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买卖股指期货的本质是与他人签订在约定的时间内,按约定的价格和数量买卖期指的合约。
这个合约都有约定的最后交易日(就是最后履行合约的日子,一般是合约月份的第三个周五,遇国家法定假日顺延),这就是期指的交割日。约定的最后履约时间到了,买卖双方必须平仓(解除合约)或交割(现金结算)。
交割日
就期货合约而言,交割日是指必须进行商品交割的日期。商品期货交易中,个人投资者无权将持仓保持到最后交割日,若不自行平仓,其持仓将被交易所强行平掉,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投资者自行承担;只有向交易所申请套期保值资格并批准的现货企业,才可将持仓一直保持到最后交割日,并进入交割程序,因为他们有套期保值的需要与资格。
交割
期货合约卖方与期货合约买方之间进行的现货商品转移。交割地点为各期货交易所指定的交割仓库。交割方式有交易时间内约定价格互平某些期货合约,并在场外完成交割;或者在进入交割时间后进行交割。 股票指数合约的交割采取现金结算方式。
以上就是金投期货小编为您介绍的股指期货交割日是什么时候的内容,了解更多期货交易信息,请关注金投期货网相关栏目。
随着年报披露结束,证券业2021年度业绩排名也随之出炉。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1日,已有115家券商披露了2021年年报。
小编注意到,截至目前,共有37家券商2021年净利超10亿元,其中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海通证券等10家券商去年大赚超百亿元(母子公司合并口径,下同)。
分业务来看,自营业务与经纪业务是2021年券商营收占比*的两大“支柱”,整体营收占比均超20%;投行业务、信用业务紧随其后,营收占比均为10%左右;资管业务营收占比约为7%。
10家券商2021年净利超百亿元
中证协此前披露的证券公司2021年度未审计经营数据显示,2021年全行业140家券商实现营业收入5024.10亿元,实现净利润1911.19亿元。截至2021年末,证券行业总资产为10.59万亿元,净资产为2.57万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加19.07%、11.34%。
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1日,已有115家券商披露了2021年年报(含子公司)。若按照母子公司合并口径,则共目前披露家数达105家。
从营收来看,共有18家券商营收超百亿元,33家券商营收超50亿元。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夺得前三,去年营收均超400亿元;华泰证券、中国银河、申万宏源、广发证券、中金公司等5家券商营收超300亿元。
10家券商去年净利逾百亿元,共37家券商净利超10亿元。具体来看,中信证券以231亿元的净利*;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则分居第二至第四名,净利分别为150.13亿元、133.46亿元、128.27亿元;招商证券、广发证券、中金公司、中国银河、中信建投、国信证券去年净利也超百亿元,此外申万宏源去年净利超90亿元,东方证券净利超50亿元。
从营收同比变动来看,券商行业马太效应继续加大。共25家券商营收同比下滑,占比约24%,多为营收在20亿元以下的小型券商。共有3家券商去年营收实现翻倍,其中2020年11月承接华信证券资产开业的甬兴证券2021年营收同比增幅近400%,摩根大通证券去年营收增长近200%,高华证券营收也同比增长约137%。
从净利润变动情况来看,2021年共有8家券商亏损。净利超10亿元的券商中,东方证券的净利同比增幅达97%,增长率*;华福证券去年净利增幅达89%,同比增幅排名第二;证券、方正证券、渤海证券等券商去年净利增幅也超60%。头部券商中,中信证券去年净利同比增长高达55%,中金公司净利增长近50%。
九成券商去年经纪业务营收正增长
分业务来看,Choice数据显示,自营业务与经纪业务是2021年券商营收占比*的两大“支柱”,整体营收占比分别约为24%、23%;投行业务、信用业务紧随其后,营收占比均为10%左右;资管业务营收占比约为7%。
在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方面,由于2021年是权益大年,在有可比数据的近90家券商中,九成实现经纪业务营收正增长;共37家券商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超10亿元,占比超四成。
具体来看,大型券商仍保持增长,经纪业务营收排名前20的券商均同比增长超10%。中信证券是*的经纪业务净收入破百亿元的券商,达139.63亿元;国泰君安则以95.05亿元排名第二,中国银河、广发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分别排名第二至六位。
方正证券研报认为,2021年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超2015年,但传统代理买卖业务净收入并未体现相应弹性,主要原因在于行业平均佣金率只相当于2015年的一半,经过多年压降继续下滑的边际空间不大。
自营业务营收展现较大弹性。在有可比数据的券商中,超五成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实现正增长。
共有6家券商去年自营业务净收入超100亿元,分别是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海通证券、申万宏源。共20家券商自营收入超20亿元。
投行、资管业务双增长
投行业务方面,由于2021年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的双增长,行业整体投行营收规模再扩大。中证协此前数据显示,证券行业2021年实现投资银行业务净收入699.83亿元,同比增长4.12%。
东方证券研报显示,2021年券商股权承销规模1.84万亿元,同比增长9.17%,其中IPO规模继2019-2020年连续大增两年之后,进一步增长28.31%至6030.01亿元,大幅刷新历史新高。科创板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贡献颇丰。另据中证协数据,2021年证券公司承销债券15.2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3%。
从2021年各券商的情况来看,投行业务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头部券商均在高基数的基础上保持18%的较高增长。中信建投以56.31亿元的投行收入排名第三,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紧随其后。
资管业务方面,随着2021年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影响逐渐出清。根据中证协此前公布数据,证券公司全年实现资管业务净收入317.86亿元,同比增长6.10%。此外,由于2021年公募基金行业蓬勃发展,券商参控的公募基金规模和收入齐升,带动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大幅增长。
从排名来看,资管业务收入前二十的券商中,同正增长的券商达到17家,部分资管业务实力强劲的券商营收贡献比已经超过20%。中信证券以117亿元的资管收入*,广发证券以99.46亿元排名第二,华泰证券、海通证券、东方证券则分居第3至5名。从增长率来看,中信证券、广发证券、东方证券同比增幅超45%。
展望未来,东方证券研报认为,经历了2019-2021年连续三年的行业大年之后,2022年A股市场行情基础条件显著恶化,自营业务条线主打股票衍生品等去方向化机构业务的头部券商将表现出更强的业绩韧性,2022年券商业绩分化大概率将明显加剧。
2022年全年期权交割日时间大全,股友警惕期权交割日,大盘大跌的风险!
2022年每月交割日时间表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讲过了很多关于股指期货的基本知识,有关股指期货交割日的相关内容也一并讲过,既然又有网友提出来,咱们就把这个问题专门拿出来进行一个说明。
目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共推出了6个金融期货产品,包括3个指数期货和3个国债期货。我们平时交易最多的就是3个指数期货,分别为沪深300股指期货、上证50股指期货和中证500股指期货。我们就只说这个期货合约的交割日。
股指期货合约的到期时间其实是有两个,一个是最后交易日,一个是交割日,这两者的本质是不同的。
最后交易日:
对进行短线交易的投资者而言的到期时间。
交割日:
指向交易所申请套期保值资格并被批准的现货企业,最后的现金结算日期。
虽然这两个最后交易时间的本质不同,但它们的最后交易时间却是相同的。
股指期货交割日/最后交易日:
合约到期月份的第三个周五,遇国家法定假日顺延。
如果合约到期没有平仓或交割,则交易所按该合约最后的价格强行自动平仓。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股指期货交割日是哪天》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股指期货交割日是哪天、大通证券手机版智慧通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