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现代农业竞争,已由产品之间的竞争,转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能有效弥补中国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竞争优势的不足、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能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抓住当前需求侧消费结构升级、供给侧改革加速的有利时机,立足国情、分类施策,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
随着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当前区域综合实力的竞争,已经由原来的企业和产品之争,转变为产业链竞争。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充分享有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全链条的增值收益,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一、何谓农业全产业链?
关于“农业全产业链”的概念,目前尚未有较为权威的界定。综合各家之言,虽然学者们阐述的角度不同,但对农业全产业链涉及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包括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部门、组织机构及关联公司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看法大体是一致的。在农业领域,农业产业链是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是联结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消费等环节的有机整体。它一般由产品链、价值链、创新链、资金链、信息链、组织链构成。
二、三大类型农业产业链发展加快
1 是加工链不断巩固
截至2016年底,农民合作社中有53%发展加工流通,7.8万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上升到2.2∶1,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5%。
2 是服务链快速发展
在需求带动和政策扶持下,各类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快速发展。目前,全国经营性专业服务组织超过100万个,市场化运作的龙头服务企业不断壮大,农业生产型服务的产业形态越来越明晰。
3 是功能链蓬勃兴起
作为农业发展新动能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呈快速发展态势。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兴行业。
三、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呈多样化
1 是专业市场带动型
由地方政府建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大批中间商在专业市场进行批发交易,中间商再分别联系农户和消费者。专业批发市场是整合产业链的关键。
2 是农民合作组织带动型
农户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成立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自己从事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向产业链后端延伸。
3 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型
由一家或几家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全程(半程)服务等形式与合作社(基地)形成紧密合作关系,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链经营模式。
4 是产业集群驱动型
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在空间(产业园区或物流园区)集聚,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或优势农产品的基地化生产,以及相关服务行业的空间集聚,形成“产业园区+物流园区+服务基地+区域农业”的产业体系。
5 是功能拓展型
近年来一些地方拓展农业功能,将农业生产与文化、旅游业融合,形成休闲农业等新兴农业产业链。
四、农业产业链如何布局
农业产业链建设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产业支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使农业产业链组织从松散到紧密,从生产为主到销售为主,从单一到综合,从短到长,从小到大,从内到外。现在只需四步就能轻松布局农业产业链。
1 不断拓展和延伸产业链
(1) 产业链的纵向延伸
从纵向角度使产业链向前向后延伸,并主要在农产品加工业上做文章,尽可能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实现价值增殖。
(2) 增加产业链横向延伸
从横向角度对每一环节进行拓宽,使得各个产业环节和产品功能得以扩充。农业生产不仅是获得农产品的过程,其间,利用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性、观光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市场性,可以开发旅游观光农业,还可以作为农业教育基地、农业科研基地等。
(3) 扩大产业链的厚度
即壮大农业产业链的规模,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才能产生出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2 推动农民进入产业链
构建农业产业链,目的之一是使农民不仅获得生产环节的效益,而且能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使农民真正得利。要不断进行组织创新,实施产业化经营,使农民不仅仅经营自产初级产品,而且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产品深加工和大流通要求真正进入市场。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要通过科学技术知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使其具备参与产业链的能力。
3 促进产业链协调顺畅
强化整链意识,使产业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顺畅协调,降低交易费用,获得整链效益。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要来整合和引导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积极推行订单农业,使农户与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和利益共同体。尽量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避免人为割断产业链,将农产品生产流通纳入正规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4 采用多种形式发展农业产业链组织
由于我国各地的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形成条件、市场发育程度、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必将以多种组织模式和发展类型同时并存。因此,构建农业产业链要因地制宜,因部门(行业)、产品而异,寻求最适合的组织形式。
『地道国际·农旅』地道国际农旅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而设立,以深耕农旅、振兴乡村为使 命,以创新农业与农村发展模式为抓手,是中国农旅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导品牌。致力构建田园综合体、农业产业特色小镇、共享农庄、康养综合体及乡村振兴产业。为企业家和参与者共建、共享、共赢行业生态平台。欢迎更多的朋友能一起参与共同推动行业生态的发展和完善,一起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THE END
北京9月20日
根据中曼石油8月29日的公告显示,公司拟发行可转债总额不超过10亿元,发行期限为发行之日起6年。中曼石油表示,此次可转债的票面利率确定方式及每一计息年度的最终利率水平,由股东大会授权公司董事会或其他被授权人士在根据国家政策、市场状况和公司情况与保荐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泰君安”)协商确定,不超过国家限定水平。
根据公告,中曼石油此次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投资于钻井一体化总承包能力提升项目、新疆塔里木盆地温宿区块石油天然气开发建设项目。
中曼石油称,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将根据项目进度的实际情况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之后予以替换、偿还。
在可转债预案披露后,中曼石油8月29日股价应声跌停,随后两个交易日又分别下跌4.26%、4.05%。在中曼石油的股吧中,有投资者表示,“刚上市业绩下滑,找理由又来?钱!”
查询中曼石油2018年中报发现,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5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8.48%,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0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0.6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4亿元,同比减少49.10%。
中曼石油在2017年11月17日登陆上交所,其上市公告书显示,公司获准发行4000万股,每股发行价为22.61元,募集资金总额为9.04亿元。在扣除4806.69万元的承销费和1509.06万元的其他发行费后,中曼石油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8.41亿元。
根据公告,中曼石油募集资金中7亿元用于钻井总承包能力提升项目,剩余1.4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中曼石油称,在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将利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先行实施部分项目,在募集资金到位后予以置换。
上市一个月后,2017年12月25日,中曼石油的第二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使用募集资金2.99亿元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
今年2月28日,中曼石油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又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以闲置募集资金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8月29日,中曼石油披露了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截至上半年末,公司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6.23亿元,其中钻井总承包能力提升项目实际投资4.8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则将1.41亿元的额度消耗殆尽。
即便中曼石油上市募资9.04亿元,也未能满足其资金需求,半年后就向大股东伸手借钱。5月31日,中曼石油的公告显示,公司第一大股东上海中曼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曼控股”)拟向公司提供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的财务资助,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年利率为6%。
半年报显示,中曼石油资金情况较为紧张,货币资金为8.74亿元,其中2.70亿元由于保证金原因受到限制。而中曼石油的短期借款为5.01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36亿元,两项之和超过中曼石油不受限制的货币资金。
上市不足一年,中曼石油两大股东已质押9600万股。中报显示,公司第一大股东中曼控股持有1.46亿股上市公司股份,其中6900万股已质押。第二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朱逢学持有中曼石油4516.34万股,已质押2700万股。
基本面:
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一家以投资、开发、建设、经营和管理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业务,涵盖现代农业规模生产种植、冷链物流、食品仓储、城市厨房配送、食品安全检测等服务的大型现代化农产品流通全产业链企业集团,也是全国农产品流通行业第一家上市国有控股大型股份制企业,旗下全资、控股企业42家,主要参股企业20家。
消息面:
1、农产品:形成国内*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体系。
2:农产品: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是公司探索和业务方向。
技术面:
备注:所发内容不构成操作建议、盈亏自负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首先提到要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农业农村部在《关于落实好***、国务院2021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首先要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为何今年三农重磅文件纷纷把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放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首要位置?
这要从农业全产业链究竟是什么说起。
从定义上看,农业全产业链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升级版”。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其实质是将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增值收益和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而农业全产业链正是围绕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将农业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各个环节、各个主体链接成紧密关联、有效衔接、耦合配套、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推动农业从抓生产向抓链条、从抓产品向抓产业、从抓环节向抓体系转变。因此,农业全产业链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物,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前提,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为什么发展乡村产业要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因为它的好处实在太多了,总结而言有以下三点:
一、发挥农业多种功能,提升乡村多元价值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本的是汇聚更多资源要素,拓展乡村功能价值,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壮大县域乡村富民产业,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
总的来看,乡村产业的发展,其实质就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消费结构升级需求、发掘农业多种功能价值的过程。特别是近年来,城乡居民渴望“望山见水忆乡愁”,对乡村优质绿色农产品、优美生态环境、*传统文化需求快速上升,乡村作为兼具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区域综合体特征日益突出,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价值不断上升。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就是聚集农业多种功能,提升乡村多元价值的具体体现。一是能发挥农业食品保障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让消费者吃饱、吃好、吃安全、吃健康、吃愉悦;二是能发挥农业生态涵养功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开发绿色生态高附加值的产品,遵循高效利用的循环经济。三是能发挥农业休闲体验功能。催生“农业+”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跨界融入现代要素和时尚元素,拓宽跨界就业、跨越增收机会。四是能发挥农业文化传承功能。让文化之美,为链条铸魂,以文化之力,为链条赋能,传承民族文化,推进产业创新。
通过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农业四大功能得以体现,从而推动农业及其相关联产业产值上升,为乡村全面振兴铸就坚实基础。
二、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乡村产业是姓农、立农、为农、兴农的产业,最重要的特征是“联农带农”。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就是紧紧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将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以及育种公司、农资供应、科研团队、技术培训、生产服务和贷款担保等主体一体化打造,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此为载体延伸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增值增效链条,实现循环增值、梯次增值、全链增值,让农民多环节就业增收。
通过产业链赋能,农民就业增收从狭窄的种养领域向宽广的二三产业领域持续拓展,从农业单项生产环节向全产业链持续增收拓展,开辟了农民增收“靠地、靠力”后的“第三空间”,让农民从分工优势、比较优势、融合优势中同步受益、同步提升、同步发展,农民不光“卖农金”,还能“收租金”“分红金”“挣薪金”“得财金”,摇身变成令人羡慕的“五金”农民。
三、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构建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作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重点任务。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也要从推进产业基础*化、产业链现代化的角度入手,提高农业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既是瞄准国际标准。扩优势、补短板、延链条,制定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联动发展、合理布局的路线图、施工图,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构建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全产业链体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按需生产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组织方式。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也是打造核心优势。围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和进口替代力度,增强核心控制力。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围绕乡村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原料靠进口、加工在城市、供需有矛盾等问题,统筹布局一批产业基础安全可靠、产业链条健全完整的新项目,挖掘项目背后的创新技术、经营理念,为创制农业全产业链关键技术装备做基础,减少对外依赖。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还是完善体制机制。通过建立公共化平台、打造上中下游体系,解决县域乡村产业价值链低的问题,提升县域农业主导产业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从而顺应消费升级需求,保障产业发展各环节有机衔接、协同联动,对接更多市场渠道,推动农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加速乡村产业创新发展,持续做大县域生产总值增量和总量,为新发展格局形成提供坚实的内需战略支点。
农业全产业链既然这么好,那究竟该怎样打造?
近年来,河南省漯河市紧紧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围绕“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探索出“三链同构、农食融合”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一是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载体,打造农业全产业链。2020年,已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5个,拥有100家龙头企业、200家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年产值突破900亿元,带动农户25万个,户均增收3000多元。二是以“产学研用”公共平台为载体,促进农业全价值链提升。搭建研发平台84家,每年研发新产品300个以上;设有328个涉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主导制定各类标准400多项;打造农业食品企业各类知名品牌150个。三是以粮食“产储加运销”体系建设为抓手,促进农业全供应链贯通。建设智能装备产业园、食品饮料包装专业园、宠物食品科技产业园,打通跨域联系点;形成集粮食买卖、行情资讯、物流服务、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电商服务平台,联结各类市场3000多个;发展以冷链物流为重点的食品冷链物流企业24家,保障田头到餐桌的供应。
漯河市通过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破解了稳粮保供与产业发展、保护耕地与产业用地、农民种粮与多元就业增收等难以两全的难题,有力促进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雏形,极有推广、借鉴和复制价值。
为进一步宣传推广全产业链发展典型,探索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密码,2021年5月29日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现场推进会将在河南省漯河市举行,届时将通过现场参观考察、总结交流经验、部署重点工作,促进各地加快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培育壮大乡村产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敬请大家关注。
来源 | 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现场推进会宣传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产业链的概念》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产业链的概念、中曼石油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