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经过900多个日日夜夜后,15.54万名信威集团(600485,SH)的股东终于将等到公司股票复牌时刻。信威集团今日(7月7日)晚间公告称,预计于7月12日(星期五)复牌。从2016年末在一则质疑报道之后停牌,到如今宣布复牌,在两年多时间里,10多万投资者迟迟无法交易,而公司股票则被披星戴帽,公司业绩巨亏、年报非标。对不少投资者而言,即将到来的复牌,忐忑、悲观的情绪似乎更大于兴奋。这一点,从信威集团股吧里的讨论便可见一斑。
一场长达2年多时间的停牌
信威集团前身为中创信测,作为大唐电信曾经的核心子公司,中创信测主要从事通信业务,2003年在上交所上市。2014年,曾因400亿美元投资开凿尼加拉瓜运河而闻名的商人王靖,将其掌控的通信业巨头信威集团以借壳方式注入中创信测。此后,中创信测更名信威集团。
2016年12月23日,走势相对平稳的信威集团股价突然放量跌停。当日,一则《信威集团隐匿巨额债务,神秘人套现离场》的报道传遍网络。该则报道质疑信威集团存在隐匿巨额债务,买方信贷模式是“左手倒右手的游戏”,重要客户与公司存在关联关系等。
对于这则报道,信威集团随后公告表示:“报道之描述与公司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对公司造成了大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信威集团宣布,为避免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价格异常波动,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于当年12月26日全天停牌。
原本以为只是暂时性的停牌,但信威集团迟迟没有宣布复牌。2017年4月27日,在回复了上交所的问询后,已停牌4个月的信威集团又公告称:“正在筹划资产收购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涉及重大资产重组,公司股票自2017年4月27日起停牌”。这一停牌就一直停到今现在仍没有复牌。
2017年7月26日,信威集团披露其此次重组标的为: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天骄)的控股权或北京天骄旗下资产。北京天骄主营为航空发动机。信威集团重组交易对手为王靖和杜涛,公司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进行资产购买。
此后,信威集团陆续发布了数十份“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进展公告”,但这些公告内容基本上差异不大。上市公司起初表示,本次交易程序复杂,相关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工作量大,公司正在与交易对方就交易方案具体细节进行协商,交易方案涉及的相关问题仍需进一步商讨和完善,且需向国防科工局申请进行军工事项审查程序。而在国防科工局原则同意公司此次重组后,公司的重组方案依旧是迟迟未能出炉。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复牌在即,但信威集团届时是否会披露重组方案尚是一个未知数。在2019年7月7日晚的公告中,上市公司也只是表示:“对于重组事项,公司将及时履行分阶段信息披露义务,保障投资者知情权,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公告”。
部分投资者持悲观情绪
苦等2年多时间,终于迎来复牌交易的确定日期。截至2019年3月31日,信威集团股东户数为155356户。这些投资者“守得云开”,但能否“见月明”?
信威集团定期报告显示,公司目前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包含两项基金资管计划、一只社保组合和证金公司。该两项基金资管计划均为2014年9月13日信威集团借壳“中创信测”上市之际参与的定增项目。在持股解禁后,两只资管计划并未对其定增项目进行减持操作,从而导致被“套”至今。
《》
投资者们的失望与悲观不是没有理由的,在信威集团停牌期间,公司连续爆雷。一方面,信威集团业绩大幅下滑。2016年~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0.9亿元、6.47亿元和4.9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亿元、负17.7亿元和负29亿元。2019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继续亏损2.06亿元。
期间,因净利连续两年为负以及2018年年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信威集团股票于2019年4月30日起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由信威集团变为“*ST信威”。
2019年1月,受“16信威01”违约风险发酵影响,多只被套债券基金单月净值大幅调整。1月25日,中证公司将“16信威01”的估值从99.85元调整至73.28元,下调幅度为26.61%。2月以来,多家公募基金又先后将*ST信威的估值“砍半”。
回想当初,*ST信威市值曾突破2000亿元,并一度被纳入MSCI中国A股指数。而截至停牌时,*ST信威股价为14.59元/股,总股本为29.2亿股,总市值仍高达426亿元。复牌后,这429亿元市值将何去何从,让人担忧。
经济学家宋清辉对《》
封面
6月24日消息,地产板块震荡盘整。截至14:32,权重股万科A(000002)跌超1%,房地产ETF(512200)下跌0.79%,成交额超3.92亿,较前一日放量。今年以来地产板块热度不减,该基金累计吸金超42亿。*规模约61亿,为全市场*的地产类ETF。
中泰证券研报认为,在需求端出现结构性复苏、调控政策在销售总量下行的背景下持续放松、土地市场竞争格局与盈利质量持续改善的背景下,龙头地产股有望在监管框架下迎来持续的经营质量改善,在行业持续出清的过程中,ROE(净资产收益率)有望企稳回升。
经过900多个日日夜夜后,15.54万名信威集团(600485,SH)的股东终于将等到公司股票复牌时刻。信威集团今日(7月7日)晚间公告称,预计于7月12日(星期五)复牌。从2016年末在一则质疑报道之后停牌,到如今宣布复牌,在两年多时间里,10多万投资者迟迟无法交易,而公司股票则被披星戴帽,公司业绩巨亏、年报非标。对不少投资者而言,即将到来的复牌,忐忑、悲观的情绪似乎更大于兴奋。这一点,从信威集团股吧里的讨论便可见一斑。
一场长达2年多时间的停牌
信威集团前身为中创信测,作为大唐电信曾经的核心子公司,中创信测主要从事通信业务,2003年在上交所上市。2014年,曾因400亿美元投资开凿尼加拉瓜运河而闻名的商人王靖,将其掌控的通信业巨头信威集团以借壳方式注入中创信测。此后,中创信测更名信威集团。
2016年12月23日,走势相对平稳的信威集团股价突然放量跌停。当日,一则《信威集团隐匿巨额债务,神秘人套现离场》的报道传遍网络。该则报道质疑信威集团存在隐匿巨额债务,买方信贷模式是“左手倒右手的游戏”,重要客户与公司存在关联关系等。
对于这则报道,信威集团随后公告表示:“报道之描述与公司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对公司造成了大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信威集团宣布,为避免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价格异常波动,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于当年12月26日全天停牌。
原本以为只是暂时性的停牌,但信威集团迟迟没有宣布复牌。2017年4月27日,在回复了上交所的问询后,已停牌4个月的信威集团又公告称:“正在筹划资产收购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涉及重大资产重组,公司股票自2017年4月27日起停牌”。这一停牌就一直停到今现在仍没有复牌。
2017年7月26日,信威集团披露其此次重组标的为: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天骄)的控股权或北京天骄旗下资产。北京天骄主营为航空发动机。信威集团重组交易对手为王靖和杜涛,公司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进行资产购买。
此后,信威集团陆续发布了数十份“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进展公告”,但这些公告内容基本上差异不大。上市公司起初表示,本次交易程序复杂,相关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工作量大,公司正在与交易对方就交易方案具体细节进行协商,交易方案涉及的相关问题仍需进一步商讨和完善,且需向国防科工局申请进行军工事项审查程序。而在国防科工局原则同意公司此次重组后,公司的重组方案依旧是迟迟未能出炉。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复牌在即,但信威集团届时是否会披露重组方案尚是一个未知数。在2019年7月7日晚的公告中,上市公司也只是表示:“对于重组事项,公司将及时履行分阶段信息披露义务,保障投资者知情权,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公告”。
部分投资者持悲观情绪
苦等2年多时间,终于迎来复牌交易的确定日期。截至2019年3月31日,信威集团股东户数为155356户。这些投资者“守得云开”,但能否“见月明”?
信威集团定期报告显示,公司目前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包含两项基金资管计划、一只社保组合和证金公司。该两项基金资管计划均为2014年9月13日信威集团借壳“中创信测”上市之际参与的定增项目。在持股解禁后,两只资管计划并未对其定增项目进行减持操作,从而导致被“套”至今。
《》
投资者们的失望与悲观不是没有理由的,在信威集团停牌期间,公司连续爆雷。一方面,信威集团业绩大幅下滑。2016年~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0.9亿元、6.47亿元和4.9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亿元、负17.7亿元和负29亿元。2019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继续亏损2.06亿元。
期间,因净利连续两年为负以及2018年年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信威集团股票于2019年4月30日起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由信威集团变为“*ST信威”。
2019年1月,受“16信威01”违约风险发酵影响,多只被套债券基金单月净值大幅调整。1月25日,中证公司将“16信威01”的估值从99.85元调整至73.28元,下调幅度为26.61%。2月以来,多家公募基金又先后将*ST信威的估值“砍半”。
回想当初,*ST信威市值曾突破2000亿元,并一度被纳入MSCI中国A股指数。而截至停牌时,*ST信威股价为14.59元/股,总股本为29.2亿股,总市值仍高达426亿元。复牌后,这429亿元市值将何去何从,让人担忧。
经济学家宋清辉对《》
封面
7月12日,“停牌钉子户”*ST信威在停牌930天后复牌,当天毫无悬念一字跌停。深陷其中的15万投资者权益如何保障?继续推进的重大资产重组前路如何?*ST信威成为市场焦点。
7月11日晚间,*ST信威发布公告称,为了充分保障投资者的交易权,公司主动对此次停牌事项做出相应调整,公司股票将于7月12日开市起复牌并继续推进此次重大资产重组。
为何成为停牌钉子户?
从2016年末在一则质疑报道之后停牌,到如今宣布复牌,在两年多时间里,公司股票则被披星戴帽,公司业绩巨亏、年报非标,期间,15万投资者迟迟无法交易,焦急如焚。
*ST信威为何成为停牌钉子户?事情还要从2013年信威集团借壳中创信测开始说起。
2013年6月,一则“400亿美元开凿尼加拉瓜运河”的新闻引发全球瞩目。随后,“开凿者”香港尼加拉瓜运河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浮出水面,其实际控制人王靖*出现在公众视野。
当年9月27日,王靖控制的信威通信宣布,以269亿元估值借壳中创信测并拟配套融资40亿元。当时,中创信测股本仅1.38亿股,市值仅10亿元,因此,该方案被视为当时A股体量*、融资最多的重组案例。
2014年9月23日,中创信测宣布更名为信威集团。“大象借小壳”的方案引发市场的热烈追捧。9月26日,信威集团股价创出阶段性新高,较一年前上涨超过440%,总市值超过1400亿元。
2016年12月23日,走势稳健信威集团股价突然放量跌停。当日,一则《信威集团隐匿巨额债务,神秘人套现离场》的报道传遍网络。该则报道质疑信威集团存在隐匿巨额债务,买方信贷模式是“左手倒右手的游戏”,重要客户与公司存在关联关系等。
信威集团随后回应称:“报道之描述与公司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对公司造成了大的负面影响”。信威集团宣布,为避免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价格异常波动,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于当年12月26日全天停牌。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之后,信威集团业绩快速变脸。2017年,公司营收从30.88亿元直接降至6.47亿元,同比降幅为79.05%;归母净利润由正转负,变为亏损17.69亿元。
15万投资者何去何从?
公开资料显示,证金、社保在内的多家机构位列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其中,证金持有5328.11万股,全国社保基金一一零组合持有1564.77万股。
截至目前,由于大幅亏损、披星戴帽,多家基金公司已对*ST信威的股票估值做出调整。有的基金公司将公司股价估价调整为5.65元/股。以7月12日跌停后的13.86元来计算,在基金心里,*ST信威市值将折损大半,缩水至160亿元左右,相当于跌幅超过60%。
未来的重组能否成功?成为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7月11日,该公司还披露了拟收购标的北京天骄资产情况,并提示了包括海外业务担保、偿债和流动性风险、实控人股权质押等10项风险。
北京天骄主营为航空发动机。信威集团重组交易对手为王靖和杜涛,公司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进行资产购买。
11日上午,上交所还向公司下发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明确重组不确定性、实际运行状态等多个事项。
部分普通投资在股吧表示,“又要数板了,可怜”“5个跌停起步”“终于要复牌了,虽然也卖不出去”“一起来数跌停板吧”。
未来投资副总裁丁勇平认为,无论如何,复牌总比停牌好,能够保障投资者交易权和选择权。A股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速了,未来出现这种停牌好几年的情况恐怕概率很低了。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如果监管部门后续有认定信威集团出现违规行为,则可以集体索赔。
【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信威集团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信威集团股吧、000002万科股票行情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