,坤彩科技的固定资产原值就已达到4.4亿元,对应公司1.4万吨产能。若将上述产能对应的固定资产原值剔除,则坤彩科技自2017年以来实际投入珠光材料项目的资金仅有1.75亿元,仅为项目计划投资总额的14.76%。

在资金投入明显大幅低于计划支出的背景下,坤彩科技仍在2019年顺利完成了3万吨珠光材料项目的全面建成、投产。

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自2017年上市以来,坤彩科技从未披露过公司产品的具体产销情况。在历年年报中,公司均以“不适用”一笔带过,公司历年的产品产量、销量和售价等信息难为外界获知。

更重要的是,根据公司招股书,2015年,全球的珠光材料消耗量约为10万吨。彼时,坤彩科技的1.4万吨产能约占全球消耗量的14%。而以公司*产能计,坤彩科技的珠光材料产能对应的全球市场份额已接近40%,如此大规模的产能投放却没能为公司带来相应的业绩增长。

经统计,2019年至今,坤彩科技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约为5.23亿元,对应年均利润总额1.74亿元,不及IPO项目预期目标的一半。

“黑科技”制备钛白粉 项目“虚实”待考

与经营业绩相对的是,尽管近年来业绩增长缓慢,坤彩科技在二级交易市场备受“热捧”。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至今,坤彩科技区间累计涨幅接近2.8倍。

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12月,坤彩科技发布对外投资公告,公司拟投资30亿元用于60万吨二氧化钛项目建设。根据项目规划,上述60万吨二氧化钛项目建设期为36个月,由公司全资子公司正太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正太新材料”)负责实施。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年产60万吨二氧化钛和60万吨氧化铁。

二氧化钛即钛白粉,其产品作为白色颜料广泛应用于涂料、橡胶、塑料、造纸等多个行业。与目前市场主流的硫酸法和氯化法不同,坤彩科技将在生产中采用盐酸萃取法。截至目前,公司是*采用萃取法生产高纯二氧化钛、氧化铁的企业。

同时,坤彩科技表示,本次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经营业绩将实现有效增长,公司抗风险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早在2018年12月,坤彩科技就曾发布对外投资公告,拟投资18亿元用于年产10万吨化妆品级、汽车级二氧化钛及12万吨氧化铁项目。按照公司规划,上述10万吨化妆级、汽车级二氧化钛建设周期为24个月。

2019年年报中,坤彩科技表示,公司首条生产线年产10万吨高端二氧化钛、10万吨高端三氧化二铁项目目前正在快速的建设期间,预计2020年8月具备试生产的条件,同时建成第二条10万吨高端二氧化钛、10万吨高端三氧化二铁生产线,预计投产时间在2020年12月。

2020年,坤彩科技的产能投放并未如期而至。年报中,坤彩科技表示,公司年产20万吨二氧化钛、20万吨三氧化二铁的生产线于报告期内开始试生产,拉开了公司新项目生产运行的序幕。同时,公司将上述项目的正式投产日期推迟到了2021年5月。

然而,2021年5月和2021年8月,坤彩科技再度“失约”。截至2022年2月,年产20万吨二氧化钛及三氧化二铁项仍处于试生产阶段。2021年,正太新材料的净利润为-63万元。

受行业供需趋紧及上游钛精矿等原材料涨价共同影响,2020年下半年以来,钛白粉价格持续上涨,产品均价由14000元/吨低点一路上升至22000元/吨。伴随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国内多家钛白粉生产企业均在2021年实现业绩高增长。

其中,龙佰集团预计,公司2021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45.77亿元至57.22亿元,同比增长100%至150%;中核钛白预计,公司2021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11.88亿元至14.26亿元,同比增长150%至200%。

与上述公司相比,坤彩科技的钛白粉产能释放仍待时日,但公司的市值规模却早已有追赶之势。截至3月9日,坤彩科技报收52.39元/股,总市值超过245亿元。以2021年业绩计,公司的静态市盈率达171倍,市净率达14.32倍。目前,龙佰集团的动态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10.8倍和3.02倍,中核钛白分别为15.8倍和2.89倍。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42家主要钛白粉企业合计生产钛白粉351.2万吨,坤彩科技的钛白粉产能全部释放后,其产量将超过目前国内产量的22%。

面对一再延期的投产计划,坤彩科技的产能能够如期释放吗?若经营不见起色,公司又该凭何撑起百亿元估值?

针对文中所涉问题,《证券市场周刊》




603826坤彩科技股票

坤彩科技(603826.SH)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各业务板块生产运营稳定,实现营业收入8.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47%。因受到原材料涨价、海运费暴涨、人民币升值、利息支出增加等内外部不利因素影响,2021年公司的净利润没有与收入实现同步增长。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603826》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603826、郑棉期货今日实时行情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