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排名(519035)

2022-07-03 18:41:33 证券 xialuotejs

海通证券排名



本文目录一览:



财联社(深圳,

今年500家上榜公司的总营收达到53万亿元,较去年增长5%,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国建筑毫无悬念继续包揽前三。

分行业看,地产仍然是上榜公司最多的行业,今年共有56家公司上榜。证券业10家上榜公司几乎为清一色的头部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211名)、海通证券(282名)、国泰君安(301名)、中金公司(324名)、华泰证券(331名)、申万宏源(347名)、广发证券(352名)、招商证券(401名)、中信建投(413名)和东方证券(416名)。其中,中信建投为今年新晋上榜的券商。

《财富》中文网同期发布了500强中净利润率排名前40的公司名单(下称“Top40榜单”),Top40榜单的公司多数来自地产和金融行业。证券业有8家入围,中信建投以40.72%的净利润率跻身前五,在金融业中仅次于上海银行。

上榜门槛缩水2%,金融业51家公司上榜

7月20日,财富中文网发布了2021《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国建筑毫无悬念继续包揽前三,中国平安位列第四,仍是非国有企业第一位。

榜单由中金公司财富管理部与《财富》(中文版)合作编制完成,样本范围包括在中国境内外上市的所有中国公司,依据数据是上市公司在各证券交易所正式披露的*年报。

今年500家上榜公司的总营收达到53万亿元,较去年增长5%,上榜公司收入总和超过中国2020年GDP的一半。此外,今年上榜公司的年营收门槛接近174亿元。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今年的上榜公司年收入门槛相比去年近178亿元降低了2.3%。

500家公司的净利润总和达到了4.3万亿元,较去年增长约2%。工商银行成为榜单上*钱的公司,其2020年全年净利润约为3159亿元。非金融业中*钱的公司为*,其2020年全年净利润约为1598亿元。

受新冠疫情影响,企业盈利受到冲击,航空业首当其冲集体亏损。和上一年相比,今年上榜公司营收和净利润涨幅也大幅下降。

分行业看,地产仍然是上榜公司最多的行业,今年共有56家公司上榜;金属行业次之,有55家公司上榜;排在第三的是机械设备和器材制造行业,有30家公司上榜。金融业(榜单分为4个金融子行业)共有51家公司上榜,在2020年货币政策宽松的背景下,上榜金融企业的收入达到6.3万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5%,净利润增速略低于收入增长。

在金融业大类下,榜单细分了商业银行/多元化投资、金融业/证券业/保险业等4个子行业,其中商业银行上榜数最多,有24家,多元化投资、金融业和证券业各10家,而保险业有7家上榜。

《财富》中文网认为,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排名不断攀升的京东、阿里巴巴、*,以及新上榜的公司贝壳,都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代表。并且,数字经济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传统行业担当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石同时,数字经济将为中国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10家券商上榜,中信、海通、国君再领跑

今年证券业共有10家公司上榜,上榜数量在35个细分领域中排名第20。上榜的几乎为清一色的头部券商,且名次集中在300-400名之间,名次由前往后分别是中信证券(211名)、海通证券(282名)、国泰君安(301名)、中金公司(324名)、华泰证券(331名)、申万宏源(347名)、广发证券(352名)、招商证券(401名)、中信建投(413名)和东方证券(416名)。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起,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已连续四年稳坐前三。而中信建投为今年新晋上榜的券商,排在总榜第413名,证券公司子榜单第9名。

总体来看,10家券商的排名同比均有上升,除了新上榜的中信建投,进步最显著的券商为中金公司,从2020年的409名一举跃升至今年的324名,进步了85名。除此之外,名次提升较快的还有招商证券(进步76名)、广发证券(进步55名)和东方证券(进步53名)。

由于榜单主要的考察指标为营业收入,结合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券商入围家数在一定程度上与上年的股市行情密切相关。有意思的是,受股市波动影响,2015年来,入围《财富》中国500强的券商家数也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走势。

2015年A股上演了一波牛熊转换,股票大幅波动带来了成交额与成交量的双双飙升,当年券商营收亦水涨船高。到了2016年,入围500强券商数达到了近年来的峰值11家,同比大涨近六成。

2018年A股表现相对惨淡,股票交易低迷,沪深两市全年总市值蒸发16.22万亿元。受二级市场影响,券商经纪业务迎来“寒冬”,进而2019年入围500强的券商寥寥无几,仅4家,同比大降四成。

随后,得益于A股行情逐渐回暖,入围的券商数也逐年攀升,2020年(9家)和2021年(10家)入围数均接近峰值。

净利润率Top40榜,券商占八席

500强的公司当中,谁的赚钱能力更胜一筹?

《财富》中文网同期发布了500强中净利润率排名前40的公司名单(下称“Top40榜单”)。净利润率更多反映的是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总体来看,受新冠疫情影响,企业盈利受到冲击,500强榜单净利率水平从去年的9.4%下滑到今年的9.0%。

净利润率前三名分别是牧原股份、贵州茅台和长江电力,依次为48.78%、47.65%和45.51%。分行业看,Top40公司多数来自地产和金融行业,其中,前十名有6家金融机构,前二十则有13家。

来看具体排名情况,中信建投跻身前五,净利润率在金融业中仅次于上海银行。前二十的券商还有招商证券(第7)、广发证券(第14)和华泰证券(第15),净利润率均超过30%。相比之下,中信证券(第33)、海通证券(第31)和国泰君安(第25)的净利润率排名则相对靠后。

为何Top40榜单公司多数来自地产和金融业?《财富》中文网表示,这与前几年的趋势大致相符,也再次说明产业结构脱虚向实任重道远。




519035

02月14日讯 富国被黑创新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富国被黑创新主题混合,代码519035)02月13日净值上涨1.84%,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2806元,累计净值为4.1174元。

富国被黑创新主题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79.65%,今年以来收益13.32%,近一月收益11.23%,近一年收益-19.55%,近三年收益1.03%。

富国被黑创新主题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2次,累计分红金额17.61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毕天宇,自2007年04月27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79.65%。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东方雨虹(持仓比例7.41%)、国瓷材料(持仓比例5.14%)、新城控股(持仓比例4.90%)、贵州茅台(持仓比例4.62%)、新经典(持仓比例4.10%)、石基信息(持仓比例3.74%)、中国平安(持仓比例3.62%)、中国巨石(持仓比例3.40%)、新国都(持仓比例3.34%)、三一重工(持仓比例3.31%)。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18年4季度沪深股市连续第5个季度下跌,这也是近10年以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其中沪深300指数下跌12.4%,创业板指下跌11.4%。本季度市场情绪悲观,走势一路下跌,低迷程度远超我们期初预期。期间我们逢低在疫苗、养殖、地产等行业增加配置,积极布局。但受损于基金仓位高,个别重仓个股表现不佳,期间净值表现差强人意。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本报告期,本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6.0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9.70%




海通证券排名第几

财联社(深圳,

今年500家上榜公司的总营收达到53万亿元,较去年增长5%,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国建筑毫无悬念继续包揽前三。

分行业看,地产仍然是上榜公司最多的行业,今年共有56家公司上榜。证券业10家上榜公司几乎为清一色的头部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211名)、海通证券(282名)、国泰君安(301名)、中金公司(324名)、华泰证券(331名)、申万宏源(347名)、广发证券(352名)、招商证券(401名)、中信建投(413名)和东方证券(416名)。其中,中信建投为今年新晋上榜的券商。

《财富》中文网同期发布了500强中净利润率排名前40的公司名单(下称“Top40榜单”),Top40榜单的公司多数来自地产和金融行业。证券业有8家入围,中信建投以40.72%的净利润率跻身前五,在金融业中仅次于上海银行。

上榜门槛缩水2%,金融业51家公司上榜

7月20日,财富中文网发布了2021《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国建筑毫无悬念继续包揽前三,中国平安位列第四,仍是非国有企业第一位。

榜单由中金公司财富管理部与《财富》(中文版)合作编制完成,样本范围包括在中国境内外上市的所有中国公司,依据数据是上市公司在各证券交易所正式披露的*年报。

今年500家上榜公司的总营收达到53万亿元,较去年增长5%,上榜公司收入总和超过中国2020年GDP的一半。此外,今年上榜公司的年营收门槛接近174亿元。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今年的上榜公司年收入门槛相比去年近178亿元降低了2.3%。

500家公司的净利润总和达到了4.3万亿元,较去年增长约2%。工商银行成为榜单上*钱的公司,其2020年全年净利润约为3159亿元。非金融业中*钱的公司为*,其2020年全年净利润约为1598亿元。

受新冠疫情影响,企业盈利受到冲击,航空业首当其冲集体亏损。和上一年相比,今年上榜公司营收和净利润涨幅也大幅下降。

分行业看,地产仍然是上榜公司最多的行业,今年共有56家公司上榜;金属行业次之,有55家公司上榜;排在第三的是机械设备和器材制造行业,有30家公司上榜。金融业(榜单分为4个金融子行业)共有51家公司上榜,在2020年货币政策宽松的背景下,上榜金融企业的收入达到6.3万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5%,净利润增速略低于收入增长。

在金融业大类下,榜单细分了商业银行/多元化投资、金融业/证券业/保险业等4个子行业,其中商业银行上榜数最多,有24家,多元化投资、金融业和证券业各10家,而保险业有7家上榜。

《财富》中文网认为,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排名不断攀升的京东、阿里巴巴、*,以及新上榜的公司贝壳,都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代表。并且,数字经济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传统行业担当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石同时,数字经济将为中国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10家券商上榜,中信、海通、国君再领跑

今年证券业共有10家公司上榜,上榜数量在35个细分领域中排名第20。上榜的几乎为清一色的头部券商,且名次集中在300-400名之间,名次由前往后分别是中信证券(211名)、海通证券(282名)、国泰君安(301名)、中金公司(324名)、华泰证券(331名)、申万宏源(347名)、广发证券(352名)、招商证券(401名)、中信建投(413名)和东方证券(416名)。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起,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已连续四年稳坐前三。而中信建投为今年新晋上榜的券商,排在总榜第413名,证券公司子榜单第9名。

总体来看,10家券商的排名同比均有上升,除了新上榜的中信建投,进步最显著的券商为中金公司,从2020年的409名一举跃升至今年的324名,进步了85名。除此之外,名次提升较快的还有招商证券(进步76名)、广发证券(进步55名)和东方证券(进步53名)。

由于榜单主要的考察指标为营业收入,结合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券商入围家数在一定程度上与上年的股市行情密切相关。有意思的是,受股市波动影响,2015年来,入围《财富》中国500强的券商家数也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走势。

2015年A股上演了一波牛熊转换,股票大幅波动带来了成交额与成交量的双双飙升,当年券商营收亦水涨船高。到了2016年,入围500强券商数达到了近年来的峰值11家,同比大涨近六成。

2018年A股表现相对惨淡,股票交易低迷,沪深两市全年总市值蒸发16.22万亿元。受二级市场影响,券商经纪业务迎来“寒冬”,进而2019年入围500强的券商寥寥无几,仅4家,同比大降四成。

随后,得益于A股行情逐渐回暖,入围的券商数也逐年攀升,2020年(9家)和2021年(10家)入围数均接近峰值。

净利润率Top40榜,券商占八席

500强的公司当中,谁的赚钱能力更胜一筹?

《财富》中文网同期发布了500强中净利润率排名前40的公司名单(下称“Top40榜单”)。净利润率更多反映的是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总体来看,受新冠疫情影响,企业盈利受到冲击,500强榜单净利率水平从去年的9.4%下滑到今年的9.0%。

净利润率前三名分别是牧原股份、贵州茅台和长江电力,依次为48.78%、47.65%和45.51%。分行业看,Top40公司多数来自地产和金融行业,其中,前十名有6家金融机构,前二十则有13家。

来看具体排名情况,中信建投跻身前五,净利润率在金融业中仅次于上海银行。前二十的券商还有招商证券(第7)、广发证券(第14)和华泰证券(第15),净利润率均超过30%。相比之下,中信证券(第33)、海通证券(第31)和国泰君安(第25)的净利润率排名则相对靠后。

为何Top40榜单公司多数来自地产和金融业?《财富》中文网表示,这与前几年的趋势大致相符,也再次说明产业结构脱虚向实任重道远。




海通证券排名怎么样

财联社(上海,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中证协公布的证券公司经营数据,是以各证券公司口径而非合并口径,因此,行业排名有所差异。

各主营业务方面,对总收入贡献最多的分别是自营业务、其他业务和信用业务,分别实现收入74.14亿元、49.19亿元、33.62亿元;收入增幅*的分别为其他业务、信用业务和投行业务。

其中,其他业务的收入增长主要源自于子公司销售收入增加,尤其是海通国际、海通期货、富国基金,相较于去年同期累计增加收入约50多个亿。

尤其是投行业务方面,上半年完成35个境内股权融资项目发行上市,共募资402.7亿元,境内承销与保荐业务收入排名行业第二。其中,完成11单科创板项目挂牌,市场*;完成7单创业板项目挂牌,市场*。香港IPO数量与金额均位列市场第一。

半年报中提到,整体来看,上半年投行业务市场领先,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财富管理业务改革转型取得成效,费类业务收入大幅增长;海通国际战略转型见效明显,海通银行***分行设立获批,公司国际化战略向 纵深推进;机构与国际业务表现亮眼,取得长足发展;场外衍生品业务稳健增长。

海通证券234亿营收创新高,居行业第二

2021年上半年,海通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34.71亿元,同比增长31.9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70亿元,同比增长49%。

值得注意的是,海通证券2021年上半年收入创历史*,超过2015年牛市(220.49亿元),但是净利润方面仍不及2015年(109.29亿元)。

海通证券业绩增速远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139家证券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324.14亿元,实现净利润902.7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91%和8.58%。

随着海通证券业绩的公布,证券行业前三席位(合并口径)几乎锁定,海通证券暂居行业第二、华东第一。中信证券以收入377.21亿元、净利润121.98亿元稳居行业第一,国泰君安以收入219.18亿元、净利润80.13亿暂居行业第三。

截至2021年6月30日,海通证券总资产7230.9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81.79亿元。主要财务指标上,海通证券基本每股收益0.6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1%。

主要风控指标方面,截至2021年6月底,海通证券的净资本为821.72亿元,净资产1386.37亿元,风险覆盖率为345.42%,资本杠杆率为23.98%。

根据证券业协会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券商业绩,海通证券净资产排名行业第二,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排名行业第六、第四位。

在核心竞争力方面,海通证券提到公司雄厚的资本金实力。近15年来,海通证券通过A+H股上市、增发等多次战略性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迅速增强并持续保持了雄厚的资本实力。仅2021年上半年就完成境内融资超过400亿元,增强了资本实力及公司流动性管理能力与风险防控能力。

有行业人士分析称,“券商开展的主要是重资本业务,充足资本金对业务有巨大优势。比如发行短融券可以壮大融资融券业务规模,赚取其中的息差。券商的很多业务有风控要求,资本金规模会直接影响业务规模。”

自营、信用业务收入居前

各主营业务方面,2021年上半年,海通证券收入*的是自营业务,实现收入74.14亿元,同比增长21.30%;其次是其他业务收入,上半年实现收入49.19亿元,同比增幅66.57%。

此外,信用业务、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分别实现收入33.62亿元、26.25亿元、25.25亿元,同比增幅52.2%、17.46%、48.43%。

从收入同比增幅来看,其他业务的收入增幅*,其次是信用业务和投行业务。对此,海通证券表示,其他业务增长快主要是因为子公司销售收入增加,信用业务主要是融出资金利息收入增加和借款利息支出减少。

十家子公司中,创收前三的分别是海通国际、海通期货和富国基金,海通证券分别持有其***、66.667%、27.775%的股权。海通国际2021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3.34亿港币,净利润18.47亿港币。海通期货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净利润2.05亿元。富国基金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98亿元,净利润12.42亿元。

相比于去年同期,海通国际增加了15亿港币收入、10亿港币净利润;海通期货增加20亿元收入;富国基金增加了20个亿的收入和6个亿的净利润。

财富业务客户总资产达2.64万亿

根据wind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沪深两市股票、基金日均成交9,808亿元,同比增加21.2%;平均每月新增投资者180.67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35.7%。伴随中国居民财富快速增长、居民财富结构调整,财富管理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证券公司财富管理转型初见成效。

截至2021年6月30日,海通证券在中国境内拥有343家证券及期货营业部(其中证券营业部302家,期货营业部41家),在境内外拥有超过1850万名客户,公司财富管理客户数量(剔除休眠账户)1386.5万户,较报告期初增长5.4%,期末客户总资产2.64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9.5%,报告期内,公司股票基金交易金额8.19万亿元,同比增加11.8%。

APP端,截至2021年6月底,e海通财移动平台用户总数超过3950万,月度平台活跃数超470万,稳居行业前四。其中,针对机构客户交易的e海方舟交易量有明显增长。2021年上半年,e海方舟股票基金交易量同比增长49.47%,活跃客户数同比增长123%。

作为财富管理的抓手之一,海通证券上半年注重金融产品销售业务,重点推进公募券结、头部量化私募以及结构化产品的销售,加大ETF基金和指数类产品的配置。2021年上半年,公司产品整体销售量2606亿元,同比增长17.6%,产品日均保有量900亿元,较2020年日均增长32.4%。

在融资类业务方面,截至2021年6月末,海通证券融资类业务规模1084.29亿元(不含表外资管规模),较年初新增72.56亿元。其中,融资融券余额较年初增加88.72亿元至765.55亿元,公司股票质押业务规模下降至316.13亿元。

境内投行业务第二,香港IPO第一

投行业务方面,海通证券境内承销与保荐业务收入排名行业第二,香港IPO数量与金额均位列市场第一。

2021年上半年,完成35个股权融资项目发行上市,共募资402.7亿元。其中,完成11单科创板项目挂牌,市场*;完成7单创业板项目挂牌,市场*;共完成22单IPO项目挂牌,发行金额165.3亿元,发行数量与金额均排名市场第二。

在股权业务项目储备方面,截至2021年6月末,IPO、再融资的在审及待发项目数量分别为53家与22家,项目储备相对丰富。

在境外股权融资业务方面,海通国际2021年上半年完成了22个IPO项目,按承销数量和承销金额均位居香港所有投行第一。在海外资本市场,海通共计完成8单股权融资项目,其中包括5单美股股权融资项目和3单印度股权融资项目。

债券融资方面,海通证券主承销各类债券488期,合计承销金额2378亿元。其中,企业债承销金额260亿元,继续排名行业第一;公司债承销金额767亿元,排名行业第五。

在境外债券融资业务方面,2021年上半年海通国际共计完成了136个债券发行项目,包括27笔绿色债券;在亚洲除日本外G3高收益债排名中,按承销数量名列全球金融机构第二。

海通资管的管理规模1882亿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截至2021年6月末,证券公司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10.45万亿元,较资管新规发布前(2017年末)已下降39.5%,但主动管理规模较2017年末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同时,券商资管的公募化转型正在提速。据wind数据统计,目前已经累计有超100只券商集合产品完成了公募化改造,资产净值总计逾千亿元。

截至2021年6月末,海通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超1.8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其中,海通资管公司管理规模1882亿元,富国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超1.2万亿元,海富通基金管理资产规模3480亿元,私募股权投资业务管理规模264亿元。海通资管的主动管理规模为1594亿元,主动管理占比提升至84.7%。

此外,富国基金公募基金管理规模逾79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超34%。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非货币公募基金月均规模行业*排名位列第5。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海通证券排名》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海通证券排名、519035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